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反间计巅峰的金刀计, 到底牛在哪儿?
原创

被誉为反间计巅峰的金刀计, 到底牛在哪儿?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王猛的金刀计让人叹为观止。它看似信手沾来。实际上却展现出了一个成功阴谋所必备的两大要素:基于对人心的洞悉进行布局。实施起来环环相扣、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

公元369年。前燕的吴王慕容垂投奔了前秦后。立即引起了前秦宰相王猛的警惕。在他看来:“慕容垂父子。譬如龙虎。非可驯之物。若借以风云。将不可复制。不如早除之。”

作为那时的顶级政治家。王猛作出这种判断绝非出于嫉妒或私心。而是基于以下理由:慕容垂“团队”过于出色。超出了前秦的掌控。而且投奔前秦只是权宜之计。

当时40多岁、正值壮年的慕容垂。称得上是当时天下的头号军事家。他从16岁时起就征战四方。被同为名将的哥哥慕容恪视为“有命世之才”。

公元369年。前燕顶梁柱慕容恪病死。东晋大司马、一代名将桓温趁机北伐。前燕连战连败。不惜许下割地的承诺向前秦求救。皇帝慕容暐甚至寻思逃回老家和龙。生死存亡时刻。慕容垂挺身而出。一举扭转了局面。在枋头之战斩首晋军3万人。送给了桓温耻辱性的一败。

此战之后。慕容垂名震天下。让一心想统一北方的前秦天王苻坚也投鼠忌器。

因此。当慕容垂前来投奔时。苻坚心头的喜悦可想而知。甚至连关中的老百姓也闻讯蜂拥前来。希望一睹战神慕容垂的风采。

一个慕容垂尚且具备如此的威力。更可况他并不是孤身一人前来。随行的还有儿子慕容令、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以及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以及其他亲信官员。其中。慕容令、慕容楷也都是青年一辈中的佼佼者。连苻坚也对这两位后生客客气气、厚加优待。

我们知道。由于当时的北方各民族错综复杂。苻坚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方式(起码表面上是这样)。希望用自己的仁义进行调节、融合。对于被自己征服的各部族首领。他都采取了宽容对待、委以要职的处置方式。慕容氏一家自然也不例外。但这一人才济济、实力强劲的家族集团。已经超过了前秦朝廷的驾驭范围。更可况他们投奔前秦。其实只是不得已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慕容垂之所以离开前燕。是因为自己长期受到辅政大臣慕容评的排挤;他原本计划携带自己的势力往东逃向龙城。跟前燕朝廷分庭抗礼;但随后走漏了风声。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掉头往西、投靠以宽宏大量闻名的苻坚。

鉴于此。王猛判断:慕容垂父子绝不可能对苻坚绝对信任。也不会对前秦死心塌地。这就给了他施展离间计提供了可能;

而慕容垂父子都是聪明人。要让他们上当。必须让他们互相间沟通不畅、形成信息不对称。

于是。王猛采取了以下步骤:

公元369年12月。王猛奉命率军出征、进攻前燕。他要来了慕容令作为自己的参军、向导。安顿在自己的军营里。由此将慕容氏父子隔离开来;

随后。在出征的前一天。王猛突然造访的慕容垂。作出冰释前嫌、依依话别的模样;

对于这位当朝头号人物。慕容垂自然客客气气的摆酒设宴为其践行;同时。也许是考虑到王猛即将出征、短期内不可能再在苻坚面前排挤自己。慕容垂的警惕性也有所下降。

随后。当两人推杯换盏、酒酣耳熟之际。王猛突然提出:“今当远别。卿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

没料到王猛会突然开口要东西。慕容垂压根没有准备。考虑到这份礼物不能太随意。于是他取下随身佩刀作为信物送给了对方。

随后王猛离开酒宴、立即动身出征。没有给慕容氏父子话别的机会。

随行的将士里有个人名叫金熙。本是慕容垂的亲信。也被王猛征召同行。至于为什么选择此人。原因很简单:王猛断定他贪财、见利忘义。

抵达洛阳后。王猛重金收买了金熙。让他装作慕容垂的密使前去忽悠慕容令:“这些天王猛经常在秦王面前诋毁我们。形势大大地不妙;我收到消息。如今大燕朝廷已经后悔逼走我们父子。所以我现在已经动身在回国的路上了。你也尽快找机会回国。”

慕容令本就对苻坚、王猛是否接纳自己父子心怀疑虑。也并不知道赠刀一时。如今得到金熙的口信、父亲的随身佩刀。不禁思想动摇;想要派人找父亲核实。但却苦于军令严格、难以得逞。于是他犹犹豫豫一天后。中中还是狠下心来。以外出打猎为由往东逃去。

王猛等的就是这一刻。他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向苻坚报告慕容令叛逃;慕容垂获悉大为惊骇。面对这种根本没法解释的事。他只好也立即动身逃跑。不过随后被前秦的追兵抓获。

前燕那边。见到慕容令一个人突然跑回来。以为他是想当卧底。于是将其发配到比龙城更加偏远的沙城戍边;其后这位青年才俊试图试图带领戍卒袭击龙城。落败被杀;

原本必死无疑的慕容垂。却因为苻坚超乎常人的大度逃过了一劫。苻坚甚至还安慰他:“令公子想念故土。这也是人之常情;父子兄弟。罪不株连。你没必要为这事逃跑。”

可怜的慕容垂是有苦难言啊。随后王猛势如破竹灭掉前燕。大量鲜卑人被纳入前秦管理之下。对于这股强大力量。前秦一些大臣越发忌惮。更何况还有慕容垂这种雄才大略而有具备号召力的领袖人物在。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王猛等人继续想法子试图清洗慕容垂等人。不过总是过不了苻坚那一关。

直到公元375年王猛去世。慕容垂的处境才得到转机。而前秦的矛盾也逐渐暴露。

公元383年。苻坚南征东晋失败、内部矛盾彻底爆发。而慕容垂果真如王猛预料的那样。振臂一呼、轻而易举率领鲜卑人复国;一代大帝苻坚。为自己的仁慈付出了惨重代价。

不过。由于自己最出色的儿子慕容令早已被王猛坑死。复国后的慕容垂只好让慕容宝当自己的接班人。最终。在这位坑爹孩子的带领下。后燕主力军队在参合陂惨败给北魏的拓跋珪。慕容氏的家业再度败落。由此看来。慕容垂还是着了王猛的道。

其他观点:

金刀计堪称史上最完美的反间计。即使你明知道前因后果。你都没办法破解。不得不说。王猛简直是鬼才。

最佳男主角:王猛、慕容垂、苻坚。

最佳男配角:慕容令、金熙、慕容麟。

一、故事背景:慕容垂逃亡到了前秦。

慕容垂是前燕王子。他老爹慕容皝建立了前燕王国。慕容垂本人也十分优秀。在枋头之战中。立下大功。使得前燕的基业达到巅峰。

人一出名就容易遭人嫉妒。显然慕容垂的风头太大。甚至盖过了他老哥前燕皇帝慕容儁。那做哥哥的自然心里不高兴了。

更不高兴的还要属群臣领袖慕容评。这哥们本来领衔群臣。正儿八经的百官之首。现在你慕容垂风头这么旺盛。那我的饭碗岂不是要被你砸了?

同时当时的太后可足浑氏曾经害死过慕容垂的老婆段氏。也担心做大做强的慕容垂将来对她不利。于是慕容评和太后可足浑氏一拍即合。就要来收拾慕容垂。

慕容垂打了胜仗。你还要收拾他。明面上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一场暗杀就这么开始了。好在慕容垂消息灵通。提前得到消息。便带着儿子们跑路了。

前燕以前是在龙城起家的。做大以后才定都邺城。所以这个时候慕容垂本打算逃回龙城。结果家门不幸。小儿子慕容麟主动把老爹慕容垂给出卖了。得了。龙城是去不成了。于是慕容垂便带着长子慕容令投降了前秦。

二、王猛的金刀计。几乎无解。

王猛相当于是前秦天王苻坚的诸葛亮。他在草庐之中便知天下局势。慕容垂一来。王猛就不淡定了。这哪里是来投诚的?这分明是来捣乱的嘛!

在王猛看来。慕容垂作为前燕王子。压根不可能安安心心给前秦打工。只要稍微有一丢丢机会。慕容垂都会想办法自立。

再说了。慕容垂的能力。实在是过分突出。留着必成祸害。于是王猛没事儿就建议苻坚灭了慕容垂。

但是苻坚这个人很有容人之量。他想要成就大业。所以自然舍不得杀掉慕容垂这样的人才。为此王猛只好想其他办法。这就有了金刀计。

第一步。让慕容令做向导。

前秦以王猛作为主帅。让他带兵攻打前燕的时候。王猛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认为自己人生地不熟。必须要找一个熟悉地形的人做向导才行。于是乎王猛推荐了慕容垂的长子慕容令。作为本次进军的向导。

第二步。醉酒借金刀。

就在出征的前一天晚上。王猛忽然跑到慕容垂府上。两人在酒宴上说了一堆无聊的话以后。王猛忽然提出一个要求:老铁。我们关系这么好!我就要出征了。你不送点什么礼物给我吗?我在战场上也好睹物思人啊!

慕容垂甚为感动。差点没哭出声来。可见王猛的演技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为此慕容垂毫不犹豫地把随身佩戴的金刀解了下来送给了王猛。

王猛表面上也是感动得稀里哗啦。可心里早就笑开了花:要的就是你这把金刀。这回我看你死不死!

第三步。用金刀让慕容令叛归前燕。

大军出征过程中。王猛觉得时机成熟了。所以就联系上了慕容垂的亲信金熙。这个金熙已经被王猛花钱收买了。所以是替王猛办事的。

王猛让金熙拿着慕容垂的金刀去找慕容令。金熙告诉慕容令:前秦是不可能容得下你们父子的。你老爹慕容垂已经跑路回到前燕了。现在他让我通知你。快点带兵跑路。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是你不相信。那就看看这把金刀是不是你老爹慕容垂的?

金熙是慕容垂的亲信。金刀又是慕容垂的贴身之物。这么多证据摆在这里。你觉得慕容令会怎么选?要是能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就好了!

慕容令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选择了背叛前秦。带着人马回到了前燕。岂不是这个时候。慕容垂还在前秦呆着呢!

第四步。把消息传回长安。

显然。慕容令上了王猛的当。王猛也不追他。只是把慕容令跑路的消息传回到了长安。其实就是为了让慕容垂知道。

慕容垂正在嗑瓜子。差点没把自己给噎死。二话不说。啥玩意儿都没拿就打算跑路了。结果在半道上就被前秦的人马给抓了回去。

按照这个状况。慕容垂显然有叛逃之意。抓到必须是个死。王猛的计划算是彻底完成了。慕容令回到前燕。那也是前燕的罪人。逃不过被杀的厄运。至于慕容垂。坐实了他的叛逃之罪。自然也是个死。最牛的地方是。谁也不知道是王猛在里面使坏!一把金刀造就了两个事实!

三、苻坚的宽宏大量简直是个系统漏洞。

让王猛目瞪口呆的是。苻坚不仅没有宰了慕容垂。反而对他更加好了。甚至能体会他被家国抛弃的那种心情。

王猛整个人都懵了。这是什么情况?如此完美无缺的反间计。就这么被苻坚给破了?不按套路出牌的苻坚。让王猛彻底无语了。

不过王猛这一计谋也不是完全没有收益。慕容令这个二愣子莫名其妙地从前秦逃回了前燕。结果人家前燕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二话不说就把他抓了流放到了外地。

结果慕容令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打算发兵叛乱。结果又被自己那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弟弟慕容麟给出卖了!最终慕容令被前燕所杀。

慕容垂最优秀的长子慕容令被杀。也使得后来慕容垂后继无人。没有出色的接班人。间接导致了后燕集团的崩溃。

总结:苻坚的确是那个时代的例外。

那个时代的诸侯整天想着的就是争权夺利。抢夺更多的地盘。对手下人的疑心从来没有削减过。但是苻坚绝对信任自己的手下人。

因此他身边笼络了一堆各国贵族。王猛的金刀计再妙。也妙不过苻坚的容人之量。可惜王猛早逝。淝水之战前秦惨败。苻坚昔日笼络的贵族们纷纷背叛了他。

慕容垂叛离后。组建了后燕集团。而姚苌叛离后。更过分。他杀掉了苻坚。建立了后秦集团。苻坚最终为他的宽宏大量买了单。

参考资料:《晋书》

其他观点:

金刀计事件的经过背景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燕重臣慕容垂因为内部政治斗争。被太后和慕容评陷害。只好投奔敌国前秦。

前秦君主苻坚听到慕容垂来投。喜出望外。亲自出城迎接。拉着慕容垂的手说道:“兄弟。你是罕见的天生贤良之材。有你的鼎力相助。我们一定可以平定天下;到时候。你可以回归故土。永世分封幽州。”

苻坚对慕容垂是非常爱惜的。然而。苻坚的宰相王猛却不这样认为。王猛身为谋士。早已经看出慕容垂非等闲之辈。此时投奔前秦不过是走投无路。一旦遇到机会。寄人篱下的慕容垂肯定会振翅高飞。早晚会成为前秦的敌人。为此。王猛多次劝说苻坚杀掉慕容垂。以绝后患。

苻坚一代雄主。与慕容垂惺惺相惜。深信慕容垂不是王猛所说的那种人。对王猛的劝说不以为然。王猛决心不改。便想方设法制造机会除掉慕容垂。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370年。苻坚以王猛为统帅。出征前燕。前燕是慕容垂的故国。王猛向苻坚申请以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为参军。攻打前燕。这一要求合情合理。苻坚同意了。慕容垂也深以为然。

出征前的一晚。慕容垂为王猛设宴饯行。酒到酣时。王猛搂着慕容垂的肩膀说道:“慕容老弟。明天我就出发了。有什么东西送我一个。好让我在远方睹物思人啊!”

慕容垂一个武将。哪里能想到文人心里那点心思。慕容垂一感动。掏心掏肺。当即解下腰上金刀。送给了面不改色的王猛。

大军到达洛阳前线。王猛指使早已被自己重金收买的奸细。慕容垂的亲信金熙。携带慕容垂的金刀。来到慕容令的帐中。假传慕容垂的口令。“儿子啊。我们投奔苻坚。无非是避祸而已。如今王猛阴险狡诈。容不得我们;苻坚也是假仁假义。早晚会把我们父子杀死。故国君主在我们逃亡之后。心生悔意。我现在已经在逃回故国的路上。由于事发突然。来不及写信。看到金刀。你也赶紧逃走吧。”

慕容令眼前站着的是父亲的亲信。拿着父亲的宝刀为证。还有什么可以怀疑呢!慕容令当即以打猎为名。重回燕国。

慕容令叛逃的消息被王猛传回到慕容垂处。慕容垂一看。儿子出逃。自己难免死罪啊。只好赶紧带领家人逃吧。一切尽在王猛掌握之中。慕容垂未逃多远。就被秦国围追堵截。押回长安。苻坚深爱慕容垂之才。也不追究。还安慰慕容垂:“你心怀故土。可以理解。可惜了你的儿子。燕国即将灭亡。他是羊入虎口啊!”

结果

金刀计没能杀死慕容垂。却导致慕容令逃跑回故国后被怀疑流放。后来慕容令反叛被杀。慕容垂失去了他最有才能的长子。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慕容垂建立了后燕。

金刀计狠毒在哪?

1.将慕容垂家族一网打尽的意图

王猛意在慕容垂。却为了达成目的。不惜拿整个慕容垂家族做陪葬。

2.借刀杀人

慕容令临阵出逃证据确凿。慕容垂也被半路截回。苻坚完全有理由将慕容垂一家老小来个包圆。而真正的主谋王猛置身事外。简直天衣无缝。

可以说。金刀计完美无缺。环环相扣。狠毒无比。第一环节:慕容垂被宰相索取信物。不敢不送。第二环节:慕容令收到假传信息。必深信不疑。必遵父命出逃。第三环节:嫡长子出逃。慕容垂一家老小的性命难保。唯有跟着出逃。第四环节:王猛派兵把出逃的慕容垂追回。将其交给苻坚处置。

金刀计功败垂成。最终没有成功。只是因为苻坚颇有曹操之风范:爱才、惜才。

只能说 :王猛不懂真正的苻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9:52

    慕容垂,慕容,前秦,苻坚,金刀,自己的,父子,亲信,儿子,也不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9:52

    没想到大家都对被誉为反间计巅峰的金刀计, 到底牛在哪儿?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29:52

    王猛的金刀计让人叹为观止。它看似信手沾来。实际上却展现出了一个成功阴谋所必备的两大要素:基于对人心的洞悉进行布局。实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