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艺术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原创

一个艺术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素质是什么?

艺术家。这个说法较宽泛。艺术家分好多类。文学。音乐。美术。舞蹈。表演。歌唱等等都属于艺术类的。但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热爱生活。热爱自己崇尚的事业。有表达创造的激情。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是作者激情燃烧的结晶。贝多芬。一个听觉残疾的人。是什么力量让他创作出伟大的交响音乐作品的?激情。燃烧的激情。曹雪芹。贫困潦倒。是什么力量让他呕心沥血十年。增删五次。完成了《红楼梦》的创作。激情。表达的激情。古今中外。那些大诗人的作品都是激情燃烧的成果。可以说艺术家的每一个细胞里。都燃烧着创作的火种。一个艺术家就是一团火。这团火熄火了。艺术家的创作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热爱生活。对所崇尚的事业。充满了旺盛的激情。

其他观点:

个人认为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要具备以下几点: 1、人生修养:艺术家最基本的角色素养

2、艺术修养:艺术家最基础的专业修养

3、文化修养:艺术家最起码的内在涵养。

艺术家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并且能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的人物。通常在诸如写作、绘画、摄影、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有比较高的成就。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美学程度的人。

既包括在艺术领域。影视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是一个源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

艺术家具备的条件:

1、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2、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3、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创新意识。

4、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5、接受过一定的艺术熏陶。或是接受过一定的艺术教育。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





其他观点:

我觉得要先定义一下“艺术家”这个词。

由于我是美术油画专业的。所以我把这个艺术家暂且限定为狭义的艺术家。即美术行业的艺术家。在这个题目的语境里。“艺术家”其实就跟小孩子会说“我长大了要当一个科学家/医生/飞行员”是一个意思。是指一种以艺术为谋生技能并终身从事的专业职业。

但是这显然不太正确。艺术家作为一个工种。在过往很长的一段历史里。主要工作和收入来源就是承接订单。为买主绘制肖像、为教堂绘制壁画、装饰空间等。这个工种的生存空间。随着照相术的出现被不断挤压。虽然说照相术并没有完全取代绘画。艺术的潮流也从写实慢慢扩大转向至写实之外的空间。但是当下的事实就是。架上绘画这个传统美术种类作为一种工作技能。在现代的大众中需求度是非常十分以及很低的。学雕塑可以做城市景观工程。学版画可以转行做书籍印刷插画。但是学架上绘画如果要以本行谋生。能吃上饭的概率是非常十分以及很低的。很多架上绘画专业的学生不是继续留校做老师。就是到外面的教育机构做老师。这固然使他们能够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有的或许也能成为声名大振的艺术家。但是严格来说给他们发工资的是作为教师的职业。而不是作为艺术家的身份。

艺术家作为一种身份。大概就符合了大众对艺术家这个概念的定义。即他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一个商人。但是他可以同时拥有艺术家的身份。换而言之。艺术家不需要靠艺术吃饭。这样一来。“真正的艺术家”就非常难以定义。因为他不受到职业准则的评判。不因专业水平的高低而影响到吃饭的好坏。

那么我们把目光重新放回到艺术史里。在艺术史里留名的。总该是真正的艺术家了吧?首先。历史留名的艺术家不一定都以艺术家这个工种职业为生。否则梵高也不能那么穷。其次。艺术史不等于艺术。后面多了个史字。意味着从史学(而不是造型艺术)角度盖棺定论。意味着后人评说。那么这个后人评说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可操作性的。而且一定不会仅凭“艺术”去评价。而或多或少参杂了宗教、商业和政治等其他领域的意味。时代越近越明显。商业操作典型例子就是印象派。这里不展开;政治操作典型看这里:如果没有 CIA。当代艺术会变成什么样?

再者。没有一个艺术家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艺术史里大大小小的艺术家。出身经历年代星座各有不同。塞尚是艺术家。杜尚也是艺术家。你不能硬找出一个共同点。说因为他们名字里都有尚字。所以他们都成功了。这不科学。我个人的历史观是偶然论的。一切通过事后的宏大叙事去追溯历史人物成功的必然性的行为。其实都是马后炮。套用在艺术史上举个例子。你没有办法说艺术家都具有某种相同的高尚素质。大画艺术家卡拉瓦乔还杀人了呢。你也没有办法说德加的成功是因为他师从安格尔。安格尔又师从大卫。其实德加的路数跟大卫根本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然而这种师承关系又确实存在。那怎么解释这种艺术史上的突变?可以从时代和技术的变迁背景上去解释。然而这种解释依然摆脱不了艺术家在种种历史条件下随机偶发的性质。否则就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艺术史出现了博斯、格列柯、蒙克之类不按套路出牌的怪咖。即使这个世界上人人都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总有某些人先天长得更高或者后天努力踮起了脚尖不是?

这就扯到了下一个关键词。素质。我们暂时把真正的艺术家这个问题踢到一边。虽然问题问的是素质。但补充里写的是特质和天赋。题主可能对这几个词的概念有点混淆。因为素质和天赋其实是截然相反的。素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天赋是所谓一个人先天与生俱来的技能点。

那我就从一句在教育行业经常听到家长说的“我觉得我的孩子对艺术有天赋/没有天赋”说起。一般觉得孩子有艺术天赋的家长。起因就是看到孩子喜欢画画。觉得孩子没有天赋的家长。则是觉得孩子画的画乱七八糟什么都不像。两种家长都有极端的。觉得有天赋的那种极端往往对孩子要求过高。会胁迫孩子必须坚持画画(而且必须往像了画)。孩子很可能在这种逼迫下产生厌恶情绪;而觉得孩子没有天赋的家长则走向相反的极端。他们会打击孩子的绘画热情。嘲讽孩子画得不像。不是那块料。而抹杀孩子学习的机会。

为什么人类天生就有涂鸦这个技能点?因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表达欲望。在没有习得语言之前。我们用身体表达。用涂鸦表达。而这种表达能力到了语言习得之后就会被干扰。被词语的声音、意义、文字叙事的方式逐渐取代。如果不加以发展的话就基本会丧失这个表达能力。在当今的图像爆炸环境下。人这种用涂鸦来表达的能力会遭受更严重的打击:孩子可以由各种媒体接触到社会既定的程式化图像符号。人脸就是emoji的脸谱。太阳就是一个圆加几根线。再长大一点的时候。家长会塞给他简笔画教程、填色书。小猫就是一个大圆两个小圆。心形一定是红色或者粉红色的。哪个家长看到孩子把心形涂成黑色的会高兴?但是谁规定了心形不能是黑色的?

然后孩子继续长大。随着生活范围和知识的增长。需要通过涂鸦表达的内容也日渐增多。观察能力也变强了。画人可以画出五个手指头了。这时那种觉得孩子有天赋的家长就会开始张罗给孩子送去学美术。开始对孩子的绘画有写实要求了。(我亲眼见过一个妈妈呵斥6岁的孩子画出来的小人没有肩膀。并责怪老师没有教)说到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现象。就是基本上管孩子学习的都是妈妈。对吧?妈妈看到男孩子画打架啊、打仗啊、流血啊之类的画面。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会给予否定。而当今的男孩子对这些题材的图像选择来自于哪里呢?电视和游戏。于是他们画的东西不再是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对游戏和电视节目场景的再现和再创造。而这种画就会被妈妈解读为孩子玩游戏玩多了。女孩子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多妈妈会把(刻板印象的)女性的社会符号强塞给女儿而不自觉。比如粉红色和红色系的衣服和家具。各种小首饰制作玩具。柔和色调的各种装饰品等。这样就培养出我所见到的两类女孩学生:一类极度强调自己身为女孩的特质。画画的内容一定是漂亮的女孩子涂上各种化妆品和换装。并且不愿意画任何“男孩子”的题材。比如老虎、卡车等;另一类则极为柔弱。性格内向。画画线条软弱轻飘。涂颜色不敢用力。生怕弄坏了什么似的。然而男孩和女孩的画很多时候会被妈妈分别对待。男孩的题材和涂色突出边缘的方式被认为是破坏性的。需要管教的;而女孩的题材和涂色的小心翼翼会被同样身为女性的妈妈认为是符合规矩的。受到良好教育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家长送小孩子学习艺术。到底要学什么?学涂颜色不要涂出界。要顺着一个方向涂吗?学画各种小动物吗?学画小人要画出肩膀吗?

美术教育之所以被社会公认为是素质教育。实际上就跟画画这个事情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画画是一种观察(眼睛)理解(脑)表达(手)的综合行为。美术教育的正确目的不是要大家都画得正确。而是要培养以上的三种能力。这就叫做素质。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恕我直言。家教是基本很难办到的。但是。艺术教育机构也不一定就可以。因为艺术教育机构的老师也要吃饭。为了吃饭。我没有办法去指责那些苛求儿女画人要画肩膀的家长。我没有办法告诉家长其实涂色涂出界是一件很伟大的成年人都很难办到的事情。我没有办法告诉孩子minecraft并不是画房子的唯一方法因为家长说他就是喜欢这样。我没有办法告诉孩子女人不全是漂亮化妆的因为妈妈也觉得这样画没问题。我没有办法在课堂的短时间内教孩子观察方法。而家长带回家之后就让孩子把苹果涂成红色……一句话。我个人无法反抗以吃饭为目的的艺术教育套路。我也无权干涉短暂课时之外的家庭教育。

回到“真正的艺术家”这个事情上来。有了上面那段。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真正的艺术家就是掌握了观察、理解、表达这三样能力(素质)。并且对这三样素质有一定天赋的人。为什么很多事情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被成为艺术?比如说。普通人煮的食物叫做饭。很厉害的厨师煮的东西却可以叫做烹饪艺术。就是因为他观察到了煮饭这件事情的全局和细节。他理解了每一个烹饪因素的前因后果。并且他能够把上面两点综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手呈现给吃的人。他还需要去了解各个国家文化的饮食风格。各种菜式的历史。各种食材的生长条件和烹饪方式。他还要知道自己做的菜前人是否有做过。怎么做的。是不是有别的做法。是不是有改进的可能。能不能创出新的口味。食客买不买账……

艺术家也一样。可惜人是天天要吃饭。不看艺术也不会死。死的却是艺术家。

最后总结一下个人观点。艺术家的成功很大程度为偶发。没有公式可以套。但是他一定具有观察、理解、表达这三样能力。孩子的天赋需要家长的观察及正确解读。切忌误读与过度解读。切忌让孩子过多接触填色涂本和照着程式图像画(比如简笔画、可爱的Q版动物、日式卡通造型)。尽量鼓励白纸让他自己画、自己组织叙事情节和绘画形式。一句话。随他去。孩子的素质教育也需要家长的正确心态。切忌过度信任美术培训机构教育。但如果家长没有鉴别能力。则需结合多方面考虑。如果是低龄儿童。可以看看跟孩子同班的小朋友画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很像?老师是不是让孩子照着一个图式临摹?如果开始学习素描等造型艺术。看看老师是不是大幅修改过让画看起来更专业?如果有可能。尽量多跟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理念。甚至可以用给孩子送水送零食等借口突击一下课堂。观察一下老师的教学和同学的画面等。

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以像和不像去评价孩子的画。以及一切绘画作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53

    艺术家,孩子,艺术,家长,的人,能力,没有办法,天赋,素质,老师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53

    没想到大家都对一个艺术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54:53

    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素质是什么?艺术家。这个说法较宽泛。艺术家分好多类。文学。音乐。美术。舞蹈。表演。歌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