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日本人帮溥仪建立“满洲帝国”而不是“大清帝国”,这是怎么回事?
原创

历史上日本人帮溥仪建立“满洲帝国”而不是“大清帝国”,这是怎么回事?

好文

热门回答:

清朝属于华夏朝代。清朝皇帝不但直接统治大清帝国。而且还是周边一些国家的共主。所以才被尊称为天子。

东方天子。行中正之道。直辖之地称为中国。天子治理中国依惯例拥有三玺。即皇帝之玺丶皇帝行玺丶皇帝信玺。天子治理天下依惯例拥有三玺。即天子之玺丶天子行玺丶天子信玺。

鉴于清朝皇帝直接统治中原。而中原皇朝的皇帝就是东方之主就是天子。所以中原皇帝执六玺。

日本按例本为华夏边缘之藩属。日本天皇按例只是日本国君。国君执三玺。即国君之玺丶国君行玺丶国君信玺。

清朝推位让国。中国走向现代国家体制。而日本为了侵占中国东北。一方面对东北实行军事占领。另一方面日本为了让占领东北变得“合法”。于是扶植清朝逊帝溥仪。重新登基做“皇帝”。

之所以溥仪先生出任的是“满洲皇帝”而非“大清皇帝”。是因为:

1。大清皇帝代表中国。而当时日本的目标只是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并加以占领。倘若溥仪先生出任“大清皇帝”。那就意味着。东北的主权依然归属中国。

2。大清皇帝是天子。而日本天皇只是国君。按东方礼数。国君只是替天子守土的大臣。君臣不和。自古有之。但君臣地位的尊卑是无法改变的。日本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决不会让溥仪先生重登天子之位。而只能让他出任“满洲国主”。不然以后与日本天皇见面时。天皇对溥仪先生行磕拜礼。心有不甘。不行大礼又会被视为没教养。

3。日本占领东北的目的是想以东北为基地。试图进一步进驻中原。如果让溥仪先生出任“大清皇帝\"。将过早的暴露日本的意图。让民国的各股势力都知道没有妥协的余地。被逼着与日本决裂。进而拼死抗日。

其他观点:

谢邀!日本人帮溥仪建满洲国。只是寻找一个代理人而已!溥仪是最适合日本奴役中国东北的一个长工(奴才)。

其他观点:

1956年7月2日。沈阳特别军事法庭。末代皇帝溥仪穿着“981”号的囚服。以战犯和证人的身份出席法庭。站在证人席上。溥仪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汉奸爱新觉罗·溥仪。今天我站在我们祖国庄严的法庭上。对日本帝国主义分子战犯武部六藏(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长官)、古海忠之。奉行侵略政策。操控伪满洲国政权。奴役东北人民的罪行作证。”

溥仪把自己定义为“最大汉奸”。因为他清楚自己的罪过。作为末代皇帝为了复辟大清朝实现皇帝梦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成立“伪满洲国”。变成日本侵华的工具。

溥仪这个“伪满洲国”的皇帝过得非常不舒服。充满屈辱。不过是日本人的傀儡和棋子。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陈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奴役满洲的计划和实施过程。以及他如何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监视。无权甚至无个人的人身自由。当溥仪控诉日本人杀害他妻子谭玉龄时。情绪开始失控。他用手使劲地拍打证人台。

在讲到天皇裕仁送给他天皇神器宝剑和镜子时。溥仪再次无法抑制激动的情绪:“当我拿着这些东西回家时。家里人都哭了。这是我这一代人的耻辱。”日本战犯的辩护律师认为这是攻击日本天皇的祖先。溥仪大声回击:“我可没有强迫他们。把我的祖先当他们的祖先!”这句话引起哄堂大笑。

跪拜日本的天照大神为祖宗。这是溥仪一生最大的耻辱。真可谓是“数典忘祖不肖子孙”。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以后。为了把东北变成日本的国土首先想要让东北的老百姓能够彻底认同日本文化。于是日本就决定大力进行文化渗透。1940年关东军让溥仪前往日本。在拜见了日本天皇且获得日本天皇的认可。溥仪成功的迎回来日照大神的三件神器。在皇宫的旁边建了一个寺庙。关东军要求溥仪每年的初一十五都得去拜见日照大神。以至于每次溥仪要去拜见日照大神的时候。都偷偷地在自己小房间里祭拜祖宗。乞求原谅。连祖宗都要换了。这皇帝当得真憋屈。

末代皇帝溥仪为何要当汉奸甚至连祖宗都不要了?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非常具有戏剧性。他三岁被抱到宫里。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大清的末世之君。等到溥仪长大成人之时。大清早就灭亡了。溥仪退位之后。遗老遗少们野心勃勃准备复辟。溥仪的师傅们无时无刻不在溥仪耳边念叨着大清复国。这使得溥仪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复辟的种子。

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无视民国优待清室条件。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获得大量宫中财物。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于11月29日又逃进日本公使馆 。次日。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对外界宣布“容留”溥仪。

1928年。孙殿英盗掘东陵。乾隆、慈禧都遭到剖棺毁尸的厄运。而国民政府对这一引起公愤的恶性事件处置不当。未能妥善安抚溥仪。祖坟被挖。溥仪对孙殿英恨之入骨。在天津设下灵堂。并且对着列祖列宗发下毒誓:此生不杀孙殿英。枉为爱新觉罗子孙。溥仪后来自己说。这一事件比他自己被驱逐出宫还严重。致使他复辟、复仇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溥仪的状况和欲望日本是一清二楚。为了把溥仪变成日本侵华的工具。日本一步一步把溥仪推向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号称“东方的劳伦斯”称号的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利用溥仪的复辟心理给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皇帝梦。

溥仪在自传中描述土肥原外貌——“他那年是四十八岁。眼睛附近的肌肉已出现松弛的迹象。鼻子底下有一撮小胡子。脸上自始至终带着温和恭顺的笑意。这种笑意给人的唯一感觉。就是这个人说出来的话不会有一句是靠不住的。”土肥原告诉溥仪。日军只对付张学良一人。“因为他把满洲三千万人闹得民不聊生。日本人的权益和生命财产也得不到任何保证。这样日本才不得已出兵”。之后又表示关东军对满洲领土绝无野心。只是“诚心诚意地要帮助满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土肥原说。我们大日本只是想帮助满洲的人民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而且也希望陛下。咱们的宣统皇帝重新回到他的发祥之地。领导国家。

1931年11月 19 日。天津发生暴乱。趁着溥仪居住地看守空虚。土肥原带着溥仪出逃至旅顺。溥仪于民国二十一年九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成立满洲国。自民国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十三年的两年间溥仪任满洲国执政。民国二十三年在日伪军的扶植下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三月一日登基。满洲国成立后。根据事先的安排。溥仪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日满议定书》这一卖国条约。使得日本侵略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控制了满洲国。

关东军为了对外保持“满洲国”的“国家”样子。在“形式”和“礼仪”上也较为注意维护溥仪的“皇帝”尊严。民国二十四年。已经就任满洲国“皇帝”的溥仪在关东军的安排下。乘坐比睿号战列舰访问日本。作为合作的标本。日方为这次访问下了不少工夫。日本天皇亲自迎接。随处可见挥舞小旗欢迎的日本民众。表现“日满和谐”的姿态。此次访问极大满足了溥仪的虚荣心。溥仪居然特别赋诗一首:海平如镜。万里远航。两邦携手。永固东方。于是访日归来的溥仪才有了《回銮训民诏书》中“我国建立……皆赖友邦以仗义尽力… …朕与日本天皇陛下, 精神如一体。尔众庶等, 更当仰体此意, 与友邦一德一心, 以奠定两国永久之基础, 发扬东方道德之真义”等一番感慨之言。

溥仪的复辟梦皇帝梦不过是一厢情愿。永远摆脱不了日本侵华的傀儡和工具的命运。让溥仪没有想到的是此后等待自己的是一系列噩梦。不仅一言一行都要受日本人的监视。而且还要时时刻刻为自己的性命担忧。婉容精神失常。谭玉玲被人所害。纹绣与自己离婚。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连满洲国皇帝的家庭生活都是悲催的。对溥仪来说最凄惨的就是连祖宗都不敢认。偏偏就跪拜日本人的天照大神为祖宗。当汉奸也是有代价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07

    溥仪,日本,皇帝,国君,满洲,满洲国,天子,关东军,日本人,大清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07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日本人帮溥仪建立“满洲帝国”而不是“大清帝国”,这是怎么回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07

    清朝属于华夏朝代。清朝皇帝不但直接统治大清帝国。而且还是周边一些国家的共主。所以才被尊称为天子。东方天子。行中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