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有怎样的风格?
原创

李清照的词有怎样的风格?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回答: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

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除诗词外。李清照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一位从大明湖畔的绿茵走来的女子她的一生如花一般绚烂。让世人铭记于心。年少时的她集父母的宠爱于一身。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是位名副其实的闺阁千金;婚后的她是丈夫捧在手心里的至宝。琴瑟和鸣。恩爱有加然而。或许是天妒英才。她生命的后三十年。只剩下难言的苦楚与凄凉。国破家亡。丈夫与世长辞。独留她一人在这动荡不安的尘世间颠沛流离。这样的人生于她是不幸的。但于天下爱词之人而言却是有幸的。李清照如此。南唐后主李煜亦是如此。皆因他们的不幸遭遇才铸就了那么多不朽的。深入人心的倾世绝唱。

她爱诗。爱酒。爱春花秋月。她写雨。写风。写悲欢离合。岁月悠悠。如江河流逝。黄花莫比美人瘦。美人不堪永世忧。只有文字珠玑。让世人铭记。铭记。一位女子的诗性人生。花一般绚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

花自漂流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糜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然。优美的词句远不止这些。那清丽温婉的女子是何等的才情。为世人留下了如此多的瑰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应无人可及吧!冯梦龙称赞其“闺阁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的确当之无愧!



其他观点: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前期词风清丽深婉

李清照的前期。主要指她在少女、少妇的一段时间。这期间的词。词风清丽深婉。主要描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活泼清新。语意隽秀。抒写了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有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以《如梦令》为例: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词中。表现出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形象。这里没有丝毫的造作和粉饰。作者捕捉了闺阁生活中一次荡舟的活动。形象地描绘出塑造了一个天真无邪。娇态可人的纯真少女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她开朗、清纯、多情、善感的性格。

词人笔法精致、生动、细腻。寥寥数笔。将人和景融为一体。仿佛已经让读者看到夕阳映衬下的那一张张充满稚气。但个性张扬的年轻人。这此情此景多么壮观而美妙啊!

李清照的后期词风低沉凄苦

李清照的后期。即南渡后。国破家亡。凄苦的身世之感。深厚的故国之思。使她的词风突变。这时期的词风显得沉郁凄凉。如后期词作的名篇《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这首词是自己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倾诉出国破夫亡。饱经忧患和流离失所生活之后的哀愁。情绪相当消沉。

全文采用一些十分平淡的形象化语言。构成一幅低沉凄凉的画面。与前期词中的类似题材相比。词风明显变化。

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音律声调明白流畅。

李清照善于用浅近易懂的“寻常语”来表达清新、深刻的情思。如她的《凤凰台上忆吹萧》中“起来慵自梳头”。“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等。几乎都是口语。不用译读。人人都可以读得懂。在《一剪梅》中。“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作者却将相思之情演绎得如此耐人寻味。

李清照所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如《永遇乐》中的词句。语言也不是尽力织绣。开关对句可见工致。

抒情曲折含蓄。于身世之感融入家国之痛。格调凄婉悲怆。

李清照的大多数词作。虽然很容易读懂。但是要真正透彻地理解其中所蕴藏的感情。却不那么容易。抒情曲折。讲究委婉含蓄。蕴籍深远。是李清照词的又一个特点。

如《醉花阴》。写尽日闲愁。“人比黄花瘦”。而终不点破“愁”从何而来。表面上是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表现的是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而成为传世名篇。

李清照有许多词都很含蓄。用可感的景物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却将其中的具体内容放在一个大的空间中。让读者去揣摩。在细细品味中去体会。尤其是后期的作品。多将身世飘零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融为一体。写出了婉约词的忧伤绝唱。

于平淡中见浓烈。于细微处见精神。倜傥有丈夫气。

李清照的作品第三个特出特点就是。于平淡中见浓烈。于细微处见精神。

这一独特风格尤体现在《永遇乐.元宵》中。这首词。写的全是实景实事。唯其真实。才使人越发能体会到词人那满腹的心酸。深沉的悲哀。

李清照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明慧和细腻柔丽。又有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开朗和贞刚气质。她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如《渔家傲》。

“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有俊逸之气。追念往事的凄苦之词。其中也流动着一种爽逸之气。与一般流行的香软词风异趣而别树一帜。无脂粉气。无闺阁气。就是有丈夫气。就这一点而言。易安体的风格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婉约”所能概括的。她以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情体验。将婉约词提高到新的境界。

其他观点:

宋代文坛“小s”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强调词别是一家。她以女性词人独特的的细腻来写闺情词。同时还具有丈夫气。成为“易安体”的开山鼻祖。

早期。她善于写自己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活环境来展现她的内心世界。

后期。她颠沛流离。她的词总体\"凄婉悲怆\"既有婉约本色。又有家国情怀。

在传统的婉约基础之上。增添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融合。读来更令人凄怆欲绝。

李清照的语言都是生活化的。但能巧妙的表现出内心情感世界。

口语也罢。书面语也好。在她的提炼下就别具一格。分外醒目惹人爱。如绿肥红瘦。

都说李清照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的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就如《武陵春》中。她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就将内心犹豫和不堪负载的愁苦生动量化。并具体化到我们眼前心里。这份曲折生动且巧妙自然。非易安恐无人能驾驭!

李清照善于运用叠字。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头一连十四个叠字。就将一个人的那种孤独落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

她的词还有一种刚健气。潇洒不羁。

抛开词的范畴。李清照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着实英气逼人。同时又充满独特魅力!简简单单却令人回味无穷。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她勇敢写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善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其词其人。令人钦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1:14

    李清照,婉约,词人,闺阁,丈夫,语言,后期,善于,身世,凄苦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1:14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清照的词有怎样的风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1:14

    回答: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