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了哪些“殖民地”?古代有殖民地的国家才算是“帝国”吗?
原创

清朝统治了哪些“殖民地”?古代有殖民地的国家才算是“帝国”吗?

好文

热门回答:

严格来说。清朝没有“殖民地”。

算得上“帝国”的不一定有“殖民地”。

清朝。一般看来就是“腐败无能”的代名词。其实不完全是。

准确来说。他的衰败是从乾隆末年开始的。真正的“腐败无能”是在晚清时期。

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内部政治腐败。外部面临多国侵略。清朝日渐衰败。

客观来说。整个清朝自1636年开始建国到1912年灭亡。历经近300年时间。

最为兴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1316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多。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约一半;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和强国。

因此。中国周边。朝鲜、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十几个国家。都乐意做中国的“藩属国”。

“藩属国”不等于“殖民国”。更不是等于“殖民地”。

什么是“藩属国”?

是指名义上保有一定的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从属并受制于他国的国家。

什么是“殖民地”?

是指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完全没有自主权。领土甚至被他国占领。

我们国家从西汉开始就有“藩属国”。

但是。中国历代王朝对“藩属国”多采取“怀柔政策”。薄来厚往。

很少干预他们的内政。还无偿为其提供保护。

很显然。清朝没有“殖民地”。

如此看来。我们国家古代没有“殖民地”。

但是。出现了好几个“帝国”。分别是:大汉帝国、大唐帝国、大明帝国及大清帝国。

被称为帝国只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领土广大。军事。经济实力强大。本国疆域不固定。有能力任意扩张;

第二。多民族。多元文化。在区域内是最高政权。

总结:“帝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本区域内自身综合实力最强。愿意保护自己的盟友而不干涉其内政。

另一种是。同样在自己区域内实力最强。打着保护盟友的幌子。干涉其内政。甚至侵占其领土。任意扩张领土不受限制。

其他观点:

帝国在狭义上用来形容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所以是不是帝国与殖民地无关。殖民地指强国在国外侵占并移民居住的地区。后泛指丧失了政治经济独立权力。受他国管辖的地区或国家。在清朝实施的宗藩体制下。各藩属国在政治、经济上独立性都很强。所以清朝是没有殖民地的。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


宗藩体制是中国传统的外交体制。华夏文明自秦汉以来逐渐成熟成型。到隋唐之时。已经依靠其先进的文明体系打造出了一个独步世界的中华文化圈。从某些角度而言。整个东亚世界都是依靠此文化圈维系。这一文化圈逐渐形成所谓“宗藩体系”。中国是宗主国。邻近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都是藩属国。定期上表纳贡。新君继位也需要中原政权皇帝的批准方可进行统治。中原政权则负责保护和教化这些藩属国。这种依靠文化、政治、经济手段连结的“宗藩体制”。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中国通过朝贡贸易给周边小国一点好处。再通过分封来认同该国王室的合法性。关键时刻承诺使用点武力给予保护。从而获得该地区名义上的管辖权。这个成本是很低的。这管辖权。既然是名义上的。那还能有啥好呢?两个方面的好处。①从文明进程角度而言。这是一个漫长的、柔性的文明扩张过程。中国的政治边疆从黄河流域扩张到后来那么大的版图。其实就是用了这个办法。你先是我的藩属国。你进贡。我保护。维持一个表面上君臣关系就行了。但是渐渐地。文明的向心力会让你渐渐地倒向中原文明。加入中国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政治的边疆不就扩张了么?②藩属国是中国的安全屏障和战略缓冲地带。事实上。屏藩、藩王、藩国的这个“藩”字。其实就是篱笆墙的意思。

但是鸦片战争之后。这个局势就变了。这时中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海上。而不是来自于传统的西北、东北和西南了。大清帝国和英法讲和的过程。其实也是安全意识往海洋上看的过程。渐渐地。就放弃了对藩属国的经营。

这一点。从对琉球问题的处置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琉球就是今天的日本冲绳。原来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从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开始。琉球其实既是中国的藩属国。也是日本的藩属国。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为难啊。两边称臣。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藩属国的态度变了。要“废藩置县”。日本天皇下诏。以琉球为藩属。1873年又列琉球为府县。1875年5月.日本强令琉球国王停止对中国的“朝贡”。并派军队驻扎琉球;为了消失中琉之间“宗藩关系”的痕迹。6月又强令琉球改用日本年号。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事实上将琉球置于其统治之下。中国当时的策略仅止于谈判。甚至请出来美国的前总统格兰特出来斡旋。请注意。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刚刚十年。日本的国力和大清还是没法比的。所以。大清帝国对琉球的这个态度。其实反映了当时的外交基本策略。就是向内转。管好自己的事。不再主动经营藩属国。和日本的态度截然相反。

但是。你不经营。藩属国带来的麻烦迟早还是要找上门来的。

五年后。1884年的中法战争就是这么来的。法国盯上了中国的另一个藩属国越南。要越南脱离中国独立。大清当政的恭亲王奕䜣两头为难。不打吧。舆论不答应。传统也不答应;打吧。又明知道国力不行。所以。中法战争。是中国在万般不情愿的情况下。在没有清晰的战略路线和战争准备的情况下。被一步步地拖下水的。中法战争结束后。1885年6月。中法正式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18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远征从对朝鲜进行侵略。胁迫朝鲜订约通商。另一方面派人来华交涉。当时总理衙门答称:中国向来不干预朝鲜的内政外交。日本趁此借题发挥说。中国既不过问朝鲜事务。所谓“属国”只是空名。日本决心以“自主之邦”对待朝鲜。遂于1876年2月26日迫使朝鲜签订了朝日“江华条约”。“江华条约”明显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国在朝鲜“宗主权”的野心。此后。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先后酿造了1882年“壬午兵变”和1884年的“甲申政变”。“虽然由于清军的迅速行动平息了这两次事变。但日本还是趁此迫使朝鲜签订了1882年的《仁川条约》和1885年《汉城条约》。扩大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权益。由于日本并不满足于这些利益。在其准备就绪之后;就发动了侵略朝鲜继而侵华的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确认朝鲜“独立”。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结束。

随着西方的殖民入侵。清朝的宗藩体制逐步被瓦解。清前期。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皆为中国藩属。后英印展开对这些国家的兼并和侵略。诸国纷纷向中国告急。但其文报中将英印称为“披楞”。昏聩闭塞的清王朝竟然不知道“披楞”就是英国。以为是一个什么远方的小国。而没有予以理会。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相继沦英。英国进一步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此时的清王朝已对国际形势有了明确了解。制定了结好尼泊尔。维护其藩属地位以遏制英印侵略和政策。尼泊尔也惩于南麓诸国相继沦亡的殷鉴。积极维护和中国的关系。

中尼的宗藩关系从国际法上大大延缓了英印侵略尼泊尔的进度。对我国西藏也是一种很现实的保护。尼泊尔是数千年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宗藩。

其他观点:

君主制、疆域辽阔、统治与控制多民族、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叫帝国。

所以。清朝是帝国。但不必需要有殖民地也可以是帝国。

清朝有殖民地。清朝把汉地、新疆以及西藏当作殖民地。但是。由于民族融合以及汉人武装的逐渐壮大。清朝逐渐走向了明满实汉。殖民地色彩逐渐淡化。

到清朝后期。汉人大量向东北、蒙古、新疆及西藏等地区移民。朝廷先后在新疆与东北效仿汉地建省。并拟在西藏与蒙古地区建省。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而未能实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苏梦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5:29

    藩属,琉球,日本,朝鲜,中国,帝国,殖民地,清朝,越南,国家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5:29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朝统治了哪些“殖民地”?古代有殖民地的国家才算是“帝国”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5:29

    严格来说。清朝没有“殖民地”。算得上“帝国”的不一定有“殖民地”。清朝。一般看来就是“腐败无能”的代名词。其实不完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