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男人30而立,当今社会怎样才算30而立?
原创

古语说男人30而立,当今社会怎样才算30而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老祖宗对于我们到什么年龄需要做什么事。成为什么样的人。早已定下了框框。但是框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比古人的“三十而立”。再来看如今如何才算“立”。

“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最初。孔圣人定这一规定。是对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一种规划。三十而立。是指孔子三十岁时知礼节。言行都很适当。

言行恰当。或说“三十而立”究竟是什么状态呢?孔子曾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对其作了详细地解读:

一次。在去匡城的路上。孔子和弟子仲由在山腰小憩。仲由因眼前景像问及何谓“三十而立”。孔子当即在一块大石上写下类似甲骨文的“立”字。这个字好像一个人踏在一块板上。正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孔子说:「“立”就是一个人站在“一”上。你现在就是一个人。你就站在“一”上。现在看看你脚下都有什么。」仲由说:「我脚下有一根枯枝。」

孔子说:「男人三十。有安身之处。生活有着落。这个“一”就是一枝栖息之地。再看看你脚下还有什么?」仲由说:「我脚下还有一片落叶。」

孔子说:「男人三十。大小的风浪都已经历过。也该通透炼达了。察微小世事。识全盘大局。所谓见微知著。看一眼就知道是波浪还是波折。此“一”是一叶知秋。你再看看脚下还有什么?」

仲由说:“除了大地。已经没有什么了。”孔子笑了笑说:「该来的自然会来。来了也不怕。不来也别傻。……别以为成功的区别。仅是拥有和没有。没有的我正视。拥有的能视为零。此“一”是一无所有。」

安身立命、通透炼达、见微知著、处变不惊。孔子的“三十而立”注重的是精神的“立”、行为上的“立”。那么今人的“三十而立”究竟又是指的什么呢?

有人说。三十而立。立的不是事业。而是人自身;也有人说。三十就该成家立业。有家也有业。才叫“立”;更多的理解是两者兼而有之。即成人也成家立业。

两者兼而有之。自然是好的。但“立”的内容总该有个轻重缓急之分。应是先立人。后立家立业。才符合规律。也更合适。

成家可早可晚。事业的成功也非规定时间内一定达成的事情。而“立人”却必须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事。

只有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历练到足以应付世事的时候。才能够坦然面对一切困难。才能担负起自己该担负的责任。此时成家也最合适。至于立业。倒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方方面面的影响。并不太受时间的约束。早也行。晚也可以。

因而古人的先安身立命。后通透炼达。再处变不惊。或三者同时因年龄的原因达到一定“立”的程度。在如今社会通常是行不通的。当今社会多元且多变。想在三十岁时立出一个家。(有房有车。结婚生子)且立出一个业。又立出一个人。基本上是很少有人能达到的。那么“三十而立”最恒久不变的要求。也就是从古至今所要达到的一致的“立”的要求。当是“立人”。即首先要立人。最必须的也是立人。

到了三十岁。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成家与否。这个人都该成熟了。有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有了自身待人接物的风格。有了应付困难的能力和勇气。有了面对风云变幻的淡然与从容。正如孔子所说的。“没有的我正视。拥有的视为零”。……当一切看淡。行事从容不迫的时候。再为自己添置一份家和业。是为圆满。

总结:三十而立首先立的是人。也必须是人。其次才是家和业。



其他观点:

三十而立来自于《论语》。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说“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三十岁年纪的人说话做事要合于礼。言行举止要得当”。这是孔子在30岁时对自己所达到人生状态的一种自我评价。但现在人们经常把“三十而立”理解为30岁就应该要成家立业。要开始有所成就。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其实\"三十而立\"中的\"立\"并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指30岁首先要在精神上独立。然后才是事业上的成就。对社会和自己都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树立相对觉解和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对自己人生的方向更加明晰和坚定。

三十岁有没有钱和有没房子都不是很重要。甚至没有成家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有些人过了三十岁了仍然很迷茫。还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每天浑浑噩噩的生活。既不能认识现在的自己。更不清楚未来的自己。这样三十岁的人生才是最可怕和最值得忧虑的人生。

“立”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不动。就是指为人处世的道理已经确定不变了。一些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成熟和确定了。那么就按照这个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坚定不移地追求下去。 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自己产生自觉性才能逐浙的做到自立和自强。

因此“三十而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成家立业”。子曰:“不知礼。无以立”。因此我们应该把“三十而立”理解为“三十而知礼”。

其他观点:

古代人寿命短。三十岁应该明白奋斗发展的方向了。现代人随着寿命的增长三十还在学习知识。可延长一下规划。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17:43

    孔子,成家立业,的是,论语,人生,才是,脚下,是指,立人,的人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17:43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语说男人30而立,当今社会怎样才算30而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17:43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老祖宗对于我们到什么年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