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经典《小窗幽记》您读过吗?您觉得让你非常受触动的内容是什么?
原创

传统文化经典《小窗幽记》您读过吗?您觉得让你非常受触动的内容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小窗幽记》品而生幽。我以前写过一篇随笔。表达了我对《小窗幽记品》的喜爱。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诗禅酒画皆有意。真意只存吾心底”。读着这样的句子。总有一种“皎皎无纤尘”的境界。在这个闷热的时节。明陈眉公的《小窗幽记》带给我一丝清凉。解去酷热之感。

这本书买了很久。一直放在枕边。入睡前看几眼。宁神增智。领悟处世思想之真谛。睡眠也异常的好起来。

看《小窗幽记》最喜欢灵篇。“一言灵天下。百世光景新。”这是灵篇的开篇。“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此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可泯灭之?”这灵是什么呢?空灵、灵妙还是灵动。很难诠释的。我们就暂且归之为神灵吧。就如同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可意会无法正确表述。细细品来每篇每句。总有“悠然见南山”之感。

三才之中。人为万物之灵。在我们立于天地之间。欣赏大自然的种种灵妙时。心底的灵性便可与大自然相近相知。从而心生无限的生机与灵感。这么多的妙趣。我们又怎能失去这美好的灵性呢?那么就把握住它。捕捉下来。

最近和朋友聊天。常有人说我写的东西很生活。我说生活以外的。我也不会写呀!虽是玩笑。却也是实言。言为心声。看一个人的文章。便可洞悉一个人的生活。我爱自然。爱生活。也就只好用笨拙的笔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

“诗禅酒画皆有意。真意只存吾心底”。“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不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不识字却充满诗情。不参禅却充满禅心。不喝酒却明了酒趣。不玩石却多有画意。功利之外仍能找到无拘无束的意境。可见这诗情、画意、禅心、酒趣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沉溺于功名呢?尘心过于执著。即使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也毫无诗意;即使在菩提树下。又怎么有禅意呢?太多的贪婪、太多的心机。束缚了人性真情的流露。这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可谓是把佛家的所有戒律都破了。在那些师兄的眼中。他是佛门的“耻辱”。可是他到处行侠仗义。解天下黎民百姓之忧。在百姓心中他被尊为“活佛”。在那些达官贵人的眼中又何尝不是呢?放下功利。恬淡畅适。无为而为。才会满怀情趣啊!看透名利生死关。方是人生大休闲;听得春花秋月语。识得如云似水心。人无欲必挫。欲太大必失。

又见一帘幽梦中的绿萍。曾因爱而生恨。用尽了各种办法折磨紫菱和楚濂。同时。自己心里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放下了仇恨。还欲促成紫菱和楚濂。可为真正的超脱。费云帆的一句话让我感受极深。天堂和地狱同时在我们心里。选择了天堂就会一生快乐。选择了地狱就会仇恨一生。痛苦一生。真意只存吾心底。却也需要我们自身去照顾。去感知。

静夜之中。放下红尘的烦恼。一杯香茗。一部好书。墨香淡淡。茶香盈怀。取己之所需。弃凡尘之烦恼。不失为人生乐事。这时的心灵。脱离了日间的琐事。不会受时空的局限。不会尘俗的束缚。自由的飞翔。时而掩卷长叹。时而浮想联翩。闲暇之时。带上家人。遍访名山古迹。乐于山水。亲近自然。终觉青丝褪尽皆不悔。

真意只存吾心底。品而生香!

其他观点:

小窗幽记。我记忆忧新。最让我难望的是一篇(借靴)

其他观点:

陈继儒(1558年—1639年) , 字仲醇, 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人。明万历至崇祯时期著名的诗文作家、书画家。青年时曾两赴乡试, 不中。二十九岁焚弃儒衣冠,绝意仕进,隐于山中。辞谢征召。纵情山水。杜门著述。布衣终老。

陈继儒作为晚明山人领袖。在晚明时代地位很高、影响极大。他经历丰富,思想博杂。是诗人、散文家、书画家、评点家,同时也是大山人、大名士。和有名的畅销书编纂家、出版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术会稗官、雅玩清赏,无所不晓。是多才多艺。修养全面的通才。亦有“山中宰相” 之誉。①

《小窗幽记》是陈继儒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事、养生的格言小品集。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每卷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借以突出了眉公的人生十二字处事原则。②该小品集字字珠玑。句句美玉。文章别具一格。以微小观大智。于谐趣见真知。最为可贵的是, 在《小窗幽记》中还处处体现着独特的生活情趣, 读来让人觉得自然生动,颇具美好的小资气息。《小窗幽记》是陈继儒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书。代表性地反映了他的文化。

单从内容上来说。《小窗幽记》可谓是一部富含哲理、引人深思的人生格言文集。它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对当代人的人格培育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在立德方面。立足于大学生来说。现如今有的大学生奉行完美主义。事事力争尽善尽美。甚至因此产生争强好胜、嫉贤妒能之心。可是否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人?“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如果把自己的处境与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较。那么自然会感到知足。反之。则会处于痛苦之中。眉公在《小窗幽记》给这类大学生的启发便是:消除攀比、平衡心态。

而在修身方面。《小窗幽记》阐述的是:一方面。面对纷纷扰扰、灯红酒绿的界要懂得“己情不可纵。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在纷乱的外界环境中要持“淡泊之守”。 “豪杰向简淡中求”。一个人要想成为豪杰。总是要经历千辛万苦。 要学会简朴平淡。“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要想做到具有意气激昂的气节和高人一筹的见解。须摒除心浮气躁、畏难怯苦。另一方面。修身还得做到“以学问摄其躁”。同样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多在校的大学生虽然才智英敏。但大多数不能沉下心来学习。《小窗幽记》告诉我们要能“多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把沉默少言当成一种可贵的姿态。把著书立说当作富足。能够将高洁的清名当作车。将华美的文赋当作肉。汲取的是精神食粮。收获的是精神财富。这是一种人生求学的态度。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而大学又是社会的缩影。大学里有着太多的追求和喧闹。若心地浮躁便极易迷茫空虚、浑浑噩噩。

《小窗幽记》描写了眉公清静淡雅的惬意生活:“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颐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小窗幽记》所展现的独特的惬意恬淡生活闲趣。如同一幅幅美丽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花影、树阴、花落、寒光、清影、楚之暮天、瘦竹、天河、白露、皎月、轻寒、白云深处、 竹色、潇疏等等。让我们身临其境。宛若画中。“闲步吠亩间。垂柳飘风。新秧映浪。耕夫荷农器。长歌相应。牧童稚子。倒骑牛背。短笛无腔。吹之不休。大有野趣。 ” “夜阑人静。携一童立于清溪之畔。孤鹤忽峡。鱼跃有声。清入肌骨。 ”“春雨初雾。园林如洗。开扉闲望。见绿畴麦浪层层。与湖头烟水相映带。一派苍翠之色。或从树梢流来。或自溪边吐出。支笼散步。觉数十年尘土肺肠。俱为洗净。”这些闲适清幽之象。清新淡雅。秀丽隽永。 也许是所谓“诗中有画”了。如此清静淡雅。禅意甚浓的生活。令人无比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启迪我们学会享受当下生活。多使用“发现美的眼睛”。宁静祥和、不浮不躁。自会有清逸旷达之心境。

在处世交友方面。《小窗幽记》提及的总原则是“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当面称赞别人。不如背后不讲坏话;与其让新朋友感受到初交的热忱。不如让老朋友感受不到长久相处的厌烦。真心相对。赛过表面文章。也许乍见感觉甚为良好。然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随着交往的深入。岁月磨去初交的新鲜感而将彼此的缺点逐步暴露。对于处世交友。《小窗幽记》给我们的第二点启迪是。交友的过程应当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达后近”。交朋友要由淡薄达到浓郁。由疏远达到亲近。由接触达到相知。 交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要获得真正的知己更是困难。掩卷遐思。在这幽缈的气息里。仿佛看见一个智者的模糊轮廓。颤动在历史长河的粼粼波光中。书卷里除了高蹈超脱的哲性。还存有某种隽永、慎密的理性思维。”

“它犹如一只遥远年代里斑驳的青铜器。泛着诗意的苍绿; 又如同一个潇逸之士。着一袭禅者的布衣。披着清冽的寒辉。啸吟。且徐行。在岁月深处吟唱着乌托邦式的精神操守之曲。”③

由此很好奇《小窗幽记》是“何方神圣”。首次观之以为妙哉。后来置于床头。春夏秋冬晨钟暮鼓喜怒哀乐愁。都读上几句。《小窗幽记》其格言玲珑剔透。促人警省;书中摘闻骈散各具。琅琅上口。易读易记。作为一名的理科生。都愿意经常读之诵之。直至熟稔成诵。可见其魅力无穷。

综上可知。眉公的《小窗幽记》不仅蕴意隽永。而且寓哲理于平实。藏深刻在简言。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修身立德的导师。为人处事的方向标。为学立业的航标。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读。邂逅一本好书。如同在清凉的夏日午后。邂逅一个人。对饮香茗。眼波流转。岁月安然。我希望更多人可以体会到这种欣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34:09

    小窗,的是,真意,使人,人生,画意,济公,太多,禅意,心底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34:09

    没想到大家都对传统文化经典《小窗幽记》您读过吗?您觉得让你非常受触动的内容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34:09

    《小窗幽记》品而生幽。我以前写过一篇随笔。表达了我对《小窗幽记品》的喜爱。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诗禅酒画皆有意。真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