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所讲的格物致知应该怎样实践?又应该怎样检验?
原创

王阳明的“心学”所讲的格物致知应该怎样实践?又应该怎样检验?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格物致知。乃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其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本义是通过探究万事万物之理而提升认知。圆满智慧。从而达到。一念所发。谋求有功的境界。在实践格物致知的过程中。是逐渐修正人心和大道相契合的过程。检验格物致知的标准是:建事日成。建兵日胜。

1.道。是生化一切并推动一切变化的本元。事与物是道散为形的承载。事物之理赋予其中而蓄之于德。格物。格取万事万物之生化。变化。存在的根由。致知。以格物之理为基础。发现其规律。运用其规律。并以此来提升认知。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际因相互交涉而产生关系。世事因其功用而产生价值。 人参与一切以自己为核心的外围。就是为了更好的和局外处理好关系。当一个个疑问在具体的实践中消解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就是格物致知的具体运用。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事物之理的探究和运用。是双向反哺的过程。比如。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但最合适的方法只有一种。经历过了多种方法的尝试后。自然就能知晓最合适方法是哪一种。用这样的思维去处理相似的问题时。心神领会的感觉就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捷径。如此的积累与酝酿。认知的层次就会不断提升。

4.不为则已。为之有成。检验一门学问的价值就是有用。人生。其实是一系列问题的串联。把每一个问题都解决的很好。就是成功的人生。道在化生万事万物时。都有一个枢纽。叫天机。当人心通过修炼。和一个个天机相契合了。然后顺势推动。这叫。天人合发。无往不胜。通过对格物的不断历练。达到了由物入道的境界。如此。人心与天机相会。求谋。做为自然顺人心。有所成。这就是。建事日成。建兵日胜的境界。

5.总论:思想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思想的结果。由格物致知而衍生的知行合一。其实是格物和致知不断契合到最佳状态的过程。知与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行之果不断反哺知之源的过程。这一系列的交互。牵引。发展。和变化。类似于太极图的阴阳和合。最终圆满的融合。就是心与道合的不二之境。



其他观点:

格者。正也。物者。事也。心之所感。心上之物。正心上之物以归于正。即为“格物”。不多说了。实践可不是空谈。是真刀真枪地下一番狠工夫。非一日之功。请看文章。

其他观点:

格物致知。直白的说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终实现最根本。最透彻。最真实性的认知。

这里的格物。是指认知事物真相的渐进过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03:08

    格物致知,人心,认知,过程,之理,天机,方法,万物,万事,事物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03:08

    没想到大家都对王阳明的“心学”所讲的格物致知应该怎样实践?又应该怎样检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03:08

    格物致知。乃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其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本义是通过探究万事万物之理而提升认知。圆满智慧。从而达到。一念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