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久适合辞职创业呢?
原创

工作多久适合辞职创业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有三个问题你需要问自己:

1。你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储蓄。

2。你的工作经验是否已经足够。

3。你是否发现合适的创业机会和风口。

首先来说第一个。很多人都想辞职创业。我也能理解。因为自己创业就意味着不用受别人的气。自己做老板。挣得钱都是自己的。但是。你要知道。理想和现实是两码事。

你要有足够的启动资金。至少6个月不上班也能活的存款。还要有一笔应急资金。保证家人或自己随时有急事能贴补上。

有的人说。不一定。可以找到投资人。那么请你先找到合适的创业机会和培养足够的工作经验。还要有一定的成就展现。不然人家为什么要投资给你呢?

没有足够的资金储蓄。动不动就裸辞创业的人。那不叫年轻。那叫胡来。

然后来看你的工作经验。我见过很多95后。没上几天班。就嚷嚷着要做外包产业。要自己创业。结果没两天就乖乖回去找工作了。为什么?因为市场和职场太残酷了。你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做背书。别人才会认可你。从而认可你的创业成果。如果你的经验不够。很容易在创业的途中遇到各种问题。有的是技术难题。有的是人脉短缺。有的是心态崩溃。这些。没有足够的工作节阅历。你会很容易全面崩盘。

最后。你是否具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合适的创业机会。和别人都忽略的风口?很多人以为自己找到了创业机会。其实是很多人厮杀的红海。而不是待开发的蓝海。如果你的才能达不到。就算你发现了合适的创业机会。因很难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坚持下去。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没能发现藏在身边的创业机会。

所以。辞职创业。我劝你三思。

其他观点:

工作的时间。在辞职创业的时候。关系不大。为什么?说下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工作和创业的关系

由于工作原因。我确实接触了很多创业者。有很多人。跟你一样。喜欢用打工久了。就应该创业来作为判断标准。

在我看来。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一直有个观点。想创业是好的。但得熟悉行业。你在工作中。就是拿着老板发的工资。熟悉行业的最好机会。

而不是辞职后。完全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去试错。不划算。

所以啊。打工是为了创业积累经验的。

二、什么时候可以去创业?

既然知道了打工是为创业做准备。那就很好判断了:你对行业内。熟悉程度到什么样了?

产业上下游。盈利模式。市场格局等等。都得一清二楚。等你创业后。才知道怎么切入。哪里是你有优势的地方。

就算你工作20年。但没把这些搞清楚。也不要辞职去创业。成功概率不大。

总结

综上所述。工作多久时间了。跟适不适合创业。没有必然的联系。

千万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我是李舟。10年实战经验。每天分享3~5条干货。

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哦。看完帮忙点个赞。谢谢!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每个人会有每个人不同的回答。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适用这个问题的黄金法则。

当你不会纠结自己要不要辞职创业的时候。那就是你该创业的时候了。

创业带来高收入的传奇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导致许多人在面临资金、职位困境时。都会本能的选择谋划创业。

不过。如果连创业的项目都需要去网上寻找。如何操作都需要网上提问。那么100%会是失败的创业者。

一、 不同的创业原因小A。在工作中经常受气。感觉领导不认同他。所以他一怒之下辞职。自主创业。小B。在工作中能力不错。企业中也混的顺风顺水。但没有晋升的空间。所以也辞职自主创业。小C。在企业中工作中庸。但喜欢结交朋友。人人都和他关系很好。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给他指明了一条道路。所以他也辞职创业。

在这三个例子中。小A是因为工作受气创业。小B是因为没有提升空间创业。小C是看到了可行的道路创业。

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产生创业的思想。多半是出自这几种情况。或是因为受气、或是因为职业天花板、或是因为找到了痛点。

我们考虑一下。最后谁可以成功的创业?

最终谁也无法成功创业。

二、 创业需要什么

随着社会分工细化。个体所获得的能力愈发的不够全面。大平台过于细化。只负责一小部分工作。小平台过于落后。无法获得最新的知识体系。

这就是现在职场人面临的困境。当从企业中负责单一的功能模块。转化为全面掌管一个店面的整体动态。许多人的能力不够全面。即使单项能力再强。也无法成功创业。

那么创业需要什么关键能力?我节选几个关键点。

1. 统筹规划能力

如果说企业是从1-2。那么创业就是0-1。你面临的是一无所有的荒原。没有现成的制度、没有上下游的供货商、没有相应的数据。一无所有。那么就需要一个人的统筹规划能力。

从市场调研、用户分析、细分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选址、店铺定位、产品定位、价格策略、装修定位、预算管理、预算分析、经营活动、服务流程等等等等。随便一说就有这么多的问题需要做决定。如果只具备一名员工的能力。很难确保在这个环节不会出问题。

2. 员工管理能力

在没有制度、福利的情况下。重新规划流程、制度、福利、奖惩。许多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参与过这方面的制度制定。在制度面前也仅是扮演者执行者的位置。

而自己创业。意味着要从0开始设立相应的制度。并且需要对员工进行筛选、培训。同样也是涉及到多个环节。

3. 市场嗅觉

只是发觉痛点。不足以成功。还需要围绕痛点。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型。这个较之前几个更加困难。通常市场嗅觉都是长时间的操盘所培养出来的。

在企业中员工很难站在一个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别提参与决策了。这就导致了员工作为具体执行者。很难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考虑一个商业模型。

而所有的这些。只是一些关键点。并不是说具备这些能力就有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综合模块的一小部分。

三、 创业前需要进行的积累

前面我们知道了。想创业需要自身具有综合性的能力。那么既然知道了相应的能力要求。我们也就有了方向。而有了方向。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01. 思想高度

我们总是将工作和创业之间割离开。似乎工作对创业起不到帮助。但实际上。像雷军等创业新星。也都是在担任高管的过程中成长的。

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人可能成为高管。但并不妨碍我们以高管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在工作中。我们总是聚焦于眼前的具体工作。而不去考虑工作背后涉及的原因。

想要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好的基础。有必要在担任员工时。就开始考虑工作内容背后的东西。

02. 积累经验

当你想操盘100W现金流的创业。那么需要在企业积累相应的操盘经验。观察企业在建立一个新项目时所进行的动作。

涉及到你个人、部门、制度、规划层面各有什么改变。企业的整体导向是如何转变的;尽可能的参与到部分决策或整体决策。哪怕是一个小项目。也有助于你增长统筹规划的能力。

更深入的了解到一个项目的成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前期筹措和后期推进。

03. 积累资源

企业提供给我们一些便利的条件。方便我们获取到一些信息。认识到一些人。对以后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

媒体、设计、装修等外包资源如果通过自身去调配。价格、效率、速度、适应上都存在缺陷。但依托企业的平台。可以在后期自住创业时。打下很好的基础。

同样。对人才资源的积累。企业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了解通常要比较深刻。对一些能力强或转向能力强的同事。可以在以后的创业时进行深入的合作。

四什么时候可以创业

当你完成了原始的积累。包含自身能力、视野与资源。你会惊喜的发现。你已经不再迷茫了。你所具备的正在推着你创业。

当你可以在企业中。独立推动一个项目的前进。那时候就是你创业的时候。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3:11

    能力,工作,企业,很难,制度,很多人,工作经验,创业机会,很好,你要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3:11

    没想到大家都对工作多久适合辞职创业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3:11

    有三个问题你需要问自己:1。你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储蓄。2。你的工作经验是否已经足够。3。你是否发现合适的创业机会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