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消灭了北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为什么感觉他不如霍去病的名气大呢?
原创

窦宪消灭了北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为什么感觉他不如霍去病的名气大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二者都打败过匈奴。都建立了不世之功。霍去病是西汉名将。窦宪是东汉名将。一个封狼居胥。一个燕然勒石。之所以感觉霍比窦名气大。太概是因为霍去病是珠玉在前吧;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令人钦佩。而窦宪却是因为犯了死罪才请求征伐匈奴。将功赎罪。这是云壤之别!

其他观点: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这两段历史作比较。首先是两人的人品不一样。一个是青才俊。一个是违法外戚。一个英年早逝。一个被迫自杀。其次作战对象不一样。霍去病时匈奴比较强悍。战力几乎对等汉朝。窦宪时匈奴已分裂成南北匈奴。而且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力量较弱。第三。战争烈度不一样。霍去病是釆用闪电战。孤军深入。横扫漠北。窦宪是常规战法。遇到的抵抗也不大。

窦宪是汉章帝的大舅哥。其妹为汉章帝的皇后。在汉章帝活着的时候。窦宪就被封为虎贲中郎将。并且持宠而骄、欺压百姓。竟然用低价强买沁水公主的园田。沁水公主是汉章帝的妹妹。是历史上有名的冷美人。深受汉明帝的喜爱。但就是这样沁水公主竟然害怕窦宪的势焰。不敢与窦宪相争。可见窦宪的势力。后来被汉章帝发现。对他严加责备。令其退去园田。从此不再重用。

汉章帝死后。窦太后立十岁的刘肇为皇帝。是为汉和帝。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兄弟一下子便都进到了朝廷机要位置。一时间权势熏天。一朝得势。窦宪便又开始为非作歹。而且睚眦必报。到处杀人。竟然把都乡侯刘畅给杀了。刘畅是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演的曾孙。是来为汉章帝吊丧的。只因受了窦太后几次召见。窦宪害怕刘畅分了他的权。就把刘畅给杀了。过后窦太后为了保他。才让他征北匈奴戴罪立功。

霍去病是青年才俊、少年成名。虽然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但霍去病一直跟在汉武帝身边。汉武帝很喜欢他亲自教他《孙子兵法》。在从军前霍去病没有啥违法事迹。霍去病十七岁便随卫青出征。率八百轻骑奔赴数百里。斩获敌人二千多人。并俘虏了单于的叔父。一战成名被封为冠军侯。而后霍去病又率军一万征战河西。行军一千多里。歼敌近九千。俘虏匈奴祭天金人。其后又孤军深入。歼敌三万。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让匈奴的实力受到一次极大的打击。并逼迫浑邪王率众归顺。控制河西地区。

战争的对象不一样。一个时强悍统一的匈奴。一个是早就被打得分裂的北匈奴。战斗力完全不一样。

汉武帝时期的匈奴是一个统一的匈奴。经过冒顿、老上、军臣三代的发展。到伊稚斜单于时匈奴兵力非常强。这时的匈奴东到大兴安岭。西到西域。地域非常广阔。在汉武帝以前汉朝打不过匈奴。以直釆用和亲政策保持汉匈之间的屈辱和平。因此汉武帝当时提出向匈奴开战时遭遇到很大多下臣的反对。都怕打不赢。在马邑之围中。汉武帝围歼匈奴失败。汉匈大战拉开序幕。最初由卫青击败匈奴占领河套之地。后来又击败九万匈奴兵入侵。

霍去病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场了。霍去病是怪才。他讲究的是兵不在多而在精。用的全部都是精装轻骑兵。霍去病使用的战法其实就是“闪电战”。用来无影去无踪的骑兵快速突击。出其不意的打败你。在河西之战中霍去病使用的就是这种战法。敌人根本没有料到汉军会来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这次主帅是卫青。但汉武帝却有意安排霍去病对战匈奴单于王庭。想以此分卫青的功劳。结果卫青运气好。碰到了单于王庭。霍去病则还是他的闪电战打法。率军北进两千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这就是“封狼居胥”。

经过汉武帝的打击。汉宣帝的再次打击。匈奴已经衰败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在汉元帝时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迎娶王昭君。南匈奴开始向南附汉。到东汉建立时匈奴已经彻底分为南匈奴、北匈奴。而且南匈奴已经彻底附汉。只剩下北匈奴还在那和汉朝对抗。由于北匈奴的频频骚扰。汉明帝时派大将窦固率4路大军出击北匈奴。窦固出兵天山。恢复西域都护府。斩断了匈奴的右臂。

窦宪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征北匈奴的。公元88年北匈奴遭遇严重的天灾。冰死很多牲畜。没啥吃的便开始出兵抢掠。窦宪征北匈奴是公元89年。窦宪和耿秉率军四千。在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南单于屯屠河、度辽将军邓鸿和左贤王安国万骑三路大军的配合下会合于阿尔泰山。

窦宪命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就是“燕然勒石”。

“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是中国人十分引以为傲的两大功绩。但是二者有实质区别。霍去病的“封狼居胥”难度要比窦宪“燕然勒石”大的多。

霍去病是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留下“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句。窦宪却是因谋反汉和帝联合宦官给除掉了。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因为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23岁。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霍去病属于英年早逝。汉武帝非常悲痛。下令给他的墓修成祁连山形状。因此人们十分惋惜他。为他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壮死而悲痛。

窦宪在打败北匈奴后非常傲慢。汉和帝几次封爵他都不受。他的党羽遍布朝野。把持朝政。恣意妄为、欺压百姓。群臣敢怒不敢言。后来竟然发展到想谋反。汉和帝得知了阴谋后。便与宦官郑众定计除灭窦宪。但此时窦宪还带兵驻扎在外。怕他兴兵为乱。所以谋定后没有实施。适逢窦宪和邓叠班师回京。汉和帝下诏让大鸿胪持节到郊外迎接。并按等级赏赐军中将士。以安其心。窦宪进城之后。汶和帝亲临北宫迎接。旋即命令将士守卫南、北宫。关闭城门。逮捕了邓叠等一干窦宪手下的将令。下狱诛死。并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让他和窦笃、窦景、窦瑰都回封地去。窦宪、窦笃、窦景到封地后。都被迫令自杀。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窦宪的“燕然勒石”虽然表面上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齐名。但实质差别很大。再加上霍去病英年早逝。让人十分宛惜。十分同情。而窦宪则是个无法无天的外戚。先是了杀人。才戴罪立功去征北匈奴。后又因谋反被逼自杀。所以窦宪远不如霍去病名气大。

其他观点:

汉匈关系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汉武帝之前。匈奴不断入侵。大汉不堪其扰;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匈奴被赶出漠南。双方力量对比颠倒;第三阶段汉宣帝时期。匈奴分裂。依附汉朝;第四阶段光武帝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投降东汉;第五阶段汉和帝时期。北匈奴被灭。南匈奴逐步被融合。

汉武帝时期对匈战争。涌现出两位伟大的将领。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在漠北大战中。突入漠北两千多里。直捣匈奴王廷。以“封狼居胥山”的壮举。展现了汉军的赫赫武功。

汉和帝时期。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统帅窦宪。他再次深入漠北。大败北匈奴单于。在燕然山勒石记功。彰显大汉威德。两年后。窦宪又在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北单于远逃。北匈奴宣告灭亡。

“封狼居胥山”和“燕然勒石”。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彰显汉民族军事实力的两大标志性事件。也是古代武将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可是提起霍去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说到窦宪。大多数人一脸茫然。

其实霍去病对匈作战的贡献率。还赶不上卫青。汉武帝一朝。也就相当于打残了匈奴一条腿。而窦宪则是东汉对匈战争毫无争议的第一人。且直接给四五百年的匈奴历史画上了句号。很显然。窦宪的贡献应该更高。为何混成了藉藉无名的“小人物”了呢?

其一、霍去病的对手是“壮年匈奴”。窦宪碰的是“垂暮匈奴”

匈奴的五个阶段。也可以这么表述:壮年阶段、残疾阶段、半身不遂阶段、苟延残喘阶段和奄奄一息阶段。

汉武帝即位之初。正是匈奴最强盛的时期。人口数量达到顶峰。军事实力空前强大。他们入侵汉地。跟串门一样。年年数次小骚扰。数年一次大劫掠。汉帝国除了屈辱的和亲。顶多是疲于奔命的边境防御。根本无法还击。吕雉面对“性骚扰”。也只能屈辱地接受。

汉武帝一朝。打光了文景之治的积累。打残了汉帝国的经济。才打断了匈奴人的一条腿。漠北大战。汉军以惨胜。换来匈奴人失去主动进攻的能力。所以。霍去病是“搏虎”。含金量五个9。

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境内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天灾。牲畜和人口死亡一大半。匈奴在汉宣帝时期。经历五匈奴混战。若不是呼韩邪单于投降汉廷。在汉廷的保护下得以残存。恐怕早就忘了。

如今刚刚缓过气来的他们。遭遇罕见天灾。又发生内讧。分裂为南北两部。在南匈奴、西域诸国、汉廷的联合打击下。北匈奴的人口锐减到三四十万。远远不及新崛起的鲜卑族。

窦宪稽落山一战。仅用了一万多人。斩杀匈奴一万三千人。整个北匈奴就崩溃了。当初漠北大战。霍去病这一路五万人马。斩杀匈奴七万人。也仅仅让匈奴折了一条腿。

窦宪灭北匈奴的金微山之战。更不值一提。北匈奴当时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人家本来是来投降的。结果窦宪受南匈奴蛊惑。乘人不备。干掉人家五千人。北匈奴就是这么亡的。可见。窦宪的武功。只能算含铜量。

其二、霍去病的“匈奴不灭何以为家”。与窦宪的“大汉就是我窦家”

霍去病和窦宪身上有截然不同的标签。霍去病是志在灭寇的民族英雄。窦宪是玩弄皇权于鼓掌的权臣。

二者虽都是外戚。但是霍去病“干净”。与政治不沾边。心在戎马。窦宪则依仗妹妹皇太后的身份。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是政客。窦宪征匈奴。纯粹是窦太后私心作祟。给窦宪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原来窦宪玩大发了。他居然派刺客暗杀了窦太后宠信的大臣刘畅。还嫁祸于刘畅的弟弟刘刚。这件事让窦太后非常生气。为了堵住朝臣的嘴。窦宪被囚禁。准备接受死刑判决。

正好赶上南匈奴请求汉廷协助征讨北匈奴。窦太后营私舞弊。竟然把军权交给一个死囚犯。让他戴罪立功。所以。窦宪出征时。头上戴着一顶死囚的帽子。

幸运的是。窦宪的党羽中。有几位很牛的将军。比如耿秉、耿蘷、邓弘、郭璜等。这些人都是东汉开国功臣之后。军事实力超群。在他们的帮助下。打一个苟延残喘的北匈奴。自然不在话下。

因为灭匈奴有功。窦宪回朝后被任命为大将军。更加嚣张跋扈。坏事做绝。虽然最后加在他头上的谋反罪是冤枉的。但其下场是咎由自取。

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怎么等量齐观?

其三、璀璨的西汉与沉闷的东汉。历史的背景映衬人物的明暗

两汉虽然被认为是一体。其实二者差别太大。提到西汉。可谓明星璀璨。提到东汉。恐怕大多数人只记得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和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

限于篇幅。我们不去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它导致一个结果。西汉的“明星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精彩纷呈。霍去病只是其中一个。而东汉人物则集体“沉默”。尽管单拎出来。他们的事迹同样耀眼。

其实。窦宪灭北匈奴。虽然难度没有霍去病大。但是它的历史意义却非同凡响。它不光终结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个时代。还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格局。有资料分析。北匈奴被赶出漠北后。一路向西迁徙。最后进入欧洲。灭掉了强大的罗马帝国。让整个西方发生了大地震!

因而。窦宪名气不如霍去病。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被严重低估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58:44

    匈奴,单于,汉武帝,漠北,东汉,太后,沁水,时期,阶段,蒙古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58:44

    没想到大家都对窦宪消灭了北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为什么感觉他不如霍去病的名气大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58:44

    二者都打败过匈奴。都建立了不世之功。霍去病是西汉名将。窦宪是东汉名将。一个封狼居胥。一个燕然勒石。之所以感觉霍比窦名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