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八骑”是指哪些人物呢?他们的命运如何呢?
原创

“燕云十八骑”是指哪些人物呢?他们的命运如何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燕云十八骑是评书中靖边侯罗艺帐下的一支神秘的力量。

当然。在正史中。这支部队是不存在的。他只存在于人们的传说中。

这18名战将。具备以下特点:

一。绝对的忠诚。这里的忠诚不是只对大隋帝国或者大唐帝国的忠诚。他们的性质就有些像明朝末年将领的家丁一样。属于罗艺的私人军队。只对罗艺一个人忠诚!

二。武艺绝伦。这18个人都不是我们汉人。通通都是胡人子弟。胡人悍不畏死的血统。再加上汉人的韬略兵法的熏陶。再加上长时间的集体生活。这就打造出来这18条汉子。不仅精武绝伦。同时还头脑特别清晰。注重团队配合。作战中讲究互相掩护。

三。又酷又帅。这18名超级战士。个个身高马大。体格健壮。每个人都有八块腹肌。不仅如此。他们作战时头戴面具。身着黑色长披风。脚上蹬着一双马靴。作战之时就如同黑旋风一般。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冷酷无情的收割着生命。   

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蛮族前来进犯。罗艺决定打一次夜袭战。

夜袭作战。特别考验士兵的精锐程度。因为夜袭不同于白天作战。更加讲究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互相配合。这种特种作战当然需要特种部队出动。燕云十八骑首当其冲!

在罗艺的带领下。一共十九骑。骑着骏马。马摘铃人衔枚。直扑敌人营帐。这支军队杀入敌营。利用黑夜作为掩护。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敌人不知道来了多少隋军。不敢贸然行动。结果被这支精锐的特种部队冲动阵脚。使得敌人立脚不住。丢下三千人头。连夜撤退。没想到这十九个人就如同地狱来的使者一样。紧追不舍。不仅获得了斩首两万的战绩。还俘虏了敌人的首领。可以说立下了不世之战功。

换句话说就算两万个馒头。十九个人捡起来也要一晚上吧!更何况还要骑马作战。这已经超过当时人们作战的极限了。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十八骑。最早出现的在后赵天王、努力的奴隶皇帝石勒身上。他在起家的时候就是靠着十八员大将得以驰骋草原。建功立业。挣下诺大家业。很有可能后人将这个事迹通过艺术加工移植到了罗艺身上。

其实真实的罗艺可没有这种堪比狼牙特种部队的强大特战队。也没有罗成这个儿子。他打仗的水平也很一般。和窦建德作战只能说互有胜负。而窦建德在隋末群雄中。军事能力只能排在中下游。和王世充、李密这些同时代的人相比。差了一个档次。

在罗艺这个时代。存在一支真正的特种部队。那就是李世民亲自指挥的玄甲军。将罗艺的老对手窦建德活捉的。就是这支玄甲军。

有没有发现中国的古人爱用十八这个数字?看来他们很早就发现了18是个吉祥数。很多传说都和18有关:少林寺18铜人。动不动就是十八条好汉或者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过。基本上和十八有关的传说都只是传说。当然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能作为正史来对待。

其他观点:

相传。罗艺除了弯刀长枪外。还有一支颇为神秘的大杀器。那就是令人心惊胆寒的“燕云十八骑”。相传。这十八人是靖边侯罗艺训练出来的精锐骑兵。他们都是胡人。脸戴面罩。头裹黑巾。只露双眼。身着黑色长披风。脚踩胡人马靴。背负长弓。腰配弯刀。个个骁勇善战。令人心惊胆寒。

燕云十八骑的战斗力惊人。据说察哈台曾率军侵犯。而罗艺率领这支精锐骑兵夜袭。曾一夜之间斩杀了三千多人。等敌军退败后。燕云十八骑又穷追不舍。在察哈台的老窝杀了个酣畅淋漓。屠戮了两万多人。并取回了察哈台本人的首级。相传。此战后。北方游牧民族大多远走隔壁。不敢犯境。

这一说法是《隋唐演义》中的描述。后被搬上银屏。在《隋唐英雄传》中渲染地更为传奇。不过。剧中罗艺负伤身亡后。罗成觉得燕云十八骑太过凶残。杀戮太重。称之为“从地狱来的魔鬼”。便将他们解散了。看此情节时。我正读高中。心中颇为惋惜。觉得瓦岗寨失去了一支所向披靡的精锐之师。

然而。后来得知。其实燕云十八骑不过是历史小说演绎的情节。历史上并不存在。试想。以十八人之力。何以能够屠戮敌方两万余人?即便是两万支羔羊。也需要擒拿一阵呢。不过。也有人提出。《隋唐演义》中的燕云十八骑。是由“燕云十八旗”演绎而来。所指的是十八个“旗”的骑兵。

按照这种说法。隋末时在北方戍守有十八支骑兵精锐。每旗有四五百名骑兵组成。统归幽州太守罗艺指挥。罗艺是隋末时北方要员。也算得上是一方诸侯。握有重兵。不过。罗艺却选择了归顺李唐。并未参与逐鹿。据说。罗艺归顺后。这十八旗的军队。也被收编。成了李唐统一天下的主要军事力量。不过。此说是否准确。一直存有争议。

另外。正史中尚有“十八骑”之说。是指后赵建立者石勒早期的支持者。石勒是羯族人。出身贫苦。曾卖身为奴。生性豪爽。后来。不少人归附了石勒。帮助他起事。此事在《晋书》中也有记载:

最先归归附石勒的。主要是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鹰、桃豹和逯明八人。号称“八骑”;后来又有郭敖、刘征、刘宝、张噎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十人加入。加上此前八人。统称为“十八骑”。——据《晋书·石勒上》整理

石勒的十八骑。最初多是流民。身体强健。善于骑射。成为了他起家的资本。由于石勒身处幽燕之地。后人或以此演绎出了“燕云十八骑”的故事。并将其安插在了罗艺的身上。并被影视剧大家渲染。不过。历史上的罗艺并无“十八骑”这样的特种兵。

大体来看。关于“燕云十八骑”的传说。最初当是从石勒的十八位心腹“十八骑”演绎而来的。他们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恐怖。不过。相对于中原士兵来看。羯族出身的后赵建立者石勒及其军队。还是有着很强的战斗力的。而后人又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燕云十八骑”的传说。将其作为罗艺的“特种兵”。便传得神乎其神了。

其他观点:

燕云十八骑本名是燕云十八骑旗。是指当时驻扎在北地的十八支游牧建设兵团。总共是燕元十六州加代郡、云中郡两地。每个地方驻扎一个骑兵军旗。编制大约在435名~595名。这是隋唐时期的旗牌军制度。18个骑兵旗总兵力大约是9000多人。这支部队当时归幽州太守罗艺所有。由于罗艺是李建成的人。因此在李世民登基后。罗艺担心受到诛连。便于当年起兵谋反。结果被李世民镇压下去。罗艺被杀。燕云十八骑旗被收编。李世民在当时起用苏定方作为骑将。接管十八骑旗并调离幽州。并入李靖的军团里。

燕云十八骑旗在大唐历史上建立了很大的功劳。苏定方在接管燕云十八骑后。把总兵力扩编到11000人左右。苏定方带领这支部队向西最远的时候打到了里海边沿的土库曼斯坦;向南平定了吐蕃国的军事入侵;向东则打到了海参崴朝鲜等地。大唐帝国在最巅峰的时期总国土扩大了四倍。就是燕云十八骑旗打下来的。而其统帅苏定方也是我们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骑兵战将。

所以呢。燕云十八骑只是被写小说的书呆子给传神了去。那些写小说的都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人。从来没有到过战场。甚至连打群架都没见过。就是自己瞎掰意淫的。再厉害的18个人也不可能做到刀枪不入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57:32

    胡人,作战,骑兵,这支,石勒,精锐,的人,一支,都是,后赵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57:32

    没想到大家都对“燕云十八骑”是指哪些人物呢?他们的命运如何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57:32

    燕云十八骑是评书中靖边侯罗艺帐下的一支神秘的力量。当然。在正史中。这支部队是不存在的。他只存在于人们的传说中。这1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