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后期还能治好吗?
原创

蓝耳病后期还能治好吗?

好文

热门回答:

蓝耳病是俗称。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基因组的变异是本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持续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所以发生蓝耳病。基本上是去除不了。通过净化。降低活跃程度。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不存在治好。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急性型。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天)。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

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



其他观点:

蓝耳病治愈不了

关于蓝耳病的几大疑问

①蓝耳病有几种血清型?

目前全世界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是它的变异株非常多。因此我们并不建议没有蓝耳病的场注射疫苗。

②是不是所有的猪场都需要免疫?

③接种程序。

如果本场内发现了这种疾病。断奶的小猪可以首次免疫。一般每次两毫升左右。如果猪场的情况严重。一个月以后再加强免疫。后备母猪70日龄前接种。母猪分娩前一个月分娩后一个月进行一次。每次免疫4毫升。

其他观点:

能。但不介意。蓝耳病属于传染病。只做预防。不做治疗。发生或确诊后及时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具体 控制措施如下几点(个人看法介意):

1.加强猪群饲喂管理。增强猪群抗病体质

加强猪群饲喂管理。改善养猪管理条件。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做好驱虫管理工作。注意猪场环境卫生。定期组织消毒。注意清扫猪场。做好猪场环境消毒。同时。注意改善营养配比。确保喂料营养均衡。适量增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同样能起到增强体质。而降低此病的易感率。

2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例行封闭化管理

坚持封闭化管理。控制致病菌侵入。营造无疫病环境。坚持自繁自养。净化养殖种群。严把引种关。禁止自疫区、有疫情的猪场。引进种猪。做好抵制一切蓝耳病病原入侵的可能。严格引种检疫。确保引进种源健康。进场后。做好防疫接种。结合血清学检查。隔离观察30d。确保健康无病患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

3.做好接种防疫工作。增强猪群抗病体质

在诊治的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病例。目前单一病例渐少。而多数呈混合感染的趋向。尤其。与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等混合感染病例居多。由此。严格免疫接种程序。强制接种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疫苗的同时。做好上述混合感染病的防疫工作。同时。定期做好抗体监测。发现有漏免情况。务必及时补免。以增强猪群抗病抗体。所有免疫接种工作。严格按照接种说明操作。至少接种2次。同时。疫苗接种期间。不要偷工减料。避免造成免疫失效。确保接种疫苗达到预期的效果。

4.发现病畜紧急处理。做好一切应急准备

猪群中。发现疑似病例。做好应急措施。

第一步。隔离病畜。加强护理。控制疫病。第二步。消毒被污染猪场。治疗期间。受污染猪舍。每周需带猪消毒2次。舍外环境每10d大消毒1次。并做好人员、物品、车辆消毒。第三步。此病特效药不多。对症治疗是上策。但是。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务必及时处理。焚烧或深埋。禁止其流向市场。而造成此病的扩散和蔓延。此病流行疫区。应加强猪群管理。限制病区生猪流动。减少病情扩散到非疫区的可能。通过控制病猪流动。而起到控制此病的目的。

5.掌握疫情发生情况。做好药防药控工作

留意此病流行情况。掌握此病发生规律。根据实际病情变化。能做到提早预防性投药。在母猪哺乳期、仔猪断奶前后、保育期等等不同生长阶段。针对性投药防控。加电解多维+金霉素+阿莫西林。以起到防控细菌性疾病的可能。

隔离病畜的治疗中。可尝试用下述对症疗法。能起到缓解症状康复治疗的目的。用1%黄芪多糖注射液。肌肉注射。0.2ml/kg。每天1次连续用5~7d。症状较轻的病例。坚持用7~10d。效果要好很多。注射黄芪多糖药物的同时。最好适量配用抗菌类药物。对缩短疗程。防控继发病效果不错。母猪用量。每次300ml。每天1次。颈部皮下注射。连续用1周。仔猪、育肥猪用。每次0.4ml/kg。颈部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3~5d。或者。饲料加黄芪多糖。每500kg用200g。同时。兑拌盐酸多西环素。每500kg用50g。

总之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发病情况。不同以往。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治疗率。区域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而且。抗生素类药物、退烧类药物。对此病症状缓解无效。就不断恶化的态势。重视此病的防控。

防控在于改善养猪管理条件。注意猪场环境卫生。增强猪群抗病体质。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例行封闭化管理。净化养殖种群。做好接种防疫工作。严格按照接种说明操作。增强猪群抗病体质。发现疑似病例。做好应急措施。隔离病畜。消毒被污染猪场。

希望对你有帮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58:52

    猪场,仔猪,母猪,症状,病例,免疫,此病,防控,呼吸,病猪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58:52

    没想到大家都对蓝耳病后期还能治好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58:52

    蓝耳病是俗称。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基因组的变异是本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持续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