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题主既然说是历史记载的。也就不能从小说演义里去看人了。可是无论正史里那本书也没记载李渊是个草包啊!正史里他不是个性鲜明的人。但也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全能型皇帝。大概他有个太过出色的儿子才让题主出现这种错觉吧?
其实李渊在那个时代是最顶尖的人物。隋朝远征高句丽时他是管理粮草后勤的。要知道一般开国首功之臣都是做这类工作的。比如萧何。再如李善长。但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文官就又错了。他在大业十二年出塞和突厥轮过片刀。还赢了。唐朝的基本官吏体系是他一手建立的。赖以扫平天下的府兵制度也是他一手建立的。怎么看都是一个允文允武的人。实在不能叫他是个草包。或者是因为他被自己儿子把皇位给抢了?李世民那种猛人。上下几千年拢共也没出来过几个啊。
至于他建立王朝的过程应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所谓天时是当时隋末的农民起义很兴旺。隋朝安排他去镇压。所以他掌握了兵权。且在镇压义军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所谓地利是他当时镇守的是太原。作为九州之首的地方自然位置好的不要不要的。所谓人和事他不止有几个好儿子。还有一群好基友。都是很牛的人。比如裴寂、刘文静、刘弘基之类的。
剩下的就是看隋朝实在不行了。自己开始单干。自己创业的李渊还讲究基本法。安民重兵。别人家底越打越薄。他越打越厚。而且进兵神速。三月起兵。十一月就进了长安。到了长安就不用说了。那年月能占住长安基本就在战略上占了先手。剩下的就是慢慢吞噬天下而已。
李渊也不激进急躁。先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了个傀儡皇帝。等局势稳定了。自己再登基。可以说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李渊几乎没犯任何错误。就这样。天下在手了。
其他观点:
谢邀。
在唐朝皇帝中。李渊的成就可以排进前三名之内。甚至可以仅次于他的儿子李世民排在第二位。建立大唐王朝是靠李渊的睿智和远见。
如果没有杨广。李渊将以大隋唐国公的身份死去。当一辈子隋朝的忠臣。
李渊七岁父亲去世。继承了爵位。从北周一直到大隋。和其他世家子弟一样按部就班的过了自己的前半生。年轻时李渊也是个人物。性格豪放、宽厚。娶妻同样是名门的窦氏。还留下了雀屏中选的典故;
隋文帝杨坚是李渊的姨夫。两家算是实在亲戚。关系很密切。隋炀帝杨广是他的表弟。只差三岁。但表兄弟之间关系并不融洽;
杨广继位之后。对李渊颇多忌惮。这是魏晋南北朝遗留下来的传统。皇帝只是最强大的门阀士族。其他家族一旦强大。就可以夺取皇位;
但虽然忌惮。杨广还不得不用李渊。把李渊派到山西河东地区镇压民变、抵御突厥入侵。这个过程中李渊多次取得战争胜利。声名远播。大批人才聚集在李渊麾下。
这时李渊也未必想推翻杨广自己当皇帝。更多的是为了自保。给自己和家人留一条退路。
最老的开国皇帝。最快的建国过程。
杨广的所作所为。相当于把天下放到了李渊面前。中原大乱。杨广被困江都。关中空虚。天时地利人和李渊都具备。
李渊在起兵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李建成、李世民一直在河东、晋阳为他招揽人才、联络各方豪杰;
利用刘武周叛乱和突厥入侵的机会。安排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就地募兵。有了三万余人;
把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和女婿柴绍从各地召来。安排好了家眷。虽然一个儿子起兵后被杀。但总的损失算是很小了;
派刘文静出使突厥。与突厥商议购买马匹和借兵。
于是。李渊有兵马。有文官武将。又占据晋阳这个有利地理位置。等到李密和王世充洛阳大战隔开了关中和江南。李渊就果断起兵反隋。
唐朝建立过程非常顺利。
李渊起兵后。留李元吉守晋阳。主力直奔长安。中途较大规模战斗几乎没有。包括黄河和潼关两处天险都顺利通过。留李建成守潼关确保后路。其余部队继续向长安进发;
途中李渊女儿平阳公主、堂弟李神通各自带着新招募的数万士卒加入。突厥也派来了数百精兵。各路兵马齐聚长安。
由于杨广下江南带走了大批精锐部队。整个关中非常空虚。长安守将临时招募的士兵对李渊二十万乌合之众。双方僵持了一个月。李渊才攻下长安。
从太原起兵到占领长安。仅仅用了不足五个月的时间;
之后李渊拥立杨广的孙子为帝。开始了挟天子令诸侯的幸福生活。但杨广几个月后死在了江都。李渊就废掉了隋帝。建立唐朝;
从起兵到当皇帝。前后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是整个中国古代立国最快的大一统王朝。而当时李渊已经五十四岁。是最老的开国皇帝。
如果说李渊拿下长安就赢得了整个天下太过容易。就去想想李密。当时李密的局面比李渊好得多。势力也强大的多。但一直在洛阳与王世充纠缠。没有接受手下提出抢占长安的建议。最后失去了整个天下。
有智慧的人比一般人就强这么一点点。事后会发现赢得非常容易。但当时就是想不到。
李渊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只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失误才丢失了皇位。
之后。李渊用了近十年时间。完成了大唐的统一战争。先后消灭或招降了李轨、薛举、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园朗、萧铣、杜伏威等势力。这些功绩是李世民、李孝恭、李靖等人完成的。同样也是李渊的成就。
这个过程中。李渊一直在长安统筹指挥。并为大唐打下了坚实的行政、财税和军事基础。采取的一系列安抚百姓的措施。为李世民等人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条件。
那时。天下豪杰投奔的是唐皇李渊。
至于最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逼李渊退位。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李渊还是不如他的儿子李世民。
唐朝皇帝如果排序的话。我个人认为:唐太宗、唐高祖、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唐代宗是第一档次的优秀帝王。成就大于失误;武则天、唐德宗、唐玄宗、唐高宗、唐肃宗算是第二档次。有得有失。失误大于成就;之后是一批傀儡和废物。最差的一个是唐懿宗。
(唐高祖李渊)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其他观点:
史书中从未有任何李渊废柴的记载和说法。
至于用来说的演义。是在明代才成型出现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423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渊,长安,突厥,杨广,皇帝,的人,隋朝,唐朝,的是,天下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记载的草包李渊是如何建立起大唐王朝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题主既然说是历史记载的。也就不能从小说演义里去看人了。可是无论正史里那本书也没记载李渊是个草包啊!正史里他不是个性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