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先修族谱,再修祠堂,重修族谱。男丁女丁必须交费,否则移出族谱。有必要重修吗?
原创

农村先修族谱,再修祠堂,重修族谱。男丁女丁必须交费,否则移出族谱。有必要重修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俢祠堂。修族谱的事!我说一下我李家寨啊!李家寨源是山西大槐树那边逃亡来的!现在这方圆十几里全是李家人!几十年前只因寨子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方便!别说孩子们上学难。就算大人出去买包盐!卖点东西!都得走上半天山路!后来。族长到各家各户说修一祠堂。平时就让孩子们读书!省得到外面去!修了。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前几年。又翻新祠堂。是按男丁收钱。一人一千!多退少补!有钱的也有出十几万的!现在我们李家寨有自己的小学。中学!高中部在建设中!凡是李家儿女上学全免费!你有能力考上大学的。族里出学费。家里只要出生活费和路费就行!祠堂。就成了化解矛盾的地方和聚会。聚餐的地方!谁和谁有矛盾关到祠堂里去!啥时候化开。啥时出来!自家人关起门来不丢人!还有就是大年三十前。族长在祠堂发分红!按人头发!没钱的领上分红也能过好年!然后就生好炉火。备好吃的!各种茶水点心全有!直到正月十五!供全族人免费吃喝玩乐!

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祠堂应越多越好!我说句心里话!我希望全国各地都有像我们这样的祠堂!团结。有爱!互帮互助!

其他观点:

简单一句话。立这样规律的人。绝对不是家族德高望重之人。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首先浏览了一下各位老师的看法。各不相同。还有就是有评论者对别人所述的文章表示质疑。甚至有人是对修造祠堂认为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当然。要作评论或作回答文。应该要以一个理性的让人信服的心态。按不同的村庄的实际来理性排序这个话题。不能一味地反对修祠堂或修谱。如果按我们有些人的说法的话。这对有实际需求的村庄来说。就是一事无成。永远无望了。

我现在就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按照解放前来说。我村是一个十分干旱的村庄。由于我们村庄背靠小山小丘。山丘纵度有限。无非就是几个两边斜的山丘。不是遥山远领。所以山丘里就没有泉水溪流之说。下雨了无非就是山里流下来的雨水顺流而下。水往低处流全部流入下游。对我村没有丝毫利用价值的远河。全村就只能指望十几口池塘灌田。这对耗水巨大的南方水稻田来说解渴都有问题。所以造就了我们村大雨涝灾。无雨旱灾。(新中国的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到处兴修水利农田。我们村可是真正的山河重新安排。水渠缠山绕岭成了亮丽的风景线。有了充足的水源。田地也一下扩大了一倍。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庄。)几百年的祖业就是一个几十平的书房。正厅供着祖宗神台神像。可能还供小孩子们读书写字吧!但打我记事起就成了大家开会或婚嫁丧事摆席做酒的地方了。非常的拥挤。还要去旁边人家客厅去摆才能够用。非常的不方便。又会打扰旁边人家进出。

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候的人家还是相对困难。我们村把村周围的古樟卖给了衡阳造般厂。用这笔几百千把块钱的巨资。在位于我们村口北面的风口地上。新建了一幢建地几百平的新词堂。那时候的我十来岁吧!当时全村人个个投入。十分涌跃。挑泥担石。打烧砖瓦都由自己动手。建成后的心情至今仍然激动着大家的心。

祠堂是一个村庄的象征与繁荣。过去由于没有祠堂。村里人的诸多不便可实刺痛着全村人的心。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老一辈人可是忍受着无奈。今日。新祠堂的建成。可真是一片风来不怕。雨来遮天的安全窝。摆席饮酒的同时。远来的客人都少不了赞语和钦佩。溢于颜表。每年的春节。本地的演唱队在这里演唱不断。热闹非凡。四邻八乡齐集欣赏。演绎着太平盛世。歌颂着祖国繁荣富强的新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6:21

    祠堂,村庄,李家,山丘,自己的,十几,是一个,都有,成了,族长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6:21

    没想到大家都对农村先修族谱,再修祠堂,重修族谱。男丁女丁必须交费,否则移出族谱。有必要重修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6:21

    这俢祠堂。修族谱的事!我说一下我李家寨啊!李家寨源是山西大槐树那边逃亡来的!现在这方圆十几里全是李家人!几十年前只因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