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原创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好文

热门回答:

四川军阀混战起源于护国战争。当时川系军阀的两个大佬是熊克武和刘存厚。他俩其实都是同盟会成员。但熊克武亲滇黔军阀。刘存厚亲北洋政府。所以这个时期的混战。实际上是北洋政府和滇黔军阀主导的混战。而四川军阀被迫要选边站。要么支持北洋政府的代理人刘存厚。要么滇黔军阀的代理人熊克武。不能搞墙头草。

其实从这就可以看出。川军内战看似是四川军阀混战。但各个军阀背后都是有川外大军阀的支持。哪个川系军阀傍的大腿粗。往往就会在混战当中占有主动权。

在这一时期。刘湘还只是小弟。没有成为头牌军阀。他当时的大哥是熊克武。并且还是熊克武的头号小弟。

民国十年。熊克武在刘湘、但懋辛、刘成勋等人的支持下。击败了刘存厚。成为四川军阀的唯一老大。刘湘由于在打败刘存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被熊克武推举为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

但是刘湘毕竟还是太嫩了一点。由于他的势力急速膨胀。因而被熊克武所忌惮。为了麻痹刘湘。熊克武主动让贤给刘湘。推举刘湘为川中老大。

然而这只是熊克武以退为进的策略。目的就是让刘湘掉进他设计好的陷阱里。果然。当时还太嫩的刘湘不出意外的中了计。被熊克武暗中拆台。被迫下野。

刘湘辞职后。也暗中部署人马。准备把熊克武打垮。但是刘湘的部署还没有完成。他手下的杨森就率先对熊克武开战了。这一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川军第一、二军内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熊克武军中担任旅长的刘伯承在战争中大发神威。以一个旅的兵力击垮了杨森两个师。配合主力部队。打得杨森直接投靠了北洋大佬吴佩孚。

事后。刘湘被迫解除所有职务。回到了乡下老家避嫌。此时的刘湘。可谓是他一生当中最低谷的时候。而这一切。就是被杨森那个猪头给拖累的。

不过刘湘的这个低谷期也没有持续太久。由于熊克武一派在战后因为赏罚不均。导致熊派内部内讧不断。直系大佬吴佩孚见有机可乘。就出钱出枪。支持当时依附在自己门下的杨森和早已经下野的刘存厚杀回四川。起兵讨伐熊克武。

至刘存厚兵败后。吴佩孚一直就想再次杀回四川。只不过没有机会。但是这次熊克武集团的内讧。给了他一个天赐良机。

为了彻底打垮熊克武。吴佩孚亲率大军赶到湖北宜昌前线督战。并且还电请刘湘出山协助自己。刘湘也不是给脸不要的人。便随即宣布出山。起兵协助吴佩孚。

由于强敌压境。再加上直系军阀的干涉。熊克武便只好宣布下野。偷偷去到广东寻求孙中山的支持。并在孙中山的支持下。又率部杀回四川。不过由于没打赢。只得灰溜溜的退出了四川。他的这次退出。是永久性退出。此后的四川军阀混战。与他这个老牌军阀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熊克武被挤出四川后。被直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省军务督理。刘湘为川滇边防督办。邓锡侯为四川省长。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原本只是师长级别的杨森和邓锡侯等人也开始成为了独霸一方的大军阀。与刘湘平起平坐。

不过。由于杨森是吴佩孚的代理人。有直系给他撑腰。因此杨森此时的地位是比刘湘要高一点点的。

刘湘毕竟是做过大哥的人。杨森这个曾经是他小弟。现在抱上吴佩孚粗腿就敢爬到了他的头上撒欢的人。他岂能忍?

于是从民国十四年开始。刘湘就如同当初的熊克武一样。推居幕后。在暗中发展倒杨森的势力。

刘湘在倒杨联盟形成规模后。便致电北京北洋政府。要求将杨森调到北京任职。当时北京政府已经是奉系执政了。杨森知道自己去北京肯定是被软禁的下场。因此便故意赖着不走。主动挑起战争。决定以武力打败刘湘集团。统一四川。

这一战。杨森先是大胜。但是刘湘也是早有准备。他一方面联络黔系军阀袁祖铭。让他出兵攻击杨森的后方。另一方面暗中收买了杨森手下的王缵绪反正。导致杨森大军全面崩溃。再次逃到湖北投靠吴佩孚。

然而历史再再一次重演。由于倒杨联盟分赃不均。刘湘和贵州军阀袁祖铭闹掰。为了驱逐黔军。川军二流军阀邓锡侯、田颂尧等人电邀杨森回重庆主持大局。刘湘见自己势单力薄。便和杨森宣布和解。共同驱逐赖在四川不走的黔军。

刘、杨二人合力驱赶黔军出川后。划分势力范围。杨森控制川东。刘湘控制川南。势力不相上下。两人彼此都想吃掉对方。但也都吃不掉对方。

然而正当两人都在积蓄力量。企图吃掉对方的时候。却爆发了一件大事件。打断了两人的梦想——广东革命政府宣布誓师北伐。

前面说过了。川军内战虽然看似是四川军阀内战。但其实各个军阀想要立足。必须要有川外大军阀的支持才行。国民党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武汉。打得北洋军节节败退。四川军阀都是看在眼里的——谁的大腿粗。一目了然。

因此就在北伐军进逼南京的前夕。四川军阀纷纷投机革命。派代表与北伐军联系。国民政府为了拉拢川军。便派代表入川。晋封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七人为国民革命军军长。四川军阀见大势所趋。遂集体表示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全部加入了国民党。

不过。归附国民政府并没有改变四川军阀混战的局面。因为北伐战争结束后不久。国民党自己就开始内战了。川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是积极的选边站。继续混战。

第一次混战是杨森、刘湘、邓锡侯、刘文辉四人大战。起因是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分裂。南京的蒋介石忽悠杨森和刘湘去打武汉国民政府。刘湘长了心眼。他就没出兵。杨森是记吃不记打。一而再。再而三的中招。傻乎乎派兵出川。结果被叶挺率部一个反击。损失了大半人马。

就在杨森率残部回川时。刘湘乘机派兵挡住了他的归路。不让他回川。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湘还没有得意多久。他的老巢也被邓锡侯和刘文辉给围了。于是刘湘和杨森和解。两人回师攻打邓锡侯。经过两人的合击。才算是化解了这一次危机。

第二次混战是杨森和刘湘的混战。这一次大战也是蒋介石造成的。当时杨森刚刚联合刘湘打退邓锡侯。回到四川屁股还没坐热。被北伐军打败的下野闲人吴佩孚来投奔他。由于此前杨森两次下野都是投靠吴佩孚。吴对他也都都很好。所以此次吴佩孚来投。杨森对吴也是投桃报李。很是照顾。结果由于事情泄露。被蒋介石知道了。随即蒋介石下令免去杨森的一切职务。让杨森下野。杨森手握兵权。当然是不答应了。所以蒋介石又让刘湘打杨森。

刘湘得到蒋介石的电令。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收买杨森手下的四个师长倒戈。导致杨森军中爆发了内战。

虽然最后倒杨联军被杨森击溃。刘湘借四部倒杨的目的未能达到。但刘湘坐收渔利。得到了杨森手下范绍曾的一个师。以及杨森在长江北一线的所有防地。(范绍增就是著名的傻儿师长)

杨森势力大挫后。刘湘成了唯一的老大。他与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协议。搞了一个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由他担任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田颂尧为委员。负责全川的裁军工作。(其实这个裁军也是在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当时全国都在裁军)

但是。由于刘湘等人故意把川军其他各部屏之于外。想借裁军之名打压其他军阀。因此当裁军的协议签署后。被排除在外的将领纷纷表示不服。这些人在杨森的主导下。成立了一个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简称为“八部同盟”。由杨森担任主席。李家钰和陈书农担任副主席。共同对付刘湘。

这八个军阀开了一次大会后。决定组成联军向刘湘进攻。发动“下川东之战”。

这一战。刘湘和刘文辉大败杨森联军。杨森率余部逃入李家钰的防区。刘湘则连克梁山、忠州、万县等二十三县。尽收杨森下川东防区。收编了杨森近三万人。势力大振。

八部同盟在反刘湘失败后。决心报复。共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不惹刘湘。兵分三路进攻刘文辉在资中、内江的防区。发动“上川东之战”。这一战又是刘文辉部大胜。势力大增。此后四川便进入了“二刘”时代。

这个时期的刘湘和刘文辉各自拥兵十万。相互都吃不掉对方。于是双方都把目光盯到了四川省外。在外面找靠山。当时正是中原大战。川外有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四大军阀。

刘文辉眼拙。先是傍李宗仁的大腿。后来又傍冯玉祥和阎锡山大腿。总之就是所有大佬全抱一遍。就是不抱蒋介石的大腿。

而刘湘则是老谋深算。他坚定的抱的蒋介石大腿。只拥护蒋介石一人。结果当中原大战蒋介石获胜后。刘湘因为两度拥蒋。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支持。而刘文辉两度失算。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虽然刘文辉因为手握手握大军。还能保住四川省政府主席一职。但他已经被蒋介石视为要消灭的异己了。

民国二十一年。刘湘在得到了蒋介石的武装支持后。决心与刘文辉开战。在开战前。刘湘尽力拉拢和收买川军将领。壮大自己的阵营。并且还利用刘文辉与田颂尧、邓锡侯的矛盾。拉拢二人反对刘文辉。当一切都准备好以后。双方正式开战。

民国二十一年十月。二刘大战正式爆发。这是民国四川军阀规模最大的大混战。战线绵亘千余里。川北、川西、川南都是战场。战火纷飞达一年多。四川大小军阀。杨森、田颂尧、刘存厚、李家钰、罗泽洲、邓锡侯等部均卷入其中。双方总计投入兵力约三十万人。死伤约六万余人。耗资五千万元。四川人民的惨状可想而知。

战争的具体过程省略。反正结果就是刘湘取得大胜。但顾念叔侄之情分。不忍置刘文辉于绝路。将川西南的雅安、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和洪雅等县划给刘文辉。让他在西康一隅有个立足之地。

总的来说。刘湘能最终取胜。靠得就是他的大局观和眼力劲。川中军阀普遍“短视”。经常抱错大腿。但刘湘不同。他总是能在川外大军阀中找到真正的大腿。并紧紧抱住。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

比如西安事变时。很多军阀都以为蒋介石必死无疑。公开的宣称应该处死蒋介石(比如韩复渠)。其实这是很短视的行为。而刘湘就很聪明。他一直都坚持拥护蒋介石。即便蒋介石逼他裁军。要剥夺他的四川王。他表面上也是举手表示支持。不会跟蒋介石直接硬钢。

不过凑巧的是。就在川军裁军会议的第二天。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既然日本鬼子打进来了。也就不可能再裁军了。于是刘湘便号召川军出川打小日本。他本人带头出川。病死在武汉。没有死在四川老家。也算是用实际行动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其他观点:

上世纪二三十后代。世界上军阀最多的国家在中国。中国军阀最多的地方在四川。城头变幻大王旗。大家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甚至一二年。在四川。当时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若不以大小论。成百上千也是有的。而且。名头百出。花样纷繁。就大派系来说。就出现过武备系、速成系、保定系、军官系、九人团系。不一而足。

不但是这些大系大军阀。那些小的更是不计其数。统治十数县的。称总指挥。统治几个县的称师长、旅长。大大小小。争斗不已。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在1934年的时候。刘湘力压群雄。脱颖而出。被蒋介石任命为四川省主席兼剿匪总司令。一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川王”。那么。刘湘是怎么最终胜出的呢?

刘湘。字甫澄。1888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湘出身于官僚地主之家。祖父是清朝的武举人。父亲是地主。家里本来将他作为读书人培养。希望他考取功名。谋个好前程。但遭遇清末乱世。四川如同化外之地。成了草头王争霸的疆场。刘湘从小习武。对枪杆子更感兴趣。于是。刘湘16岁时。背着父母考取了四川武备学堂。后进四川陆军讲习所进修。再升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因表现优秀。入新军第十七镇六十八标一营任排长。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辛亥革命后。刘湘的军队改编为川军第一师。1913年。熊克武在四川发动“二次革命”。武力倒袁(世凯)。刘湘时为营长。拒绝了对方的策反。死守驻地泸州。最终挡住了熊克武的进攻。因功升第一师第三团团长。

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蔡锷率军进入四川。刘湘受命坚守泸州。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倒戈。偷袭泸州。面对护国军和倒戈川军的双重攻击。刘湘各个击破。先打败第二师。逼其缴械。后主动进攻护国军。将护国军打队上连连败退。刘湘一战成名。被袁世凯提拔为少将旅长。

后来。刘湘清醒地意识到。不能再为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卖命了。当护国军后来再次进攻泸州。他便主动率军撤退。让出了泸州。之后的数年间。他到处投靠大军阀。1918年投靠了四川最大的军阀熊克武的川军。被任命为第二师师长。此后。刘湘有了自己的地盘。大力招揽人才。大肆招兵买马。后任第二军军长。又在熊克武的支持下。打败了大军阀刘存厚。队伍扩充到八万多人。刘湘也成了一个不小的军阀了。

1924年。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备督办。杨森异军突起。成为了最大的军阀。第二年。杨森在四川全面清剿其他军阀。2个月占领四川72县。控制了大半个四川。刘湘也连连败北。在此生死攸关之时。刘湘灵活的脑子发挥了作用。他多方联络四川实力派军阀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等人。组成反杨讨伐军。通过诱敌深入和策反杨森部将。竟将杨森打败。逼着杨森净身逃出了四川。

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北伐。刘湘接受革命政府的改编。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蒋介石发动清党。他也表示拥护。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路总指挥。后将另一由友变敌的刘文辉部击败。兵力猛增至12万人。真正成为了“四川王”。于是。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便任命他为四川省主席。

其他观点:

四川军阀曾花重金从国外买了架飞机。却没钱买弹药。总司令说“明天找几个石匠上山打几十坨条石。从飞机上扔下去。照样把他龟娃娃炸的稀巴烂”。

飞机装满条石后。晃晃悠悠飞到敌方阵营。乱扔一气。吓得底下人大声高呼“敌人有新式武器来了。快跑”。总司令一看效果出奇。于是又让石匠上山打石。

这些石头落到地上。把地砸得坑坑洼洼。敌方长官只能从百姓中抓了几十个壮丁。把石头通通运走。这些百姓头脑很灵活。把条石扛回去打成猪槽。四川本身属于成都平原。找石头不容易。现在天降条石。真是雪中送炭。从此每一次有飞机来袭。底下一帮老百姓就高兴地追着飞机狂呼。“总司令又来送猪槽来了”。

从这个案例中就能看出四川军阀混战有多乱。

审时度势的刘湘

四川是中国军阀混战最频繁的地区。从辛亥革命到1933年中。四川发生了470多次战争。每个月平均要打两次仗。辛亥革命时参战的军队只有5个师。到1934年。全省一共有290多个团。约合130万以上兵力。

就各大派系来说。四川出现过速成系、保定系、军官系、九人团系、武备系等派系。而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刘湘竟然一步步走上了四川大军阀位置上。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刘湘1888年出生在四川省大邑县。家里很有钱。祖父是清朝武举人。父亲是地主。本来家里人把刘湘当成读书人培养。希望他考个功名、谋个好差事。没想到清朝腐败。四川成为军阀割据的战场。刘湘从小习武。对枪杆子特别感兴趣。16岁时背着父母考取了四川武备学堂。在四川陆军讲习所进修。后来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进入了新军第17镇68标一营任排长。从此开始了军人生涯。

辛亥革命后。刘湘部队被编为川军第1师。熊克武在四川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统治。刘湘当时已经成为了营长。熊克武对这个小兄弟比较关照。想让他跟着自己干。但刘湘抵挡住了熊克武的引诱。死守泸州。后来因为镇守有功。升为第1师3团团长。

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蔡锷率军进入四川。刘湘依然坚守泸州。可是川军第2师的师长刘存厚临阵倒戈。偷袭泸州。刘湘面对双重夹击丝毫不惧。开始各个击破。他先打败了刘存厚的部队。然后又主动进攻蔡锷的护国军。两次战争两次取胜。刘湘一举成名。被袁世凯提拔为少将旅长。

刘湘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特别善于审时度势。一开始为袁世凯卖命。后来看到袁世凯众叛亲离。于是果断撤军退出泸州。到处投靠各大军阀。1918年。他投靠到了曾经邀请自己的熊克武部队。被任命为第2师师长。从此开始招兵买马。扩大势力。

当时熊克武和刘存厚是四川两个最大的军阀。两人都是同盟会会员。熊克武亲滇黔军阀。刘存厚亲北洋政府。所以实际上两派对阵就是北洋政府和军军阀的混战。而四川军军阀这时候就需要选边站了。

支持蒋介石。发展军事力量

熊克武很重视刘湘。把他提拔到了第二军军长的位置上。队伍一下子扩充到了8万多人。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军阀势力。兵强马壮的刘湘出兵。一举打败了刘存厚。

后来熊克武一看刘湘实力不俗。害怕其功高震主。于是表面上熊克武下台把位置让给了刘湘。可私底下却给刘湘下套。用计谋逼迫刘湘辞职。刘湘知道后暗中布置人马。准备杀熊克武一个回马枪。

可还没得等刘湘出手。他手下的杨森坐不住了。率先对熊克武开战。这场战争是川军第一、第二军的内战。当时熊克武军中刘伯承旅长以一个旅的兵力打垮了杨森两个师。逼的杨森不得不投靠吴佩孚。

没过多久。熊克武内部就出现了内讧。吴佩孚一看有机可乘。立刻把杨森和刘存厚叫了回来。重新杀入四川。吴佩孚还请刘湘出山。协助自己出兵。刘湘早就做好了准备。大家一同逼迫熊克武下野。

1924年。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备督办。杨森成为了四川最大的军阀。开始全面清剿其他军阀。两个月时间就打下了四川72个县。占据了大半个四川。刘湘此时也不断战败。但是他在关键时刻联系了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等军阀。组成反杨森阵营。然后策反杨森部将将杨森打败。逼着杨森逃出四川。

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北伐。刘湘接受了政府的改编。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的军长。刘湘资历很老。在川军中很有威望。而在四川军阀中。大军阀刘文辉还是他叔叔。前期很支持刘湘的军事部署。令其如虎添翼。

蒋介石当时也在扶持刘湘。想要利用刘湘来统治四川。刘湘也想利用蒋介石的扶持打击其他对手。于是双方达成一致。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刘湘被任命为第5路总指挥。刘湘自此逐步称霸四川。

等到刘湘势力崛起后。他和叔叔刘文辉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分歧。两人逐渐从相互支持发展到分崩离析。上演了一出“二刘争川”。当时刘文辉是民国第24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即使面对叔叔。刘湘也绝不手软

1931年。刘文辉花费200万美元从英国购买武器和飞机零件。从上海起航经万县时被刘湘扣留。刘文辉不得不到重庆与刘湘协商让其放行。谁知刘湘竟然不同意放货。私下扣留这些财物不给刘文辉。把刘文辉气得要命。

刘湘和刘文辉此时已经处于两个阵营。刘湘支持蒋介石。刘文辉扶持滇军胡若愚打回四川。支持王家烈独霸贵州。投靠汪精卫拥护冯玉祥反对蒋介石。也想称霸四川。

此时刘文辉开始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打击刘湘。刘文辉先是以吊唁刘湘母亲去世为名义。偷偷给刘湘部下范绍增、陈兰亭塞了30万和15万。让其叛变。可范绍增表面同意。私下里却将事情告诉了刘湘。贿赂款被刘湘照常发放。但是名义改成了自己的奖励。陈兰亭因为瞒报直接被刘湘撤职查办。抓了起来。

刘文辉一看策反不成。于是又安排了一个叫胡文鹏的刺客到重庆刺杀刘湘。结果胡文鹏潜伏在刘湘家门外树上等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机会下手。到了第4天。饿得头晕眼花的胡文鹏从树上掉下来。直接被刘湘抓住。

刘文辉一看暗得不行。于是开始明目张胆地进军刘湘部队。这也是四川历史上最后一场军阀内战。1932年10月1日。刘文辉兵分两路进攻刘湘。一路由荣威带兵直击刘湘部。另一路由罗成铺从乐山绕道包抄刘湘后方。形成合击。

面对来势汹汹的刘文辉。刘湘开始请和并致电请求邓锡侯、田颂尧两人出兵。分化拉拢刘文辉的部将。此举收到了奇效。刘文辉的部将不断叛变。军事部署屡次被透露给了刘湘。以至于刘文辉无心恋战。和刘湘进行议和。两军签订停战书。刘文辉终于有精力对付邓锡侯、田颂尧两路军。

刘文辉痛恨邓锡侯不讲信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与邓锡侯拼死一战。此时刘文辉有100团的兵力。不过粮饷不足。士气不高。而邓锡侯不足50团。地方狭小。根本打不过刘文辉。

1933年5月。刘文辉设宴款待邓锡侯。想要将其扣留除掉。结果邓锡侯的旅长周绍芝探听内幕后。提前告诉了邓锡侯。邓锡侯就以打猎为名撤离防区。下令加紧备战。

刘文辉一看邓锡侯不上钩。于是开始进攻邓锡侯部队。而刘文辉的部下却认为邓锡侯与我们都是保定系。自家人不打自家人。刘文辉的师长张清平暗地里还同28军师长陈书农议和。刘文辉内部快速分裂。

此时刘湘立刻派部队增援邓锡侯部队。刘文辉与邓锡侯对峙一个月。最终无功而返退至新津。

刘湘、邓锡侯召开安川会议。组建了安川军。准备联合消灭刘文辉。7月上旬。刘湘将刘文辉部队赶出了程度。刘文辉部队土崩瓦解。狼狈退守汉源。并通电刘湘“不要相煎何太急”。同时向刘湘认错。支持他统一四川。

刘湘的军队人数此时已经达到12万。而刘文辉仅有2万人。刘文辉害怕刘湘群穷追不舍。继续示好刘湘。最终刘湘称霸四川。成为了四川最大的军阀。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他为四川省主席。

结语:

刘湘十分会趋炎附势。而且站对了队伍。实力不断增强。最终在不断地联合、打击对手的过程中步步稳进。终于成就了一方霸业。真的是时势造英雄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情多浓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6:11

    军阀,川军,杨森,蒋介石,北洋,泸州,政府,国民政府,两人,自己的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6:11

    没想到大家都对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6:11

    四川军阀混战起源于护国战争。当时川系军阀的两个大佬是熊克武和刘存厚。他俩其实都是同盟会成员。但熊克武亲滇黔军阀。刘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