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感谢邀请。
以“爱”为名的伤害
三街六巷 2017-02-27
“你们送她来这里之前有没有跟他好好沟通过?”
“没有。”
“知不知道这里有一种电击的疗法?”
“有。”
“知道吗?”
“嗯。”
“这个你们能接受吗?”
“能接受。因为为了孩子好。”
——2009年《新闻调查》柴静与家长的对话
当翻看杨永信的微博时。这个认证为“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微博上。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新的一篇发布于2014年4月30日。是一张“临沂网戒中心”的孩子们合唱的一张照片。在他的微博上。几乎都是在讲述有关网瘾的危害和他的“网戒中心”是如何“拯救”深陷于网瘾的孩子的内容。
他的微博已经关闭了评论。自2016年8月份以来。杨永信就一直深陷舆论的漩涡。2016年8月7日。知名自媒体人“雷斯林”(原名“为你写一个故事”)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片名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文章。让这个已经存在多年的所谓的戒除网瘾的机构展现在眼前。
其实早在2009年。柴静就曾在《新闻调查》采访过杨永信。被认定为“网瘾”的孩子。被他们的父母家人送到这里。从节目中可以看到。起初十分挣扎的孩子。在被送到那个“行为矫正室”的屋子里几十分钟后。变得顺从、听话。一个个痛苦流涕。与父母“相拥而泣”。
以下为采访视频
一个早已禁止使用的治疗仪器。在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依然在使用。采访中。杨永信并不否认电击会给孩子带来的痛苦。但他把这当作是“拯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同样。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同样是出于“拯救”孩子。把孩子送到这里接受治疗。
在临沂网戒中心接受治疗的孩子。面对“电击”带来的恐惧。他们能做的只有服从。久而久之。甚至有些孩子就也接受了。在《新闻调查》的一段采访中。有一个叫做“王睿”的孩子。成为了网戒中心的“正面典型”。接受采访的时候。王睿说自己不反感这种方式。觉得是为了自己好。哪怕有肉体痛苦的成份也能接受。
(在“网戒中心”接受治疗的王睿和柴静的对话。在对话中。王睿称自己已经“接受”了痛苦)
随着“电击疗法”的再度曝光。杨永信2016年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不人道的网瘾治疗方法和杨永信的所谓“网戒中心”。以及为什么会有源源不断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到这里。
其实早在2009年。当时卫生部就已经叫停了电击治网瘾。
时隔七年。杨永信的电击疗法依旧存在。网上重提杨永信的文章。也使得媒体重新开始关注杨永信事件。
有媒体关注了家长在整个孩子“戒除网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国青年网就发表了题为《不称职的家长比电击治网瘾的杨永信更可怕》的文章。文章称“尽管大多数人都在谴责杨永信。却有一小批人一直在网上维护‘杨叔’(网戒中心里对杨永信的尊称)的声誉。这些人就是那些送孩子进‘网戒中心’的家长。”“在他们眼中。‘杨叔’和他的‘网戒中心’不仅没有做坏事。还是他们的大恩人。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从‘网戒中心’出来之后。听话了、孝顺了、老实了。十分符合他们的心意。因此坚决支持‘杨叔’。”由此可见。在很多家长心目中。他们需要的。只是孩子能够顺从于自己的权威。用“爱”的名义来让自己的孩子听话。
有媒体关注了孩子在“网戒中心”的生存状况。新京报旗下微信公众平台“剥洋葱people”一篇名为《“电击网瘾”:杨永信“网戒中心”里的“戒网”少年》。关注了“网戒中心”的孩子——16岁的付楠。他在两年前被送到这里。他被家长视为“网瘾少年”。在这里接受着严格的管理和让他恐惧的“电击治疗”。付楠在回忆电击治疗时称那疼痛为“像有无数个针扎了进去。每一个细胞都在疼。”付楠的父亲认为。电击带来的痛苦就像是“家长打孩子”。“打了你之后你也难受。但是不打你。就起不到管你的效果。”而截至到目前。付楠已经被送去过这里三次了。
如今。很多人在谈及杨永信时更多的是调侃。更多的是一种娱乐化的表现。社交媒体上有着很多杨永信的表情包。很多人调侃。“再如何如何就让杨永信电一电”这类玩笑话。而少有人关注真正受电击之痛的孩子们。他们被家长以“为你好”。以“爱你”的名义送到这里。接受着痛苦的治疗。
2017年1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并在2月6日前公开征求社会意见。送审稿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818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孩子,永信,中心,网瘾,家长,自己的,痛苦,他们的,未成年人,媒体
没想到大家都对杨永信现在怎样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感谢邀请。以“爱”为名的伤害三街六巷 2017-02-27“你们送她来这里之前有没有跟他好好沟通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