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说你在农村都帮父母干过哪些农活吗,感觉怎么样?
原创

能说说你在农村都帮父母干过哪些农活吗,感觉怎么样?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五。六十年代以上的人。到现在已经步入中年。老年了。这些年代的农村人帮父母干的活可多了。不是光帮父母。也是为了自己。为了生存。

小时候得帮着父母。照看弟弟妹妹。挎着篮子打猪草。兔草。提着篮子拾柴禾。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长大了。农活儿得跟着大人学。边学边干。春种秋收。秋种夏收。种玉米。种小麦。锄镰锨鐝。扬场上垛。件件活路。拿的起。放的下。才是一合格的庄稼汉子。

流不尽的汗水。道不完的艰辛。又苦又甜的青少年时光。只可惜一去不复返了。珍惜活着的岁月。



其他观点:

唉!想起来都是泪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时候从有记忆开始就跟着姐姐放羊。整天牵着家里的几只青山羊在村头树林里放羊。还有就是捡玻璃碎片卖钱。

稍大一点就开始跟着父母下地务农。拔草、摘棉花、捡拾落在土里的花生、捡拾田间的麦穗。干些力所能及的小活。有些力气了就开始掘地、收割小麦、掰玉米棒、砍玉米茎、扛西瓜等等。

作为家里的长子。很早就学会了开拖拉机、三轮车。经常跟着父亲去卖西瓜、去粮所交公粮、去卖玉米。印象最深的是交公粮。跟着父亲开着家里的三轮车拉着一车小麦。顶着烈日排着看不见头的队伍去交公粮。终于轮到你了就开始过秤。那时还么有地磅。粮食都是装在用过的肥料袋里的。一袋一袋的抗下来。放到秤上。过完秤再抗下来。踩着倾斜45度的踏板一路小跑到粮仓里。倒粮食是的灰尘能把人的鼻子、耳朵里弄得全是。吐一口痰都是黑色的。说实话真的太感谢胡总书记了。感谢他老人家免去了农民的公粮。

最累的是西瓜收货的礼节。把三轮车停在地头。把父亲挑好剪短茎的西瓜用编织袋。一袋一袋的往地头扛。最怕的是在玉米地里扛西瓜。可是我们这里基本都是西瓜套种玉米。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转进玉米地里去扛了。老家有句话:最凉快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玉米地头;一个是厨房门口。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明白。玉米地里密不透风。一出来瞬间感觉地头真凉快。还有就是玉米叶子划过脸。就是一道红印。加上汗水一浸湿。火辣的疼。一袋西瓜几十斤。两个肩膀各扛一袋。近百斤的重量压在肩头。那种滋味一辈子都忘不了。好不容易到了西瓜市场经过漫长的等待。苦口婆心的和商贩讨价还价就为了每斤多卖几分钱。终于成交了。最苦的时候也到了。首先把西瓜一个一个拿下来放在一个焊接的大篮子里。篮子放在秤上。过完秤。还要一个一个的把西瓜送到大货车上。尤其是遇到要封顶的大车。你的一个一个的扔上去。一个西瓜近二十斤的重量。一车西瓜扔完。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没办法咬着牙继续干。谁让咱是农民呢。

以前收玉米只能用手掰。掰好了拉回家在剥玉米。晾晒干了还得手动脱粒。每一项活都不轻松。现在直接有玉米收割机把玉米棒收了还能同时把秸秆粉碎。玉米棒晾干了直接用脱粒机。确实省了不少人力。之前收小麦只能用镰刀割。或者用小铲刀加上一个长杆顺着麦隆将小麦从根部割断。然后再一捆一捆收起来。集中到一片碾压好的空地上铺开晾干。用牲口或者拖拉机拉着一个石磙拉回碾压。一遍一遍的翻将小麦秸秆和颗粒分离出来。然后在把小麦用木锨高高的跑向空中利用自然风把小麦里的细小的秸秆和小麦颗粒的外皮吹掉。秸秆还得收集起来对成大垛。后来有一段时间流行起了打麦机。收割的流程没变。就是把碾压改成了用打麦机把颗粒分离开来。至今我对用打卖机的场景都记忆深刻。把收割来的小麦一捆一捆的放入用机器带动的机器。机器下边口出小麦颗粒上边出秸秆。效率确实高了就是太脏了。小麦秸秆上的尘土被吹得漫天飞。现场的人一会就熏成黑人了。鼻子、耳朵、喉咙都是灰。

唉!说多了都是泪啊。不堪回首的务农生涯。从那时起我就发誓长大一定要跳出农村。再也不种地了!太苦了!






其他观点:

说到农村都帮父母干过哪些农活。感觉怎么样?在农村长大的我很有发言权。

在农村长大。砍过柴、放过牛、赶过鸭、割稻、晒谷、收麦、扳玉米、挖红薯、刨土豆、收南瓜、晒豆子、挑水、洗衣摘菜花......样样没落下。

春天、夏天上山放牛放羊。是一件写意的事。自个儿家没有牛也没有羊。放的最多的牛是姑姑家的两头老黄牛。我喜欢黄牛比水牛多一些。黄牛比水牛有型。也比水牛干净。可家里人却是喜欢水牛多一些。大多数时候水牛出劳力多些。春耕生产时都是大水牛托着犁耙干活。而老黄牛则还是可以悠闲的去草地上吃草晒太阳。

姑姑家住在山上。每年暑假都会去姑姑家住上一段时间。在姑姑家的署假跟着老黄牛走遍了姑姑家山上的每一座山岗。和小伙伴一起在山岗的草地上愉快的玩耍做游戏。总以为这片山岗就是我们的草原。童年的零食也来自这片山岗的馈赠。至今回忆都很美好。

因此落下一个回到家也是一天念叨着要去放牛。爸爸拗不过我答应让我去放牛。大伯家正好有两头牛。一头水牛。一头黄牛。大伯吩咐堂哥照顾好我。堂哥就带着我一块儿去放牛。

我和大伯家都是住在山下。这地型和风景和姑姑家完全是两个版本。姑姑家的牛放在草地上。牛自己吃草。小伙伴们就可以在草地上打滚捉迷藏打扑克。玩老鹰捉小鸡等好多游戏。我们玩累了。牛也吃饱了。

跟着堂哥去放牛可不轻松。得时刻看着牛。山下没有草地。放眼望去都是农田。种满了各种粮食作物。有西瓜。桃子。李子。梨。水稻。青菜。玉米等等。一个不注意牛就吃起了庄家。这可要被乡亲们投诉引纠纷的。牛绳牵在手里。只能在田梗上吃些野草。牛辛苦人也辛苦。到了第二天堂哥再来叫我一起去放牛时。这我说什么也是不去了的。那时的堂哥对我很是纳闷。老爸说我是做事三分钟热度一顿数落。

家里的田地都是大伯一家在种。在每年农忙时。我们一家子就会武装一番(戴上帽子。带上茶壶。备上零食)对我的影像就是出去游玩一般快乐。比如插秧。在我眼里就是你掷我接再插的游戏;割稻就是打谷晒谷抢谷的游戏。可能孩童的世界就是不知疲倦的世界。满眼的黄黄绿绿。西瓜红桃子粉。南瓜黄豆子嫩。拾不完的稻穗捡不完的豆。刻在了少年时期的印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32

    都是,西瓜,小麦,玉米,水牛,秸秆,公粮,山岗,地头,大伯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32

    没想到大家都对能说说你在农村都帮父母干过哪些农活吗,感觉怎么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32

    五。六十年代以上的人。到现在已经步入中年。老年了。这些年代的农村人帮父母干的活可多了。不是光帮父母。也是为了自己。为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