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伟大的卫国战争是前苏联军民和英雄无畏的苏联红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划时代贡献。自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发动闪击战。前半个月苏联统帅部举措失利。在乌克兰基補战役中数十万红军将士。被德国的装甲集群分进合击。辗压如困兽犹斗。损失惨重。似无回天之力。步入该年的隆冬岁月。上天倦顾苏联红军。这年的冬天来势汹汹。气温极其恶劣。德国的飞机大炮。装甲集群。成了水中月。圆中花。缺粮少弹。被冻死伤亡者不计其数。苏联红军凭着优秀的民族素养。和对布尔什维克的忠心。英勇顽强。和天寒地冻优势。在冬季与德军毁灭性打击。但步入九四二年初夏。苏联统帅部有犯了打阵地战死拼。最好的进攻就是反击的策略。损失惨重。代价沉重。铁木辛哥元帅也为此负出了毁灭性的伤亡代价。被曼施坦因指挥下的德军打的丢盔懈甲。一退百余里。将领们也风声鹤唳。期望转守。有数百万苏联红军。犹如笼中鸟。水中花。丧失了军人气节民族血性。在万分危机之时。斯大林启用朱可夫元帅。亲临斯大林格勒。精心准备。合理布局。最终在一月中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欧洲蛮牛法西斯德意志帝国。从而甸定了二战的转折点。自此后德国败局以定。有经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后。德军一溃千里。行同丧家之犬。在也无力大战了。英美二国对苏联的卫国战争也负出了巨大贡献。凭借着租借法案。美国为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石油。军火。和飞机大炮以及先坦克装备。从物质道义和公理上维护了世界和平的伟大战略。功不可没。摧人奋进。
其他观点:
以往的历史教育告诉我们。苏联能取得二战的胜利。是依靠“冬将军”的辅助以及苏联军民的坚决抵抗。大部分人对西线战场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开战初期的“静默战争”。但随着苏联解体。诸多因政治原因无法面向大众的档案。逐渐得到解密。西线盟军的功绩这才得到认可。
来自大洋彼岸的物资援助
1941年6月。希特勒正式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德国用190个师组成的3个集团军群。如洪水般攻入了苏联境内。在随后的半年战争中。299万苏军官兵战死前线。还有多达2050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被击毁。17900架飞机战损。原本有550万人的苏联常备军。一开始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同时。德军的占领和轰炸使得苏联工业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也使得苏联一千三百六十余家大型工厂需要搬迁。它们重新开始生产也需要大量时间。这一切都导致苏联在1942年的产能大幅度地缩水。尤其是重工业。多达71%的铁、58%的钢、57%的有色金属、63%的煤以及42%的电力。也都伴随着大量土地沦陷而丧失。
农业方面同样紧迫。苏联大约84%的甜菜产地、45%的牛与68%的存栏猪被德军缴获。工人的口粮配给被降低到只有800克/天。普通职工更是只有500克/天。
【赫鲁晓夫曾坦言:“如果没有美国的SPAM罐头。我们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去养活苏联红军。”】
更为糟糕的是农业。卫国战争初期。苏联食物上的嫉妒短缺。毕竟只要有一杆步枪和几发子弹的基本配置。虽然简陋但是还能保证作为“消耗品”的基层士兵基本的作战。但是一旦开始大面积断粮。对于士兵的身心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
1942年1月底。苏联总给养部长帕甫洛夫向斯大林汇报后。最高统帅下令。让列宁格勒方面军就地筹措粮食。动用国家储备只能用于特殊情况。例如当地的粮食已经彻底耗尽。食品工业也已经彻底瘫痪等。这说明苏联此时的储备已经所剩无几了。
【盟国物资援苏路线图】
由于缺煤严重。很多火车都不得不改烧木材和混合燃料。但就算如此在1942年1月火车昼夜工作。依旧达不到战前运输指标的一半。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生产出来的成品无法及时送到。让前线的情况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危机时刻。罗斯福即下令撤销了对苏联资产的冻结。折合约3900万美元。又在7月和8月特批允许苏联在美国购买各种物资。8月正式开始对苏援助。其中包括各种型号的飞机1200架。90毫米口径炮152门。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991门。迫击炮1135门。冲锋枪两万支。轻型坦克729辆。。中型坦克795辆。115,341英里的电缆线。随后又从对英援助中调拨了1200架飞机给苏联。
【苏联损失极为严重。盟国的输血极为重要】
10月1日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次对苏协议书》给了2000辆坦克和1300架飞机。不过由于航道等缘故。一直到1942年6月才算大致完成了运输。吸取了第一次教训后。双方签订了《第二次对苏协议书》。这次的规模和及时程度远远比第一次来得大。仅仅是食品就达到430万吨之多。非常及时地援助了斯大林格勒战局。除此之外还包括180万吨的原材料、机器、工业设备和110万吨陆、海军设备。由于德国人的潜艇战术。使得盟军的物资和护航舰队损失惨重。如PQ-17护航队损失达到了三分之二多。不得不让英国人退出护航。
在这个阶段。苏军开始发动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赫赫有名的天王星行动正好发生于1942年11月19日与12月16日。这显然不能解释为单纯的巧合。
【土星行动中。正在执行作战任务的苏军坦克】
之后双方爆发了东线战场最有名。也是最为关键的坦克会战——库尔斯克大会战。苏军之所以有勇气向此时依旧占据战略主动权的德军发起进攻。在于他们已经利用《租借法案》获得两万辆吉普车。十万部野战电话。3000辆炮车。132000辆卡车以及10000辆无盖货车。斯大林曾因此写感谢信给制造卡车的斯图贝克公司。朱可夫也评价:若没有斯图贝克卡车。苏军大炮将很难运送前线。正是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苏联才能充分动员己方的炮兵资源。以弥补坦克性能的劣势。
【搭载喀秋莎火箭炮的斯图贝克US6卡车】
值得一提的是。德军的闪击战导致苏联的大量工业设备无法撤离。导致后方产能严重不足。为此盟军为他们提供了44605台金属切削机床、13314台锻压设备等大量机械制造设备。其数量不但接近苏联设施总量的40%。而且性能远比苏联的国产货优越。生产能力反而更强。除此之外。盟军还援助超过1000座苏联发电厂。为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工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来自西方盟友的空中支援
当然。可能有人觉得英美鬼畜就是用钱让苏联士兵给自己人当炮灰。但是。二战中的西线战场只是缺少绞肉机般的陆战。至关重要的空战。比东线有过之无不及。不少苏联的军事专家十分自豪本国装备惊人的性价比。顺便嘲讽后期德军可怜的坦克产量。事实上。德国乃是总体战的鼻祖。其工程师团队的优秀在全世界范围都是首屈一指。之所以会出现后期乏力的现象——盖因他们的工业已经被系统地摧毁。
1942年5月30-31日。皇家空军出动1046架飞机轰炸德国城市科隆。史称“第一次千机轰炸”。皇家空军为此几乎拼尽全力。甚至抽出367架训练和改装的飞机加入此次行动。
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正式召开。此次会议英美正式达成联合作战计划。该计划包括对德国主要工业区和城市进行战略轰炸。以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英美确定了轰炸的优先序列:1.潜艇制造出和基地;2.飞机制造业;3.交通运输系统;4.石油工业;5.其他军火工业。卡萨布兰卡会议后。美军正式加入对德国本土的轰炸行动。皇家空军的战略行动。也借此良机进入到第三阶段。
【卡萨布兰卡会议合影】
1943年6月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训令 。正式开始对德国本土的轰炸。1943年下半年。盟军先后发动7次大规模空袭。平均每月投弹700-800吨。不过。德军也展开反击。击落了30%没有足够战斗机护航的盟军轰炸机。盟军也吃一堑长一智。增强了轰炸机群的护航编队。并将第一轰炸目标改为德国的飞机制造厂。
1944年2月。盟军研发并装备了P-25远程轰炸机。皇家空军+美第8航空队+美第15航空队已有1600架轰炸机。西线的空中力量大大增强。轰炸计划也因而进入第四阶段。1942年2月20-25日。约4000吨炸弹被投放到德国航空基地中。随后几月。轰炸力度不断加强。并于4月达到高峰。当月盟军轰炸机共投放7758吨炸弹。德国90%以上的航空工业都挨了炸弹。
【盟军的轰炸海报】
在盟军不间断地空袭下。德国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以至于战后连香烟都无法正常生产。反观苏军在《租借法案》的支持下。获得了巨大的加持。以赫赫有名的T-34为例。其发动机需要用到铝。而苏联半数左右的铝来源于盟国的支援。双方一加一减。这才有了后来苏军坦克的性价比优势及其傲人的战绩。
结语
西线盟军的贡献当然远不止于此。为了应对盟军的进攻。大批德国空军被抽去西线。在关键性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大量第4航空队的单位被撤出以应付盟军在北非的登陆。德国空军的力量被分散至整个欧洲及。导致其未能保持在苏德战线的南部其它地区的空战力量。这给后来的苏军反攻提供有力的条件。若无西线的盟友。斯大林就算能打赢希特勒。其代价也必然是耗尽苏联几乎所有的适龄青年。这样一来。苏联只能得到一个纸面上的胜利。本身也会因此亡国。
其他观点:
引言
二战前。英美一直敌视苏联。对苏联实施封锁、包围。二战爆发后。德国占领了西欧。威胁英美利益。1941年德国又发动了苏德战争。这种情况下。英美决定支援苏联。那么英美给予了苏联哪些援助呢?这些援助对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多大作用呢?
经济上。美国为苏联提供了大批军事物资。
美国为苏联提供的物资有两种。一种是武器。一种是用于前线的生活物资。
武器方面:我们以飞机、坦克为例。
苏军汽车的三分之一是美国制造的道奇卡车、吉普车和摩托车等。总数近48万辆。苏军还得到美国援助的1.8万 架飞机。占苏联战时生产飞机的30%;得到美国援助的7000辆坦克(外加5000多辆英国坦克)。占苏联战时生产坦克的8%。
从武器数量来看。美国援助苏联的武器仅仅占苏联武器的一小部分。因为美国把大部分援助都给了英国。而我们知道。英国在二战中所起的作用远远没有苏联。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二战爆发前。苏联着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最终苏联成为是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并且为了防范战争的爆发。苏联还建立了乌拉尔工业区。二战爆发后。虽然德军占领了欧洲的工业区。但是东方的乌拉尔工业区仍然能为苏联提供足够的武器。因此美英援助的武器之战苏联武器的一小部分。
用于前线的生活物资:我们以粮食为例
据统计。美国、加拿大从1941年——1945年 间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的食品总量。可以为总数多大1200万人的苏联陆军每人每天提供半磅浓缩食品。
苏联的农业一直比较落后。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又占据了苏联大部分的粮食产区。苏联的粮食供应非常紧张。苏联人民在战时只能得到一点粗面包。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英美在生活物资上的援助要比武器上的援助对苏联更有意义。因为苏联是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落后。
军事上。 美英在北非。西欧发起的战役牵制了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美英主要是在北非、欧洲南部发动对德军的进攻。1942年10月。英军在北非主要是发动了阿拉曼战役。打败了隆美尔统帅的德意军队。间接的支援了苏军。假如英军在此战中被德军打败。德军可能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亚。与来自高加索的德军会师于波斯湾。这样德军就会南北贯通。苏联打败德军的可能性就会降低。1942年11约。美国军队在北非登陆。发动了突尼斯战役。与英军前后夹击。消灭了北非的25万德意军队军队。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进入意大利。从南面威胁德国。
整体上看。美英军队在非洲、意大利发动的战役规模较小。消灭的军队数量较少。主要消灭的是意大利军队。并没有能够调动苏德战场的德军。因而对苏联的帮助比较小。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之后。英美与1944年6月实施了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第一战场是苏德战场。德军处于两面夹击之下。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几次要求英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但是英美以各种理由拒绝。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苏军开始反攻。1944年1月苏军开始发动“十次突击”。开始收复国土。并解放了东欧的波兰、保加利亚。英美这时候发动诺曼底登陆。虽然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但是英美的目的并不是支援苏联。因为苏德战场苏联胜局已定。而是为了抢夺胜利果实。有利于战后英美同苏军划分胜利果实。
英美在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规模和消灭的德军比之前英美在非洲、意大利的规模要大得多。但对苏联战胜德军的帮助也不是很大。
结语
经济上。美国向盟国提供了五百多亿美元。其中得到援助最多的是英国300多亿。苏联得到100多亿美元。苏联比英国在二战中的作用要大得多。同时英国的工业区并没有像苏联那样被德国占领。因此英美对苏联的援助并不是根据战局作出的恰当的援助。只是一些有限的援助。
英美在军事上给予苏联的援助更是有限。以当时英美在世界上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完全可以在1942——1943年发动一次大规模对德国的进攻。结果一直推迟到1944年6月(德军是在1945年5月投降的)。因此英美的军事援助对苏联帮助也是比较有限的。
我想英美对苏联的援助形成这么一种态势是由原因的。原因就是苏联和德国都是英美的敌人。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占据有利地位。德军假如打败苏联。统一欧洲。威胁英美利益。因此英美给予了苏联援助。这个援助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让苏德互相消耗。等到德国奄奄一息。苏联开始收复领土时。英美赶紧下山抢夺胜利果实。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255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苏联,德军,德国,英美,斯大林,盟军,坦克,美国,北非,战役
没想到大家都对苏联赢得战争胜利,美、英两国的功劳有多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伟大的卫国战争是前苏联军民和英雄无畏的苏联红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划时代贡献。自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发动闪击战。前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