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吴昌硕的画?
原创

怎样欣赏吴昌硕的画?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吴昌硕是一位开山立宗、誉满海内外的书画大师。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的领军人物和最伟大的艺术家。

吴昌硕先生已经去世九十一年了。他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农历八月初一)出生浙江安吉。1927年(民国十六年)死于上海寓所。他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里既师法古人。又“贵有我”。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臻于化境。冠绝于世。几乎没有人能说清楚他在哪个方面更加的出类拔萃。

当然。吴昌硕先生以书入画、以字作画。一生爱梅。最善用色。因题益妙。郁勃之气。将金石书法与写意绘画完美结合。为海派绘画开辟了新天地。成为了文人写意画的一代宗师。极大地丰富了吴昌硕先生的艺术成就。但他这座雄伟艺术宝塔的基础和塔尖还是“书法”。沙孟海先生曾评价:“昌硕先生以诗、书、画、印四绝雄视一世。一般看法。他的最基本功夫是放在书法上的。”(沙著《吴昌硕先生的书法》)所以。纵观吴昌硕一生的艺术成就。仍然以书法的成就最大、最高。

吴昌硕先生的书法。诸体皆能。总体上是:己意多于师法。自创大于继承。其真书师法钟太傅。又涉猎北魏碑学。隶书结体偏好纵长之势、且终生不变。行草追求“既易纵情书写又易识易读、既便于艺术表达又具备实用功能”的书体风格。篆书钟爱《石鼓文》。心慕手追。以临为创。取法《石鼓文》。化变《石鼓文》。以苍茫、雄浑、深邃的大格局。洞开了诗词、绘画、篆刻创作的洪荒之门。成就了他一生的艺术辉煌!

其他观点: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的大成者。

他的写意花鸟画苍茫古厚。其中的“金石气”是他个人风格的显著特点。通过“以书入画”赋予植物书意之美。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吴昌硕《三千年结实之桃》的绘画技法。

绘画:于光华

吴昌硕作画时往往站立于画案前。贯全身之力于笔毫之端。可谓入木三分。

笔锋的灵活掌握也使笔墨变化丰富。时而用笔尖勾勒。时而用散锋铺陈。时而用笔根重扫。方达笔随神往的自由境界。

吴昌硕 《三千年结实之桃》

96.5cm×44.5cm 1918年

临摹原则:

尽量接近原画的效果方能达到学习目的。

1

确定主干位置。作初步笔墨表现。

2

将分枝根据主干的位置写出。

3

写出次干。补出主干和次干上的干湿浓淡笔墨关系。

4

根据主干和分枝的取势。点出桃实的位置。


桃实设色先点藤黄。用曙红加胭脂写出桃实的结构。


5

根据范本的姿态。顺势写出叶片。注意疏密和笔法。





点叶过程中也要注意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适当突出一组主要叶片的笔势和墨色。

6

根据叶片的主次关系。用浓墨从主要部分勾写叶筋。墨色逐次由浓至淡。同时完成枝梢部分的调整。



勾写叶筋时。笔线要契合叶片俯仰反正的姿态。


要注意叶片的结构、疏密、动势表现。

7

根据画面的笔墨结构和布白要求作最后调整。以苔点突出画面的节奏和动势。




调整过程中。部分叶片需加强墨色。使墨色的节奏变化更强。点苔时也要注意大小、疏密及笔势的衔接。

8

临摹过程中。要注重笔法、墨法、用水法。尤其注意画面的布白和边角关系。

想要观看更多教学演示。

可以购买《人美画谱·吴昌硕》

查看临摹步骤、观看临摹视频。

微店购买

天猫购买

吴昌硕

(1844—1927)

浙江安吉人;

初名俊。又名俊卿。初字香补、芗圃。小名乡阿姐。中年后更字昌硕。遂以字行;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

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诗书蒙养。勤学不辍。

十七岁时。家乡遭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躲避战乱。吴昌硕在浙皖一带流亡五年。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疾苦。由此磨炼出坚强的意志。为其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当时避难于石苍坞。遂号苍石、仓石、昌石、昌硕、仓硕。

二十二岁返乡后。与父亲开垦芜园。常习金石篆刻。乐此不疲。故号苦铁、苦铁道人。

二十九岁始离开家乡赴湖州、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寻访师友。先后拜大儒家俞曲园和金石学家杨见山为师。自识“寓庸斋内老门生”。以刻印谋生。故号五湖印丐。

三十六岁时。经友人书荐结识海上画派领军人物任伯年。过从日密。终成莫逆。一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微妙关系。任伯年提点他“不妨以籀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不难其奥诀也”。为吴昌硕画风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十九岁时。得友人赠古陶罐。故自号老缶、缶庐、缶道人。于苏沪期间。因怀念芜园生活。又自号芜青亭长、破荷亭长、破荷道人。

五十六岁时。任江苏安东县令。因不善逢迎。无意官场。一月即请辞。遂刻有“一月安东令”“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二印。

六十九岁时。正式以昌硕字行。刻印“吴昌硕壬子岁以字行”。并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晚年因听力障碍。故号大聋、聋、聋道人。又因只有三根痣须。遂又号无须老人、无须吴。

吴昌硕求索一生。诸艺融会贯通。创金石写意画新风。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的大成者。又是继赵之谦、任伯年、虚谷诸家之后的“后海派”领袖之一。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享誉中外、影响深远。与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并称近百年来中国画坛借古开今的四大名家。

其他观点:

【文藏来答】

吴昌硕的作品里。有和煦的东西。有雍容的瞬间。也有将人类悲情的即时即觉幻化为雄健刚强的风格。以及笔墨之中呈现的横扫千军的霸气。吴昌硕画作设色大胆。又永存诗心。然而这背后却是他饱受动荡的一生。

丰满的色相 永恒的诗心

总觉得吴昌硕与马蒂斯有许多相似之处。马蒂斯出生在一八六九年。作为野兽派代表人物。他以雄浑华丽的艺术风格示人。画作用色热烈、鲜艳。

清 吴昌硕 花卉蔬果图卷(局部)纸本设色 纵二七厘米 横四三八·九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则引入西洋红。大刀阔斧地用大红大绿。设色大胆。从本质而言。吴昌硕的艺术形式与审美情调基本是传统士大夫的。也有浓郁的市民情调。又有文人画气息。创造了一个浓烈浑厚的风格。两人的作品。都流淌着大写意绘画的气质。也都很少看到内心的挣扎与苦痛。就如站在吴昌硕作于一九〇八年的《花卉蔬果图》前。我被这一百年前的花卉蔬果所吸引。据说当年沪上曾有「家家缶翁。户户昌硕」的盛况。当吴昌硕援引寻常花卉蔬果入画。这是一种生动的表达。蔬果带来的生活气息也是诱人的。

清 吴昌硕 花卉蔬果图卷(局部)纸本设色 纵二七厘米 横四三八·九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观吴昌硕的画作。顿觉缶庐花香。倒也应和了杜甫诗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当吴昌硕将笔触延伸到远古的大师。又融入现代的审美情怀。他的绘画。势必以丰满的色相直达内心。

清 吴昌硕 花卉蔬果图卷(局部)纸本设色 纵二七厘米 横四三八·九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见其作于一九一五年的《岁朝清供图》(《花卉图》轴)。一枝红梅。置于古器之中。金农、高凤翰、任伯年都曾画过《岁朝清供图》。受吴昌硕影响较大的齐白石更是时常以牡丹入画。绘有岁朝清供。吴昌硕的岁朝清供。信手挥洒。遒劲古拙。那朵红梅。分明是陈洪绶《歌诗图》中案头花器中那一朵。只是陈洪绶是白色的腊梅。吴昌硕则以红梅俏丽设色。鲜妍之色。与绿色的水仙相映。红与绿却至于清雅。这是吴昌硕用色之神妙了。

清 吴昌硕 紫藤图轴  纸本设色 纵一七四·七厘米 横四七·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观吴昌硕作于一九〇五年的《紫藤图》。亦可谓出神入化。让人恍若分不清究竟是绘画还是书法。这是神性乍现的瞬间。于画家而言。该积蓄多少的功力。才有此可遇不可求的笔墨自由之境。

清 吴昌硕 行书普宁寺牡丹诗轴  纸本行书 纵一三〇·二厘米 横四〇·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作于一九二七年「凉秋」的《行书普宁寺牡丹诗》轴。是吴昌硕生命最后一年的书法作品。犹如一个历经沧桑世事洞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此幅作品。人书俱老。行书如藤蔓盘旋。荡气回肠。

多年来。吴昌硕蓄积之深及厚。粹然儒者。看其印。渊穆浑厚。一如其画。每每看其梅花。每一朵花。每一根遒劲的枝。则无不像一个有故事有记忆的呈现。当一个人万山看遍。心史纵横。自成一家。以诗书画印。循环一个人自己的艺术人生。无疑。他也是幸运的。

清 吴昌硕 花卉图轴  纸本设色 纵一五一·六厘米 横八〇·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一九二七年。吴昌硕去世。后归葬于余杭超山香雪海。如他所愿。那里有他一生视为知己的梅花。葬礼的那天。雪花落在杏树的明媚粉嫩上。也落在金合欢的明媚鲜黄上。

原文作者:那海(作者系:《中国美术报》专栏作家)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8年9月刊《吴昌硕:心史纵横自一家》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紫禁城》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55:50

    吴昌硕,故宫,蔬果,花卉,墨色,笔墨,叶片,艺术,书法,金石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55:50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样欣赏吴昌硕的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55:50

    吴昌硕是一位开山立宗、誉满海内外的书画大师。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的领军人物和最伟大的艺术家。吴昌硕先生已经去世九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