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最后姜子牙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创

《封神演义》中最后姜子牙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冶众率众服众者为公。为公者私身己废。此身即废。全属公有。公者忘私。公者为众。为众者岂贪己身之荣辱。

太公八十遇文王。目的是推翻残暴的商纣。为的是救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仅凭自己年老之躯。上不能冲锋陷阵。下不能服众率兵。得一贤主。借助其力方可成势。于是他别出心裁。直钩垂钓。终于勾来了贤德的文王这条大魚。

于是乎实施主张。实现目标理想。为大周铺垫八百年江山。而他自己功成名就。是人该归隐。因为局势己定。恃功忘形。毕定功高盖主。为人忌怛。归隐最为上策。不如顺坡下驴。封得鲁地。福蔭子孙。为上上之策。

然已身老态。享功名富贵时日不多。过贪必废。因此收拾残局。告赏天下。慰藉生灵。安抚亡灵。遂以封神结局。封神者。追思加封。阴阴两界相隔。实为纪念。无多大意义。死后为神。姜子牙还活着。故不能封神。然这些亡灵皆因他而亡。他凭权力依然能操纵其死生。与其说是杏黄旗与打神鞭的威力。还不如说是丞相的权威。因封封而安众。是以了局。

姜子牙虽未封神。但其功成名就。究虚妄何必。但功名非唾手而得。是头颅与鲜血铸就。其中功过是非。己往事成烟。干戈即平。事非己定。安抚是必须的。

再从领导者的身份说。任何时期必须天下为公。无公心。不克己。是成不了大任的。

其他观点:

姜子牙代表的是上天的旨意。让姜子牙执掌封神榜。说明道家修炼者们的本事再大。也无法逃过老天的掌控。即使像姜子牙这样的凡夫俗子。一旦得到了老天的认可。就成为了命运主宰。掌控了千千万万修道者的命运。姜子牙封你是什么神。你就是什么神。就得乖乖地归位。暗讽道家修炼的长生不老术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最后依然逃不过身死道消的下场。还不如一个凡人姜子牙的结局好。

大多数封神演义的读者。认为姜子牙应该也被封为神仙好。姜子牙把别人都封了神。他自己死后却没有神位。读者们都为姜子牙感到惋惜。甚至认为姜子牙是个大公无私的人。把所有人都封成神了。他自己却什么都没得到。白忙了一场。有这种想法的朋友。是大错特错。

封神演义里。引起这场神魔大战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原因是谁也不想死。更不想死后被封神。

如果不想成神。只有杀死别人。才能成全自己。因此才爆发了一场神魔大战。

姜子牙当然也不想死后成神。成神没有任何好处。否则就不会有封神大劫这个说法。封神对修道者来说。是一个身死道消的劫数。死了被封神后。就是一了百了。有了所谓的神位。就等于死后被禁锢封印了。以后再也没有了追求大道的机会。所以在封神演义一书里。没有谁愿意死。更不愿意被封神。封神对于修道者来说。等于断送了自己大好的前程和理想。

现在朋友们一定明白了。成神对修道者来说。意味着死亡结束。是一个有死无生的劫数。姜子牙没有成神。意味着姜子牙还有追求大道的机会。

封神演义这部神魔小说。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尤其突出的一点。让世人对道家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认识。让世人对道家产生的第一个错误的观点。人们认为道家修炼者会有劫数。

道家修炼者修行圆满后。羽化飞升时要斩三尸。斩字就是杀的意思。所以被认为犯了杀戒。要被老天惩罚。后世之人因此认为修道者是逆天而行。会有天劫。甚至认为修道者会遭受天打雷劈的灾难。

道家讲的是天人合一理念。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修道者在封神演义一书中。却被歪曲成逆天而行。

封神演义这部神魔小说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误导。让后世之人普遍认为修道者会犯杀戒。并且因此引来了杀劫。修道者会被老天惩罚。

封神演义让人们产生的第二个错误认识。让人们觉得修道者死后封神好。把人们对神和仙的认识引到了歧途。

神仙是人做的。是活的。所以才会被世人称为活神仙。而不是死神仙。

封神演义里说修道者只有死后才会被封神。活着不能成神。其中隐藏着深意不言而喻。修道者死后封神。完全是对修道之人的全盘否定。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修道的认识。

修道追求的是长生不老的大道境界。成为不受天地规则制约。自在逍遥的活神仙。在封神演义里却被说成了死后被封神。一点都不逍遥自在。不仅要对昊天大帝俯首称臣。还要受天庭的管制。这是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对道家修炼者的一个彻底的颠覆。使后世之人对道家修炼者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误导。

在封神演义里。没有死的道家精英。譬如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大金仙弟子。只有投靠西方教。成为佛门的菩萨。护法。才逃脱了这场封神大劫。才不会身死道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成了佛门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惧留孙和燃灯道人。则成为了佛门的两位过去佛。甚至让阐教领袖元始天尊为了抵抗封神大劫。和西方教勾结到了一处。共同对付自己的师弟通天教主。对付同根一脉所生的截教。最后的结局阐教和截教灰飞烟灭。而一千年后。佛门开始大兴。暗喻道家最后消亡了。被佛家取而代之。

当我们看懂了封神演义这部小说的内涵。也就明白了封神的真正意思。对道家修炼者来说。被封成神就是大道飞升的终结。意味着理想和前途的破灭。就如同我们本来能进入大学里深造。却被强制安排进了建筑工地当了搬砖力工。会有人心甘情愿的去当搬砖工么?当然不会。

姜子牙虽然资质很差。但他也不会甘心放弃追求大道的理想。去当没有任何前途的神。只要不被封神。姜子牙就有追求大道的机会。此生不成。还有来世。百世。千世。总有一天会修成大道的。

其他观点: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事情。既要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也知道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故欲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

因此。这个问题要想知道《封神演义》里姜子牙的结局说明了什么。先要了解姜子牙到底是什么结局。

姜子牙。东海许洲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而立之年本应成家立业却看破红尘。独自上昆仑山求仙问道。拜在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成为阐教一名二代弟子。四十年间苦熬岁月潜心修道。奈何生来命薄只可享人间富贵。被元始天尊赶下昆仑山。命其辅佐西岐武王东征伐纣并代自己执掌封神。虽说极不情愿却师命难违。下山后因离家已久世上已无亲人。先是投奔了结义兄弟宋异人。在其贴心的照顾下。已是古稀之年的姜子牙还迎娶了黄花闺女马氏。

之后。摆地摊卖过竹筐、面粉。当过酒店经理也贩卖过牛羊牲畜。不过都因专业不对口而一事无成。便暗暗自责觉得愧对兄弟。宋异人笑着安慰道:“钱乃身外之物贤弟不必惆怅。花逢时发人以运为主。该来的终有一天会来。”真的是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化成龙。后花园姜子牙施展法术擒拿五路神。摘星楼三昧真火火烧琵琶精。被纣王封其下大夫。不过。纣王受九尾狐蛊惑。以造鹿台为名设计暗害子牙。所谓凤栖梧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看透纣王这个昏君后。姜子牙借水遁连夜赶回宋家庄。一纸休书与马氏相忘于江湖告别宋异人奔向西岐。

磻溪边文王慧眼识英雄聘子牙为相。兵伐崇侯虎大快人心。辅佐武王打败各路来犯之敌。九十二岁金台点将率大军挺近五关东征伐纣。孟子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无不战。战必胜矣。”纣王诛杀忠臣良将天下民心殆尽。故姜子牙一路长驱直入风卷残云。摘星楼下火初红。成汤事业化飞灰。子牙一计成王业。致使诸侯拜圣君。

姜子牙封神后。武王为天下诸侯与征战红尘分茅裂土加官进爵。姜子牙位列五侯九伯之上赐齐国。在位期间治国有法使民以时。一片繁华昌盛之象。后子牙薨。

太公在齐。治国有法。使民以时;不五越月。而齐国大治。──后子牙薨。公子灶嗣位。至小白。相管仲。伯天下:“春秋”赖之。后至康公。方为田氏所灭。

——《封神演义》·一百回

封神原著中说姜子牙最后死了。在位多少年活了多少岁都没有提及。如果结局仅仅是这样。那问题的答案也就容易多了。

无非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姜子牙东征伐纣被封齐国国君可谓贵不可言。但是一个人不论地位多高富贵多少。终究也是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急急流年滔滔逝水。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

不过。《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真是这样的结局吗?非也。死的确是死了但只是肉身。魂魄最终还是上了昆仑山玉虚宫。因为当年下山时。元始天尊交代完一生之事后曾说过还会有上山之日。圣人之言自然不虚。

天尊道:“罢。虽然你去。还有上山之日。”

在宋家庄时。结义兄弟宋异人安排其经营酒楼。那是朝歌南门的一个热闹场所。平日里客人如流。但自从姜子牙坐堂后别说人了连个鬼也没有。分文没赚还赔了许多本钱。这是为什么呢?文中也有交代。一则子牙是万神总领一则年庚不利。万神的头头坐镇你说谁敢上门呢。因此综合元始天尊当初的交代。姜子牙虽然没有上榜封神。但他已经是个神了。且还是个万神的总领。封神台上游魂柏鉴被封为统领三百六十五路的正神之职。而姜子牙万神总领的官职。显然柏鉴也在管辖范围之内。

封神台上是肉身被斩封神。姜子牙则是自然死亡封神。在齐国死亡后魂魄去了昆仑山。由元始天尊亲自为其封神。南极仙翁带姜子牙进玉虚宫上前听封:“尔姜尚三十二岁入我阐教。四十载证修大道初心不改。垂垂古稀之年奉命下山辅佐明君出生入死忠荩可嘉。代天封神建不朽功勋。今奉九霄宫鸿钧祖师之命敕封尔为天下万神总领。执掌打神鞭监管诸神。使仙凡殊途各行其道。尔其钦哉。”

姜子牙叩头谢恩出宫而去。

这才是《封神演义》里。姜子牙的真正结局。那么。从这个最终结局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努力固然重要。但对聪明人而言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不一样的平台结果便截然不同。

姜子牙上昆仑山求道。拜在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阐教注重弟子们的道德修养。是宁缺毋滥贵精而不贵多。选择了一个温良的进修环境。在这里结识了品行纯正的南极仙翁与十二金仙等人。很大程度上注定不会踏入邪路。南极仙翁是天庭正仙。十二金仙又深受昊天上帝的赏识。可见阐教的确是一个好平台起码上头比较重视。这样有了好项目自然优先于阐教。比如千年不遇的封神榜。本来姜子牙道行浅薄难以成仙。但为何最后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因为遇到了封神榜。

因为封神榜姜子牙成为最没资格。却又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进而收获了兴周灭纣与代天封神的两大功劳。为日后成神攒足了资本。倘若当初选择的不是昆仑山。而是蓬莱岛拜在通天教主门下。那断然不会有这般凡尔赛的结局。

二、《华严经》里有诗云:“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这个“初发心”就是初心。是菩萨修行的开始与正果密不可分。可见人生前行的道路上。只有坚守初心才能得其始终。

姜子牙是真心出家。宁愿在山上苦修也不贪恋红尘富贵。即使不明就里被元始天尊赶下山。依然是咬定昆仑不放松。把根扎在道门中。二十年困顿风尘痴心不改。心里仍想着何时能摆脱红尘。黄天化下山弃素改荤穿绫罗绸缎。姜子牙指责你原是道门为何变服?我身居相位却也不敢忘昆仑之德。十绝阵时被姚天君以左道之术摄去魂魄危在旦夕。飘飘荡荡去了玉虚宫。自始至终坚守着一个修行人的本分。尊师命尽心尽责辅佐武王。遭受了七死三灾数次命悬一线。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初心。最终获得了元始天尊的认可与厚爱。实现了修道成神的梦想。

三、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圈子。什么样的圈子决定什么样的命运。优秀的圈子里自然是优秀的人。而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想不成功也难。

姜子牙在玉虚宫是南极仙翁与十二金仙的师弟。封神过程中又相交了西昆仑散仙陆压、灵鹫山燃灯道人、西方准提道人这些高级别的大神。可谓掉进了神仙窝何愁不能成神。个个道行高深皆是智者。与智者前行人生注定会不同凡响。好比与大雁齐飞。目之所及皆是广袤的天空。朋友决定出路圈子决定人生。和什么样的人同行就会走什么样的路。金鸡岭遇孔宣让姜子牙心灰意冷。陆压匆匆赶来为其宽慰加油鼓气。准提道人施展大法帮助度过难关。

如果姜子牙没有这个圈子。何谈助武王开创八百年周室基业。恐怕自己都死了八百回了。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一个热衷武侠与神话的文学爱好者。欢迎广大朋友们留言点评。不足之处望予以批评斧正。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云中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30:33

    封神,姜子牙,天尊,元始,道家,昆仑山,封神演义,死后,结局,封神榜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30:33

    没想到大家都对《封神演义》中最后姜子牙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30:33

    冶众率众服众者为公。为公者私身己废。此身即废。全属公有。公者忘私。公者为众。为众者岂贪己身之荣辱。太公八十遇文王。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