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公粮:属于土地税折扣的实物粮食。这是种地人和种地集体的法定义务。但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政府可以适当减免。
余粮:它是扣除公粮和农民的口粮和饲料粮种子粮后剩余的粮食。这一部分可以做为储备粮用于救急。也可以岀售给国家一部分。
定购粮:这个岀现的比较晚。好像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包产到户。农民手中有很多粮食。而政府的储备设施落后。所以农民岀现了卖粮难。政府为了缓解农民卖粮难。就出现了订购粮。它是以订单的形式向农民收购手中的粮食:一。农民可以交到粮食储备库。二粮食收储企业先付一部分定金。粮食仍储存在农民家中。等粮库有了库容。农民再把粮食拉到粮库。
其他观点: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向生产队或是农民下迖征购任务。何为征购任务?其中有粮食、禽、畜、蛋品等。其中粮食方面有:
一、公粮:是按耕地计算的农业税。而且折合成实物——粮食计征。这是无偿的。不付钱的。有的网友说公粮是付了钱的。其实不是的。据统计部门统计。农民每人每年平均向国家贡献了30斤公粮。
有的地方耕地面积少。所产粮食还不够农民的标准口粮的。就以货币形式计征。叫“公粮代金”。何为农民的标准口粮?我走过的地方多数定为每人每年人平均450斤稻谷(各地标准略有差异)就是说。生产的粮食总产量。留足种子、飼料、储备和生产用粮以外。每人全年的标准口粮要达到450斤。达不到的部分以人民币的形式缴纳。
二、购粮:是国家分配的收购任务。按国家牌价收购。
三、“三超粮”:即超产、超购、超销。就是说粮食取得大丰收时。除了提高农民的标准口粮以外。国家按牌价也多收购一点。非农业人口的口粮标准也适当提高一点。
四、议价粮:就是国家向粮食富余地区。按照比国家牌价高20%~50%的价格向农民收购粮食。由农民自愿交易。
五、忠字粮、贡献粮、支援粮……
忠字粮。即忠于共产党。忠于毛主席。动员农民卖些忠字粮……
贡献粮。即中国应对世界多做贡献。动员多卖粮食支援“亚、非、拉”……
救灾粮。中国年年有灾区。动员多卖粮食支援灾区……
总之。向农民买粮的项目繁多。使农民有限的口粮。一点一点的被掏了出去。特别是有的基层干部(多表现为公社书记)。为了表政绩。还虚报粮食增产量。以压低农民口粮的方式弥补。造成粮荒……
在那粮食紧张的年代。农民们勒紧裤腰带。同全国人民共度时艰。积极卖粮给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其他观点:
公粮就是农业税。国家为了方便农民。允许农民直接交纳粮食。用以代替货币。因此又俗称“公粮”。公粮在我国已有很長久的历史。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都需要交纳公粮。建国后。我国的农业税率为15%。这里指的是常年农业收入。征收对象是一切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交公粮是义务。不给货币补偿。建国伊始。国家经济一穷二白。在相当長的时间内。公粮都是国家财力的重要支柱。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余粮:征收余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征收农民手中富余粮食的行动。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要发展。工业更是重中之重。抗美援朝战争了还在继续。一句话。国家需要大粮粮食。而那时。社会主义改造。粮食统购统销尚未完成。号召农民交纳手中余粮的行动。那时候一家一户的农民。都有存粮的习惯。交余粮就是把当年口粮。种粮有余的粮食交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国家接定价收买。
定购粮:是国家在另一特定历史时期。收购农民粮食的办法。具体时间是在农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完善了统购统销政策以后实行的。具体办法。就是统筹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在交完公粮后。需要完成的征购粮食任务。正常年份下。国家每年都给生产队下达种植及征购指标。农民按指标交纳征购粮。国家按定价付给货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927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粮食,农民,公粮,国家,口粮,余粮,贡献,是在,标准,牌价
没想到大家都对一直听爷爷说公粮、余粮、定购粮,它们有哪些区别?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公粮:属于土地税折扣的实物粮食。这是种地人和种地集体的法定义务。但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政府可以适当减免。余粮:它是扣除公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