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们总是无比羡慕古代帝王。他们富有四海。一生想尽荣华富贵。忍饥挨饿肯定轮不到他们。然而偏偏就有那么几位帝王。还真就被活活饿死了。他们就是齐桓公姜小白、赵武灵王赵雍、齐废王田建、梁武帝萧衍。除了齐废王田建之外。其余三人可是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然而就因为晚年的昏聩。却落下个被饿死的下场。
齐桓公姜小白:晚年宠信佞臣
齐桓公姜小白。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乃是鼎鼎有名的春秋五霸之首。在其成为齐国君主之后。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得齐国逐渐强盛。位居春秋诸侯之巅。更是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成为盟主的诸侯。然而在管仲病逝之后。一切都变了。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病重期间。桓公曾询问其死后谁可为相。面对桓公提出的易牙、开方、竖刁三人。管仲认为易牙“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开方“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竖刁“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均不是担任宰相的人选。然而管仲死后。齐桓公并未听从他的建议。将三人先后召回。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4年)。齐桓公病重。易牙和竖刁等拥立公子无亏。并迫使太子昭出逃宋国。这导致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自率党羽争位。发生争斗。而易牙等人则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允许任何人进宫。齐桓公最终被活活饿死宫中。
后来。齐人杀了作乱的公子无亏。立太子昭为君。即齐孝公。经过这场内乱。齐国的霸业开始衰落。中原霸业逐渐移到了晋国。
赵武灵王赵雍:晚年处理继承人问题失当
赵武灵王赵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其即位之时。赵国国力并不强。不仅屡受中原大国欺辱。且经常被林胡、娄烦等柚木民族骚扰。就连中山国都时常进犯。在赵武灵王治下。赵国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式。赵国因而国势大胜。屡败中原诸侯和北方游牧民族。然而在其晚年。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糊涂。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的第一任夫人。在为其生下太子赵章后去世。后来他又娶了一位美女吴娃。并为其生下一子赵何。数年后吴娃也病逝。由于经常思念吴娃。于是他便按照吴娃的遗愿。废掉赵章的太子之位。转立吴娃之子赵何为太子。并于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传位于太子何。是为赵惠文王。他则自称为主父。要知道此时的赵武灵王才不过45岁。
赵惠文王在肥义的辅佐下很快进入角色。而这又令无所事事的赵武灵王徒生失落感。再加上对被废的公子章多有愧疚。他开始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于是在前296年。赵武灵王又封公子章于代。号安阳君。意图以赵王何和代王章两王并存。自己则作为父王统治两王。重新执掌大权。但这遭到宰相肥义的坚决反对。
肥义于是将赵武灵王的想法告诉了赵王何。并建议其控制军队。防止发生变故。赵武灵王见肥义不同意。于是将此事告诉了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礼。并暗示他们做好应变准备。
△赵惠文王
前295年。赵雍带着两个儿子游历沙丘宫。赵章与亲信田不礼趁机假传主父之命。令赵何前去觐见。肥义觉察出事情不对。于是自己替赵何前往。结果于土中被刀斧手杀害。赵章见事情败露。于是率领亲兵攻打赵何。大臣李兑和公子赵成则早有防备。率兵杀退赵章。赵章见夺位无望。于是逃入主父宫中寻求庇护。李兑、赵成则带兵包围主父宫。在要求交出赵章遭拒后。派人进入宫中杀死赵章。随后。赵成、李兑迫使宫中侍者逃出。唯独留主父赵雍于内。令士兵四面围困。最终将赵雍活活饿死于宫中。
齐废王田建:举国而降后被饿死
齐废王田建。齐国的最后一位国君。齐王建在位期间。往日的战国七雄已经变成了秦国一家独大。不过得益于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齐国并没有遭到侵犯。得以安享了一段时间的太平。
齐王建四十四年(前221年)。秦国在消灭其他五国之后。秦将王贲奉命从燕国南下攻齐。齐国虽然陈兵西部边界。但已然无法阻挡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秦王政派宾客陈驰到齐国。对齐王建谎称。只要投降秦国。秦国便赐给他五百里的封地。而后胜也劝说齐王建不要抵抗。
于是乎。齐王建便听从他们的计策。举国投降秦国。齐国灭亡。投降后的齐王建被秦王政安置在了边远的共地。居处在荒僻的松树、柏树之间。不给供给齐王建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梁武帝萧衍:晚年沉迷佛教。荒废政事
梁武帝萧衍出身兰陵萧氏。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建立者。萧衍在统治初期。很是勤于政务。广受纳谏、任用贤良。对刘宋、南齐以来的弊政进行改革。而在节俭方面。更是堪称古代皇帝的典范。可以说。萧衍称帝初期的政绩是相当显著的。然而在其晚年却因沉迷佛教。而开始荒废政事。
萧衍晚年笃信佛法。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他不仅穷尽心力研究佛法。更是数次入寺为僧。根本没有精力再处理朝政。朝政开始变得混乱。奸佞遍布朝野。
侯景原为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早年曾在高欢帐下效命。因与高欢之子高澄不和。在高欢死后投降西魏。因宇文泰对其怀有戒心。于是侯景又转而投奔萧衍。后来。萧衍与高澄讲和。条件则是将侯景送回东魏。侯景得知后。以诛杀朝中弄权的朱异为借口。发动叛乱。一路势如破竹。兵临建康、围困台城。而由于萧衍晚年荒废政务。各地援军按兵不动。坐观成败。
由于守卫城门的萧正德投靠侯景。叛军得以入城。台城沦陷。自此。萧衍开始受制于侯景。他的要求大多不能被满足。就连日常饮食也被减少。年迈的萧衍忧愤交加。从此一病不起。太清三年(549年)五月初二(6月12日)。萧衍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最终在饥渴交攻的惨况中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其他观点:
作为居于九五至尊地位的古代帝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说是真正的“家天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生享不尽荣华富贵。可历史上偏偏就有基本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最后落得个被活活饿死下场的主。下面。掌心就来扒一扒。是哪几个倒霉蛋。
第一位:夏桀。娱乐至死。开启了古代亡国之君的标配。
夏桀是夏朝第十七任帝王。也是最后一任帝王。当然他的本名不叫桀。他有自身本来的名字叫做癸。或叫履癸。
夏桀在位52年。以荒淫无道。奢侈无度。嗜杀成性著称。在他统治初期。夏朝还是非常强大的。
问题是到了他即位的第三十三年。发兵攻打有施氏。收获了一个妹子名叫妹喜。夏桀十分喜欢。于是万千宠爱集于妹喜一身。特意为妹喜建造了富丽堂皇的象廊、琼室、瑶台和玉床。供他俩享乐。桀还命人造了一个称为夜宫的大池子。带着妹喜以及一大群男女。在池子里开裸体patty。通宵达旦地玩乐。
这样荒淫无度。朝纲自然荒废。赵梁等佞臣。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搜刮民脂民膏。得到了桀的宠信。伊尹、太史令、关龙逄这样的贤臣。因为直言进谏。有的被处死。有的被放逐。
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趁机崛起。起兵伐桀。先后攻灭了夏王朝的附庸国韦国、顾国、昆吾国。然后在鸣条山(今山西省安邑县西)。与桀的军队展开决战。一举将夏王朝灭亡。
战败后。夏桀带着妹喜和珍宝仓皇出逃。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因为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荒僻山乡。生活不能自理。被活活饿死在于亭山(今安徽省和县西历阳山)。
夏桀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被活活饿死的帝王。也是第一个死后被称以恶名谥号的帝王。由此开启了我国古代亡国之君的标配。就是一般都会被后朝代称以恶名谥号;一般身边都有红颜祸水。一般都是荒淫无道。穷奢极欲。
第二位:齐桓公。立嗣不周。五霸之首在凄凉困苦中死去。
齐桓公姜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得齐国成为当时因为最为强盛的东方大国。各诸侯国的带头大哥。
当时周王室已日渐式微。于是齐恒公就当起周天子代言人的角色。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指点各国内政。成为受到周天子认证的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然而。好景不长。管仲去世后。齐恒公重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个小人。特别是易牙和竖刁等拥立公子无亏。将太子昭逼得出逃宋国。直接导致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元、公子商人等势力内斗。把齐国搞得乌烟瘴气。内伤很重。
公元前644年。齐桓公病重。为了达到目的。易牙、坚刁与之子公子无勾结。将齐恒公的寝宫用土墙团团围住。不允许任何人进宫。断绝食物和水的供应。导致齐桓公最终被活活饿死。
直到死后67天。太子昭在宋国的帮助下争得王位。为齐恒公发丧时。其尸体早已鼠啮虫穿。高度腐乱。
第三位: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引发沙丘政变被活活饿死。
战国时期的赵国在初期。一直没有存在感。在战国七雄国国力排名靠后。同时又经常受到林胡、娄烦等外族的骚扰。非常憋屈。
这个时候。赵武灵王赵雍横空出世。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式。军事力量大增。于是开启军事扩张步伐。先后灭掉林胡、娄烦和中山国等少数民族。同时迫使秦昭襄王将黄河以西原赵国领土归还。使赵国疆域增长了两三倍。成为可以独自抗衡秦国的大国。
然而。如此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却在选接班人上犯了致使错误。废掉了太子赵章。另立自己与宠姬吴娃所生之子赵何为太子。
公元前299。还只有45时赵武灵王选择退居二线。传位于太子何。是为赵惠文王。他自称为主父。
可以三年后。闲不下来的赵武灵王开始后悔了。又封废太子章为安阳君。想以此制衡赵惠文王。自己重新出山。赵惠文王当然不会同意。
公元前295年。赵雍带着两个儿子游历沙丘宫。赵章与亲信田不礼想来个先下手为强。结果只是杀死了赵惠文王的相国肥义。
赵惠文王于发起反击。大臣李兑和公子赵成带兵包围主父宫。杀死赵章。同时迫使宫中侍者逃出。只独留主父赵雍一人在宫中。切断食物供应。三个月后。赵雍被活活饿死。
第四位:梁武帝。归依佛门。在其位不谋其政终送命。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南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萧衍称帝期。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自己勤于政务。广泛纳谏。广纳人才。任用陶弘景等著名贤臣。将梁朝治理得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一片繁荣景象。
可惜好景不长。也是皇帝当长了。产生了厌倦情绪。梁武帝觉得自己佛学方面的才能还没有发挥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看破红尘。有了出家和尚讲解经书的念头。并且付之实施。
公元527年。梁武帝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在大臣的极力劝阻下。三日后返回。后又多次出家。同时动用国家财政。劳民伤财。大修佛寺。史称“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唐代大诗人杜枚在《江南春》诗中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的就是这一情景。
由于不务正业。无心打理朝政。各地都处于无为而治的境地。政治逐渐昏暗。以致于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梁武帝被侯景囚禁于台城。在又病又饿中死去。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其他观点:
在三百六十行中。没有“帝王”这个最舒服的职业。这个职业不仅富有四海。而且拥有生杀予夺大权。钱随便花。嫔妃随便挑。到死了。儿子还可以接班。永远世袭。
可是皇上也是高危职业。因为帝王太舒服了。人人都想做。江湖有云。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谁都想做皇帝。所以一不小心。就会被赶下皇帝宝座。还有可能死的很惨。历史上有几位帝王就是因为种种原因。丢不但掉了皇位。还被活活饿死。
一、齐桓公。
不过在管仲死后。齐恒公开始迷失方向。被奸臣易牙、竖刁所迷惑。不理朝政。疏远忠臣。最后连接班人问题都没有搞定。致使五个儿子个个手握重兵。谁都想篡国夺权。齐恒公病重的时候。大家都不想管。都恨他没有把王位给自己。而且大家忙着争权夺利。而奸臣易牙和竖刁把宫门关起来。自己去享乐了。把齐恒公一个人丢在病床上不管不问。
齐恒公就这样被活活饿死。死后停放了两个多月。把苍蝇都喂得饱饱的。蛆虫都爬到了窗台上。直到新领导上任后。齐恒公才被安葬。
严格来说齐桓公应该不属于帝王之列。那时候的诸侯国君还没敢称王。但就其江湖地位来说。作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不比帝王少排场和面子。
二、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上任后重用贤臣。搞改革开放。向少数民族学习。建立起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赵武灵王的做法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史上称之为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很快就把赵国打造成了一个中原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国。但此后赵武灵王开始贪图享乐。陶醉女色。把皇位交给了小儿子赵何。但同时给了长子赵章很大权力。来抚慰赵章因为没有继承皇位而受伤的心灵。
赵武灵王的举棋不定。让两个儿子开始争斗。自己也卷入其中。最后自己跟长子被小儿子赵何打败。被包围在自己宫殿里。整整围困了九十多天。赵武灵王就是天大的能耐也施展不开。也像齐恒公一样当了饿死鬼。
而他的小儿子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在确定老爸被饿死后。才叫人打开宫门。象征性地哭了几声。把他安葬了。
三、齐废王田建。
齐王建是齐国的最后一任国君。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也被称为齐废王。
但齐王建被秦国的花言巧语迷惑。得过且过。没有居安思危。陶醉在一片国泰民安的假象中。
不久。秦国收拾完了其它刺头。终于把魔爪伸向齐国。齐王建毫无准备。被秦国的大军吓破了胆。不知所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满朝文武也面面相觑。吓得浑身筛糠。大家的意志也早已崩溃。
这时候秦国使者来了。告诉齐王建只要投降。就可以免去一死。而且还能享受优待。齐王建一看大势已去。心想干脆就投降吧。于是就打着白旗出城投降。
秦王对齐王建不放心。但又不能杀俘虏。于是就采取了部下的建议。把齐王建囚禁起来。不给吃喝。把齐王建活活饿死。
四、梁武帝萧衍。
萧衍在早年的时候。为了治理国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还专门设立意见箱让百姓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萧衍还非常关心弱势群体。多次减轻赋税。推出不少政策救济孤寡老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萧衍自己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刹住大吃大喝风。停建楼堂馆所。
萧衍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还不忘精神文明建设。自己带头皈依佛教。号召全国人民信奉佛教。一心向善。用佛经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梁武帝的精心治理下。国家繁荣。人民富足。安定团结、路不拾遗。
但梁武帝跟所有伟人一样。到晚年都避免不了会犯错。梁武帝到了晚年变得刚愎自用。开始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接纳了脑后长有反骨的野心家侯景。
梁武帝的手下都知道侯景不是善类。竭力劝阻。但梁武帝年迈昏庸。一意孤行。执意收留了侯景。
后来侯景果然反叛。把梁武帝关了起来。不给吃喝。可叹梁武帝萧衍英明一世。临老了却被囚禁饿死。叫人唏嘘。
这四位皇帝的遭遇告诉人们。再英明的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以不但要远离小人。听得进不同声音。而且要妥善解决接班人问题。尽早实现权力平稳过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25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秦国,齐国,管仲,公子,帝王,国君,齐王,太子,梁武帝,晚年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被饿死的四位帝王都有谁?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们总是无比羡慕古代帝王。他们富有四海。一生想尽荣华富贵。忍饥挨饿肯定轮不到他们。然而偏偏就有那么几位帝王。还真就被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