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中国历史上一共发生了四次玄武门之变。
第一次玄武门之变大家都很清楚了。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宫廷政变。唐高祖李渊有四子。太子李建成。二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四子李玄霸(早亡)。其中二子李世民在创建唐朝时立下大功。被封秦王、天策上将。李世民与李建成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李渊采取消极态度。没有办法化解儿子们之间的予盾。终于最后予盾总暴发。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了李建成与李元吉。不久李渊禅让李世民。是为唐太宗。史称玄武门之变。
其实除了这次玄武门之变。还有三次玄武门之变。这三次玄武门之变。都与唐中宗李显有关。
唐中宗李显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儿子。李治驾崩后。唐中宗李显继位。但武则天为谋最高权力。废李显而立李旦。是为唐睿宗。后又自立为帝。改朝换代。史称武周。武则天当了十四年女皇。卧病在床。宠信面首张易之、张昌宗。丞相张柬之等人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二面首。迎立唐中宗李显复位。武则天病重被迫应允。史称神龙革命。这是第二次玄武门之变。
但李显是个懦弱无能的皇帝。韦后和武则天一样是个强势的皇后。李显的太子李重俊并非韦后所生。所以韦后与武三思勾结。二人唆使唐中宗立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为妃)为皇太女。李重俊忍无可忍。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武三思与武崇训父子。但韦后挟持唐中宗登上玄武门。李重俊的兵士反而阵前倒戈。杀了李多祚。李重俊逃到终南山。被韦后追杀。
韦后野心膨胀。想效法武则天当女皇。于公元710年和安乐公主密谋毒死了自己的丈夫李显。立温王李重茂为帝。又想废温王而自立。想害死威胁其称帝的相王李旦(唐睿宗)。相王之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得到密报后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韦后与安乐公主。逼李重茂退位。李旦称帝。是为睿宗。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其他观点:
唐朝的政变次数极多。而其中牵扯到玄武门的共有四次。分别是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李重俊发动的景龙政变和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VS李建成、李元吉
这个我们都比较熟悉。也是唐朝四次玄武门之变中最为出名的一次。简单叙述一下吧。
在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是文官集团的代表。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平定天下。是典型的武将集团代表。
由于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的战功。李世民的威信比李建成这个太子还强。李健成因而对李世民心怀忌惮。于是和齐王李元吉联合。对李世民大肆排挤。这导致了双方爆发冲突。明争暗斗不断。经过长期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渐占据上风。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最终决定利用自己在武将当中的威信。发动致命一击。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最终在玄武门被杀身亡。
事变后。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并禅让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神龙政变:张柬之等人VS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
武则天晚年由于身体原因。对朝政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极受宠信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开始插手朝政。仗着宠信飞扬跋扈。太子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与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婿魏王武延基因暗地里讨论二张专政。在被二张得知后。三人先后被逼死。这使得李氏集团和武氏集团切实感受到了二张的威胁。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wei)、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人发动政变。
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以二张谋反为名。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王同皎也陪同太子李显来到玄武门。双方会合后斩断门栓。从玄武门攻入宫中。在迎仙宫走廊杀死张易之和张昌宗。随即又捕杀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人。袁恕己则随从相王李旦统率南衙兵马。将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等二张余党逮捕下狱。
随后众人来到长生殿。逼迫武则天退位。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监国。第三日。武则天禅位。第四次。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
景龙政变:李重俊VS李显、韦皇后等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李显重登皇位。并在神龙二年立第三子李重俊为皇太子。但大权却被韦皇后掌握。由于李重俊不是韦后所生。因此颇受猜忌。
武三思则因儿子武崇训因娶安乐公主。安乐公主又颇受唐中宗和韦皇后喜爱。权势极重。甚至超越了太子李重俊。凭借安乐公主的缘故。武家得以重入朝堂。安乐公主凭借宠爱。甚至一度请求中宗废除李重俊的太子之位。而立自己为皇太女。
神龙政变后。侍中敬晖、驸马王同皎等人意图彻底铲除武氏集团。但由于密谋泄露反被武三思一党所消灭。甚至还导致张柬之等人被牵连。
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在形势越发危急的情况下。李重俊率领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讳之、沙咤忠义等。带领左右羽林军及千骑三百余人。冲入武府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党羽十余人。随即命令左右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分兵守卫宫诚诸门。李重俊则亲自率兵从肃章门杀入宫中。追杀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
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随即簇拥中宗登上玄武门城楼。令左羽林将军刘仁景等率领飞骑百余人于楼下列队守卫玄武门。李重俊率军杀到玄武门后。在唐中宗的劝降下。叛军随即倒戈。李多祚、李承况、独孤讳之、沙咤忠义在玄武门下被杀。
李重俊随即率残部百余人从肃章门逃奔终南山。中宗下令赵思慎率轻骑追赶。李重俊逃至鄂县西十余里休息。被部下人杀死。
唐隆政变:李隆基、太平公主VS韦皇后、安乐公主
唐隆元年(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暴亡。疑似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皇帝暴亡。朝野人心惶惶。韦皇后意图临朝涉政。她扶持李重茂继位为帝。改元唐隆。并将南北衙禁卫军交与韦家子弟统领。
为了挽救李唐江山。李隆基于是与太平公主及其子卫尉卿薛崇简、西京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任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策划先行举兵发难。铲除韦氏集团。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身穿便服与刘幽求等人进入皇宫。到钟绍京住所集合。二更时分。羽林军果毅葛福顺拔剑直闯驻扎在玄武门左右的羽林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示众。令羽林军将士铲除韦氏集团及其死党。羽林军大部随即倒戈。
葛福顺将韦璿、韦播等人首级送给李隆基验看后。李隆基与刘幽求等人走出禁苑南门。钟绍京率领着工匠二百余人跟随在后。葛福顺和李仙凫则奉令分别率领左右万骑攻打玄德门、白兽门。两人分别杀掉守门兵将。攻入宫中。
李隆基则率兵守在玄武门外。三更时分听闻宫中鼓噪声起。于是率领总监及羽林兵进入宫中。韦皇后仓皇中逃入飞骑营。被飞骑兵所杀。安乐公主也被乱兵杀死。武延秀则被杀死于肃章门外。内将军贺娄氏亦被杀死于太极殿以西。上官婉儿亦被李隆基杀死。一夜过后。韦氏集团彻底被剿灭。
政变过后。继位不足一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也因功而得以参与朝政。但后来却与太子李隆基争权。双方斗争极为激烈。睿宗李旦为防止江山再度生乱。于是禅位于李隆基。改元先天。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连同党羽意图推翻李隆基。事泄后李隆基率先发兵平叛。太平公主一党被诛。太平公主亦被赐死于家中。
其他观点:
1李世民玄武门逼父弑兄杀弟
2武则天后期唐中宗神龙政变上位逼武则天退位。杀绝武氏
3韦皇后乱政。太平公主和临淄王李隆基(唐玄宗)发动唐隆政变。杀韦后。扶持李隆基之父李旦上位。实际太平公主掌权
4李隆基逼父杀兄。发动先天政变杀太平公主
5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太子李豫。李辅国、程元振发动兵变保护太子李豫。杀张皇后、李系等人。当夜唐肃宗病死(被逼死)
6宦官头目仇士良发动甘露之变。宦官掌握军政大权。废立皇帝
之后还有几次太监废立皇帝。最后皇朝杀唐僖宗。唐朝就灭亡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425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等人,安乐,玄武门,公主,神龙,太平,太子,皇后,武则天,之变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上大唐王朝一共发生了几次玄武门之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中国历史上一共发生了四次玄武门之变。第一次玄武门之变大家都很清楚了。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宫廷政变。唐高祖李渊有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