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原创

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好文

热门回答:

有这么几张图。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各方势力的变化。非常全面:

辛亥革命后的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12日。清廷在时局逼迫下。正式宣布溥仪退位。大清朝彻底灭亡。

时年。溥仪六岁。

此前。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许诺对皇室将保有优待条件。每年将支付清皇室400万两银元。以供开支。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民国政府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但不可踏出宫门一步。史称“逊清小朝廷”。

再到1916年袁世凯“称帝”。宣布“复辟帝制”。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皇宫。北洋军阀逐步形成。

第二年。即1917年。所谓的“复辟”结束。全面迎来了军阀混战:

洪宪帝制失败后。原先的奉天军务督理兼巡按使张作霖。被黎元洪大总统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坐稳奉系实权。

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张作霖一举夺取第二十八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1918年。张作霖成功夺取秦皇岛的日本军械扩充奉军。此军械库本为直系购买。

夺取行动成功后。张作霖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

1918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势力。迅速控制奉、吉、黑三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奉系首领。

(大家可以注意上图中。东三省有一小块皖系的势力范围。但很快这块地区。即被张作霖占领。)

到此。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前夕。张作霖已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北王”。(如下图所示)

后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直系军阀做大。

到1924年9月3日。浙江军阀发生战争。浙江军阀卢永祥向张作霖发布密电。要求协助作战。

张作霖于9月4日发出响应通电。责备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并向山海关、热河一带增兵。

此时奉军编为6个军。张作霖自任总司令。于15日致电曹锟发出挑战。

17日。曹锟发布讨伐张作霖令。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此次战役奉系大获全胜。直系失败。从此直系大势已去。奉系趁机控制北洋政府。成为主导军阀局势的新主人。

两年后。即1926年蒋介石为总司令。领导国民政府及国民政府军。开展统一全国的北伐行动。史称“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于广东起兵。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重地。基本完成南方统一。

期间。伪国民政府“总统”汪精卫彻底与蒋介石决裂。北伐陷入停顿局面。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因此史称“宁汉合流”。使北伐行动继续。

在西北冯玉祥和山西阎锡山的加入下。北伐军力壮大。于1928年攻克北京。此役导致北洋奉系张作霖。被迫撤往东北。并于乘坐火车途径皇姑屯时被日军刺杀。

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东北奉系军阀垮台。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完全侵占东北。

1932年3月1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受日本人威逼利诱。在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国民政府及中共与国际社会均对此拒不承认。名为“伪满”。实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的傀儡政权。

1933年3月。即中华民国二十二年。长城抗战爆发。

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三军主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与其他各部队。在长城义院口等要地。抗击侵华日军南下进犯。

5月。因装备差距较大。在我军顽强抵抗。浴血奋战的情况下。长城防线仍失守。平津告急。(平津。即北平与天津。两地告急。意义不言而喻。)

之后国民政府成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被迫由参谋部作战厅长熊斌出面。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

至此。日军退回长城以北。继续发展伪满洲国。

中华民国以长城为界。与伪满洲国分庭抗礼。

然。伪满洲国于长城各地沿道。树立起“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界碑。挑衅国家主权。

1937年。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八年后。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于此。抗日战争宣布全面胜利。

——————————

欢迎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典故与文化趣闻。谢谢。

其他观点:

诚邀。如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清末的最后那几年里。中国虽然名义上还是大清的地盘。然而实际上各地已经军阀割据。拥兵自重不听清廷号令。溥仪退位后。中央权力归于北洋政府。然而北洋政府本就是比较大的军阀。所以这个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改变。


袁世凯逝世之后。中国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问题。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其他观点:

溥仪当上皇帝之后。国内风云变幻: 外有革命党、内有北洋军、帝国主义环视四周、王公贵族离心离德。按照溥仪自己的话就是:“历史上所出现过的不吉之兆。都集中在宣统朝一起来了。”

总的来说。在大清亡了的时候。纷繁复杂的国内形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平头百姓、遗老遗少、各路军阀、革命新军、边陲少民、外国势力等等。

大清帝国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封建主义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所谓尾大不掉。正是如此。

从封建主义走向共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溥仪赶下台就可以了;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无数年。没了皇帝。这个国家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往前走了。

溥仪退位之后。国内的各方势力。究竟有怎样的反应呢?

突然之间没了皇帝。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整天围着皇帝转的“遗老遗少”了。也就是所谓的保皇派。溥仪的退位。对他们而言。无异于天塌了一般。过去他们是帝国最有权势的人。如今却变成了过街老鼠。心境的变化。使得他们不甘!

保皇派积极又走在各种势力之间。如同跳梁小丑一般。撺掇他们复辟满清统治。在他们看来。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终究还会回来的。1917年。保皇派的代表人物张勋。趁着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期间。率领5000辫子军挥师北上。以调停为借口跑到紫禁城“勤王”。

张勋复辟只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缩影。即便名义上统治全国的北洋军阀。其内部对于复辟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甚至历任大总统在上任之初。都会去紫禁城朝觐已经退位的宣统皇帝。

张勋复辟之前。也曾游说过北洋军阀的许多高层人物。几乎都得到了默许。否则。一个小小的张勋。又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做出如此倒行逆施之举动。

(张勋曾多次邀请各路军阀讨论复辟的可行性。从南到北大家一致认为没问题。结果张勋真的复辟了。大家都撒丫子不干了。有的甚至公开反对张勋。)

复辟失败之后。张勋成了全国通缉犯。北洋政府却并没有对他下令批捕。这是为什么呢?按照张勋的话来说。他们这是投鼠忌器。若是逼急了。就把所有同伙全都给抖落出来。到时候北洋政府的这帮人。大部分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张勋只是被推到台前的“傻小子”罢了。所有人都想试探一下国人对复辟的容忍度。这个国家到底是姓共和、还是姓帝制?对于北方的大总统都一样。反倒是多了一个皇帝。还能有人替自己挡枪子儿。

“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在袁世凯草拟、溥仪颁布的《清帝退位诏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溥仪尽管已经退位了。还在“关心”领土之完整。按理说。溥仪退位之后。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权利。五族想做什么事情。也不是他说了算。为什么《退位诏书》可以命令五族共同维护领土完整呢?

其实溥仪即便是退位之后。在民间还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的。甚至很多大人物。都以能够得到皇帝的召见而感到荣幸。比如说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就曾因为和溥仪“畅聊”二十分钟激动不已。事后。他在日记里如是写道:

“我不得不承认。我很为这次召见所感动。我当时竟能在我国最末一代皇帝—历代伟大的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的面前。占一席地。”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尚且如此。更枉论那些个边远地区的藏、回、蒙、满等族了。尤其是在蒙藏地区。对于大清皇帝的崇拜。简直是发自肺腑啊!皇帝有诏书命令他们不许独立。即便有个别分裂分子。也会遭到全国人民群起攻之。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并胁迫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除了溥仪乃是前朝皇帝、仍有复国之意;更重要的。便是溥仪对各民族的号召力。在日本人看来。只要捏稳了溥仪这张牌。蒙回藏等族也会归顺皇军的。可见溥仪的影响力之强。

这个国家唯一对溥仪的退位感到兴奋的势力。恐怕就只有南方的革命党了。为了推翻帝制。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断地发动起义。在革命理念的不断影响之下。南方各省纷纷独立、形成南方割据势力。最终促使清王朝的灭亡。

可惜啊。他们终究也是一群各怀鬼胎之人。很快就被北洋军阀利用。从而被轻易地窃取了革命果实。俗话说。有多大碗盛多少饭。仅凭仅凭一腔热血。很难把溥仪给赶下台。权利是和实力成正比的。 不过。只要溥仪下台就行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真的没想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退到无路可退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10

    溥仪,军阀,皇帝,北洋,国民政府,张作霖,紫禁城,长城,北洋军阀,张勋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10

    没想到大家都对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10

    有这么几张图。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各方势力的变化。非常全面:辛亥革命后的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12日。清廷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