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原创

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半世“阡陌人生”考虑过许许多多的靠谱不靠谱、现实不现实的问题。但真还没想过在哪建都的问题。你的提问惊醒了我这个平凡的梦中人。受你启发。被你感染。向你学习。顺着你的思路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尽管明知想了也没有用。说了也白说。但能思考君王才能思考的问题。或许可以因此沾上皇气。从此交上好运也未可知。

第一。君王们考虑在哪里建都。是否与我们在哪个城市上大学就在哪里工作的想法一样。图个关系和照应?顺着这思路思考下去。不难理解推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明朝和民国把都城建在汉人聚居地南京的用心和用意了。

第二。君子不立险地。朱元璋和孙中山都是南方人。且都是依靠江南士族力量夺取了政权。因此。把都城建在自己多年经营的根据地和势力范围内。生存空间和战略回旋余地肯定会相对大一些。

第三。便于“酬庸”并可借以表达心智。生身不嫌地面苦。为报答、照顾或笼络安土重迁的士族和拥趸者。保障新生政权的稳定和安全。朱元璋和孙中山将都城建在南京。不仅有“酬庸”江南士族之意。而且也有表达同富贵之小心思。

回答和讨论如此宏大问题。别无他求。只为沾皇气。交好运。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说来说去。关键原因是华北地区的衰败。中国经济和政治中心的转移问题。

在唐代之前。中国北方毫无疑问是中国的核心地区。

如三国时期。曹魏控制北方和中原地区。人口是东吴的一倍以上。是蜀国的接近四倍。

这还是中原和北方被黄巾起义重点摧残之后的局面。

但北方的很快就衰败下去。

首先是陕西的衰败。关中平原因大量的水土流失。从粮仓变为连农业用水都缺乏的地区。到西汉末年。中国的经济重心和基本经济区。已从关中转移到河内郡一带。

随后。华北地区其他地方也逐步开始衰败。

一是北方是异族入侵的重灾区。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蒙古入侵等等。北方都遭到反复的屠杀。

二是北方的农业逐步衰败下去。到了宋代。北宋已经需要依赖南方的粮食来维持北方。

曾经富裕的中原大地河南。很多地区缺水。还有地区盐碱化和内涝严重。

同时。北方的小麦和小米的产量。也逐步无法和南方的水稻产量相比。

此时。南北方人口已经有所逆转。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南方南宋人口为1136万户。北方金国人口300余万户。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明朝和民国的起兵。都是从南方开始。北伐成功推翻北方政权。

其实明朝也罢。民国也好。控制南方以后也就控制了中国大部分的经济和政治中心。相对北方有了很大的实力优势。

至于为什么后来又改为北京首都。两个时代的原因不同。

明代朱棣迁都。主要是北京是他的老地盘。作为篡位的皇帝不能安心留在南京。

同时。当时明代主要敌人就是北方蒙古人。将首都设在北京有利于集中全国的力量打击敌人。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主要还是发展北方的意思。

当时北方已经比较萧条。除了北平、天津以外。没什么像样的城市。

其他观点:

那个所谓的“三疯读书”作者真的是“疯”了。历史知识严重欠缺。还大言不惭。

南京历史上没有超过一个甲子的?别的不说。就东晋就有103年。很明显的事实错误。

其次。历史上经济中心在中原一带?就你们河南那种穷地方做经济中心?历史上经济中心一直就在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至于你说的南京偏根本是无稽之谈。南京地处南北之中。南京都偏。那苏杭是什么?广东又是什么?国境以外吗?作者用心险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3:13

    南京,都城,明朝,士族,中原,政权,华北地区,中心,经济,都是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3:13

    没想到大家都对元和清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推翻他们的明朝和民国首先定都南京?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3:13

    半世“阡陌人生”考虑过许许多多的靠谱不靠谱、现实不现实的问题。但真还没想过在哪建都的问题。你的提问惊醒了我这个平凡的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