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那么多诗人都把酒做了媒介,茶呢?有哪位提到了茶?
原创

唐宋那么多诗人都把酒做了媒介,茶呢?有哪位提到了茶?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说到茶。就得了解一下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作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的发现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东汉华佗《食经》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就是说浓茶经得起一而再。再而三地冲泡。久也不失其味。可以清醒大脑。提高思维能力。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是现在湖南的茶陵。茶以其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领域。形成茶文化。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逐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中唐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释、道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唐、宋关于茶的诗词有很多。下面介绍几首有关茶的诗词供大家欣赏。

《茶》

(一字至七字诗)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銚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注:

茶。叶子香。娇嫩的芽。

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和诗总是相得益彰的。

先要用白玉雕成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做成饼茶。

烹茶时先要在銚中煎成“黄蕊色”。然后盛在碗中浮饽沫。

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晨也要饮。

不论是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于醒酒。

本诗有三层意思:一、从茶的本性说到人们对茶的喜爱。

二、从茶的煎煮说到人们的饮茶习俗。

三、从茶的功用说到茶能提神醒酒。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译注:

要用流动的活水和旺盛的火来烹煮。便亲到江边钓石汲取深处的清水。

大瓢把映有月影的江水贮存入瓮。小杓将清流滤净装进瓶内。

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煎处翻腾漂浮。沸声似松林间狂风在煮时震荡怒吼。

清澈醇美使枯肠难以三碗为限。坐着倾听荒城里长更与短更相连。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译注:

暮春时节的清晨。此时山上晨气清晰。露香犹在。在山寺后面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采摘者幻术般的动作。在露的芬芳中采茶简直是一件风雅的事。)

老友将新采来的鹰嘴芽封存并远寄谪居湘江的我。这对被贬谪的我多么珍贵。

在月圆之夜烹茶啜饮。月光如注。流泻在茶碗之中。香气升腾氤氲。与月光照耀交织。只见茶碗中美妙如花。

注释:

诗人表面写的是茶。实际是将采茶、寄茶、饮茶三个情景连接在一起。从生活细节这一侧面。来表达。人在穷困潦倒时友情的弥足珍贵。

其他观点:

你可以自己找。没必要问人。

其他观点: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

食罢一觉睡。醒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

昨夜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李裎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7:44

    茶文化,说到,茶陵,译注,湘江,枯肠,中国,茶碗,嫩芽,活水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7:44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宋那么多诗人都把酒做了媒介,茶呢?有哪位提到了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7:44

    说到茶。就得了解一下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作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