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养女。养女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女儿最后也嫁给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曾有传闻说郭子兴曾有第四子。不过真伪难辨。郭子兴在朱元璋登基后。被封为滁阳王。
郭子兴的父亲以卜卦为业。精通术数。当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黄河工地制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时候。郭父就告诉郭子兴。“天下当变。有机可乘。”于是郭子兴参加了白莲教。在1352年。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4人。发兵占领濠州。
起义一开始。郭子兴的长子郭大舍就已经战死。郭家军的主要将领是郭子兴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郭子兴的小舅子张天佑。
此时的还在当和尚的朱元璋正走投无路。投奔濠州红巾军时还差点被守城的义军士兵杀死。幸亏郭子兴路过。才将朱元璋收为部下。朱元璋一方面感激郭子兴的救命之恩。另一方面也想巴结上郭子兴好为日后打算。
郭子兴也发现朱元璋是个人才。就将他收为班底。随后。又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短短几个月时间。朱元璋就成为郭家军的核心成员。有了郭子兴女婿这个头衔以后。朱元璋如鱼得水。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步卒。发展为郭家军的二号人物。
当年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人一起起义。濠州城也就有5个首领。郭子兴的实力最弱。其他四名首领大字不识一个。就是打仗的时候舍得猛打猛冲。对于军事一窍不通。而郭子兴胸中有点文墨。早年受到算命老爹的熏陶。读过不少书。在见识上要高于其他人。每当议事之时。郭子兴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所以郭子兴就对其他首领有点鄙视。在很多事情上都自作主张。其他四名首领就联起手来刁难郭子兴。郭子兴心眼小。议事的时候经常迟到。有时干脆就不去。5名首领之间矛盾重重。
不久。徐州的红巾军首领赵钧用和彭大兵败投奔濠州。这两个人起义早。在民间颇有威望。濠州5个首领自己不团结。很快就被赵钧用和彭大反客为主。成为濠州的实际首领。
郭子兴和彭大交好。对赵钧用比较轻视。赵钧用心中很不满意。趁着朱元璋外出之时。孙德崖等人当街将郭子兴掳走。毒打一顿丢到孙德崖家中的地窖里准备杀掉。朱元璋闻讯赶回。借助彭大的力量。才冲入孙德崖家中。将郭子兴救出。濠州军内部矛盾加深。内斗不断。直到元军围攻濠州之时。这些首领们才联合起来守城。元军一撤。立刻又恢复到内讧局面。彭大在解围之后和赵钧用火并。彭大死去。赵钧用一人独大。
随后朱元璋只带了24人南下。随后占领了滁州。拥兵3万。赵钧用和孙德崖等人攻下盱眙。并将郭子兴从濠州掳走。最后又是在朱元璋的运作下。才将郭子兴换回。
郭子兴手下只有一万人。而朱元璋有三万人。郭子兴的脸上很不好看。朱元璋知道。这还不不是和郭子兴决裂的时候。就将兵权交给了郭子兴。以打消郭子兴的戒备之心。但郭子兴对朱元璋依旧不放心。他想将军权交给自己的儿子。那就要先打击朱元璋。于是他先是将李善长等人从朱元璋身边调走。不让朱元璋参加军事会议。甚至将朱元璋囚禁起来。要不是马皇后将滚烫的烙饼藏在胸口。偷偷拿给朱元璋吃。朱元璋有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赵钧用、孙德崖在六合被围。向滁州求援。郭子兴想起之前的重重。不愿意救援。朱元璋顾全大局。强行发兵救援。救援了六合。也为滁州解除了威胁。
郭子兴看到其他人都已称王。也想自封“滁阳王”。但朱元璋建议先打和州。扩大地盘。郭子兴被“滁阳王”的梦想冲昏头脑。不愿意继续扩张。朱元璋略施小计。借助滁州缺量的局面。迫使郭子兴答应朱元璋攻取和州。
打下和州之后。朱元璋才真正的做到自己当家作主。郭子兴为了不使自己的义军面临分裂。只好任命朱元璋为和州总管。
赵钧用、孙德崖军队也缺粮。他们就来到和州借粮。郭子兴听说以后。对朱元璋接济曾经的仇人很不高兴。就来和州职责朱元璋。孙德崖此时就在和州城中。一听到郭子兴前来。就想离开。朱元璋劝说孙德崖在后殿后。免得真的发生火并没人制止。
谁知郭子兴直接将孙德崖扣押起来。朱元璋可就惨了。他还在孙德崖的军中。孙德崖的弟弟就将朱元璋给绑了。郭子兴一听朱元璋被抓了。连忙派徐达前去谈判。并成功将朱元璋放回。然后再用孙德崖换回了徐达。
郭子兴的这一番操作。不但没有惩办了孙德崖。还险些将自己的女婿朱元璋搭进去。这让郭子兴又惊又恼又气。居然病倒了。不久就一命呜呼。
郭子兴死了。郭家军群龙无首。孙德崖想借机吞并。这时小明王也派人来接收郭子兴的队伍。众人商议后。决定投奔小明王。小明王也发来委任状。郭子兴二子郭天叙为元帅。张天佑和朱元璋为副元帅。
郭子兴的二夫人张氏看出朱元璋日后必将主掌郭家军。就将亲生女儿嫁给朱元璋做第二夫人。成了朱元璋真正的岳母。这个夫人就是日后的郭惠妃。
郭天叙和张天佑也在随后的战争中战死。郭子兴三子郭天爵也被朱元璋在几年后以叛乱的罪名杀死。从此。郭家军的也就彻底变成朱家军了。
其他观点: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逝。
小明王的龙凤政权封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濠州都元帅。郭子兴的舅子张天佑为右元帅和朱元璋为左元帅。当时以右为上。所以朱元璋算是濠州的三把手。
是年。郭元帅殇。众奉其长子郭天叙为都帅。张天佑次之。上次之。
朱元璋对这种安排未必服气。但是他啥也没说。接受了任命。
虽然濠州这支军队大部分人都是朱元璋招募的。但是龙凤政权小明王嘴大。自己嘴小。而且濠州在名义上还是人家郭子兴的地盘。自己招募军队也是以郭子兴的名义去招的。所以对小明王的这种安排。朱元璋说不出啥反对的意见。
朱元璋虽然是三把手。却是三人中实力最强的。毕竟濠州军事力量都是他建立起来的。朱元璋本人足智多谋。所以很多军事行动都是朱元璋决定:
是时。三帅虽共府置事。运筹决策皆自上裁。将士乐战。军民倾向。权归于上矣。
所以濠州军事行动大多也是靠朱元璋制定的。
郭子兴死的这年四月。一支地租地主武装攻击万兴城。这支部队的主帅叫陈野先。
朱元璋派出了徐达、邓愈、汤和迎战陈野先。结果不出意外。陈野先大败被擒。
他立刻向朱元璋投降。朱元璋也欣然接受了陈野先的投诚。设宴款待他。
但是陈野先显然不是真心投降龙凤政权。他心里。始终想着找个机会重新回到大元的怀抱。
甚至朱元璋都知道陈野先心怀异志。有人向他举报陈野先心怀不轨时。朱元璋怎么说的:吾久知其不诚。然杀之。恐失豪杰心。
然后他找来陈野先问他:
人各有心。识见不同。从元。从我。任汝所适。不相强也。
陈野先指着灯发誓:若背再生之恩。神人共殛之。
朱元璋居然信了。他信了。把陈野先放回去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杀伐决断。对于自己怀疑的人杀起来毫不心软的重八同志吗。
这年九月。陈野先给朱元璋来了封信。说自己生擒了元朝将军左答纳识里。请朱元璋去主持受降仪式。朱元璋根本不信。他和自己手下说:此贼多诈。最叵信。
可见。朱元璋对于陈野先极端不信任。但是为啥不把这个后患给除了呢?
因为他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这年九月。朱元璋和郭天叙张天佑商定要攻打集庆。集庆就是后来的南京。
郭天叙刚刚继承其父的地位。但是在濠州军队中朱元璋一支独大。郭天叙其实迫切需要一个大的功劳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能震慑朱元璋。
郭子兴长子早死。郭天叙和他父亲一路起兵反元。也是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继承父亲的遗志。
朱元璋制定的计划是郭天叙张天佑和熟悉集庆情况的陈野先去围攻集庆。自己率领一支兵马守卫后方兴平郡。
毕竟老家必须要有人守卫。
对于这种安排。急于立个大功的郭天叙欣然接受。
一开始仗打得很顺利:己亥。天祐等至方山。攻破左答纳识里营。走之。
到了十月。陈野先和郭天叙的部队围住了建康城。郭天叙等人在东城。陈野先围住了南城。这天陈野先邀请郭天叙张天佑喝酒商量军务。这两人也没多想就来了。
酒席宴上这两位正副元帅就被人捆了。
郭天叙俩人都蒙了。暗想是朱元璋被陈野先骗了。还是自己被朱元璋骗了。
郭天叙张天佑和很多亲信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杀了。人头送给了守卫集庆的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
陈野先和元军里应外合夹击郭天叙的部众。这支濠州军损失惨重。
十月。郭、张二元帅督兵。由官塘经同山。进攻建康之东门;陈野先自板桥直抵建康。攻南门。自寅至午。城中坚守。野先邀郭元帅饮。杀之。擒张元帅。献于福寿。亦杀之。野先会元兵夹攻。大军遂溃。”
围剿郭天叙部队后。陈野先率领人马穿着龙凤政权的衣服去方山途中。忽然树林中杀出一伙民兵。大喊莫要走了红巾妖孽。陈野先大喊。兄弟们别误会自己人。
但是那伙人那里肯听。一拥而上。这伙人虽然穿着当地民兵的衣服。战斗力却个个强悍。都是以一敌十的骁勇之辈。
乱军之中陈野先被一枪捅了个透心凉。死的不能再死了。
然后这伙元朝民兵散入树林之中。从始至终。没人知道他们从何处而来。又去了何处。
郭天叙张天佑一死。朱元璋自然成了濠州郭子兴部的最高军事长官。
后来朱元璋夺下集庆改名应天府。成了自己的治所。福寿也在朱元璋集庆时战死。后来朱元璋建立大明。对福寿这位导致濠州军郭天叙部数万将士战死的福寿去颇为怀念。让人立祠堂纪念:
朕渡江以来。元之守臣如御史大夫福寿。仗义守职。保障其民。以身徇国。虽无甲兵外援。而能临难不避。可谓忠臣矣。宜立祠。
文:薛白袍
其他观点:
三年前。至正十二年(1352年)。还在家乡孤庄村皇觉寺当小沙弥的朱重八。因为儿时伙伴汤和(此时已经加入郭子兴军队)写来密信。请他前往濠州投军。于是离开了家乡。投奔濠州郭子兴所部。当时。因为一些误会。还留着和尚光头的朱重八差一点在濠州城外被红巾军兵士当做奸细逮捕并处决。幸好元帅郭子兴恰巧路过。遇到朱重八后见其为人豪气、见识不凡。因此下令释放了这个前来投军的青年。并把他收为自己的亲兵十夫长。随侍听用。
朱重八成为郭子兴的亲兵后。作战勇猛、处事机智。多次建立功勋;再加上他初通文墨。能协助处理文书案牍事宜。在一群文盲组成的亲兵队伍中更显得鹤立鸡群、表现突出。郭子兴越来越喜欢这个看起来前途无量的年轻亲兵。于是。郭子兴做主。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重八为妻。还给他改名为朱兴宗。字国瑞。后来又改名为朱元璋。
当时。濠州城内有包括郭子兴在内的五位起义军首领。郭子兴因为以孙德崖为首的其余四人粗鄙鲁莽、经常肆意劫掠民间而对他们很是不满。时常想要削弱他们的势力。所以遭到了孙德崖等人的忌恨。于是合谋想吞并郭子兴部。正好这时候。元军攻破徐州。徐州义军首领彭大、赵均用等人辗转投奔到濠州。孙德崖等人为了对付郭子兴。于是故意推举他们为濠州新首领。地位在原有的五位首领之上。郭子兴因为彭大有智谋、气度高而亲近彭大。却对心胸眼界一般的赵均用不加尊崇。
于是。孙德崖等人趁机挑拨赵均用。说郭子兴“只知道有彭。不知道有赵”。赵均用果然大怒。发兵捉住了郭子兴。把他关在孙德崖的家中。准备杀死。这件事被刚从其他军营办事归来的朱元璋知道后。立即联络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直接跑到彭大的营中求救。然后和彭大一起冲到孙德崖的家里。摆出火并的姿态。强行砸破屋门。把郭子兴救回了家。因为此事。郭子兴对朱元璋这个养女婿感激不尽。更是重用。
此后。元军大举包围濠州。围城攻打。这时候濠州城内的义军首领们才暂时放下私人恩怨。合兵一起抵抗元军。经过五个多月的艰苦抵抗。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天。因为指挥攻城的元军统帅贾鲁病逝。元军撤退。濠州这才惊险地获得了安全。
但守城获胜后。濠州城内又开始内讧。彭大和赵均用凭借所辖军队较多而开始称王。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五人实力弱小。只得继续称元帅。彭大称王后很快去世。赵均用看不起彭大的儿子彭早住。在濠州城内一天比一天专横。还挟持着郭子兴等人强行进攻盱眙、泗州等地。并企图吞并原濠州义军势力。
年轻的朱元璋志向远大。并不想局促在小小的濠州一地。他见城内诸首领争权夺利、彼此敌视。内讧不断。知道这里不是自己发展壮大的最佳选择。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朱元璋向郭子兴请求回乡募兵。并以濠州义军的名义向其他地区发展。以扩大义军的影响。郭子兴认为这样做可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并和赵均用部相抗衡。于是很高兴的同意了朱元璋的意见。
于是。朱元璋凭借着郭子兴“濠州元帅”的名头。返回家乡——钟离乡太平孤庄村招募壮丁。他幼年时的伙伴徐达、郭英等人。以及孤庄村附近村子的青壮年得知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并在军中做到了中层将领、此次返回家乡来招募新兵后。都踊跃报名从军。投靠朱元璋;不久的时间内。朱元璋招募到七百多人。顺利返回濠州。得到这么多有生力量加入的郭子兴大喜过望。把立下大功的朱元璋提拔为军队镇抚。
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天。朱元璋在濠州城内观察了半年之久。见诸首领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提防。没有兴盛发展的气象(包括自己的主帅、养岳父郭子兴在内)。知道和他们混在一起成不了大事。便再向郭子兴请求。自己愿意“为军前驱、南略新地”。单独率军向南方发展、扩大势力。郭子兴因为有之前朱元璋募兵成功的先例。也表示支持。但不希望朱元璋带更多的军队出濠州(因为要留军队在手、和其他首领对抗)。朱元璋于是只带了自己的心腹亲信二十四人(即淮西二十四将:徐达、汤和、费聚、周德兴、郭兴、郭英、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郑遇霖、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初一出城。向濠州以南的定远等地进发。从此开始了自己独当一面、扩张发展、乃至于攻略天下的第一步(淮西二十四将中。除了在大明建国前就战死、病薨的几个人外。其他人在大明建立后。都成为获封公爵、侯爵的开国勋贵)。
至正十四年(1354年)初。朱元璋带着二十四名心腹一路南下。先后招募了进军途中的地方武装三四千人。壮大了自己的势力。然后在定远横涧山击败当地驻守的的元军。获得了降军中的精兵二万人。都编入自己麾下。并在南下滁州(安徽滁州)的半路上得到了定远当地有名儒士李善长的投效。朱元璋任命李善长为自己幕府的掌书记;就这样。离开濠州不过才几个月。朱元璋的基业就初见雏形、并向着更加兴旺发达的态势发展。这和固守濠州、固步自封的诸义军首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元璋势力大涨后。在徐达、李善长、汤和等亲信的协助下。很快攻取了滁州。得到了自己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地盘。而此时的濠州城中。义军内讧却越演越烈。赵均用在自称永义王后。对自称鲁淮王的彭大之子彭早住不断压制其权力、夺占其势力范围。而彭早住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两家终于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六月爆发火并。在濠州城内大打出手;而郭子兴、孙德崖等五元帅也各自站队。郭子兴支持彭早住。孙德崖等支持赵均用。纷纷出兵参与混战。
内讧火并的结果是赵均用一方获胜。彭早住大败被杀。濠州城被赵均用、孙德崖等人全部掌握。对于站错队的郭子兴。起初赵均用、孙德崖想要把他直接杀死、吞并其部属。但远在滁州的朱元璋得知此事后被。写信给赵均用。述说当年他被元军赶出徐州。投奔濠州时。是郭子兴主动接纳。这才得以立足。现在如果要杀郭子兴。那么天下人都会认为你赵均用是一个恩将仇报之人。将来怎么能再招纳人才、成就大事;况且郭子兴现在还有一万多部属。如果硬要强行火并的话。你们也会损失惨重。另外。自己作为郭子兴的养女婿。也不会坐视岳父被杀而不管。
因为有朱元璋这样强硬的表态。所以赵均用、孙德崖等人也不敢真的对郭子兴下手。但又不愿意他继续留在濠州碍事。便借口濠州地方狭小贫瘠。不足以维持这么多军队。排挤郭子兴出城。带着他那一万多人的军队。和妻弟张天佑、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女儿郭氏、养女马氏等亲眷。到滁州去投奔养女婿朱元璋(郭子兴长子在其起兵之初就去世了。或许是战死在战场上。其名经后世考证。大概是叫郭大舍)。
朱元璋在滁州得到郭子兴要前来的消息后。没有做出任何不满地表示。并亲自出城迎接岳父。将所掌握的兵权和地方治理权立即交给郭子兴。态度恭敬而谦逊。郭子兴很是高兴。让朱元璋像以前一样辅佐自己。担任左右手。
郭子兴是地方豪强出身。性格强悍、豪迈、耿直。但也有易怒、多疑、不能容人等缺陷(所以才和孙德崖、赵均用闹翻)。虽然他很赏识朱元璋。也确实是他提携、重用了朱元璋。才使得这个当年的乞丐小沙弥得以迎风而起、成就如今的一番事业;但郭子兴本人起兵后屡屡遭受挫折。又被赶出老巢濠州。狼狈地投靠原本的下属、养女婿。所以心里一直怨气深沉;再加上别有用心的人(大概率就是他自己的亲眷等)为了攫取更多权势。多次挑拨他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撺掇他削弱朱元璋的权力。收归自己手中;所以郭子兴慢慢地开始对朱元璋猜忌怀疑起来。疏远而冷漠地对待他。还把朱元璋下属中的得力之人调离他的管辖。以削弱朱元璋的兵权。
朱元璋机智聪明。怎么会不知道这是郭子兴听信了谗言。在猜忌自己。于是。他平日里行事更加小心谨慎、不落把柄给想要陷害自己的人。其妻马氏在他的示意下。也加倍殷勤侍奉养父郭子兴。替朱元璋笼络人心。因此。郭子兴和朱元璋这对翁婿。在滁州时总算可以安宁相处。没有明面上的龃龉。
和当初主动请求离开濠州、以便出外建立自己的独立势力范围一样。朱元璋见和郭子兴一起呆在滁州的结果是处处受制、不能成就心中的大事业。于是又一次向岳父提出向滁州外围扩张发展。以壮大己方的势力(以此借机出外镇守、离开郭子兴的直接统领)。郭子兴也有这种扩张势力的愿望。便采用朱元璋的谋划。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初。命妻弟张天佑与朱元璋部将汤和率军出征。假装元军。偷袭和州(今安徽和县)并一举攻克了和州。
和州被攻克后。朱元璋向郭子兴请缨。愿意前往和州驻守。作为滁州的外围屏障。郭子兴因为之前朱元璋将滁州经营得很好。自己才有这块稳固地盘。也想朱元璋将来把和州像滁州一样治理好。便同意了朱元璋的请求。委任他为和州总管。率本部军队前往和州驻守。
当初。赵均用、孙德崖等人在火并彭早住、赶走郭子兴之后。独占了濠州。但濠州经历多年战火之后。地方穷困。灾荒连连。义军队伍缺粮情况严重。孙德崖无奈之下。只得率部离开濠州。四处就食。此后辗转来到和州境内。孙德崖知道和州守将是当年曾经一起抗击过元军的朱元璋(选择性遗忘了曾经抓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甚至要杀害他的旧事)。于是向其去信。请求进入和州城内。暂时解决一下缺粮的窘境。朱元璋大度地同意了孙德崖的请求。让他的军队入城。还提供粮食给孙德崖的军队。
朱元璋前脚接纳了孙德崖。后脚就有人向在滁州的郭子兴告状。得知仇人来到了自己的地盘。而养女婿没有为自己报仇。居然还提供粮食给孙德崖之后。怒气万分的郭子兴立即率军赶往和州。要向朱元璋当面问罪。并发兵攻打孙德崖。
朱元璋在郭子兴来到和州后。恭恭敬敬地前来参拜。郭子兴心中愤怒。很久都不理会朱元璋。还命令军队戒备。要发动对孙德崖的进攻。朱元璋苦劝良久。以“家事缓急皆可理。外事当速谋。为大恢复计。应以和为贵”为由谏言岳父。郭子兴才勉强同意了朱元璋的意见。但是要朱元璋立即将孙德崖部驱逐出和州。
此时。孙德崖已经得知郭子兴来到和州。为了不给接纳自己的朱元璋添麻烦。他准备主动离开和州。朱元璋提出自己去孙部已经出发至城外的前营。以送行的名义做人质。孙德崖则在城中的后营中主持撤军。双方都尽量保持和平的态势脱离接触。可就在朱元璋按承诺到孙德崖前营中送行时。城内的孙德崖却被郭子兴发动突然袭击生擒。得知主帅被擒后。孙德崖的前营也将朱元璋抓住。声称如果不放回孙德崖。那么就杀了朱元璋。
当时郭子兴犹豫不决。不能做出决断。形势万分危急。关键时刻。是朱元璋的心腹大将徐达主动提出出城去换回朱元璋。并联合城中的朱元璋亲信们“力劝”郭子兴不能坐视朱元璋的安危不管(否则就不再奉郭子兴为主帅)。一定要保证孙德崖的安全。此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人质交换过程。孙德崖被释放出城。朱元璋和徐达也先后安全归来。这一场惊天动荡才最终落幕(这也是明太祖戎马一生中。最为凶险紧张的时刻。几乎因此而丧命。)
郭子兴平生最恨孙德崖。这次几乎将他除掉。可是因为女婿的缘故。最后还是让他给逃脱。心中的懊恼就别提了。另外。因为此事。让他也知道了朱元璋如今的实力已今非昔比。不再是自己能够轻易掌控的(徐达为首的诸人“力劝”他要保证朱元璋的安全就是明证)。女婿羽翼已丰、势力扩张迅猛。自己再也没有对其发号施令的资本了。在这些负面因素的刺激下。心里既懊恼怨恨、又焦虑失落、且惴惴不安的郭子兴抑郁成疾。直接病倒在和州。虽然朱元璋和马氏细心侍奉、尽力照料。但还是没有使其痊愈。就在孙德崖逃离和州后不到一个月。心病和身疾都十分严重的郭子兴在和州病逝。年五十三岁(郭子兴死后。孙德崖想乘虚偷袭滁州。被郭子兴部将击败、斩杀)。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护送其灵柩返回。归葬于滁阳。此时。郭子兴部的大部分军队都归于朱元璋所掌握。但也有一部分军队是由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及两个儿子郭天叙、郭天爵统管。龙凤政权首领小明王韩林儿趁机招揽这支颇有实力的军队。发布令旨。以郭子兴次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女婿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按实力和智谋来说。朱元璋勇谋兼备、将士同心。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更有资格担任主帅。继承郭子兴所遗下的军队和地盘。但朱元璋考虑到龙凤政权的名号正统、又势力强大。可借助威势壮大自己。于是同意听从其号令。屈居张天佑、郭天叙之下。并奉小明王为主。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朱元璋所部虽然占据了和州。初步建立起势力范围。但和州地方狭小。出产不足。不利于朱元璋继续扩大势力。而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安徽当涂)、芜湖等地。则地方富庶、物产丰富。是适合建立根据地的好目标。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猛将常遇春归附朱元璋。巢湖廖氏、俞氏水师也前来归顺。朱元璋渡江攻取更大地盘的条件已经成熟。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亲率大军。渡江攻克采石、太平。把势力范围扩张到江南。
朱元璋攻克太平后。亲元的江南民间武装首领陈埜先率领数万人前来攻打太平。在徐达、邓愈、汤和等将领的合击之下。陈埜先大败。被生擒至朱元璋面前。见到朱元璋之后。陈埜先立即要求投降。当时有多人向朱元璋进谏说陈埜先为人狡诈阴险、心怀不轨。劝朱元璋不要接受其投降。朱元璋则以:“杀之。恐失豪杰之心”为由。接受了陈埜先的投降。还把他释放回自己的军中。让他率领地方民军作为己方的附从军。
至正十五年(1355年)七月。郭天叙、张天佑、朱元璋等人率军攻克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等地。完成了对元朝江南重镇集庆路(今江苏南京)的包围;八月。各军逼近集庆路。其中郭天叙、张天佑率军驻守集庆东南处的方山。陈埜先部驻扎在城西南的板桥。朱元璋部由徐达等率领驻牛首山。朱元璋本人则以左副元帅的身份留守于太平府。
当时。已经有人探知了陈埜先正在谋划复叛、重新投靠元军的计划。并秘密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并没有立即对陈埜先采取反制措施。而是派人把他召来。大方的说:“人各有志。我不强求;从元还是从我。任你所选。”陈埜先则对天发誓:“我如果背叛您的再生之恩。神人共殛之!”朱元璋不加深究。放陈埜先返回了军营。也没有把陈埜先有谋叛意图的消息告诉正在前线的郭天叙和张天佑。
陈埜先返回驻地后。积极准备复叛。并向朱元璋请求。邀他到前线来指挥攻击集庆路。朱元璋心知肚明。没有应答。陈埜先见朱元璋不肯来。就又诓骗朱元璋。说元集庆守将左答纳识被自己诱到营中。请副元帅前来将其俘获。朱元璋也没有中计。不接受这个意见。但还是没点明陈埜先要作乱的企图。
见蒙骗不了朱元璋。陈埜先转而将目标放在了驻军方山的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身上。于是在九月间向郭天叙、张天佑发出商议军事计划的邀请。请都元帅和右副元帅到自己驻军的板桥军营内会面。并讨论进攻集庆路的计划。郭天叙、张天佑事先根本没有任何提防。于是应邀赶赴陈埜先的军营中议事。
郭天叙、张天佑到来后。陈埜先趁其不备。突然发动袭击。当场杀死郭天叙。擒获张天佑。然后押着张天佑向元集庆路最高守将、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投诚请功;福寿大喜过望。重赏了陈埜先。并处死了张天佑。随后。福寿和陈埜先里应外合。对群龙无首的郭天叙、张天佑部发起突袭。将这一部分郭子兴的旧部击溃。损失惨重。溃败逃散。
不过在追击溃军的时候。陈埜先在金坛县(今常州金坛区)被地方武装“误杀”。只比郭天叙、张天佑多活了两天。陈埜先死后。福寿命其子陈兆先接管他的旧部。驻守在方山。协助守卫集庆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再次进攻集庆路。破城外的陈兆先部。收降陈兆先和其部属三万余人。当时朱元璋看出陈兆先与降军们心存疑虑。军心不稳。于是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人充当亲卫。在夜里守卫在自己身边。陈兆先知道此事后十分感动。从此甘愿追随朱元璋左右。效尽死力。后来。在朱元璋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中。陈兆先奋勇作战。最终战死在军中。被追赠为颍上郡侯。)
就这样。名义上地位高于朱元璋的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都莫名其妙地死于陈埜先以及元军之手。所统帅的军队也大都溃散。失去了整体作战能力。而在郭天叙、张天佑被杀。军队溃败后。在后方太平府的朱元璋派出军队。将四散逃亡的原郭天叙旧部收拢。归并到自己属下。重新整编。成为了隶属于自己的军队。
郭天叙被杀后。郭子兴的子女只剩下三子郭天爵和女儿郭氏尚在。为了将来能够生活安定。郭子兴的二夫人张氏(郭氏生母)主动提出。把郭氏嫁给朱元璋为妾室。以求日后的平安。对于这个请求。朱元璋和马氏都没有异议。于是。郭氏就追随养姐马氏的脚步。嫁给了朱元璋。
而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此次没有随军出征。而是留在后方滁州、和州。原本他以为舅舅和二哥被杀后。将由自己接替他们的位置。成为父亲所留下军队的新统帅;但当时军政大权早就被朱元璋全部掌握在手中。郭子兴的旧部也因溃散而被朱元璋收编。再也没有了原先的势力。所以郭天爵什么职位也没有捞到。成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外人。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汇集大军。再次攻打集庆路。在十天内便破城。并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得知获胜的消息后。晋封朱元璋为龙凤政权同佥枢密院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但不知出于何故。小明王又将郭子兴仅存的儿子郭天爵封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成为朱元璋的副手。
根据后世《明史》的记载。郭天爵担任行省右丞后。“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朱元璋)。论罪诛死”。就是说他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又对朱元璋“夺占”了郭家的基业而充满怨恨。久而久之。便想谋划作乱。暗杀(或者直接起兵)朱元璋。被查明后。论罪处死。但郭天爵的死因。更加真实的《太祖实录》中。却言辞模糊。没有过多记载。很大可能是朱元璋不想留着郭天爵这个威胁。找了个借口除掉了他。
郭子兴三个儿子中。长子很早就战死了。没有后代。而郭天叙、郭天爵也没有后代在世的记载。因此。郭子兴的正统男性后裔就此断绝了。不过。野史还有记载。郭子兴有一个小儿子。叫郭老舍。
当朱元璋建立大明。成为皇帝的时候。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岳父郭子兴为滁阳王。敕令建庙祭祀。并让郭氏当年的邻居宥氏世代为滁阳王守墓。这个时候。还没有郭老舍的记载。但宣德年间时。曾经有一个滁阳人名叫郭老舍。以滁阳王之子的身份到京城朝见明宣宗。宣宗“赐钞而还”(定远县志记载)。弘治末年。又有一个名叫郭琥的人。自称是郭老舍的曾孙。是滁阳王的玄孙。向朝廷请求奉祀郭子兴。居然一度得到同意。授予冠带“奉祀滁阳王”。
不久后。奉太祖诏命世代祭祀郭子兴的宥氏家族向朝廷揭发。说郭琥的身份是冒充的。滁阳王早就绝后了。此事经过弘治、正德、嘉靖三代查访。最终嘉靖帝一锤定音。以礼部的名义宣布:“滁阳王的身后祀典。是高皇帝当年所定的。滁阳王有没有后代。他的庙碑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郭老舍及郭琥不是滁阳王的后代。”自称郭子兴后代的郭氏从此被剥夺奉祀郭子兴的资格。依旧由宥氏负责祭祀。
不过。郭子兴虽然男性后代断绝了。但女儿这一系还是有后代的。他的亲外孙就有三个。当初。郭子兴之女郭氏嫁给了朱元璋。大明建立后。郭氏被太祖(朱元璋)册封为惠妃。并生下了三子两女。即: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阳公主。其中长外孙蜀王朱椿朱椿性格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好善近儒。是太祖诸子中少见的温文尔雅、气度温和之人。太祖时常以“蜀秀才”来称呼他。
因为滁阳王郭子兴是朱椿的外祖父。所以朱椿稍稍长大后。在前往成都就藩前。每年清明前都专门向太祖请求。去滁州祭祀外祖父以示孝道。太祖对朱椿的孝心甚为赞许。每年清明都让朱椿代替自己给岳父扫墓、致祭。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成年后也曾数次前往滁阳。给外祖父扫墓。郭子兴的外孙中。除了谷王之外。蜀王、代王世系都传到了明末。这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延续了郭子兴的血脉传承。
郭子兴的长外孙女永嘉公主嫁给了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生子郭珍。永嘉公主一直活到景泰六年(1455年)。八十高龄才寿终正寝。是太祖最高寿、也是最后一个去世的子女。永嘉公主的儿子郭珍一系后来世袭武定侯。家族爵位传到了明末。这也是太祖一朝所封的开国侯爵(仅指侯爵)中。唯一一家和大明相始相终的勋戚。
郭子兴的另一个外孙女汝阳公主。长大后嫁给了开国功臣、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谢彦的儿子谢达。虽然谢家不如永嘉公主的驸马郭家门第、爵位高。但也是朝廷武将中的顶级成员。汝阳公主后来在明仁宗时期晋封大长公主。生活安宁平静。高寿而终。也是很惬意的一生。
如上。这就是明太祖成就帝王事业的最初领路人——滁阳王郭子兴及其家族后代的故事。虽然郭子兴的儿子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都没有能够善终。而且还断绝后嗣。但他的女儿以及外孙、外孙女。却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女婿统一华夏、成就帝业后所带来的富贵荣华。女儿晋封皇妃。三个外孙是亲王。两个外孙女是公主。子嗣代代不绝;更不要说他的养女马氏。最后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大明皇后。郭子兴在地下有知。应当不会再怨恨当年的那个亲兵养女婿在自己死后。接管了自己所开创的基业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件事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550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朱元璋,天佑,滁州,至正,自己的,元帅,明王,首领,等人,和州
没想到大家都对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养女。养女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女儿最后也嫁给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