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讲究吗?
原创

历代王朝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讲究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1、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家族政权国家。由禹的儿子启建立的。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之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启抢得王位后将都城西迁至大夏(今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正式称“夏”。夏朝由此得名。

2、商朝:据传商汤的始祖契曾因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地。日后其部落也一直被称为“商部”。一直延续到商汤时起兵灭掉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来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西北)。所以商朝也称“殷”或者“殷商”。

3、周朝:周也是商朝时期的一个部落。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由于气候变换。生存困难。被迫迁居至周源(今陕西岐山)。到周文王姬昌时。周部落已经成为当时的一大部落。加之商汤传到纣王手里时。由于其残暴统治。激起各部落的不满。周文王姬昌就联合各部落一起攻打商纣。最终经过文王、武王两代人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商朝。政权建立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分“西周”和“东周”。

4、秦朝:据《史记》记载。秦的先祖非子曾为周孝王放牧羊马。因成绩显著。被周孝王赐姓为“赢”。并将秦地(今甘肃天水县一带。也有说今陇西一带)的一小块地赐给了他。非子也就成为秦地的首领。等传到襄时又因为救周有功而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并增加了其封地。到最后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就沿用“秦”为国号。

5、汉朝:秦朝末年。由于秦始皇以及秦二世的横征暴敛。激起各地起义。项羽联合刘邦等人一起灭掉了秦朝。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刘邦在和项羽争夺天下中击败项羽。建立政权。国号也就以“汉”为名。汉朝分“西汉”和“东汉”。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

6、魏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北方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逐步占据北方各地。势力逐渐变大变强。后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位魏王。后来取汉称帝建立政权。因其为“魏王”。所以也就建国号为“魏国”。

7、蜀国:同时期。刘备也占据西南地区。并以四川为中心建立政权称帝。四川古称“蜀地”。因此刘备建立的政权也被称为“蜀”或者“蜀汉”。也就是汉王朝延续的意思。

8、吴国:同时期。孙坚占据江东一带。及其子孙权曾被曹魏政权封为“吴王”。后来孙权也趁乱称帝建立政权。因其地处江东一带。而江东一带古代是吴国。也称“吴地”。因此孙权政权也被称为“吴国”或者称“孙吴”。

9、晋朝:曹魏末年。权臣司马昭逐渐掌握了政权。被魏帝封为“晋公”。司马昭灭掉蜀国后被晋封为“晋王”。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后取代魏帝自己称帝。因其曾为“晋王”。故建立政权后就以“晋”为国号。晋朝分“西晋”和“东晋”。

10、隋朝:北周时期。大将军杨忠因战功被封为“随国公”。杨忠死后。其子杨坚世袭“随国公”。后统一全国。建立政权。杨坚认为随有走的意思。认为随不祥。于是就改“随”为“隋”。所以其政权也被称为“隋朝”。

11、唐朝:北周末年。大将李虎因功被封为“唐国公”。李虎死后。其子李渊世袭“唐国公”。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自称“唐王”。后灭掉隋朝建立起政权。也就定国号为“唐朝”。

12、宋朝:后周末年。大将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驻守宋州(今河南商丘)。后为宋州节度使。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建立政权。因为其发迹在宋州。故其国号就定为“宋”。宋朝分“北宋”和“南宋”。

13、元朝:据《元史》记载。元朝的名字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的“元”字。“元”有大、首的意思。后来历史学家也有人认为“元”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还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14、明朝:元朝末年。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起来反对元朝的暴政。所以白莲教也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自称“明王”。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继承了郭子兴的衣钵。并逐步发展壮大。他一直以白莲教的“明教”为正统。等其取得政权后仍以“明”为国号。

15、清朝:北宋时期。在北方也建立了一个政权。叫金国。这个国家的民族是女真族。金国灭亡后退居蒙古大草原。明朝后期。女真族的势力得到恢复。其中的一支势力满族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逐步统一了北方各族。重新建立起金国(历史上称其为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把“女真”改为“满洲”。把“金”改为“清”。其政权也就被定为“清朝”。一直沿用至灭亡。

以上就是我们历代王朝名字的由来!

其他观点:

封号为一种。如曹操封魏王。国号魏。发迹地为一种。金木水火土为一种。五行五德。姓氏为一种。如陈霸先的陈。继承前朝的国号为一种。如后燕。后周南唐。北汉

其他观点:

历朝历代以来。国号的确立。往往被视为一个王朝或新政权开始的标志。且这个国号将伴随这个王朝或政权始终。并不以其统治区域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我们往往也将旧政权灭亡、新政权诞生称为“改朝换代”。那么。古代的国号都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以族名为国号

早在部落时期。天下其实存在着诸多部落或部落联盟。这些部落均有着各不相同的族名。而当这些部落成为天下共主之后。对于族名往往予以了沿用。于是族名便成为了“国号”。

1、夏朝。唐朝学者张守节认为。“夏”乃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当夏从部落演变为世袭罔替的朝代之后。“夏”遂成为国名。其实。关于夏朝国号“夏”的来源。目前有多种说法。不过来源虽多。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夏”最初只是部落名。后来才演变为国号。

2、商朝。商朝的祖先原本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在五帝帝舜时期。商人的始祖契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于是便以“商”来称呼这个部落。“商”本是夏朝的一个方国。后于鸣条之战中攻灭夏朝、取而代之。便以“商”作为了国号。后商朝国都历经多次迁徙。直到盘庚时迁徙至“殷”才算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被称为殷商。

3、周朝。周人早期生活在姬水一带。后历经多次迁徙。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由于受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不得不再度迁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的周原生活。就此才以“周”为族名。后来。周人逐渐发展兴盛起来。直到周武王时期攻灭商朝。便以“周”作为了国号。

以封地为国号

自周朝推行分封制到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正式全面废除分封制。天下存在着诸多封国。各个封国则往往根据封地取国号。而其中有的封国最终强大了起来。并成功取得天下。而正如前文所说。国号并不因统治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国号往往也就予以了沿用。

秦国。西周时期。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于前905年被周孝王封于秦地。于是“秦”便成为了族群的族名。并由此建立秦国。史称“嬴秦”。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则正式成为国号。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国号予以沿用。仍以“秦”为国号。

其实以封地为国号的国家很多。例如周朝时期天下数百诸侯之中。大多以封地为国号。但因这些国家大多只是地方诸侯。因而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

以封号、爵位为国号

这同样是一种主流方式。建国称帝之后。不少帝王均以曾经的封号或爵位名作为国号。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国家。

1、汉朝。秦末天下大乱。项羽西入关中灭秦之后。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其中刘邦被封于汉中一带。获封汉王。此后。天下再度大乱。楚汉争霸。刘邦最终于垓下之战击败项羽。统一天下。遂以“汉”为国名。

2、魏国。汉献帝曾先后封曹操为“魏公”、“魏王”。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继承魏王封号。此后曹丕迫使汉献帝禅位。遂以“魏”为国号。因其君主姓曹。故又被称为曹魏。

3、吴国。东汉初平二年(191年)。汉献帝册封孙策为吴侯。后来。曹丕又册封孙权为“吴王”。因此。在孙权称帝建国后。遂以“吴”为国号。又因吴国的地理位置在三国居东。因此又被称为东吴。

4、晋国。魏元帝时期。司马昭被封为“晋公”。灭蜀之后又得以进封晋王。司马昭去世之后。司马炎继承爵位。后迫使魏元帝禅位。称帝建国。遂以“晋”作为国号。

5、隋朝。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后杨坚继承次爵位。北周宣帝继位以后。杨坚为上国柱、大司马。后逐渐大权独揽。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建立“随朝”。杨坚认为“随”有走的意思。认为不详。于是将国号改为“隋”。

6、唐朝。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因辅佐北周有功。去世之后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得以继承爵位。隋朝时期。李渊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的垂爱。后历任谯州、陇州、岐州刺史。最终得以担任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于太原起兵。后称“唐王”。并奉隋恭帝杨侑为帝。后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遂以“唐”为国号。

以地名为国号

1、蜀汉。刘备因以四川为主要活动地区。这片地区又被称为蜀地。因而建国之时。便以“蜀”为国号。刘备去世之后。刘禅继位。因蜀汉一直以汉室宗亲、匡扶汉室为名。因而改国号为“汉”。

2、西夏。拓跋思恭乃是唐朝末年党项族平夏部的首领。后因平定黄巢有功而被赐“李”姓。后占据夏州不断发展壮大。到李元昊时。自立为帝。因其势力以夏州为中心。故以“夏”为国号。又因其统治区域位于北宋以西。故又称“西夏”。

3、金国。金国的都城上京。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带)。相传其水产金。而在女真语中。按出虎就是“金”的意思。故此。便以“金”为国名。

4、辽国。辽国原为契丹。本是以族名为国号。到947年时。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耶律德光于是在汴京登基称帝。因辽国位居辽河上游。因而改国号为“大辽”。

政权延续

这同样是一种常见的“国号”命名方式。尤其是对于两汉、两晋、两宋这类朝代而言。因自称是前朝政权的延续。因而往往沿用前朝国号。而这类国号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直接延续。这类命名方式并不难理解。例如东汉沿用了“汉”为国号。东晋沿用了“晋”为国号。南宋沿用了“宋”为国号。南明延续了“明”为国号。尤其是向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其君不乏自称前朝政权延续者。例如五胡十六国中的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等等。

2、隔代延续。这类情况则比较复杂。例如五代十国的后唐。李存勖称帝时。并未以自己的“晋王”封号作为国号。而是仍然延续了“唐”的国号。史称“后唐”。又如满清。最初的国号为“金”。原因便在于女真曾在北宋时期建立金国。这里有重建之意。

这种方式的国号。往往与前朝有所冲突。因此后世为了将其区分。才会加上各种定语。例如以时间划分的前后。以国都位置划分的东、南、西、北等等。

其他因素

1、新朝:革旧立新。王莽篡汉称帝之后。因西汉后期在五德始终说的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这种时代背景之下。王莽便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以“新”为国号。带有一定革旧立新的意思。

2、宋朝:为官之地。后周恭帝在位时。赵匡胤被任命为归德军宋州节度使。此后以宋州为根基开始发展壮大。到960年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称帝建国。以“宋”为国号。便是以为官发迹之地为名。

3、元朝:引经据典。元朝国号的来源说法众多。根据《元史》的记载。忽必烈之所以定国号为“元”。乃是取自于《易经》中的“大哉乾元”。而“元”有大、首的意思。同时。又有人认为。这与蒙古人的风俗和图腾有关。还有人认为与道家谶语“元元之上。我为皇帝”有关。

4、明朝:教派影响。朱元璋的起家军队。乃是郭子兴的红巾军。而郭子兴又属于白莲教组织成员。而白莲教又以“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因此又被称为“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则称“明”王。其子翰林儿后来则被称为“小明王”。朱元璋自己不仅信奉过白莲教。而且还曾被任命为白莲教先头部队左副元帅。可见。朱元璋驱除鞑虏。建立政权。与“明”字密不可分。因而定国号为“明”也就不难理解了。

5、清朝:说法众多。皇太极称帝之后。将国号由“金”改为“大清”。而关于国号的来源。目前主要有多种猜测:一是取“扫清廓清”之义。二是“青”为北方信奉萨满教诸族所崇尚。满洲也是笃信萨满的。故取“大清”为号。三是取“五德始终说”。明朝为火德。清为水德。以水克火。故名。四是源于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代青”。大清国的意思是“上国”(即“至高无上之国”)或“善战之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6:00

    国号,政权,白莲教,商朝,项羽,部落,被称为,女真,时期,夏朝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6:00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代王朝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讲究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6:00

    1、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家族政权国家。由禹的儿子启建立的。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之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