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个内容出自《论语·雍也》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
[原文通释]
鲁哀公问:“弟子中谁是喜欢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迁怒于人。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没有好学的了。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啊。”
[注释]
①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迁。迁移。
②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③短命死矣:史记说。颜回死时年仅三十一岁。与实际情况不符。
④亡:通“无”。
[解读与点评]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应该是孔子七十岁以后的事了。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在众多弟子中。孔子只认为颜回真正好学。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孔子曾经自道。说自己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好学。
看起来。孔子的好学标准是很严格的。“好学”的品质不是随便什么等闲之辈都可以有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不说他文学、历史、语言达到什么程度。而是特别谈到他“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哀公问谁好学。孔子却说了这两个品德。一定有所指。而且“不迁怒”与“不贰过”已经超出“学”的范畴。是道德修养范畴的问题。大概也有开导鲁哀公的目的。
“迁怒”是一种病态行为。这大概是许多人都有过的行为。把“对甲的怒气发泄到乙身上”。或把“因自己的不当而造成的错误发泄于物品上”。
《世说新语·忿狷第三十一》记录了两个故事。
其一:“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jī)齿碾之。又不得。瞋(chēn)甚。复于地取内(nà。同“纳”)口中。啮(niè)破即吐之。”(“王蓝田性子急。曾在吃鸡蛋时。用筷子刺蛋。没有刺到就大发脾气。拿起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又下地用木屐齿去踩。又踩不到。越发生气。又从地上抓起鸡蛋放到口中。咬破之后就吐出来。”)
其二:“桓宣武与袁彦道樗蒱(chūpú。一种赌博游戏)。袁彦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温太真云:“见袁生迁怒。知颜子为贵。”(桓宣武与袁彦道赌博。袁彦道的色子总掷不好。于是愤怒地把色子扔了。温太真说:“见到袁生迁怒于物。才知道颜子的可贵。”)
这里只举了两个迁怒于物的事例。没举迁怒于人的事例。说穿了这两件事其实仍然是迁怒于人——在他人面前。王蓝田因为没刺到鸡蛋很没面子。于是才有了“大怒”“掷地”“碾之”“啮”“吐”的行为;袁彦道与桓宣武赌博。因技艺不高运气不好。又不能向桓宣武发脾气。于是只好“厉色掷去五木”。
“贰过”虽不是病态行为。但也不能算好的表现。一种错误岂能一犯再犯!
“不迁怒。不贰过”是相当高的性情修养。从本章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强调人要重视道德情操的养成。
其他观点:
颜回是个好学的人。从来不会迁怒别人。知错必改。可惜去世的太早了。
其他观点:
孔子回答说。以前有颜回。颜回死了之后。再没有了。
这时。请大家注意原文中最后一句话。在问题中没有出现:“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接着说。不但弟子中没有。其他这样的人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一杆子打翻一代人吗。相当于说。除了颜回。这个世界上都没有好学的人了。
大家难道不好奇孔子到底为什么敢这样说吗。
如果有人站出来质问孔子:你凭什么说再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颜回到底有什么好?
孔子该怎么回答?
孔子轻轻抛出一句话:颜回好学。一是不迁怒。二是不贰过。你们说谁能做得到吧?
质问的人群中一片哗然。这也太简单了吧?
真的很简单吗?
下面分别来看这两件小事。
一、不迁怒
颜回在外面受了气。绝对不回来骂家人。他也不会拿石头或者门出气。更不会像阿Q。被钱少爷打了。转身就欺负小尼姑。还说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难道颜回不发怒吗?当然发。只要是个人都会生气。
但颜回不迁怒。
我认为不迁怒至少包含三层由浅入深意思。我用一个故事来解释。
有一天。我炒股亏了1万元。心里一肚子火。儿子放学回来。写作业磨磨蹭蹭。我忍不住骂了他。老婆下班。提议我们出去吃饭。我生气地拒绝了。
我冷静下来之后。想到了颜回。我认为自己不应该迁怒。并对不迁怒进行了分析。
第一层。虽然我亏了1万块。但是我按捺住心里的怒气。没有发向儿子和老婆。
但是。如果一个人按捺住怒气。就能得到孔子那么高的评价。那这评价也太水了。不是吗?
显然这不是颜回真正获得赞美的原因。
第二层。我为什么发火?因为炒股亏了。
理性地分析。炒股亏自有亏的原因。我应该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是我贪心太重。还是我完全就是外行。分析之后加以改正即可。而不是去发火。
发火能解决问题吗?不能。
所以我本就不应该发火。因为事情出了差错。我应该去解决事情。
但是。具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弟子中大有人在。有权臣。有首富。为什么独独这么推崇穷得叮当响的颜回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不迁怒还有更加深刻的含义。
第三层。颜回只问有没有依道而行?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达到“我心光明”的境界。
看过我前面分析阳明先生“格物”的朋友一定知道。炒股就是一个“物”。通过格这个物。最根本的就是消除掉做这件事的人心里的私欲和恶意。
所以。颜回碰到事情。只问自己有没有尽心。有没有致良知?
如果有。就继续保持。如果没有。就加以改正。而根本没有给发火和怒气留下机会和空间。
这才是颜回不迁怒真正厉害的地方。
不迁怒就好像是冰山浮出来的一角。真正厉害的是他沉在水下的东西。那就是他的“依道而行”。他的圣人之志。
二、不贰过
有了上面的分析。理解“不贰过”就会简单很多。这次我们不再条分缕析地推理。而是直接从结论倒推。
既然颜回发誓依道而行。追求圣人之志。那么他在生活中的每个方面、每个时刻都在克己。都在反省。都在留意自己内心的私欲和恶意。这是他的态度和精神。
偶尔犯了一个错误。他就能把这个问题的根源一眼看到底。马上加以改正。这是他的行动。
有这样的精神和行动。做到“不贰过”岂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连袁了凡、曾国藩、蒋介石都可以做到。何况颜回呢?
最后。我们再回到上面孔子抛出的那两件是小事。
你还会认为这是小事吗?你还会质问孔子说。你凭什么说颜回好学。除了颜回好学再没有别人了?
你会不会说。除了颜回之外。真的没有别人了。
不论是2000多年前的春秋。还是21世纪的今天。你都会说:
真的。除了颜回。再没有好学者了。
因为好学。学的不是科目。不是科学。而是学会清除内心所有的私欲和恶意。让光明重新充满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良知和佛性重新发出原本的光芒。
你会不会明白在颜回死后。孔子为什么哭得那么撕心裂肺了呢?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为颜回点个赞吧。
欢迎您给我留言。 我是作者陈桥。坚持原创。传播传统文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290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孔子,好学,宣武,的人,这是,蓝田,人了,弟子,怒气,都在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理解: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个内容出自《论语·雍也》[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