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对智永的书法评价很高?
原创

为什么有些人对智永的书法评价很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当时著名的文化论辩——《兰亭论辨》中。郭沫若根据当时文物出土情况以及一些思想上的主张。就断定《兰亭序》是假的。

从我们现存的一写资料来看。这两块碑石的确书法上带有恨浓重的汉隶味道。所以稍显笨重。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汉隶书体向魏碑书体的过渡。

我们暂且不说郭沫若在书体上犯的错误。单就以王羲之的书风和当时出土墓志的书风差异来说。郭沫若所忽略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看到当时社会阶层的差异性。

如果用后世工匠的风格来推断王羲之的书法真迹。那是不妥当的。

而郭沫若同时也认为。现存的《兰亭序》和王羲之的后世子孙——智永——的书法很相似。并且从一系列笔迹分析中找到了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甚至就要论断《兰亭序》是智永写的。

但这件事情依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因为智永是王羲之的子孙。而且他本身就曾经带着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到云门寺研修书法二十年。所以。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王羲之和智永之间书法的师承关系是多么的紧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以假乱真。

以假乱真的事情在艺术史上确实存在。比如临摹高手米芾曾经就临摹过很多古画。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很多收藏家被他仿制临摹的假画所欺骗。

但是。书法作品要想以假乱真比较难。书法作品临摹复制的成本相当高。一般人是临摹仿制不来的。稍微有所偏差就可能就露馅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少有此类行为。即便是造假。也只能假托名人书画家落款。

宋代书法家苏轼对此认识的很透彻。他在《东坡题跋》以及其他地方提到智永时说:“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陶渊明)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於绳墨之外矣。云下欧、虞。殆非至论。若复疑其临仿者。又在此论下矣。”

这实际上和智永禅师的书法有很大的相似性。智永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是他的《千字文》。智永擅长用圆笔。方圆兼善。圆转流美。结体上看似很绵软无力。实则骨力内存。

智永这个动机也反映在他后面一系列的动作上。智永先是给自己“造势”。立下了一个20年不学好书法不下楼的誓言。而后在精心研究了王羲之的书法之后。楷书撰写《千字文》。据说说就光《千字文》。智永一共写了800帖。写完之后就送给各大寺庙、各位有缘人。然后让他们通过学习他自己的书法来为王羲之的书法“做推广”。

所以。智永应该一开始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而他最艰巨的任务不是创新先辈的书法。而是做好一个“营销大师”。把先辈的书法传播出去。

所以。这就在智永身上产生了一个非常奇特地现象。世人好像不怎么了解他的书法。但是对于王羲之的书法、对于二王笔法却很熟悉。

智永在书法史上算是一种传承型的书法人物。与之相比比较类似的是元朝书法家赵孟頫。关于赵孟頫。后世认为他“集无五百年之大成”。者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赵孟頫继承、总结前人书画成就的一面。

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智永生活在一个名家辈出的时代。他的前面是二王这样的高峰。后面是隋唐时期诸位书法大家。所以。他作为一个传承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传播前人书法而存在。

因此。智永的书法虽然直接师承二王。但是名气远远不如后世的书法家们。他作为一个坚定的二王书法传播者。在二王书法的传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他自己的艺术天分被传承的使命所压抑、磨灭了。这是智永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其他观点:

谢谢官方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仅供各位网友参考。

智永书法。最有名气的就是他的《真草千字文》了。

智永《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苟。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十年前我曾临之。后因本独钟情于汉碑。就果予以断放弃了。

相传。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山阴永欣寺僧。常居永兴寺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三十年。所退废笔头满五大竹簏。埋之成冢。谓之“退笔冢”。智永成为声名卓著书法家后。至使求墨宝者络绎不绝。踏破门槛。不得不用铁皮裹上。后来。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典故。叫“铁门限”。

可以肯定的说。智永的书法里无不显露着王羲之书法的元素和影子。

据了解。多年来习书之人学习智永书法者甚多。并不是像题主说的学习智永书法者不多。只是学习智永书法的人不喜张扬罢了。凡学智永书法者。后来都成了“大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欧阳中石、李铎、启功、沈鹏、张海、申万胜、刘洪彪、张旭光、苗培红、龙开胜 、李一、曾来德、曾翔、王镛。等书家都学过智永书法。特别是对智永《真草千字文》。他们都是精心临摹并研究过的。

(上图为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我认为。凡是学习书法之人。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要只看到局部。

另外。凡是古人的法帖。都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学习书法。必须要师古。只有师法古人。我们才能走远!

其他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31

    书法,王羲之,郭沫若,千字文,以假乱真,自己的,后世,二王,书法作品,禅师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3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些人对智永的书法评价很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31

    在当时著名的文化论辩——《兰亭论辨》中。郭沫若根据当时文物出土情况以及一些思想上的主张。就断定《兰亭序》是假的。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