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易经》,首先要学什么?读什么书?
原创

学习《易经》,首先要学什么?读什么书?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周易的原书是要看的。不过未必一上来就通读。

《周易》本不是连贯的“一本书”。而是一系列古典文献的汇编。包括易经和易传。易传是后人解释易经的文献汇编。一共是七种十册。故而又称为“十翼”。是为:

《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文言》、《杂卦》。

易经包括卦名、卦象、卦辞、爻辞。非常古朴难懂。

目前市面上编排形式。易经是与彖辞、象辞混编的。要注意区分:

图里的大象是解释卦辞的。小象是解释卦辞的。彖辞是解释卦辞的。易传里的其他几篇一般是单列的。

这其中。最重要的。大概是《系辞》。

《系辞》。是一部长篇大作。可以说是《周易》哲学思想的集中阐述。是整个《易传》最为灵魂的部分。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全文可说是充满了名言警句。字字珠玑。随便摘录一段。即可秒杀各路心灵鸡汤。成为朋友圈的集赞神器。

而且。《系辞》里有现存最早的、也许也是最正宗的。关于占蓍起卦方法的记载。

还有《说卦》。也很重要!

它是后世所有的周易预测取象技术的理论来源。不夸张的说。没有之一!

初学者而言。可以向浏览一下《周易》全文。肯定不会全懂。但是可以知道一个大体的框架、然后就有两条路可以选:

第一条路。如尚秉和先生所言。“学易先学筮”。也就是先学占卜。可以选的书是六爻法的《增删卜易》、《卜筮正宗》等书籍。梅花易数的《梅花易数》等书。这个对于学理的要求不高。反而能加深对卦象的理解。

学到一定程度。同时要加上卦理。就可以算得入门了。

第二条路。如荀子所言。“善为《易》者不占”。那么就先学卦理。可以先看一些名家阶段的书籍。比如南怀瑾先生就为国学普及做过大量工作。著述了许多相关的著作。入门阶段。古书是不太建议看的。曾仕强、傅佩荣先生的书籍。也很有特色。

在此要说的是。《高岛易断》。虽然是日本人高岛嘉右卫门写的。是占卦的书。但是易理部分也很扎实。甚至可以作为卦理的入门书籍来看。也无不可。

还有清末张丙哲的《占易秘解》和《周易卦象》。不要看书名很唬人。但是内容很容易懂。文字也比较白。既有占卜的内容。有很好的诠释了卦象和卦意。是古书之中。少数的几部入门者也可以看的。

这里有一个误区。讲八字命理、风水、紫薇、铁板、大六壬……等等术算之术的书。属于“易学”的范畴。但是不是《周易》。不是。真不是!从时间上讲。都也要晚很多。而且没有关于卦理和哲学思想的的诠释。入门阶段暂时不要看。

其他观点:

易经入门要先学什么

以下关于易经的介绍。大部分整理于各种资料。由于学界还有争论。故此。存而不论。另外一部分。来自于我个人的理解。欢迎各位与我探讨。

易经的来源

相传。上古之时。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大禹之时。洛水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献给大禹。伏羲、大禹等上古圣人。观察河图与洛书。开出先天八卦图。那时还没有文字。到周代之时。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期间。将八卦重叠。衍出六十四卦。并为六十四卦写了卦辞。周文王的儿子周公。为每卦六爻写出了爻辞。至此易道大显。故《易经》也称为《周易》。

易经的论文

孔子晚年喜欢学习易经。他根据自己对易经的理解。写了十篇研究易经的论文。称为《易传》或者《十翼》。“翼”有附翼、辅佐之义。这十篇论文分别是:《彖》上下、《系辞》上下《象》上下、《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孔子的这十篇论文。本来是独立于易经之外的。自宋代程颐开始。将彖、象、文言直接附于各卦各爻之后。将系辞、说卦、杂卦、序卦。附于易经之后。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把孔子这十篇论文。作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所以。第一个真正读懂。融会贯通易经的人是孔子。也可以说。孔子的十翼。的确也成了易经的一部分。不过。孔子只以人事解易。只包括易经世间法的部分。而不包括出世间法的部分。

易经的含义

易以道阴阳。古人看到太阳和月亮交替。这是最自然最明显的阴阳变化。所以用“日”“月”二字重叠。会意为“易”。因此。易有两个基本意思:交易:阴阳之对待;变易:阴阳之流行。全部的易经。只是讲阴阳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推阐万事万物。脱离阴阳之象和阴阳之数的易理。绝非正理。

卦是什么意思

卦。其实就是“挂”。把东西悬挂起来。让人来观察。看它象什么。故称为卦象。易经的道理。全在象中。象包含了无尽的道理。仅仅用人事来解释易理。只不过得到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爻是什么意思

爻。就是交的意思。代表阴阳相交。爻。也代表了阴阳的运动。因为只有运动才会相交。易经各爻。都是从卦里面出来的。因此。抛开卦单独谈爻。是错误的。孔子的《小象》。都是解释各爻爻象的。因此。抛开《小象》单独谈爻。也是错误的。

彖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彖”是一种猛兽。有点象犀牛。只有一只角。能够知道天机。人事吉凶。牙齿最为坚利。咬物必断。因此取“彖”的意义。来作为总论、决断一卦基本情况的断词。

三易是什么

关于“三易”的说法。大抵有如下三种:

1、指三本不同时代的易经:《连山》、《归藏》、《周易》《周礼》中记载:夏代之易。以“艮”卦为首。艮卦象征山。因此称为《连山》;商代之易。以“坤”卦为首。坤象征地。万物莫不藏于地中。因此称为《归藏》;《周易》。是周代之易。也有易道周普天下万事万物。无所不备的意思。

2、指易经的三种基本含义。东汉郑玄《易赞》、《易论》认为:“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3、伏羲、文王、孔子之易的合称。《四库全书》解释说:三易者。伏羲、文王、孔子之易也。一说为:天易、圣易、心易。我个人认为:伏羲之易。为天地之易。是用来解释整个宇宙的;文王之易。是圣人之易。是用来阐释万事万物的;孔子之易。是人世之易。主要用来阐释人间之事的。

易经的核心内容

易经的核心内容。包括了三个方面。即:易理、易象、易数。易无象外之辞。也就是说易理是依附于易象的。但至王弼注易以来。专重易理。象几乎都失传了。到唐代李鼎祚。恢复了一二分。到明代来知德。恢复了三四分。到清代的胡煦。基本恢复。到晚清尚秉和。易象大显。数的部分。自汉代焦延寿、京房一脉。基本拿来作为卜筮之用了。但事实上。易经的象、数、理是一体的。割裂开来单独而论都是错误的。而象、数、理。都是讲阴阳之象、阴阳之数、阴阳之理。只不过把阴阳之理推演到万事万物罢了。易经的核心是阴阳之变。

古代易学大家

古代研易大家很多。自孔子以降。汉代田何传易。逐渐流派纷呈。众说纷纭。但由于很多都没有写书。就不一一说了。主要说一些有著作的。焦延寿。核心著作《焦氏易林》;魏伯阳。核心著作《周易参同契》;陈抟。核心著作《河洛理数》;邵康节、核心著作《梅花易数》、《皇极经世书》;李鼎祚、核心著作《周易集解》;来知德、核心著作《来注易经图解》;胡煦、核心著作《周易函书》;尚秉和、核心著作《周易尚氏学》。另外一些大家。我个人认为有待商榷。他们有的偏重易理、有的偏重易占。如:王弼、核心著作《周易注》;孔颖达、核心著作《周易正义》;朱熹、核心著作《周易本义》;程颐、核心著作《伊川易传》;麻衣道者、核心著作《火珠林》;虞翻、核心著作《周易注》;京房、核心贡献“八宫卦”;

学易者的正见

孔子说得很好:学易学得好的。精微洁净。学得不好的。一个字:贼。学易的目的。乃是通过易经阴阳推阐之妙。领悟宇宙人生之真理。进而达到与“道”合一。天人合一之境界。占卜是学易的一个方便法门。可以让人“玩索而有得”。若过分追求占卜的结果。则无异于舍本逐末。

易经入门要先学什么的顺序内容根据张成老师喜马拉雅FM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

其他观点:

既然想学易学。多半是要学能占卜的术数!易经有占卜功能。但是他描绘事情比较粗略。与其他术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所以专业的预测师没有用易经进行占卜的。不过。64卦的框架结构和基本象义。许多术数都被借用。

易经以八卦为载体。共有64卦。每个卦配上卦辞。爻辞。通过摇卦生成64卦中的某一卦。通过固定的卦爻辞。套出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做比喻。摇出的卦。可以比做抽签。64卦。64个签。64个故事。64个事物事物发展场景!

但是。64卦的每一卦都是由两个八卦叠合而成。八卦由阴阳符号二进制数组合而成。内部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映射出社会生活。人事关系的逻辑。所以八卦的内涵比抽签复杂一些!

具体看什么书。市面上任何一种《易经》都可以。大同小异。因为是经书。两千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0:00

    易经,周易,孔子,阴阳,著作,核心,系辞,大禹,入门,都是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0:00

    没想到大家都对学习《易经》,首先要学什么?读什么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0:00

    周易的原书是要看的。不过未必一上来就通读。《周易》本不是连贯的“一本书”。而是一系列古典文献的汇编。包括易经和易传。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