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十月革命前的沙俄。弱。但不小。而且弱也只是相对当时的列强而言。虽然东败于日本西败于英法德。但吊打亚非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区还是不成问题的。
其他观点:
沙俄被誉为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日俄战争中沙俄被新兴的东洋岛国打败。被迫将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利益让渡给日本;一战中俄军有2254400人阵亡、3749000人负伤、3343900人被俘。惨重的损失直接诱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导致了沙皇俄国政权的覆灭。然而继承了沙俄领土并事实上因为芬兰和波兰的独立而有所缩水的苏联却在接受沙俄留下的烂摊子后在几十年间一跃成为同美国分庭抗礼的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那么苏联是如何实现这一逆袭的呢?
历史上俄罗斯长期深受封建农奴制的束缚。工业化进程长期滞后于西方。事实上俄罗斯就其文明与体制的进化程度一直滞后于西方。然而俄罗斯凭借自己庞大的疆域和人口即使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也能以数量弥补质量的方式实现规模效应。于是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就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每当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出现结构性变革之际俄罗斯就会因为自身文明与体制的滞后而被西方甩在身后;而当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体系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俄罗斯的体量优势就会逐渐弥补文明、体制、技术上的不足。
俄罗斯帝国由盛转衰的时期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列强急剧向工业化转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决定一国国力强弱的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规模体量。而是体制和技术创新。因为创新会带来跨越式发展。而深受封建农奴制困扰的俄罗斯帝国恰恰并不擅长创新。因而被抓住时代机遇改革创新的西方列强迅速超越。而当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体制和技术创新日渐平稳后俄罗斯自然也会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尽管经过学习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仍有差距。但这种差距完全可以通过俄罗斯的体量规模得到弥补。于是俄罗斯历史上就始终不断呈现这种大起大落的盛衰转折。
苏联从沙俄手中接手的遗产其实并不算少:尽管由于芬兰和波兰的独立而有所缩水。但沙俄的绝大部分领土仍为苏联所继承。同时继承的还有这广袤领土上的资源和人口。在经历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已由一个农业国过渡成为一个具备自主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国。尽管此时的苏联在生产技术上仍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凭借庞大的规模体量已能实现质量不够数量凑。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大约为7000万、全年的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630亿千瓦时;同一时期1.7亿人的苏联创造了1830万吨的钢产量和48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尽管这一数据仍低于德国。但苏联凭借自身的规模体量优势仍在不断缩小差距。当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消灭了几百万苏军。夺取了苏联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但苏联在军队数量上超过德国的现实并未改变。与此同时在苏联的后方基地全国人民都被发动起来源源不断地为前线生产所需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等战略物资。正是凭借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的支撑才使苏联在苏德战争中反败为胜。
其他观点:
然而同时期的苏联。则在中东欧以及亚洲获得了很高的影响力。形成了一个超大国土面积的国家。加上集权统治。自然资源充足。军事工业发达。西欧整体无能力威胁苏联。这造就了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而之后。也正因为西欧发展加快。苏联衰败。中东欧各国不愿意跟着苏联混了。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645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苏联,沙俄,俄罗斯,体量,体制,时期,规模,列强,德国,西欧
没想到大家都对当初的沙俄是真的弱小吗?为何之后苏联能够一跃成为超级大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十月革命前的沙俄。弱。但不小。而且弱也只是相对当时的列强而言。虽然东败于日本西败于英法德。但吊打亚非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