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年代农民为什么涉现金缴农业税而用公粮替代农业税?
原创

四五十年代农民为什么涉现金缴农业税而用公粮替代农业税?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农民交公粮是国家规定的任务。这是任务必须得交粮食。不可换作交其它代替的。而且还有规定首先完成公粮后又还要完余粮。余粮就按国家规定的牌价收购。不交也得交的。一定要完成的任务。你们说那个年代的农民多么的艰难日子。而且还按人头征收过三鸟任务没给回钱的。(即鸡、鸭)如果不完成三鸟任务就扣发布证、糖证、水油证等。其实农民在新中国成立初贡献国家最大的力量。而今国家富强起来了就应给老农民发放生活养老保障金。这也是老农民应得到国家的福利。

其他观点:

四五十年代。我们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物资匮乏。资金短缺。农民出工干活都是计工分。(一天为一个工是10分)一个壮劳动力每天十工分。老弱病残的出一天工是五工分(半个工)。年底。生产队搞的好的。除去社员们分的口粮。剩下的卖余粮。用余粮款进行结算。一个工合一毛多钱。剩余劳动力辛苦一年可以得到二三十块钱。

如果生产队搞的不好。一个工也就合几分钱。好的粮食都交了公粮。余下的不好的粮食。社员们连口粮都分不够哩。

剩余劳动力白干一年更得不到钱。生产队就让缺工分的农户拿钱给挣工分多的农户。

但是。生产队干部从缺工分的农户家里要不来钱。挣工分多的农户就得不到钱。

干部们灵机一动。就想法子。让缺工分农户和挣工分多的农户之间相互抵账。致使好多有剩余劳动力的农户拿不到钱而辛辛苦苦白劳动一年!

所以。在当时是没有现金去交农业税的。只有用公粮代替啦!

四五十年代。没有交通工具。人们交公粮都是用肩膀挑着走很远的路去交公粮。那时的农民更辛苦!

注(当时农民分的粮食也是统购价用钱卖来的。比如:这个家庭一年分到的粮食统购价是100块钱。而这个家庭挣的工分合80块钱。那么这个家庭要拿出20块钱来给挣到工分多的人。)

其他观点:

四五十年代也就是建国前后的那个年代。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国民处于灾难之中。战乱不断。人民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哪有钱来去交农业税?

我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对于建国前战乱不断。那个时候不可能有农民有钱去交农业税。当然也不可能农民去交公粮代替农业税。因为那个时候的土地还没有公有制化。所以用农民用钱交农业税的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

建国后我国实行了土地改革。或者说土地公有化形成了大锅饭式的集体种田的模式。在我们这里叫做生产队。一个生产队的人员有多少亩地。然后统一集中的去耕种土地。一到年底把好粮食交给国家。剩下的一部分分给生产队成员作为一年的口粮。

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钱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制定了以农养工的方式。在那个时候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钱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有粮食才能保障国民的生存。才能够解决劳动者的最基本需求。然后在保障劳动者有体力去建设祖国。所以交公粮作为代替农业税的一种模式。是非常正确的一种选择。

对于现在年轻的人们不理解。为什么在过去困难的那个年代。农民不交钱代替农业税。而是交公粮代替农业税的一种做法。其实那个时候物资资料是非常少的。钱也只能作为一种交换物质的工具。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源。粮食非常的短缺。当然不像现在所有的税收可以交钱来替代。是因为现在市场上粮食供应充足。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也是用钱可以买到。是因为供应充足而已。这就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没有充足的物质资源。必须进行计划分配。市场经济保障了资源的自由分配。市场调节。

总之。在过去四五十年代。农民交公粮来替代农业税这种说法有点欠妥。因为那个年代是建国前后的那个时代。应该说是五六十年代以及到2003年。这一段时间为什么农民交公粮来顶替农业税?而不是用钱来交农业税。这种问法应该是贴切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05

    公粮,工分,农业税,农民,生产队,农户,粮食,余粮,块钱,剩余劳动力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05

    没想到大家都对四五十年代农民为什么涉现金缴农业税而用公粮替代农业税?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05

    农民交公粮是国家规定的任务。这是任务必须得交粮食。不可换作交其它代替的。而且还有规定首先完成公粮后又还要完余粮。余粮就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