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营级转业,是选择自主择业还是转业?坐标北京?
原创

正营级转业,是选择自主择业还是转业?坐标北京?

好文

热门回答:

北京属于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正营职干部转业。最好选择转业安置。而不要考虑自主择业。为什么如此肯定地给出这样的建议呢?下面我来说一下原因。

1、在北京自主择业。需要有较强的社会生存能力。而多年军营生活的军人。对社会的了解和熟悉度还相对较弱。

在北京的自主择业。看似每个月能拿到手的钱不少。但是身处一线城市。你拿的那点钱。不管是自主择业时一次性结算给你的钱。还是自主择业后所领的月薪。相比一线城市的消费来讲。只能算是穷人一族。如果放在三四线城市可能会相对要轻松一些。很多选择自主择业的战友。往往想着到社会上有一番作为。实际上你想的太天真。多年军营生活你已经和社会脱节。你所有的理想与抱负。需要走上社会后再磨练多年。才有可能实现。但从现实层面来看。绝大多数一线自主择业的营级干部都没有能实现。

2、在北京选择转业安置。一般都能成为公务员。可让后半辈子有保障。

我有几个军校的战友。毕业分配时到了北京。后来转业时基本都转业安置。而他们无一例外都进了行政单位。自动套改为公务员。营职干部从待遇上来讲。一般会按主任科员匹配。也有一些会得到实际行政职务。但行政职务往往安排在副科位置上。不管是正科还是副科。只要能好好干。职务上升空间还是有的。不管怎么说。在北京成为公务员。可以让后半辈子有保障。因此。在北京选择自主择业。往往是那些副团或正团级干部才会考虑的事。对于营级干部一般很少考虑。

3、请营级转业干部千万别听自主择业有多好的战友忽悠。必须要考虑你所在的地域特殊性。

我有两个同年一起考入军校的战友。毕业分配后都干到副团。由于家在三线城市。自主择业时。从部队结算都拿到80多万。而到了地方后。每月也可以拿到7000多。结于他们来说。身处三线城市。这样的条件日子还是能过的相对轻松。由于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自主择业后一个进了正大集团去做了中层管理。一个做了生意(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但是如果在北京市里自主择业。则不可能有三线城市那样的好结局。就如我有一个北京的战友。听了刚才说到的这个两个战友的忽悠。结果选择了自主择业。没过几年就后悔了。因为对于正营职干部来说。社会关系并不多。社会生存能力也不是特别强。最后是干什么都不得志。结果搞的非常郁闷。

结束语:既然军转干部有国家给的安置政策。为什么不好好享受政策的福利呢?当然。人各有志。你有理想有抱负。你想成为自由人。不管在哪个城市都可以选择自主择业。但是唯独在一线城市的战友请谨慎。毕竟一线城市房价高。消费也高。孩子上学费用等也不少。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千万别冒险了。还是优先考虑转业安置吧。

其他观点:

军转创业指导来回答这个问题:部队干部在选择转业安置方向时。应该保底考虑计划安置。是否选择自主择业还是需要非常认真的去分析。多问问那些至少已经转业五年以上的转业干部的建议。他们的意见非常具有参考性。对于北京的战友。还是建议优先选择安置。

为什么很多转业干部会在在选择上茫然呢?

部队的转业情况比较复杂。并且基本上每年都不一样。各单位都有一定的转业名额和指标。就是指标确定人员走留。如果当年想走的人多。指标少。就得让好多想走的人要做继续工作的准备;如果当年指标较多。想走的人不多。就需要让一些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人。说服让他们走。

这样就有一个情况。就是好多真的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能不能走?对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转业。在确定转业之前。大多数人真的没有认真的考虑过。有不少战友。都是在差不多到了上会研究了。才去做转业之后的考虑。

好多部队干部。是在转业之后到了地方参加工作了。才体会到要想做好这样的选择。其实是非常难的。需要考虑到好多问题。并且部队里基本不会对转业方面的政策进行宣讲。也不会对干部转业进行帮助指导。基本上每到转业前后。都不谈转业方面的事。怕太敏感。让太多的人思转业。不认真工作。影响部队稳定。

部队干部。基本都是走出校门。踏入营门。没有社会经历。对社会没有了解。对于转业这样的大事。认为只是一个选择而已。对于选择什么不重要。选择什么简单考虑一下。就确定了。想等到了地方之后再说。恰恰这个随便对付一下。可能选择的方向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了很大差距。

自主择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可以拿退役金又可以找一份工作

这可能是太多战友当初的想法。选择自主的一个心理安慰。如果我不上班还一份退役金保障。这个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会让30万转业干部放弃了地方政府安置。这样的政策不是不好。对于一些有能力。或可以做一些事的转业干部来说。这样的选择是非常不错的。也看到好多自主择业的干部。在选择了自主之后。确实也做得很好。

只是再从好多选择自主择业的干部现状来看。由于选择自主后。这个再就业。择业的过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特别50左右的年纪。那里应聘都可能不受欢迎。好单位也做不了什么事。好多人以前在部队也是一级的领导。一般的工作又不会去做。就导致了一些高不成、低不就。

再从符合自主择业条件的转业干部来看。他们都是营、团、师级干部。如果他们安置的话。差不多也都是科、处一级的公务员。差一点都能够主任科员。从好多选择自主的干部看。选择自主不仅是少拿了那比安置与退役金少的那部分钱。公务员还有更多的人脉圈子。还有很多福利待遇。还有很多的政策。包括对家属和子女的上学、就业都会有帮助。如果你选择了自主。再想去找人办事。估计已经非常难了。因为他帮不了别人。想别人帮助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自主择业的政策不确定。可能让很多人对未来保障有些担忧

相信很多人选择自主的首要条件。肯定是看到退役金可以根据部队工资跟涨。有一个稳定的退休之后的退役金和医疗保障。可是今年414之后。《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的出台。让很多自主择业干部不那么淡定了。当初相信才选择的政策。可能要有变化。当初退役金可能不跟现役同步调整。如果转为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那该怎么办?有关自主择业干部享受同等国家干部医疗待遇。实际上如果今后社保保障。只能享受职工医疗。享受不了公务医保。这个可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所以。至于转业选择什么。是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能力。自己未来的打算。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心态有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就去做什么的决定。

建议: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让你选择自主择业。还是稳妥的选择计划安置是上策!

其他观点:

正营级军官专业。还是选择转业分配比较好。在北京的话更要选择转业。

前些年一些军官选择了自主择业。虽然当时拿到了一笔可观的补助费用。但不到四十岁的年龄也不能整天的玩。若想干点事。或开公司。没见几个能开起来的。军队的环境与地方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事没干起来。钱却花没有了。

转业到地方的机关或国企业。虽然当时不好谋得一官半职。但论在部队多年的领导能力和过硬的军人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到地方后很快会进入地方干部序列的。这里悄悄的说一句。地方部门的领导非常喜欢军转干部。原因是军转干干部站队立场比较鲜明。不会轻易被部门的副职所拉拢。且执行能力强。

若军转干有资格进入北京。那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在北京城市大机会多。转业到机关或国企业后。可谓是端上了金饭碗。若这时选择了自主择业。那后面的不确定或苦日子会接踵而至。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长街听风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2:12

    干部,自主择业,北京,战友,自己的,部队,的人,城市,地方,社会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2:12

    没想到大家都对正营级转业,是选择自主择业还是转业?坐标北京?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2:12

    北京属于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正营职干部转业。最好选择转业安置。而不要考虑自主择业。为什么如此肯定地给出这样的建议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