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的军队的编制是怎样的?常说的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又是怎样的存在?
原创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队的编制是怎样的?常说的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又是怎样的存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德国的军队编制、番号随时在调整。希特勒似乎也特别乐意干这事儿。难得有一支部队。从开始到结尾都使用相同的称谓。集团军和集团军群。总是在分分合合、不停命名。有时以字母作为番号。如A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有时又以地理方位或作战需要命名。如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非洲集团军群、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莱茵集团军群等等。以在东线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作战为例。德方投入的兵力主要有:主攻列宁格勒的北方集团军群、主攻斯摩棱斯克的中央集团军群、主攻基辅的南方集团军群。

其他观点:

二战德军的军衔体系和勋章制度确实让人懵圈。实在是过于复杂了。但是在军队编制上。德军却是非常的简洁直观。作为中欧国家。其编制体系还得算是“欧美风”。我们不妨以斯大林格勒战役参战主力第6集团军的作战序列。来说明一下德军当时的编制细节。在1942年5月“蓝色计划”发起时。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隶属于包克元帅的“B集团军群”。

(第6集团军司令)

那就先说“集团军群”。顾名思义。集团军群就是由两个以上集团军组成的战略级兵团。它是二战德军最高等级的作战单位。通常在一个战区或一个战略方向上展开。担负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军事任务。在具体的编成中。“集团军群”通常由2至4个野战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最高统帅部的预备兵团组成。一般还有一个航空队配合作战。总司令多为陆军元帅衔(战争后期才偶有大将衔)。

比如包克元帅的“B集团军群”。当时就下辖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魏克斯的第2集团军和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本来执行“蓝色计划”在苏德战场西南方向作战的应该是“南方集团军群”。也就是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的三个集团军群之一。但由于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赖歇瑙元帅意外身亡。而小胡子又一时没有特别信任的重将可以托付。遂人为地将该集团军群一拆为二。

(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

这就是李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辖两个野战集团军)和包克元帅的“B集团军群”。如果不分拆的话。恐怕将是战争史上最大的集团军群。虽然进攻目标有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地区。但是从后面战争进程来看。仍然是集中指挥最为有利。当然。也有可能是五个集团军的兵力(还有仆从国军队的几个集团军)超过了原来的“集团军群”规模。遂有分拆之举。这个咱也不敢说也不敢问了。

李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由空军第4航空队负责支援。包克元帅的“B集团军群”由顿河地区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持。从集团军的编成数量、总司令军衔(集团军一般只称为司令)和配属空军来看。这两个集团军群还是非常标准的配置。因为这个时期的德军还算是比较正规的。仍然保有战略主动权。补充一点。战役进行期间。两位陆军元帅均遭解职。而以克莱斯特和魏克斯暂代。

(后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然后再说“集团军”。它是若干军级部队所组成的、能够在战场上独当一面的战役兵团。并且属于“诸兵种合成部队”。也就是说。野战集团军可以下辖步兵军、装甲军、山地军等多兵种军级单位。这个是没有绝对定式的。完全视战场和部队情况而定。集团军一般下辖3个军9到10个师左右。由于德军编制较大兵员充实。所以早期集团军兵力多在15万人以上。

作为南线作战的主力部队。精锐的第6集团军居然下辖第8步兵军、第11步兵军、第51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四个军级单位。共计20多个师以及庞大的集团军直属部队。高峰时兵力突破了24万人。一方面是该集团军得到了临时加强。另一方面。第6集团军的前身“第10集团军”原本就是德军最精锐的突击力量。属于底子就好的部队。

(后任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克鲁格)

集团军之下都是我们熟悉的通用编制:军、师、团、营、连、排、班等。在战争前期。德军的步兵连编制比较“丰满”。拥有三个步兵排、反坦克组和补给及军需单位。所以连队人数达到了201人(军官和士官23人。士兵178人)。如此造成了德军的营、团、师的兵员数量逐级增大。一个步兵师可达到17200人。那么以一个军辖3师计。可知德军的军级、集团军、集团军群的官兵数量。

不过到了战争后期。随着德军节节败退和大量损失。从基层连队开始兵员就不足了。其后果就是上级作战单位也逐级兵员减少。集团军、集团军群的编制充实度严重下降。而小胡子为了虚张声势。也开始乱授集团军、集团军群的番号。举个例子。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德军南方、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总共才辖有7个野战集团军和4个装甲集群(后来的装甲集团军)。而截止投降之前。德国人已经搞出来33个集团军的番号。

(党卫装甲集团军司令)

至于集团军群的番号。在二战爆发的波兰战役时。德军只有南方、北方两个集团军群司令部。而在战争期间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先后组建了19个以上的“集团军群”司令部。到后期集团军群的兵力肯定达不到标准了。并且其中若干番号是重复的。要根据具体时期加以区分。既有南方北方、也有英文字母排序的“A集团军群”。更有“维斯瓦集团军群”等以地域命名的番号。

之所以称为欧美风。是因为美英盟军的编制也跟德军类似。在师、军级作战单位之上。也是编成了更大的战役战略兵团。即集团军和集团军群。比如巴顿是第3集团军司令。而蒙哥马利则是“第12集团军群”总司令。

(第5装甲集团军司令)

其他观点:

一、德军作战的基本编制

二战时期的德军。其基本编制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需要注意的是。师级作战单位和旅级作战单位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可以算是平行的关系。只是在编制规模上有所不同。且旅级单位在战争初期时较少。有些旅级单位出现的时间较晚。可能是根据作战任务需要或是德国国内总体人力资源情况组建的新编制。如1944年新编成的装甲旅。下辖1个战车营、1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装甲化装甲工兵连、摩托化运输纵队。可见其规模基本上和团差不多;而德军的一个装甲师则由2个步兵团、装甲炮兵团、装甲团、侦察营、通信营、防空营、反坦克营、工兵营和师辎重队等编成(从侦察营开始。各营属于师直属)。人数可达13000多人。如果是步兵师。则规模更大。由3个步兵团、炮兵团、侦察营、通信营、反坦克营、工兵营以及师辎重队编成。人数更是达到了17000余人。

各国军队在编成规模和称谓上略有不同(其中以日本尤为突出。师团、旅团等编制和称谓乃是其独有)。但总体上均以军事旅团营连排为基本结构。且各级规模基本差不多(因为军队的战斗编成是有客观规律的。如连级单位最大规模通常在150人左右。超过这个规模。连队在管理和指挥上就会出现困难)。

二、德国的集团军和集团军群

二战时期。德国的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可以顾名思义。包括苏联亦是如此。而有别于中国现在所称的集团军。现代中国的集团军指的是军级作战单位。而在二战时集团军则是若干个军级作战单位组成的规模庞大的作战单元。同时还下辖若干个直属师级单位。规模相当于我们说的兵团。而集团军群则由若干个集团军所编成。规模更为庞大。下面列举德军二战时期集团军群的编成:

1939年

(一)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战时编制:

第3 集团军:1个装甲旅。1个骑兵旅。8个步兵师;

第4 集团军:4个步兵师。2个摩化师。1个装甲师;

第1 航空队。

(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战时编制:

第8 集团军:5个步兵师;

第10集团军:6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摩化师;

第14集团军: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1个轻装师;

第4 航空队。

(三)德军C集团军群战时编制:第1 集团军;第5 集团军;第7集团军;第2航空队;第3航空队;

1940年:

(一)德军B集团军群战时编制(后为了进攻莫斯科。在该集团军群基础上建立了中央集团军群):

第18集团军;第6集团军;第2航空队。

(二)德军A集团军群战时编制

第4 集团军;第12集团军;第16集团军;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第3航空队。

(三)德军C集团军群战时编制:

第1 集团军;第7集团军。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09:07

    集团军,集团军群,德军,作战,航空队,装甲,步兵师,单位,元帅,番号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09:07

    没想到大家都对二战时期,德国的军队的编制是怎样的?常说的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又是怎样的存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09:07

    德国的军队编制、番号随时在调整。希特勒似乎也特别乐意干这事儿。难得有一支部队。从开始到结尾都使用相同的称谓。集团军和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