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
原创

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曹操是忠于汉朝。忠于献帝的。至少他至死未曾废立君王。至死未曾称帝。古之能臣无外乎权臣。权侵朝野。一样如此

其他观点:

谢!曹操是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关于他的典故和传说非常多。至于他为什么不称帝。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是曹操比较贼(奸)。有人曾劝说曹操称帝。但曹操认为这是把他要放在火炉上要烤。他才不干。曹操不是没有想过当皇帝。但他认为不是时候。因为他还没有绝对的把握和实力。天下仍然人心向汉。如果在这个时候称帝。无异于引火烧身。自取灭亡。袁术就是这样被消灭的。曹操之所以是三国有名的奸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在称帝问题上他才不会那么傻。

二是有人反对。曹操的张良荀彧就坚决反对曹操取代汉室。他曾不止一次的提醒过曹操。程昱劝曹操进位时。曹操说不可。首先荀彧第一个就会反对。后来荀彧因为曹操在封魏王问题上出现了明显裂痕。荀彧也因此不明不白病故。事实上虽然天下大乱。但天下仍然人心向汉。一旦曹操做了皇帝。我想信他也会和袁术一样有同样的结果。

三是不称帝更有利于曹操一统天下。曹操不称帝。但曹操拥有天子。这是袁绍、袁术、孙权、刘备等人没有的政治优势。有了天子在手。他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出师有名。想打谁就打谁。怎么打他都没有错。但曹操如果自己称帝了。他就会丧上人这个优越条件。这对曹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四是称不称帝对曹操来说没有什么不同。曹操虽然是丞相。但曹操拥有军政大权。皇上和其他大臣也得听他的。他可以随便欺负皇上。滥杀朝臣。甚至都敢对皇后下毒手。实际上就已经是汉朝的皇帝。正如曹操说刘备。皇叔能咋的。我要想做皇大爷也都做了。还怕他是什么刘皇叔。足见曹操称不称帝已没有多大意义。

总之。曹操不想称帝的原因较多。我想主要与曹操一生追求简单实用有利有很大关系。

其他观点:

英雄气短的曹操。沽名钓誉。没有顺势称帝。导致汉末分裂的局势继续存在。

豹眼以为这是曹操一生最大的罪责。就此一点。决定了他称不上千古一人。

此言一出。可能不管是操粉、备粉甚至是权粉、瑜粉。都会骂豹眼。但豹眼还是想说。静下心来。先看一眼豹眼说得是啥再喷吧。

曹操不称帝的原因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周瑜传》记载。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对孙权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而且断言“欲废汉自立”。

天下人几乎都这么认为。其实。曹操所作所为。难免不令人怀疑。当然。许多人也是出于羡慕嫉妒恨的心态。

面对天下一片疑虑之声。曹操又能如何呢?

武帝纪:(十五年)冬。作铜雀台。

建安十五年(210年)冬。曹操在邺城建铜雀台。搞了一系列的活动。其中就有曹操为自己洗白的桥段。

在这句话后。裴松之引用了《魏武故事》的记载。大段记述了曹操为自己洗白的过程。

这就是《述志令》。也称《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以退回献帝所封三县为由。借此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平生志向。反击朝野对他的非议。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曹操说。许多人看到我实力强盛。又不信天命之事。就妄加揣度。私下里认为我有篡位称帝的不逊之志。并为此耿耿于怀。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曹操说。我已经贵为宰相。位极人臣。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愿望。夫复何求呢?

同时。曹操解释了为何不交出兵权。回家安度晚年的原因。

当然。曹操也没有忘记给自己炫耀功德。

整个《述志令》情真意切。直抒胸臆。读来还是很令人感动的。没读过的友友。不妨去读一下。

曹操本是性情中人。又是文学青年。作这么篇文章。也不是难事。

但他究竟是咋想的。并不好妄加揣测。豹眼看来。作秀的成分也不少。

有人认为。曹操没有称帝之心。并以“若天命在孤。吾为周文王”为证。

这句话非常熟悉。到处在引用。但豹眼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没有找到其出处。但豹眼记得看过这句话。就一直在寻找。总算是找到了。

案此建安二十四年事。

陈群、桓阶、夏侯惇等劝进。操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矣。”〈萧常《续汉书音义》二引《魏略》。以下称萧书。

《魏略》记载了此事。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事。

这里特别注明萧常作《续汉书音义》引用了《魏略》这段话。

单独说一下萧常。此人宋朝庐陵人士。乡贡进士。他父亲萧寿朋。很憎恶陈寿作《三国志》尊崇曹魏称帝而废黜蜀汉。就想为此更正翻案。但还没有完成就病逝了。

萧常为完成父亲的遗志就作了此书。把昭烈帝刘备作为正统来记述。

《魏略》同时记载了此事的起因。

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孙权给曹操上书。说天命所在。劝曹操进位称帝。曹操就把孙权的书信拿给左右的人看。并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弄到火炉子上烤啊。”

此时。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夏侯惇等人都上奏说:“汉朝自从安帝以来。就已经名存实亡。天下没有一尺土地、一个百姓属于汉室。其运数已经尽了。桓、灵之时。种种迹象表明。‘汉行气尽。黄家当兴’。魏王殿下。您十分天下而有其九。由于这个缘故。孙权才称臣。您应该畏惧天命。不可以避让。”

意思就是说。上天赐予。不可以不接受哦。

但曹操不信天命。就不称帝。

豹眼认为。曹操不想称帝。是怕留下骂名。这是其不称帝的根本原因。并非不想。

但豹眼想说的是。你怕遭受骂名。想做周文王。难道就不怕后世骂你的子孙是篡汉的奸贼吗?

这还不一样的吗?为子孙计。还不如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呢!

不得不说。曹操就是沽名钓誉。最终拖累了子孙。也将历史带入了更深的泥潭。

曹操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称帝条件

武王伐纣。那是成功了。如果失败的话。周文王一样也是商贼。

曹操沽名钓誉耽误了一统天下的时机。但后来的杨坚、李渊、赵匡胤、朱元璋以及清朝的开国帝王就聪明多了。

他们一样。都是在没有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就登基做了皇帝。

新中国建国。也是如此。

当时有一种意见说。解放了全中国再建国。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提前筹备建国。可以鼓舞士气。

最后采纳了后一种意见。

新中国是十月一日成立的。但筹备工作早就在四月份渡江战役之前就开始了。

曹操一统北方之后。就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条件。这是曹操称帝最好的时机。

但曹操英雄气短。失去了登基的第一个时机。

赤壁之战后。尽管失利。但曹操如果称帝。也是一个好时机。

平定西凉之后。也是称帝的一个好时机。

孙权上表称臣时。也是一个好时机。但曹操身体恐怕是支撑不住了。汉中撤军。恐怕就是因为身体出现问题。

曹操占据了起码三分之二的天下。称帝的条件已经具备。

这真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曹操应该顺势而为。登基称帝

孙权称臣。曹操趁机称帝。那就封孙权为吴王。再把夏侯惇、夏侯渊、张辽等人多封几人为王。效仿刘邦的故事。把他们封在荆州、西凉附近。围困刘备。刘备称臣。就接受其为汉中王。不服就干。

刘备进攻孙权。就联合孙权直接灭掉刘备;刘备刚刚经过汉中之战。也没有多少势力在西北叫板。

形式上先把国家统一起来。等曹丕继位后。再寻找机会削藩。

这些情况。仅仅是就题说事。纯属扯淡。

说几句题外话。供友友们感悟吧。

《水浒传》中说宋江在江州服刑时作了一首反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不得志时。瞧不上黄巢。认为他不是大丈夫。

而黄巢不得志时。又是咋说的呢?《题菊》为证: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何等的气魄?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又是何等的霸气?

但黄巢杀入了京师洛阳。不见满地黄金甲。只见一地鸡毛。

宋江成了气候。最后又是咋做的呢?不还是招安了吗?你的尿性呢?咋不杀入京师汴梁呢?还敢笑黄巢吗?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才是真正的千古一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与伦比哦!

曹操英雄气短。不能顺势而为。徒令后世遗憾哦。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及时删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38

    孙权,这是,天命,刘备,天下,建安,汉中,沽名钓誉,英雄气短,又是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38

    没想到大家都对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38

    曹操是忠于汉朝。忠于献帝的。至少他至死未曾废立君王。至死未曾称帝。古之能臣无外乎权臣。权侵朝野。一样如此其他观点:谢!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