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武则天的唐高宗会是个怎样的皇帝?该如何创下当年的盛世?
原创

没有武则天的唐高宗会是个怎样的皇帝?该如何创下当年的盛世?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就是“别闹了。没有武则天。李治还不如唐文宗那个被宦官家奴弄得欲仙欲死的蠢皇帝。早就是长孙无忌关陇集团的傀儡了。”

李治就是个没见识、没担当的小屁孩。没有他更好。

第一。李治的皇位是白捡的。是李世民可怜李承乾、李泰这两个儿子。才给的李治。

李世民的大儿子李承乾是太子。后来和四儿子李泰争皇位。两人都没争到。李世民非常伤心。但还舍不得两个儿子。想让两个儿子即使当不上皇帝也能快活一生。于是看到自己和长孙皇后的小儿子李治。这孩子从小就磨磨唧唧爱哭心软。他当皇帝总能让自己两个哥哥活下去吧?于是就立了李治为太子。其中他们哥仨的舅舅长孙无忌也帮着李治说话。这孩子才当上了皇帝。

可不是这孩子从小就像个能治理好国家的皇帝苗子。

无论是李泰或者是李恪当皇帝。都不比李治差。

第二。年纪轻轻就被女人迷惑。中国古代六百帝王中最差一个。

古代的皇室成员。在少年时期就接受各种教育。其中对女性生理理解是课程之一。并很容易能有实习对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这方面培养之后。像现代的少年与女性说句话都要脸红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李治。必然接受过这方面培训。早就不是羞涩少年了。

李治十五岁时被立为太子。已达束发之龄。在此之前已经结婚。王氏是他的王妃。李治为太子之后改封为太子妃。也就是说。李治见到武媚的时候。已经是个已婚男子。

当然了。王氏估计比较古板。和李治同岁。十几岁的小女孩搓衣板一个。姿势估计都只有一种。

武媚既然被李世民赐名为媚。自然就是女人味十足。再加上比李治大四岁。二十岁左右年龄正是女性最有魅力的时候。

她去勾引李治。不想青灯古佛一生。可以理解。李治被武媚所迷惑。并且不能自拔。不可理解。

作为太子。什么类型、什么年龄的女人找不到?照顾病重的李世民。几次接触。就被武媚迷住。比土包子还不如。

中学生仰慕教师可以理解。到了成年还念念不忘。那就是心理疾病了。

第三。李治先受长孙无忌控制。再受武则天控制。是个十足的傀儡。

李治前期。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关陇集团独掌大权。高阳公主一案。长孙无忌清洗掉了四个驸马、两个公主、三个亲王、一个郡王。当然了。这是对李治皇位稳定有好处;李治把武媚从感业寺接回来长孙无忌一伙没反对。但想立武媚为皇后长孙无忌坚决不同意。

如果李治顺从长孙无忌。那以后就会成为橡皮图章。成为关陇集团的傀儡。于是。李治在武媚的支持下。弄掉了长孙一伙。大权在握。

但是。武媚的影响力逐渐加大了。尤其是李治头风发作后。武媚参与朝政。决定权越来越大。

李治接受了宰相上官仪的建议。要废掉武媚。被武媚发现。二人面对面的谈话。李治面对这个枕边人。竟然连“以后别的事情你别管了。带好孩子就行了”这句话都说不出来。出卖了上官仪。

于是。上官仪全家被杀。

以后。直到李治死掉。都没可能把权力从自己媳妇手中收回来。估计李治临死前。也只觉得武媚垂帘听政就到头了。没想到武则天会玩儿的这么大。皇后不当去当皇帝。直接终结了唐朝。

第四。李治的成就。是李世民时期的惯性。和武则天的辅助。

李治时期。唐朝疆域最大。灭了高句丽。西域扩展到咸海。但所用之人。都是李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长孙无忌、李绩、薛仁贵等人。后期。所有关键决策都是武则天帮他做的决定。李治只是武则天手里的傀儡。

反正他也有头风病。头晕目眩。当个摆设正好。

总之。李治时期唐王朝确实强盛。但和李治关系不大。李治是个很差劲的皇帝。换个别人。应该会更好。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其他观点:

我谈谈我的看法。

没有武则天。高宗仍然是现在史书记载的那个皇帝。高宗时期。军政大权都掌握在高宗手中。武则天无法左右高宗。高宗时期唐朝的功劳也好。失误也罢。一切有利和不利的结果。都应记在高宗的头上。与武则天关系不大。下面我详细分析一下。

一、高宗时期的宰相

高宗初期。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人为相。这基本是太宗李世民给李治留下的宰相。后来在永徽末至显庆年间。高宗通过立武氏为后的事件。打掉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此后。高宗就开始使用自己人。最开始。是许敬宗和李义府。

我看现在网上很多人说许敬宗和李义府是武氏的人。实在是很奇怪的言论。要知道。许敬宗和李义府。早在李治是太子的时候。就开始跟随李治。许敬宗在李治当上太子以后。出任太子右庶子。李治刚即位。许敬宗就出任礼部尚书。李义府更早。在李治还是晋王的时候就跟着李治。李治成为太子以后。李义府出任太子舍人。这都是妥妥的李治的心腹。只不过。许敬宗和李义府在立武氏为后的问题上支持高宗。所以给人感觉他们和武氏关系密切。

此后。高宗时期的宰相。基本和武氏没什么关系。诸如姜恪、刘仁轨、戴至德、张文瓘、李敬玄、郝处俊、李义琰、裴炎等等。和武氏的关系都很一般。有几个还抵触过武氏。例如。高宗后期。因为身体生病。想让武后摄政。就是被郝处俊和李义琰给劝住的。

正因为高宗时期的宰相们和武后关系很一般。武后无法插手。才搞了个北门学士的小团体。试图分宰相之权。

二、高宗时期的将领

高宗时期在外征战的武将。更是和武后没什么特殊关系。早期的李勣、苏定方、薛仁贵、刘伯英、曹继叔等人自不必说。那都是太宗时期的老将。即便后期的裴行俭、王方翼、程务挺、黑齿常之、李谨行等人。也和武后毫无特殊关系。都是听命于高宗。其中。裴行俭得罪过武后。在立武氏为后的事件中。裴行俭持反对态度。并因此被外放为西州都督府长史。王方翼本人则是王皇后的堂兄。武则天对他怀恨在心。但在高宗时期。王方翼照常领兵打仗。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借着查办程务挺的机会。株连王方翼。把他给流放了。

三、高宗亲自处理军政大事的例子

吐蕃小丑。屡犯边境。置之则疆埸日骇。图之则未闻上策。宜论其得失。各书所怀。

显然是高宗自己亲自掌控对外征战的大事。这次讨论。给事中刘景先、中书舍人郭正一、给事中皇甫文亮、中书舍人刘祎之、给事中杨思忠、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来恒等一大批近臣发表了意见。高宗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勣已后。实无好将。当今以张虔勖纪及善等差为优耳。

可见高宗对于当时唐军将领的情况很熟悉。这就充分说明。直到高宗后期。军政大权仍然牢牢掌握在高宗手中。

四、武后在高宗时期的角色

我认为。属于宰相之一的角色。高宗让武后帮忙处理政务。但是。重大事项都是高宗亲自把关。对于武后的提议。高宗也是选择性的采纳。

举个典型的例子。上元元年(674)底。武后上书言事共计十二条。高宗虽然褒奖了武后。但是。对这些建议并没有全部采纳。其中有一条“息兵”。高宗就不采纳。上元二年(675)正月。吐蕃遣使请和。高宗就直接拒绝了。二月。刘仁轨的大军又在新罗大打出手。“大破新罗之众于七重城。又使靺鞨浮海略新罗之南境。斩获甚众”(《资治通鉴》)。

整个高宗后期。唐朝对外战争一仗连着一仗。完全没有“息兵“的意思。

综合以上分析。高宗时期。重大人事、军政要务。都是高宗掌握。武后起到协助的作用。但无法左右高宗。

以上是我的一点简单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其他观点:

没有武则天。他还有长孙无忌等人。肱骨之臣还是很多的。只不过长孙无忌的格局小了点。喜欢排除异己。不过他确实是个人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0:59

    长孙,高宗,时期,无忌,武则天,都是,太子,宰相,是个,皇帝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0:59

    没想到大家都对没有武则天的唐高宗会是个怎样的皇帝?该如何创下当年的盛世?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0:59

    谢邀。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就是“别闹了。没有武则天。李治还不如唐文宗那个被宦官家奴弄得欲仙欲死的蠢皇帝。早就是长孙无忌关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