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少阳的震1离5中。离5数字大于震1。更显示阳性。所以为纯阳。震1为阳中阴。太阳中以此类推。得到乾7为纯阳。兑3为阳中阴。在阴仪中。少阴的巽6大于坎2。更显示阳性。所以为阴中阳。坎2为纯阴。在太阴中也以此类推。得到艮4为阴中阳。坤0为纯阴。
如此。得到了先天八卦图中的两仪、四象与八卦的分类。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主要采用的是数字分类的方法。用事物运动周期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但此方法需要一定的基础。在这里论述起来文字较多。所以省略了。以上内容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收看本人在今日头条的连载。也可以和本人商榷。表示欢迎。
其他观点:
“四象生八卦”是《易传 · 说卦传》中的一句经典名句。其完整的表达是:“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是。八卦的三个卦象既不是二爻或四爻组成。而是三爻组成的。因此“四象”如何生成“八卦”。一直是大家探究的问题。但并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我们可以借助量子力学的基态和叠加态的概念。结合具体模型来分析“四象”生成“八卦”的过程。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太极生阴阳。而阴与阳就构成了生成更复杂状态的两个基本元素。也就是两个基态。本文称为阴态或阳态。即所谓的两仪。二是阴阳两个基态相互叠加。形成了太阳(纯阳或阳阳)、少阴(阳阴)、少阳(阴阳)和太阴(纯阴或阴阴)四个叠加态。即所谓的“两仪生四象”。四象(四个叠加态)中太阳(纯阳)是100%的阳。太阴(纯阴)是100%的阴。两者方向相反。少阴(阴阳)、少阳(阳阴)的阴阳各占50%。但两者的方向相反。我们可以用阴阳太极图表示四象的方位分布和阴阳变化规律。三是将四个叠加态(四象)与阴阳两个基态再叠加。形成了八个叠加态(八卦)。即所谓的“四象生八卦”。八卦中乾卦(纯阳)是100%的阳。坤卦(纯阴)是100%的阴。两者方向相反。其他六卦是阴与阳的叠加态。各卦阴阳的比例不同。方向也不同。我们可以用先天八卦图表示八卦的方位分布和阴阳变化规律。
我们用图2的包括了太极图的“先天八卦图”。分析四象与八卦的方位分布和阴阳变化规律。从图2中可以看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由两个阴阳鱼组成的阴阳太极图。可以表达四象的方位分布和阴阳的演变规律。阴阳太极图的白鱼部分表示阳。上部顶点为纯阳。最左边表示少阴;黑鱼表示阴。下部低点为纯阴。最右边表示少阳。左边表示从纯阴到纯阳的阴阳变化过程。而右边边表示从纯阳到纯阴的阴阳变化过程。如果把阴阳变化看成一个整体。四象仅仅是其中的四个特殊点。二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的八卦。根据图1中八卦的阴阳属性。再与太极图中阴阳规律匹配。排定八卦的方位。相应的八卦中乾卦对应纯阳。而坤卦对应纯阴。其他六卦都是“阴与阳的叠加卦”。也是按照太极图的阴阳变化规律排序的。表明八卦阴阳变化规律是与太极图的阴阳规律是一致的。三是八卦对应八种自然现象。而这八种自然现象也根据其自然属性按照太极图的阴阳规律排序。从而使自然现象与阴阳和八卦的变化规律相一致。通过简要分析。我们知道四象与八卦都是阴阳变化中的特殊点。其方位分布和阴阳变化都是按照阴阳太极图的阴阳演变规律排定的。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性。
总之。当我们将阴阳两个基态叠加时。我们就可以得到四象(四个叠加态)。如果我们将四个叠加态(四象)与阴阳两个基态再叠加。我们就可以得到八卦。而包括了太极图的先天八卦图。很好地演绎四象和八卦的方位分布与阴阳演变规律。如果我们将阴阳看成一个整体。不论是四象还是八卦都是其阴阳变化中的特殊点。从中我们清晰地知道了四象与八卦的关系。
其他观点:
刚才看到你的提问。正好前些日子刚发过一篇先天八卦的生成方式。就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下。
先天八卦的传说
史书多称伏羲发明了八卦。关于伏羲制作八卦。《易经 · 系辞下》有较为详细地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先天八卦
重点笔记:乾为天。数一、兑为泽。数二、离为火。数三、震为雷。数四、巽为风。数五、坎为水。数六、艮为山。数七、坤为地。数八。
先天八卦的演变过程
《易传 · 说卦传》有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曾说:“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到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后的状态。”伏羲氏也是按此过程而演化八卦。具体伏羲是如何演化八卦的呢?古学者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阴阳变化而成。阴阳便是两仪。但是只有阴阳还不足清楚的表达。所以便在阴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组阴阳。(阳的那边再分阴阳、阴的那边同样也再分阴阳)便形成了四象。四象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继续分阴阳。便得到现在的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请看图一:
(图一)太极到八卦的濱化过程
图一所看到的八卦。与现在大家看到的八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现图一所表达的八卦是二维空间的八卦。现在流行并应用的八卦。是表达三维空间的事物。所以伏羲。又对八卦进行了三维的变化。请看图二:
(图二)二维空间八卦模型
为了让大家看起来更方便一些。我们把八卦只保留了卦名。目前的八卦是二维空间的表现手法。这就像是我们从太空视角看地球一样。他就是一个平面的圆形。我们要得到正确的地球。必须从二维的顶视转到轴视图。假设以八卦中心为太极点。沿X轴把二维八卦。旋转90度。便得到三维立体式的八卦。(这里涉及到一个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劈地”。这个传说其背后所阐述的就是。八卦从二维模型到立体三维模型的演变过程。中国很多神话故事。其背后所阐述的都是很深的易学知识。雾隐文化会在以后和大家一起交流这些故事。)如图三:
(图三)三维空间八卦模型
图三。表现的便是伏羲把二维的八卦。立体化后的结果。这里的八卦。并不是一个S形的曲线。而是类似弹簧一样的螺旋状。大家可以参考伏羲女娲的图画和雕塑。如图四:
(图四)伏羲女娲
再经过不断的演变、深化。最终形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先天八卦图。所以八卦并不是一个平面的模型。而是宇宙的立体模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伏羲女娲的结合和现代医学认为的基因链几乎完全一样的。所以女娲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背后讲的也是易。请看图五:
(图五)现代医学基因链
注:由于篇幅有限。关于盘古开天劈地、女娲造人的传说。和先天八卦之前的关系。雾隐文化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进行更详细的解读。
经过不断的完善、便成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先天八卦。如图六:
(图六)先天八卦
伏羲制八卦故事
原文大意是说:在天地洪荒的时期。伏羲在闲暇之余。时常站在黄河边的坡地上。苦思宇宙的奥秘。抬头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俯下身子察看山川万物的法则。不断的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
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巨响之后。黄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然顺河而下。直黄河河心之上的分心石上。通体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
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察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
又经过长时间的思索。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 表示阳。以“- -”表示阴。用12条长线和24条短线进行排列组合。构成8种图形。这些用长短不同的线条构成的图案。就是八卦。以便可以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
先天八卦简介
《周易 · 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以上说的是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称为伏羲八卦。由宁代邵雍所传。其源于道家。先天八卦讲的是匹配、对待之体。讲的是对称、平衡。例如:乾居南、坤居北。而遥相对称平衡。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阴阳相对。而又相成。乾为天。坤为地。乾为父。坤为母。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天体运行是有规律的。然后用卦画来仿效其运行规律。最后便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先天八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615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阴阳,四象,先天,太极,太极图,女娲,伏羲,规律,都是,纯阳
没想到大家都对八卦图是怎样表现四象生八卦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少阳的震1离5中。离5数字大于震1。更显示阳性。所以为纯阳。震1为阳中阴。太阳中以此类推。得到乾7为纯阳。兑3为阳中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