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多饿死,大家如何看待这句话?
原创

自古文人多饿死,大家如何看待这句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都说穷文富武。学武的人需要拜师傅、需要营养、需要器械且费鞋、费衣。这都是不小的支出。而学文和学武相比开销无疑会少很多。因此贫苦人家孩子若想出人头地。学文是最佳选择。

学文的人一旦金榜题名。即可光宗耀祖鸡犬升天。但高处不胜寒。金字塔尖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在底层苦苦挣扎。名落孙山是大概率的事。于是研心苦读从头再来并周而复始。

本来家境贫寒。又常常名落孙山。诗与远方又在前方给人召唤、给人希望。于是又孜孜不倦地临窗苦读于清寒之中。


其他观点:

文人多数为无⻣。而无骨之人怎能饿死?怕饿死的只是不顺意的长骨之人。如长的是反骨。全族难存。不信你可查一下历史。看是与不是。

其他观点:

这个话不对。文人有饿死的。但要说文人多饿死就有的夸大其词了。《论语》:“泛爱众,而亲仁。而有馀力,则以学文。” 。在古代。有钱而无事做才学文。那么至少大部分学文的都是有点家底的人家。文人饿死的前提需要败家。不能说文人大多数都是败家子。所以也就没有文人多饿死这一说。

不过文人多困厄道是事实。因为文人多是想做君子的人。给自己套了许多条条框框。做起事来缚手缚脚。放不开。所以很容易遇到困厄。《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君子即使穷途末路。依然固守节操和本分。小人身处逆境。就容易想入非非。胡作非为。”。

固守节操和本分变成了固守文人的节操和本分。于是一些文人通常不愿意做小工、小商。高不成。低不就的。本身可能家底也不厚。于是坐吃山空。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这只是一小部分。有很大一部分文人是学有所成为官一方。中国是一个重视文人的国度。一般情况下。文人要谋一个差事应该要比一般人容易一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35:01

    文人,的人,学文,节操,都是,论语,本分,困厄,名落孙山,家底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35:01

    没想到大家都对自古文人多饿死,大家如何看待这句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35:01

    都说穷文富武。学武的人需要拜师傅、需要营养、需要器械且费鞋、费衣。这都是不小的支出。而学文和学武相比开销无疑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