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最终造成了什么后果?
原创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最终造成了什么后果?

好文

热门回答:

资本主义国家如果需要发展。市场经济是必不可缺少的。但市场是有限的。经济是无限的。多国如果争夺一处市场。就有可能发生一场大战。

非洲殖民地的探索

最初资本主义国家认准了非洲这一块富饶的土地。但由于非洲的地形、气候变化等因素。阻止了列强对非洲的进一步探索。直至1870以后。随着探险队对非洲的探索。世界上卷起了一波瓜分非洲的浪潮。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非洲就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非洲被列强瓜分后。还是满足不了列强的贪婪。又把殖民的目光放在了世界上。19世纪末。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最终形成了英、法、美等世界性质的大国。这时美国。德国。日本这三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英国。对世界殖民地的分配不满。想发动一场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

欢喜冤家:法与德

法国与德国是一对冤家。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两国互相仇视对方。在外交、军事加强防范。防止偷袭。

同盟三国的建立

德国为了应付多年的冤家。利用奥匈帝国与俄国的关系在1879年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又在1882年利用法国和意大利突尼斯殖民地的战争。与意大利签订了同盟条约。最后德国把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聚在一起。签订了针对法、俄的条约《三国同盟条约》。这就是最初的同盟国。

协约三国的建立

三国同盟建立后。法国和俄国越走越近。两国关系进入甜蜜期。共同的利益和战略为两国打下了良好的联盟基础。最终在1892年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规定一方受到同盟国的打击后。另一方必须支援参战。但由于我方签订的才两个国家。军力悬殊。法国只能给外交上实行\"光荣孤立\"的英国发起结盟。此时的英国也想遏制德国的发展。为了共同的利益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了《英法协约》。又在1907年与俄国签订了《英俄条约》。协约三国诞生了。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一战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不管是在军事还是其它方面都势均力敌。在欧洲的战场上互相对峙。只差一个引线来引燃这个定时炸弹。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为了巴尔干扩张问题。在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作为敌人。此举动惹怒了塞尔维亚青年爱国者。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身亡。引起了世界不小的轰动。历史记载为萨拉热窝事件。

7月23日。奥匈帝国就萨拉热窝事件给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动战争。引发世界第一次大战。

因巴尔干问题俄国率先宣布处于战争状态。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动战争后。数天时间内。英、法、德也宣布参与战争。战争在欧洲全面爆发。

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加入战争。涉及15亿人口。占比当时世界4/3人口。战争造成1000万人口死亡。2000万人伤残。经济总损失高达3000多亿美元。欧洲主要战场损失惨重。西欧战后衰落。个别国家解体独立。在亚洲。非洲等殖民地民族独立达到高潮。西方国家所争取的殖民地被沉重的打击。

战争从来没有得利者。列强所争取的殖民体系至战争所得。也至战争所摧毁。

原创问答。谢绝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如果您喜欢文章。请点赞支持。

其他观点:

一种病态心理。叫作过分恐惧。

所谓XX无小事、所谓蝴蝶效应、所谓警钟长鸣。就是典型的过分恐惧。对尚未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风险。抱有一种必除之而后快的心理。

一战之前。主要大国全都处在深深的恐惧之中。英国恐惧俄国。法国恐惧德国。德国恐惧英法俄。恐惧了怎们办?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消灭。但实力相当。真心消灭不了。那怎么办?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结盟。而且是缔结那种军事同盟。我被揍了。同盟帮着我揍回去;同盟被揍了。我也会为同盟两肋插刀。

一种病态心理。叫作过分猜疑。

你猜疑我、我猜疑你。你猜疑我的猜疑、我猜疑你猜疑我的猜疑。这就是猜疑链。从猜疑链出发。自然就会推导出黑暗森林法则。不管对方是好还是坏。冷酷的理性要求就是:先一枪打死再说。

一战之前。法国和德国、英国和俄国。甚至德国和俄国之间。统统陷入了一种修昔底德陷阱。在欧陆一哥法国看来。德国是崛起大国(PS:一战前的普法战争中。法国已经被德国掀了桌子)。而在世界一哥英国看来。俄国就是崛起大国。因为这种修昔底德陷阱而产生猜疑。因为猜疑链条越上越紧而产生黑暗森林法则。黑暗森林法则。未必是一枪打死对方。但该开枪的时候。则谁也不会犹豫。

一战之前。巴尔干半岛只是局部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索。但导火索之所以能够引爆欧洲、引爆世界。是因为世界。主要是欧洲。已经是个火药桶了。

01.坏事一定会发生的动态博弈

所谓墨菲定律。简言之就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跟墨菲定理相似的还有一个契诃夫法则。即:在第一幕出现的抢。在第三幕中必然会发射。

这些看似玄而又玄的道理。其实就一个意思:坏事一定会发生。

但是。你只是看到了“坏事一定会发生”。却忽略了“很多坏事并没有发生”。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对风险的确认偏误。一种先入为主、一种杞人忧天。在静态博弈之中。这种心理只能让自己身心俱疲。甚至患上抑郁症。然后别人啥事没有。但关键问题:世界是个动态博弈。杞人忧天变成杞人忧邻。然后就要扩军备战。你扩军备战。邻居只能磨刀霍霍。你增加一个陆军师。人家就要增加两个陆军师;你建一艘巡洋舰。人家就要建两艘巡洋舰。然后呢?然后就是坏事一定要发生。

但坏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不是客观上必然发生。而是主观上努力促成。于是。这就成了一个局。谁也改变不了的局。在这个局里面。就必须是黑暗森林法则和冷酷计算。最好的方案只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必然性大于偶然性。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原因是一战和战后的凡华体系制造出来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而且严重得多。但一战则是偶然性大于必然性。而且非常偶然。但偶然的大战却已经具备了“无之必不然”的必要逻辑。这个必要的逻辑。就是各国在动态博弈中堆积了足够多的引发雪崩的雪花。这时候。只需要一声咳嗽。雪崩就会立即爆发。

为了让一战这个大坏事必须发生。一战前的欧洲。简直就是一副逆天的存在。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一战前。这些生产力却直接转化为了暴力机器。

拿破仑之后。“师”成了欧洲军队的基本单位。当时的每个师有12个步兵营和12个炮兵连组成。火力配备是12000支步枪和72门大炮。一分钟之内。一个师就能射出12万发子弹和1000发炮弹(把迫击炮也算进来。大体不差)。但德国的师可能更恐怖。因为德国人超级喜欢机关枪。而且已经大量装备了。通过这个数据。你就能明白草原骑兵为什么必须退场了。不退场、一定死。一战之前的欧洲。这种满编师就有200个。

两百个武装到牙齿的师级战斗单位。就摆在欧洲大陆上。他们想干啥?难道是准备坐船出海抢殖民地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一战也就不会爆发了。关键是一战之前。全球84%的陆地已被瓜分干净。德国人想抢、俄国人也想抢。但真心抢不到了。之前岁月静好。因为处处都是低垂的果实。而现在你还去哪摘取低垂的果实。既然出去抢不着。那列强之间就只能火并了。战前的暴力势能已经足够大。德、英、法、俄都有能力搞事情。而且是能搞那种大事情的。

02.坏事一定要发生的不理性动机

这个重要动机。就是民族主义。

肇始于法国大革命、成熟于1848年革命。一战前的主要欧洲国家几乎全被民族主义绑架了。法国是民族主义的策源地。一直对外搞意识形态输出。德国离法国最近。不仅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还搞出了一个文化民族主义。比法国更彪悍。俄国本来是个帝国。沙皇说了算。人民意志必须服从沙皇意志。但是。1905年国内革命。同时对日战败。俄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民族主义。理性一点儿的是大英帝国。但面对欧陆上的一群狼。大英帝国也没法理性了。而且。大英帝国最看重的是自己营建的国际秩序。别人因为民族情绪激动就可以开枪。而大英帝国因为秩序破坏就可以开枪。还有一个帝国。即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应该是最不想打仗的。但行不通。因为俄国人不答应。非要在奥匈背后整故事。

一战前的俄国。已经民粹盛行了。就是极端民族主义。因为俄国的民族情绪还裹挟了一个重要国策。这个国策就是出海口战略。为了打通黑海和地中海航道。俄国跟奥斯曼在两百年间打了十次战争。俄国但凡攒点儿钱。就会拿着钞票猛揍奥斯曼。为了彻底搞垮奥斯曼。不仅战场上死命暴力输出。而且还搞了意识形态输出。输出的重点地区就是一战的策源地。即巴尔干。巴尔干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和黑山都是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跟俄国同种且同宗。所以。俄国人必然要在这里搞煽动民族情绪。折腾了两百多年。俄国人终于在1878年把奥斯曼虐趴下了。

但是。英国人不干了。直接把军舰开到了地中海。明告诉俄国人:你的舰队敢来地中海。我就开炮。英国人是什么心理?就是修昔底德陷阱。俄国人当老大就要破坏自己国际秩序。

当时的德国首相俾斯麦。撺掇着英、俄、奥匈搞了一个柏林条约。条约规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脱离奥斯曼;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由奥匈帝国代管;英国占领塞浦路斯。这个条约之后。俄国人的情绪立即疯狂了。也没法不疯狂。自己打了两百多年。死了那么多人。而收获却是一地鸡毛。不仅出海口没希望。而且好处也没有。打垮奥斯曼不是目的。出海口和土地才是目的。俄国开始愤怒。以后的操作就不可能理性。

03.坏事一定要发生的恐惧缘由

民族主义的标配是投票权。别管投票权的覆盖范围有多大。但人数多的一方已经能喊出自己的声音了。所以。传统的少数精英政治。一定要照顾大多数人的情绪。随之而来的。还有报纸等媒体的出现。大多数人也就有了表达情绪的渠道。所以。民族主义就成了一把双刃剑。因为民族主义。所以国家可以更有凝聚力。拿破仑因为民族主义打遍欧洲。普鲁士因为民族主义硬是打成了德意志帝国。但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个锋刃则是非理性的情绪表达。这种非理性的情绪。一旦脱离控制。就会绑架国家。

但必须承认:民族国家跟帝国不同。帝国要输出秩序并维护秩序。所以天然就有打遍地理视界的需求。打你不是因为你惹我。而是因为我要统治你。民族国家则不同。自己的事才是天大的事。其他人是死是活。跟我没关系。如果按照这个道理。那民族主义只能推导出和平。然而。这是静态博弈的设想。大家疆界固定、没有矛盾。自然岁月静好。而真实世界却全是动态博弈。你家狗跑到了我家。那就是侵犯了我家主权。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民族主义的情绪冲动就不允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战之前。还有两个各国普遍认可的意识形态。

一个是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天理。所以。欧洲列强出去抢殖民地。才不会不好意思。你弱我强。是因为物竞天择选择了我而淘汰了你。于是。灭你没商量。这种进攻性的意识形态。不仅会用在列强与亚非拉殖民地之间。而且也可以用在列强之间。强权即公理下的世界。只能就是一片弱肉强食的丛林。在这种丛林之中。那就看谁家枪多炮多了。

另一个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主要观点是:人口是几何级数增长、资源是算术级数增长。所以多增加的人口一定会以某种形式被消灭掉。

几何级数增长。就是1、2、4、8、16、32……这么增长;而算术级数增长。就是1、3、5、7、9……这么增长。前一种肯定比后一种增长得快。所以必然会出现人口多资源少的局面。人口多了怎么办?那就去人口少的地方找饭吃。现在盛行的所谓“出关”。就是从马尔萨斯陷阱中来的。

所以。民族国家就一定要担心人口问题。如果本国人口大量增长了。那就只能“出关”。也就是去别的国家找饭吃。如果别国人口大量增长了。那就赶紧“守关”。不能让别的国家来自己家抢饭吃。

所以。当德国人口增长到6000万后。英国人和法国人比德国人还担心。就是担心德国人要来自己家找饭吃了。这时候只能赶紧备战。

1910年。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人门捷列夫预测再过40年。俄国人口就会从1.55亿增加到6亿。这个预测还没把俄国人吓到。就把德国人吓得睡不着觉了。

当时的德国首相霍尔韦格就说:未来属于俄国。它就像越来越可怕的噩梦。不断蔓延。压在我们身上。

因为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因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欧洲主要国家就只能恐惧了。恐惧了。怎么办?总不能你个头儿大、让我恐惧了。我就掏枪灭了你吧。正当防卫肯定不允许这么干。那就找帮手、搞结盟。所以。一战一旦爆发。就不是某两个国家的事情。而肯定是大家的事情。因为战前大家已经结盟了。最要命的是赶上了两个轴货。一个是德国、一个是俄国。打我盟友。就跟强奸自家媳妇一样。必须往死里干。

04.导火索是怎么被点燃的

最初。德国、俄国以及奥匈是盟友。因为这三个国家都是有皇帝的。所以就要一起盯着法国的民族主义输出。法国能把自家国王给斩了脑袋。这个存在简直太恐怖了。所以。法国立即成了所有王国和帝国的敌人。

但是。因为巴尔干。俄国跟奥匈决裂了。一直垂涎出海口的俄国。施展各种小动作。非要煽动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情结。奥斯曼这个西亚病夫被解体之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交由奥匈帝国托管。所以。为了到嘴的肥肉。奥匈也会跟俄国死磕到底。

在巴尔干地区。俄国选择了塞尔维亚作为煽动的支点。为什么是塞尔维亚?

当时的塞尔维亚比二战之前的日本还要极端。1903年。塞尔维亚也杀了自家国王。建立了民族国家。这个暴力指数直接向法国看齐。于是。民族主义便在塞尔维亚这口高压锅里慢慢煮了起来。但是。高压锅得有泄气阀。这个泄气阀就是国内的民主政治。具体是你得有议会、有内阁的设置。塞尔维亚该有的、全都有。但议会和内阁啥用没有。一直被政变军官控制着。军官们理性一点儿。建立一个军政府也行。但是。塞尔维亚连这个都没有。而是搞了一个暗杀组织——黑手社。谁不服就弄死谁。你这还怎么玩?国内经济也就一塌糊涂。为了巩固统治。塞尔维亚就对内鼓动民族主义、对外穷兵黩武。主张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即:有塞尔维亚人的地方就属于塞尔维亚。接下来的目标。肯定要指向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因为这里有塞尔维亚人。于是。奥匈跟塞尔维亚只能剑拔弩张了。

一般认为是奥匈欺负塞尔维亚。导致自家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杀。实际上。奥匈是一个温柔的帝国。老国王都八十多了。根本不想找事。而被刺杀的斐迪南大公更不想找事。甚至连吞并波斯尼亚都不赞成。原因就是民族主义。这伙人就没有一个省油灯。特别是碰到塞尔维亚这个极端流。你根本就没法讲道理。但是木已成舟。关键是奥匈帝国也想控制亚德里亚海。获得一个出海口。于是。真香定律开始发挥作用了。奥匈一定要拿下巴尔干。

但奥匈这个老帝国。其政治手腕要甩出一群民族国家好几条街。对于国内少数民族控制得非常好。不仅不搞压迫。而且还有特别照顾。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就是从奥匈帝国解体后才开始的。而之前简直就是犹太人的黄金时期。开始。明显控制不住匈牙利了。好办。奥地利改为奥匈。咱们建立一个双头政治。现在。斯拉夫人又来了。也好办。咱们再加斯拉夫一个头不就行了。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接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后。奥匈帝国死命砸钱。金钱开道、征服人心。于是。这两个地方的民众幸福指数。立即飙升。给你们钱了。还不行。还得给你们权。马上还要在帝国中加你们斯拉夫人一个头。奥匈帝国这么玩下去。别说大塞尔维亚国了。就是塞尔维亚这个黑社会政府能不能存在都不好说。还是真香定律。人家那里的斯拉夫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面有面。你塞尔维亚还能折腾出什么故事来。

而斐迪南大公出访波斯尼亚的目的。就是要建这个头的。这个时候。最着急的肯定是塞尔维亚。于是。黑手社开始行动了。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

按理说。俄国人也该着急。奥匈帝国控制了巴尔干。自己的出海口不是没戏了吗?

俄国的民族主义早就着急了。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从这个时候开始。俄国的老百姓就沸腾了。各种报纸媒体也拼命推波助澜。自己的斯拉夫兄弟被欺负了。号称斯拉夫大哥的俄国政府在干什么?但实际上。人家巴尔干的斯拉夫人根本就没觉得被欺负。而且。俄国政府。也早把斯拉夫的小兄弟出卖了。

是俄国主动找的奥匈帝国。商量:我允许你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就别假模假式地托管20年了。但是你得允许我进入地中海。奥匈当然同意。这买卖就没有道理不做。对俄国来说。巴尔干的斯拉夫小兄弟重要吗?没有出海口就重要。有了出海口立即就把这群人全给卖了。而对于奥匈帝国来说。俄国人出入地中海重要吗?只有英国人在意欧洲秩序和世界秩序。奥匈才不管什么修昔底德陷阱。

但是。俄国与奥匈之间签的是秘密协定。俄国政府死活也没法跟国内的老百姓讲。所以。俄国国内的民族主义也就控制不住了。

05.一起刺杀事件怎么引发一场世界大战

塞尔维亚你个弹丸小国吃了雄心豹子胆了。敢杀我奥匈大帝国的王储。看我怎么弄死你。

如果是这个逻辑。战争只能发生在奥匈和塞尔维亚之间。所以。萨拉热窝事件这个所谓的一战导火索。就是我们一直认为的确认偏误。这个事件不足以引发大战。

但是。接下来的各国骚操作。就让大战不可避免了。

德国在开始的时候非常冷静。虽然跟奥匈是盟国。但一个塞尔维亚还不值得它这个盟友帮忙。所以。德国的判断是:塞尔维亚一定会认怂。后边可能连仗都不用打。萨拉热窝事件以后。德国的皇帝、军队以及情报部门。该放假就放假。根本就没当回事。

但是。俄国却举国动员了。

俄国人是咋想的?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因为法国出牌了。法国总统普恩加莱立即赶赴俄国。死命给俄国打气:这事就不能完。一定要往大里整。俄国被法国这么一撺掇。马上膨胀。为了感谢法国的支持。俄国组织了一支7万人军队参加的盛大阅兵式。给法国总统搞了一场阿里郎。

你们两个打得火热。让德国咋想?德国你爱咋想咋想。反正奥匈敢打塞尔维亚。我俄国就打奥匈。俄国打奥匈。德国作为奥匈的盟国。所以肯定打俄国。但是。法国却说了:德国打俄国。法国就打德国。

什么是蝴蝶效应?巴西的一只蝴蝶煽动了下翅膀。就能在美国引发一场飓风。所以我们应该杀死蝴蝶。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所谓XX无小事、所谓的警钟长鸣。但罪魁祸首是蝴蝶吗?罪魁祸首是复杂系统中的紧密耦合。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不是因为第一块骨牌被推到了。而是因为骨牌被摆成了这个结构。一战之前的多米诺骨牌结构就出现了:奥匈打塞尔维亚。俄国就打奥匈;俄国打奥匈。德国就打俄国;德国打俄国。法国就打德国。

奥匈肯定要打塞尔维亚。因为塞尔维亚杀了自家皇储。关键问题是耍了流氓还不认怂。而塞尔维亚不认怂。也是俄国在后边撺掇的。于是。第二个链条被引爆了。俄国打奥匈。

然后。就看德国是什么操作了。德国的这个操作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俄国打奥匈。你就直接打俄国不就行了。不行。德国直接打法国。这个神逻辑。也只有德国人能想起来。法国本来就是个挑事的。他动不动手都不好说。但是。德国猛揍法国。法国只能动手了。

德国到底是咋想的?

轴啊!德国在一战前就一套战争方案。即施里芬计划。首先是动员主力部队干废法国。然后回过头来再干俄国。德皇威廉问咱们能不能先打俄国啊。德国总参谋部给的答复却是:我们就一套作战计划。那德皇只能说:那好吧。咱们打法国。

如果德国把几十万大军摆在俄国一面。法国未必敢背后捅刀子。可能会放几枪。但全面进攻的可能性不大。就一个原因。法国挑事在行。打仗却不行。关键是一直恐惧德国。而俄国看到德国对着自己拔刀了。也不敢对奥匈怎么样。但是。德国这个神操作。也没谁了。

接着英国怎么掺和进来了?因为英国与法国有协约关系。法国挨揍、英国出手。但背信弃义的事情多了。意大利还是三国同盟呢。战中却倒戈了协约国。英国出手。还是因为德国的神操作。

法德边境几乎就过不去。因为恐惧德国。所以法国修了大片的堡垒。于是。德国就要借道比利时。从法国北边打。德国借道。完全可以耍无赖。偷偷过去。比利时这个中立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不行!德国非要向比利时发最后通牒。于是。借道比利时就变成了侵略比利时。而英国对比利时也有条约义务。所以英国立即参战。

然后。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想不打都不行了。大家必须得打。

总结一下。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一战之前的欧洲。已经成了一个火药桶。

200个满装师枕戈待旦。而过分的民族主义使得俄国、塞尔维亚这些国家始终冷静不下来。而普法战争落败的法国。又夹杂了一种世仇恩怨。一定要各种煽风点火。

一战之前的欧洲。还是多米诺骨牌的排列。

这就是结构风险。各种公开的、秘密的军事同盟和协约义务。已经把所有人紧密耦合在了一起。奥匈打塞尔维亚。俄国打奥匈。德国打奥匈、法国打德国。就是这么个结构排列。要出事就一定出大事。

罪魁祸首不是蝴蝶。而是谁把大家紧密耦合到这这种程度。

主要是过分的猜疑和过分的恐惧。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尔斯萨斯陷阱。被各国奉为圭臬。于是。你猜疑我、我猜疑你。你恐惧我、我恐惧你。这种链条在动态博弈中耦合得越来越紧。于是。到可以开枪的时候。就谁也不会含糊。大家该出手时真出手。

上述这些都是所谓的必然原因。给出的解释框架。

历史从不拒绝偶然。而一战的偶然原因所占的比例更大。特别是能打成如此惨烈的世界大战。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有三个大势方面的偶然因素。可以说最为重要。一个是塞尔维亚耍了流氓还不认怂。俄国是幕后黑手。一个是俄国率先举国动员。并跟法国一起刺激德国。俄国已经是肇事者了。一个是德国的死命轴。结构风险已经够大了。但俄国打奥匈。你打法国是什么逻辑?逻辑竟是我只有一套作战计划。连个B计划都没有。

至于一战是什么影响。这要跟二战联系起来。问题没有解决方案的时候。只能让残酷的演化杀出方案来。一战的确够残酷。但方案不仅没有杀出来。反而杀出了更多的问题。所以。问题全都留给了二战。

其他观点:

告诉你每次发生战争的标准答案。抢夺资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意中人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5:40

    俄国,塞尔维亚,德国,法国,帝国,巴尔干,民族主义,一战,波斯尼亚,萨拉热窝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5:40

    没想到大家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最终造成了什么后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5:40

    资本主义国家如果需要发展。市场经济是必不可缺少的。但市场是有限的。经济是无限的。多国如果争夺一处市场。就有可能发生一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