《石门颂》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怎样学习?
原创

《石门颂》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怎样学习?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当今。写《石门颂》者不多。写得好者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是在追求“松”的时候。出现了散乱欹斜。那就更谈不上洒脱大度了。

临习《石门颂》的时候。实临务必要追求形似。意临则是建立在扎实的实临基础上的情感表达。因此。“认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少人在实临阶段能够认真。一旦开始意临。便濡毫泼墨随意挥洒。把实临时学到的东西丢得一干二净。

前后相同字的换位运用

不同特点的换位应用

我们在写左边走之旁的时候。脑子里会不会想到右边的赵字的形态。会不会想到把走之旁处理为“”变为左右结构。又会不会想到把右边的赵字。变为左部的半包围结构。这是灵活变换。学而有创的第二步。

特点的夸张、以及反式应用

在临习《石门颂》的过程中。会发现《石门颂》很多字都有鲜明的特点:

而“厉”字是一个动态十足的字。它的动态是由于左撇以及“万”字下部空间形态所造成的。在临习这两个字的时候。不但要分析它们各自为什么是动(静)态。更要思考。怎么把这种姿态夸张或者弱化。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去表达。比如这个“厉”字。我们就可以这样处理。把它变为静态:


要从其他的碑帖当中吸取养分《石门颂》固然包罗万象。但始终不是完美的。提按变化终究不如庙堂汉碑明显;整体章法的质朴大胆。终究不如《大开通》;结构纵使变化无端。也远远赶不上整体汉代碑刻的丰富多姿。故而我们一定要对汉碑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深层次的学习到《石门颂》的精髓。就如物理学家没有不是精通数学的。哲学家无一不深入研究过历史。触类才能旁通。才能深入。把其他碑帖当中得到的启示。按照上述方法带入到《石门颂》的学习当中。你的意临作品一定会更加丰富。再结合上面三种方法。就叫做遍学百家。熔于一炉。


其他观点:

\"三百年来习汉碑者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一一清.张祖翼。



《石门颂》是著名东汉摩崖刻石。歌颂了东汉顺帝时的司隶校尉、犍为、杨孟文\"数上奏请″修复褒斜道的事迹。有\"隶中之草″之誉。用笔奔放伸展。圆笔居多。笔画瘦硬。粗细均勻。像篆书线条一样。注重中段厚实的表现。圆劲流畅。像熔金流淌。折法有方有圆。还有的折画断开不相连。字形叁差错落。不拘一格。古朴豪放。



有的字结构多有异趣。如\"命″、\"升″、“诵″等字竖画很长。像竹木简犊的写法。



清末民国书法家康有为评:\"餐霞冲采绝人烟。古今谯可称书仙?石门崖下遗摩碣。跨鹤骖鸾欲上天。″



(以上图片为石门颂拓本)



(石门颂原石)

下图是书法家龚望先生临的《石门颂》。他曾遍临汉碑。尤好《石门颂》。创新于法度之内。字形四周伸展。疏密有致。用笔生涩迟拙。苍茫浑厚。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其他观点:



我在这里简单的说明一下石门颂的学习方法。

那么在解决了用笔技法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把握石门颂的相关特点。石门颂被誉为“隶中草书”。其风格飞动。字势万端。







那么具体到结构特色。需要您认真临习体会。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一金堂书法篆刻工作室。致力于书法普及。爱好书法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赞关注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2:59

    石门,结构,碑帖,书法,基础上,会不会,书法家,东汉,字形,金堂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2:59

    没想到大家都对《石门颂》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怎样学习?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2:59

    当今。写《石门颂》者不多。写得好者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是在追求“松”的时候。出现了散乱欹斜。那就更谈不上洒脱大度了。临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