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成祖朱棣没有迁都北京而选择留守南京,会有后来的满清王朝吗?
原创

如果明成祖朱棣没有迁都北京而选择留守南京,会有后来的满清王朝吗?

好文

热门回答:

首先。朱棣迁都北京决定性原因是政治原因。因为朱棣篡位。得位不正。死后也无法面对朱元璋。而北京是其老巢。朱棣迁都北京。心里安稳。死后葬在北京也不用面对南京孝陵。

迁都北京对大明是好还是坏?其实。答案很明显。迁都北京对大明并非好事。明朝的巅峰都在明初都南京时。反而是迁都北京后不久。皇帝就被捉了。明初朱元璋时就不断北伐。将北元小朝廷打的土崩瓦解。朱元璋在北方分封诸王。从秦王晋王到燕王宁王。构筑了北方完整的战略布局。并步步为营。向前推进。将大明的战略纵深扩展到大漠边缘。朱棣篡位迁都北京。打破了朱元璋完整的北方战略布局。北京作为首都。地位不同。却导致了北方战略布局的失衡。朱棣时及以后。大宁卫等北方卫所也逐渐南迁。朱棣时。虽有五征漠北。横扫武功。但不能持久。相比之下。朱元璋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朱棣则稍嫌好大喜功。大而无当。

从经济文化角度来说。古华夏中原黄河流域为重心。所以都长安洛阳一线。但宋以后华夏重心南移。江南长江流域成为经济文化重心。都南京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北京则是千年胡都。为金元清的都所。这是北方蛮族入主中原的不二之选。定都北京。对北方蛮族来说。进可入主中原。退可回北方老巢。但经济规律无法扭转。北京朝廷必然靠江南财赋供养。元明清三朝都是。所以大运河很重要。这也是北京能成为首都的条件。

大明迁都北京后。目光就被北方局限影响。如果还在南京。面对海洋海贸。大明估计会更早隆庆开关。海军也会持续不衰。从经济发展。海贸交流。海军建设等各方面来说。都南京无疑比北京好的多。南京本来就处于江南经济文化重地。又通江达海。方便对外接受新鲜事物。视野会更加开阔国际化。不像北京那样被北方内陆局限。运河一断。失去南方供养。就像孤岛。明末崇祯就是坐守困死。

最后。如果大明还是都南京。就算明末有李自成。他也不会攻北京。而是攻南京。满清就没有捡漏入关窃取神州的机会。不管是明朝挺过去。还是大顺取代明朝改朝换代。都会比满清好很多。近代中国几百年。北京一再得势。南京一再失其位。对华夏来说并非好事。元清都北京。华夏两度为奴。明朝迁都北京。导致隆庆开关大幅延后。并给了满清窃取神州的机会。而满清给了华夏致命一击。将华夏文明彻底打到谷底。彻底沉沦。

其他观点:

假设历史是不对的。但是在自媒体上来玩一玩。假设一下也挺好玩。

个人认为假设明朝崇祯皇帝及时迁都南京。清朝入关的可能性就基本为零。个人看法是:1。天子南迁后。天下利益集团的共主就在。这些利益集团就不会去选清朝来安定天下。

2。吴三桂也不见得敢于背叛圣恩。卖主投敌。一是名誉尽毁。二是在利益上也不合算。

3。清朝从来不认为能吞下中原。入关只是天时丶地利丶人和凑成的一个大礼包。清朝反明的目的。原本只想求得一个被明朝公开认可的地位。

崇祯皇帝其实对天下大局看得很清楚。也懂得南迁的好处。只是:1。崇祯皇帝高看了李自成。认为闯王不会攻北京。因为李自成当皇帝的条件并不成熟。动手打北京不但无利反而有害。

2。当时崇祯皇帝有意南迁。征求大臣们意见时。大臣都保持沉默。若天子自行决定南迁。可能的历史罪责。将全部记在天子头上。因此崇祯皇帝放弃了南迁。因为君臣不同心。一旦南迁。必有人废天子而另立新主。这在历史上是有前车之鉴的。

崇祯皇帝是个明白人。也是个有英雄胆气的人。后来闯王逼近北京。清朝派人来表示愿与大明修好共讨闯王。事成之后与大明平起平坐。共享天下。清主北方。明居南方。崇祯皇帝愤而拒绝。

闯王围北京时。也表示只要崇祯皇帝议和。就愿与崇祯皇帝共享天下。崇祯皇帝不屑一顾。

崇祯皇帝宁死不屈。宁死不受辱。干脆自我了断。这样一来也彻底断送了闯王的皇帝梦。而闯王不察。反而在帝都过着拉风的生活。过皇帝瘾。从这一点看闯王还真不配当皇帝。

其他观点:

当然照样入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泪、说拜拜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2:49

    崇祯,北京,闯王,大明,皇帝,南京,明朝,华夏,中原,清朝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2:49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明成祖朱棣没有迁都北京而选择留守南京,会有后来的满清王朝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2:49

    首先。朱棣迁都北京决定性原因是政治原因。因为朱棣篡位。得位不正。死后也无法面对朱元璋。而北京是其老巢。朱棣迁都北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