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施行均田制会不会触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呢?
原创

唐初施行均田制会不会触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均田制是唐代前期实行的一种按照人口授予土地的制度。按照《旧唐书·食货志》的记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也就是说。在唐武德七年之时国家开始实施授予农民土地的政策。按照不同种类的人给予不同数量的土地。所授予的土地。十分之二为“世业”。是不用归还国家的。其余十分之八为“口分”。要在被授田者嗣后归还国家。《旧唐书》的这段记载大致告诉了我们唐代均田制的具体情况。那么。均田制是否会触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呢?

认为均田制会触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无非是觉得均田制将地主的土地分给了无所依的农民耕种。故而自身利益受损。

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国家所授之田地多半是无主的土地或者没有人耕种的荒地。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均田制并没有触犯到地主阶级的利益。只是在其他一些方面。均田制的实行意味着国家会对土地兼并有所控制。故不会出现地主阶级大规模兼并农民土地的现象。换句话说。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从这一角度看。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大地主阶级而言的确不能算是什么好事。但土地兼并也并非通过国家管控就能抑制住的。随着国家法令的松紧变化。地主阶级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兼并了大量土地。伴随着土地兼并的愈加严重。交不起赋税的农民只好逃往他方。国家能够征收到的赋税越来越少。均田制最终于唐代中期崩溃。取而代之的是杨炎推行的两税法。成为唐代后期主要的赋役制度。

其他观点:

当然会啊。其实唐初很大部分的上田都掌握在当官的手里。绝大部分的农民都在大官的庄园里当小工。实行均田制虽然都知道对天下百姓好。但是触碰到上层自身的利益。那么均田制只会被一拖再拖。在唐初。很大一部分的土地都掌握在杨性门下(因为杨贵妃得宠)。其中以杨三姐最为厉害。其次就是各个皇子。因为手中的资源也是决定皇位的一个重点。所以当均田制实行到这群人身上。就很难进行了。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8:41

    均田制,土地,地主阶级,国家,唐代,利益,农民,赋税,寡妻,二为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8:41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初施行均田制会不会触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8:41

    均田制是唐代前期实行的一种按照人口授予土地的制度。按照《旧唐书·食货志》的记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五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