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记:
汉故领校②巴郡大守③樊④府君碑记①
君讳敏。字升达⑤。肇祖宓戏⑥。遗苗后稷。为尧种树。舍潜从岐⑦。天顾⑧
亶甫⑨。乃萌昌发。周室衰微。云伯匡弼⑩。晋为韩魏○
11
。鲁分为杨
○
12
。充曜
○
13
封
邑。厥土河东。楚汉之际
○
14
。或居于楚。或集于梁。君赞具绪。华南西畺
○
15
。滨
○
16
近圣禹。饮汶茹汸
○
17
。总角好学。治春秋严氏经
○
18
。贯疚道度
○
19
。无文不睹
○
20
。于
是国君。备礼招请。濯冕题刚
○
21
。杰立忠謇。有夷史之直。卓密之风
○
22
。乡党见
归。察孝除郎。永昌长史。迁宕渠令。布化三载。遭离母忧。五五断仁。大将
军辟
○
23
。光和之末。京师扰穰
○
24
。雄狐绥绥
○
25
。冠履同囊
○
26
。投核长驱
○
27
。毕志秘
邱
○
28
。国复重察。辞病不就。再奉朝娉
○
29
。十辟外台。常为治中诸都从事。举直
错柱
○
30
。谭思旧制
○
31
。弹饕纠贪。务鉏民秽
○
32
。患苦政俗
○
33
。喜怒作律
○
34
。按罪杀
人。不顾猖獗。告子嘱孙。凡若此者。不入墓门。州里佥然。号曰吏师。季氏
不祥。米巫
○
35
?
○
36
虐。续乘青羌。奸狡并起。陷附者众。君执一心。赖无污耻。
复辟司徒。道辞不往。牧伯刘公。二世钦重
○
37
。表授
○
38
巴郡。后汉中。秋老气身
○
39
。以助义校尉。养疾闾里。又行
○
40
奋义校尉。君仕不为人。禄不为己。桓桓大
度。礼蹈
○
41
萁
○
42
首。当穷台绲
○
43
。松桥
○
44
协轨。八十有四。岁在汁洽
○
45
。纪验期
臻。奄曶
○
46
臧形
○
47
。凡百咸痛。士女涕泠
○
48
。臣子褒术
○
49
。刊石勒铭。其辞曰:
于戏与考
○
50
。经德炳明。劳谦损益。眈古俭清。立朝正色。能无挠廎
○
51
。威
恩御下。持满亿盈。所历见慕。遗歌景形
○
52
。书载俊艾
○
53
。股肱干桢。有物有则。411
模楷后生。宜参鼎铉
○
54
。稽建皇灵
○
55
。出经阪险。鬼方不庭。戎戢节足
○
56
。轻宠
贱荣。故敕天选。而捐陪臣
○
57
。晏婴仰殿。留侯距齐。非辞福也。乃辟祸兮
○
58
。
乱曰
○
59
:浑元垂象
○
60
。 ?渎
○
61
演仁
○
62
兮。金精火佐。实生贤兮。岂欲救民。
德弥大兮;遭遇阳九。百六会兮。当举遐年。今遂逝兮;歍呼
○
63
哀哉
○
64
。魄神?
○
65
兮。建安十年二月上旬造。石工刘武良镌书。赵明诚跋:他汉碑类多倒缺。
而此碑独首尾完好。
杨慎序略:“支郡列邑。各以乘
○
66
上。得汉太守樊敏碑于芦山。汉孝廉柳庄
碑于黔江。文无销讹。刻犹古制。东牟公喜曰:汉碑之传于今。中原亦扫迹矣。
乃今得兹于远邦。不谓斯举之幸乎。”竹锡龄曰:“樊侯之碑。屹立于寒烟蔓草
间者。千百余年。不过以谓记功之具耳。孰知屠峦之变。县司争界不决。李必
钦揭此碑为据。而水东一带始为芦有。”
注解:
①樊敏碑记:此碑为全国名牌。由于年代久远。虽字迹尚存。但笔画漫天。自宋代赵明诚以来。历代
金石家均录有全文。但揣测各异。文字不一。本书校注者以民国版《芦山县志》为依据校对。以《芦山县
樊敏碑释文》作注解。②领校:王象之《蜀碑记》作检校。李调元考作领校。③大守:《汉书·百官公卿
表》、《后汉书·百官志》并作太守。④樊:上党商音。文王后。虞仲支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因氏樊。
⑤字升达:《艺文志》作叔达。⑥肇祖宓戏:《汉书·古今人表上》上圣人大昊帝宓羲氏。注:师古曰宓。
音伏。字本作虙。其音同耳。⑦舍潜从岐:赵明诚跋作舍漆。《艺文志》作舍潜。按:碑此句当缺处。所
存作潛。不类漆字形。盖潜字是也。⑧天顾:顾之隶省。《玉篇》顾。古布切。瞻也。回首回顾。《重文》
顾同上。俗。《广韵》去声。十一暮。顾。回视也。眷也。⑨亶甫:《诗·大雅·绵》折:“古公亶父。”《释
文》父。音甫。本亦作甫。⑩云伯匡弼:云字。下半漶漫。惟上半雨尚可识。今依志作云。《隶释》引作
霸。○
11 晋为韩魏:周文王第十五子封于毕。曰毕公高。裔孙毕万。仕晋。封魏。至绛舒代为晋卿。后分
晋为诸侯。以国氏焉。○
12 鲁分为杨:弘农商音。唐叔虞之后。伯侨自晋归周。封杨侯。食采于杨。因之
为氏。○
13 充曜:《说文》火部。燿。照也。从火。翟声。○
14 楚汉之际:赵跋作树汉之际。○
15 畺:《周礼·地
官》:“载师以大都之田任畺地。”《诗·小雅》:“信彼南山。疆场有瓜。”《载师》疏引又作畺场。音姜。○
16
滨:即宾字。○
17 饮汶茹汸:按孝廉柳敏碑。“汶餝不雕”。以汶为文。景君碑及史晨碑。并以文阳为汶阳。412
是文汶通用之证。汸即芳之借字。饮文茹芳。犹卫尉衡方碑揽英接秀之意。不必泥指汶江。○
18 治春秋严
氏经:志作谷氏。按:谷氏之称。书传无征。二传并称。可从省作公谷。析言则曰公羊。无云公氏者;曰
谷梁。亦未有云谷氏者。《后汉书·儒林列传》云:前书齐胡母子都传公羊春秋。授东平赢公。赢公授东
海孟卿。孟卿授鲁人眭孟。眭孟授东海严彭祖(《经典释文叙录》注: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为博士至左冯翊太子
太傅)、鲁人颜安乐(《释文叙录》注:字翁孙。鲁国薛人也。孟姊子也。为齐郡太守丞)。彭祖为《春秋严氏学》。安
乐为《春秋颜氏学》。又瑕邱江公传、谷梁、春秋三家。皆立博士。东京以还。谷梁渐微。公羊盛行。严、
颜并称。传严氏者尤众。○
19 贯疚道度:疚字。志作究字。○
20 无文不睹:《说文》睹。见也。从目者声。
古文从见作覩。○
21 题刚:借“题”为“提”。借“刚”为“纲”。即“提纲”。○
22 卓密之风:密同宓。亦
伏字。谓卓茂、伏湛也。见《后汉书·列传》(湛传云: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南伏生者也)。前作宓。此作
密者。笔画小变。字体避复。如顾字后又作顧字之例。○
23 大将军辟:《后汉书·灵帝纪》:建宁元年正月
壬午。城门校尉窦武为大将军。九月丁亥。中常侍曹节矫诏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尚书令尹勋、侍中
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皆夷其族。○
24 扰穰:《说文》:《玉篇》:穰。如羊切。黍穰也。丰也。众多也。穰
本禾穰。引申多为众多(《周颂》:“丰年穰穰”。《史记·淳于髡传》:“穰穰满家”)。纷乱。○
25 雄狐绥绥:谓中常
侍也。《后汉书》:光和二年冬十月甲申。司徒刘郈、永乐少府陈球、卫尉杨球、步兵校尉刘纳。谋诛宦者。
事泄。皆下狱死。○
26 冠履同囊:《后汉书》:光和四年。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
窃争斗。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
师转相仿效。章怀太子注引《续汉志》曰:灵帝宠用便嬖子弟。转相汲引。卖关内侯直五百万。令长强者
贪如豺狼。弱者略不类物。实狗而冠也。其详见《五行志·服妖》。○
27 投核长驱:《艺文志》误作封袂。
《隶释》作投核。张氏澍《养素堂文集》云:谓投檄也。碑盖假核为劾。○
28 毕志秘邱:志。误作卑走枕
北。按:蔡邕郭林宗碑:“栖迟泌邱。”周巨胜碑:“洋洋泌邱。于以逍遥。”束皙元居释云:“学既积而身
困。夫何为乎泌(一作柲)邱《广雅》”释邱。邱上有木。为柲邱。○
29 再奉朝娉:按:《说文》娉。问也。
从女。甹声。聘。访也。从耳。甹声。《五经文字》云:娉。娶妻也。今经典多通用聘问字。成都汉石室
壁间题。“娉士三人”。娉字同此作。戚伯著碑作娉。○
30 举直错柱:按:堂邑令费凤碑作错柱。淳于长夏
承碑“弹绳纠柱”。郃阳令曹全碑“弹柱纠邪”。枉。皆如此作。○
31 谭思旧制:谭与覃通。《诗·大雅·生
民》云:“实覃实訏。”《释文》覃南反。本或作谭。制字。志误作职。○
32 务鉏民秽:《说文》:“鉏。立薅
所用也。从金。且声。”《玉篇》:鉏。仕俎切。田器。《重文》锄。同上。《广韵》:九鱼。鉏。诛也。又田413
器。《释名》曰:鉏(今本释文作锄)助也。去秽助苗(今本有长字)也。○
33 患苦政俗:政字。志误作改。○
34
喜怒作律:按:《说文》:“律。均布也。从彳。聿声”。“聿。所以书也。从聿。一声。” ○
35 米巫:赵跋云:
谓张角也。按:《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春二月。钜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师有三十六万。皆著
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事又见皇甫嵩传。○
36
:古文凶。○
37 牧伯刘公。
二世钦重:谓刘焉及璋也。《后汉书》:中平五年六月。益州黄巾马相。攻杀刺史郗俭。自称天子。又寇巴
郡。杀郡守赵部。益州从事贾龙击相。斩之。是岁改刺史。新置牧。○
38 表授:授字。志误作擢。按:韩
勑孔子庙碑:“于盛复授”。与此同。又。衡方碑“受任浃旬”。张迁碑“既多受祉”。亦同此作。○
39 气身:
乞。求也。《说文》:本作气。今作乞取之乞。○
40 又行:志。误作又辟。行下一字。志作奋。○
41 礼蹈:以
礼为体。志作礼。非也。《玉篇》:身都。軆、躰。并俗体字。○
42 萁:即箕字。箕首。谓箕山首阳也。○
43
当穷台绲:绲字。误作龄。按:衡方碑“将授绲职。”高颐碑“当登绲职”。即《诗·大雅·蒸民》云:“衮
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也。衮。天子服也。绲。带也。二字连文。俱古本切。同音假借。○
44 松桥:按:
郙阁碑“析里大桥”。与此同。此以桥为乔。《诗·周南》:“南有乔木。”《释文》云:乔本作桥。《郑风》:
“山有桥松。”《释文》云:本亦作乔。○
45 岁在汁洽:汁洽即协洽。○
46 奄曶:《说文》:即奄勿。急速也。
○
47 臧形:《说文》无藏字、徐字。新附藏。匿也。《汉书》通用臧字。从艸。后人所加。○
48 士女涕泠:泠
者。零之借字。零、泠皆从令得声。故可通用。张公神碑。亦以泠为零。○
49 臣子褒术:按:《诗·邶风》:
“报我不述。”《释文》本亦作术。《文选》刘孝标《广交论》注引韩诗。亦作“报我不述”。《仪礼》:“士
丧礼不述命。”注。古文述皆作术。《礼记·祭义》:“而术省之。”注:术当作述。声之误也。韩勑孔庙后
碑:“共术韩君德政。”张表碑:“方伯术职。”灵台碑阴:“州里称术。”《唐扶颂》:“躭乐道术。”皆术、述
互通。○
50 與考:志误作樊考。○
51 能无挠庼:庼。即倾字。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亦以庼写为倾泻。
○
52 遗歌景形:按:潘乾校官碑及太尉杨震碑。并以形为刑。督邮斑碑。又以刑藏为行藏。是景形即景行
也。○
53 书载俊艾:艾与乂通。才德过人也。○
54 宜参鼎铉:志误作冥参。○
55 稽建皇灵:志误作再建。按:
史晨孔庙后碑。亦有“稽度元灵”之语。○
56 戎戢节足:戢上一字。志作所字。非也。按:衡方碑有“戎
戢士佚”之语。戎字于义可通。○
57 而捐陪臣:捐字。志误作相。○
58 乃辟祸兮:《说文》:“祸。害也。神
不福也。从示。”○
59 乱曰:《论语》:“关睢之乱”注:乱。乐之卒章也。《楚辞·远游篇》:重。犹乱也。
班婕妤曰:悼赋亦多用之。○
60 浑元垂像:志误作留。○
61 读:志误作岱渎。○
62 演仁:志误作治匠。按:
碑上演字尚可识。右旁宀下剥落。○
63 歍嘑:《匡谬正俗》云:乌呼。叹辞也。或嘉其美。或伤其悲。其语414
备在诗书。不胜具载。但今文《尚书》悉为“于戏”字。古文《尚书》悉为“乌呼”字。而《诗》皆云“于
乎”字。中古以来。文籍皆为“呜呼”字。○
64 哉:哀。《正字通》同 。《说文》闵也。《玉篇》哀。伤
也。○
65 :泄。从水从世。○
66 乘:春秋时期。晋国书名。《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一也。”注:“乘者。兴于田赋乘马之事。因以为名。”此借作郡县上报之精品文物。
神君张亚子紫府飞霞洞记①
吾旧生越嶲间。按:越嶲为郡。居天下之西南角。得坤之用。在汉时。户仅十四万。
其俗多营窟板屋而息。如上古穴居野处之世。其地则多土旷岩穴。接黎之邛、
笮都、雅之灵关道。自唐大斥土②。宇包蛮荒。而郡县之民不堪命。越嶲遂与腹
里壤断土隔。真人③幸启。偃兵息民。执玉斧而划弃大渡之外。越嶲遂沦。呜
呼!吾将安归?当以黎雅为乡也。黎之邛崃关有灵应洞。为吾之变化所。唯古
蒙旧属汉嘉之青衣。其俗醇原简古。如周民好善。尧民可封。其地襟带岩峦。
如泰华之磅礴。岷峨之嶙峋。吾尝爱而居焉。近奉帝命。往来全蜀。至则寓之。
以行化。恨榛莽掩翳。如小有虚静之所。吾必久留。邑下。苟洙父子念此甚久。
吾知而直命之。乃忻然于吾殿后。斩荆棘、去茅菅。为一洞天。费仅二十万钱。
屋穴皆备。吾揭④为“紫府飞霞”。盖本班固赋西都。据坤灵之正位。于太紫之
圆方;与王勃记滕王阁。彩徹云衢。霞鹜齐飞之义。上以示吾不忘故乡之意。
下以期有志于攀鳞者休⑤哉。蒙山之下。亦有变化之所矣。后之人有能自励。
而期为汗漫⑥游者乎。然东山旧祠。兴自绍兴丙寅。迨今年丁卯。始克有洞穴。
而洞穴不成于他人。而成于苟洙父子。亦有数也。一日。苟洙父子欲记年月日。
此事非神。其谁宜为。吾亦为忻然亲书于石。开禧三年六月十八日纪。
英烈侯庙记碑
明广东按察司副使 余姚 徐 海
英烈侯者。飞霞赤口将军化身也。前辈相传。神乃后番人。隐修禁山峡口
古洞中。飞灵通变。冲漠无形。人或见之。则化为蜈蚣。身长三尺六寸。红光
紫雾交射。人目不可近。唐贞观初。郡之西去千里吐番之境。有巨泓曰西海。
周三百余里。深不可知。中有十二孽龙。为害生灵。殆不可制。于是邦人斋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30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后汉书,说文,校尉,太守,春秋,碑记,郡县,古文,益州,公羊
没想到大家都对民国芦山县志总编周凤山传授给任乃强的燃灯古卷,那个要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记:汉故领校②巴郡大守③樊④府君碑记①君讳敏。字升达⑤。肇祖宓戏⑥。遗苗后稷。为尧种树。舍潜从岐⑦。天顾⑧亶甫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