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
原创

张仲景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张仲景(约150—219)立志学医是12岁。正式学医是14岁。

张仲景出生在南阳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曾在朝廷做官。张仲景从小就阅读一些医学书籍。也想做一个像扁鹊那样的医生。

拜师路堵死。自己钻研医学

张仲景剧照

12岁时。他的父亲病故。母亲无力供他读书。他有个伯父叫张伯祖。是南阳郡很有声望的医生。他在宛城行医。还有个“回春堂”药铺。张仲景跑到宛城。请求伯父收他为徒。伯父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不同意他做个医生。

向伯父学医的路堵死后。他学医的志向没有变。开始自己钻研医学。他努力吸收前人的理论经验。对《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深入学习和钻研。逐渐有了自己的领悟。

当时有位名士叫何颙。很赏识他的才智。曾对他说:你的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无官员的气质。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能成为良医。这对他是巨大的鼓舞。坚定了做一名良医的信心。

一场瘟疫。他开始崭露头角

张仲景14岁那年的秋天。一场瘟疫袭击宛城。也蔓延到张仲景的村里。她的母亲染上瘟疫。村里人去宛城里请张伯祖回村救人。但他脱不开身。宛城的瘟疫病人也需要医治。

村里的瘟疫越来越重。病倒的人越来越多。死的也越来越多。在灾难面前。张仲景挺身而出。他从南阳伏牛山里采买了一车草药。在家里把药煎好后。把乡亲们请来。让大家服用。为了打消众人的顾虑。他首先喝了一碗药汤。母亲也喝了药汤。于是。众人纷纷开始喝药。连续几天喝药。全村的病人都好了。

14岁。正式拜师学医

张仲景治好了村里人的病。张伯祖知道后。非常高兴。觉得他是块学医的材料。把他召到宛城。收为徒弟。他聪明好学。刻苦钻研。不懂就问。张伯祖对他用心栽培。向他传授医术。有伯父的指点传授。他的医术大大提高。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成了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超过了老师张伯祖。何颙在《襄阳府志》中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其他观点: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10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有位建筑师对于张仲景是不是任过长沙太守有质疑甚至抹黑的地步。我也不妨考究一下。

应该是这段被质疑了。于是再找找史料

那么考古发现能不能证明呢。还是在于那块墓碑


既然张仲景已经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物。自然建筑师后面说的也是笑谈。我们一笑了之吧。

其他观点:

关于仲景的历史文献确实不多。仲景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问题。可以在《伤寒杂病论》自序里找到答案。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里说余宗族人口素多。有两百多人。不到十年死了三分之二。死于伤寒者十之有七。我为死去的人得不到救治而感到悲伤。于是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计十六卷。

仲景奋发研习医学。是有原因的。可以确定的是仲景是在弃官之后开始医学之路的。但在这之前肯定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0:24

    伯祖,张仲景,伤寒,学医,伯父,瘟疫,医术,南阳,医学,村里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0:24

    没想到大家都对张仲景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0:24

    张仲景(约150—219)立志学医是12岁。正式学医是14岁。张仲景出生在南阳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曾在朝廷做官。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