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简述一下元朝历史?
原创

谁能简述一下元朝历史?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间并不长。98年。最大的影响就是少数民族第一次真正统一天下。汉族第一次失去政权。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影响深刻。本来已经很少的奴化思想沉渣泛起。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消除。本来宋朝已经文化繁荣。市民阶层已经形成。元朝建立又没了。虽然不至于崖山以后无华夏。但确实损失巨大。

元朝也是有贡献。第一次完整控制西藏。军事上贡献巨大。但整体上我认为弊大于利。这也是后世很少讨论元朝历史的原因。

元朝亡于农民起义。北元是被后金也就是大清消灭。狭义的黄金家族没有了

其他观点:

我认为。我们在看待的元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元朝人和明朝人自己的看法。要通过他们的言论来看待元朝。这才是客观的历史态度。

元朝历史对于明朝来说其实是近代史。而朱元璋又是平民百姓出身。所以从社会底层崛起登上最高权力宝座的朱元璋其实对于元朝的性质很有发言权。我们看朱元璋的立场和言论。不仅可以知道。依照中国传统史观。元朝是中国的正统朝代。还能知道。元朝时期的民生状况究竟如何。

朱元璋曾经说过:“昔胡汉一家。胡君主宰”。“迩来胡汉一家。大明主宰”。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明朝取代元朝。是普通的改朝换代。“胡汉一家”的局面没有改变。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令宋濂等文人撰修《元史》。从成吉思汗开始。就承认其正统地位。编写了《本纪》。《元史本纪第一》开篇云:“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

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下令祭祀从伏羲到忽必烈的16个中国帝王。自称继承了他们的大统;洪武21年(1288年)。又祭祀中国历代名臣37人。包括关羽、岳飞等汉族名将。也包括木黎华、博尔忽、博尔术、赤佬温、伯颜等蒙古族将领。

从明太祖立场来看。元朝理所当然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王朝。享有合法名分。某些持殖民说。侵略说之辈。可以休矣!

接下来分析元朝的民生问题。现在很多不明元朝历史的人都以为元朝十分黑暗。百姓遭受恐怖统治。其实根本就不是他们所想像的。元朝统治相当宽松。百姓生活也很不错。朱元璋曾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相信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一定抱着感恩的心态说的。

假如这话还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更有力的一句——“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试想。元朝真如某些头脑不清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所渲染那样黑暗。朱元璋有啥可“乐”?

如果这话还不足令人采信的话。再来看《明太祖实录》里更清楚的朱元璋对元朝的评价:“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很明白了吧。元朝的民生在朱元璋看来是很不错的。他还曾再次强调说:“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彼时法度严明。使愚顽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朱元璋在讲述自己不得已参加起义军时还郑重说道:“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他还反复强调自己“取天下于群雄。不在元氏之手”。为了表明他的民族态度朱元璋还敕谕边将说:“元运既终。天命归我中华。凡其遗民。皆吾赤子。”

综上对朱元璋言论分析。可见。当前我们对元朝必须肯定两个看法。第一。它是中国的正统朝代。第二。它的民生问题是不错的。至少在朱元璋的评价里是不低的。

其他观点:

公元1260年。忽必烈称帝。蒙古帝国一共拥有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这四大汗国。都由成吉思汗的子孙统治。

在忽必烈之前。四大汗国与各个亲王家族共同选举大汗。大汗这个职位。拥有整个蒙古帝国的最高权威。随着忽必烈上台。除了他控制的窝阔台汗国之外。其他三大汗国均不承认他的权威。蒙古帝国分裂成了四个地区性的国家——元朝就是其中之一。

元代虽然是类似于中国各个朝代的集权式帝国。却由于曾经是世界帝国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印记。

首先。元代与中国的其他朝代不同。政府的选官范围是世界性的。在成吉思汗和察合台汗时代。蒙古人最信任的理财专家大都有景教、伊斯兰教的背景。他们组成了一个色目人集团。为蒙古人管理着庞大的财产。

蒙古的王公在当时没有固定的薪俸。他们依靠打仗从各处劫掠了不少财产。这些财产大都是黄金和白银。王公们让色目人为他们打理财产。使其增值。

此前。历代货币以铜币为主。而在西方则以银为主。蒙古人在这点上继承了西方的理念。为中国境内白银的普及做了铺垫。

蒙古帝国分裂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虽然元代统治的疆域已经局限于现在的中国、朝鲜和蒙古国。但忽必烈等人任命的官员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东亚、中欧。由于蒙古人有理财和文字(蒙古人继承了中亚字母来书写蒙古语)的需求。所以。中亚的回民们一直处于上等阶层的地位。

对中亚人的宠信甚至影响了蒙古人在中原建立更加稳固的财政基础。最初。蒙古的财政是掠夺式的。走到哪儿抢到哪儿。抢来的东西就是帝国的财政基础。到了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时代。契丹人耶律楚材任中书令。为蒙古人制定财政计划和政治结构。耶律楚材建立了一套类似于中原的财政体系。依靠向农民征税来获得收入。当时的税收主要包括农业税和财产税。这件事情让蒙古人喜出望外。他们意识到除了掠夺之外。还可以从占领地获得更加持久的税收。

但是。随着蒙古军事行动的扩大。大汗需要更多的钱。各个王公们更是需要立刻拿到现钱。这时。中亚的理财专家们再次登场。把耶律楚材给边缘化了。他们向大汗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选项:蒙古人不需要操心所谓的税制结构。只需要将征税权包给他们即可。

所谓包税制。就是帝国将税权包给某些人(包税商)。包税商可以利用一切手段从地方上榨取税收。然后每年向帝国贡献固定的数额。剩下的收入都归包税商。包税制带给了帝国便利。大汗和皇帝们不用费心就有了固定的财政收入。却让包税商们无所不用其极地从地方上榨取财富。这种方法将短期效益最大化。却破坏了帝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征税能力。

大蒙古帝国时期的财政就在正规税制和包税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之间摇摆着。可见。一个游牧民族要建立完整的社会架构、维持长期的统治有多艰难。但不管多艰难。到了大汗蒙哥时代。蒙古帝国的税收结构已经逐渐建立起来。当时的税收项目包括人头税、农业税、商业税。附加一定的徭役。在中原。征税以农业税为主。农业税的征收类似于宋金时期的两税法。一年收两次。这说明蒙古人学习的能力并不弱。

大汗窝阔台时期。也是蒙古的官僚制度逐渐成形的时期。蒙古人的人口非常稀少。却控制了如此广阔的疆土。被当地人稀释后。蒙古人在所有被征服地区(除了蒙古本部之外)都是少数民族。

在最初征服时。蒙古人对每一个地方只派出很少的代表。行使宗主权。这个代表叫作达鲁花赤。公元1231年。大汗终于在中原地区借鉴辽国和金国的经验。建立了一种类似于汉人政权的政治结构。

在辽代。皇帝创立了一种叫做两面官的制度。

所谓两面官制。指的是皇帝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在游牧区实行游牧民族的法治。而在农耕区。则采用宋代的农耕社会制度;其官僚系统也分成了主管游牧民族的北面官和主管农耕社会的南面官;而在军事上则以北面官为主。南面官主要负责民政。

辽代的两面官制被金代继承。但金代在继承的同时。又加强了汉化制度的正规性。仿照唐代设立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不过。由于三省制结构过于复杂。金代统治者掌握不好。所以。三省制结构就逐渐被一省制取代了。金代海陵王时期。将中书、门下两省废除。只保留尚书省。金代的做法影响了后续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另外。为了便于地方治理。金代还建立了行台尚书省。即行省。所谓行省。指的是按照中央政府(尚书省)的模式。在各地建立克隆机构。完成对地方的统治。行省的官员设置与中央类似。构成单独一级政府。通过行省的设立。这些由外来民族建立的政权就能够更牢固地控制汉人。施行异族统治。

蒙古征服金国之后。继承了金国已经探索出来的方法。只是将尚书省改为中书省。在名称上做了改变。但实质并没有变。

行台中书省则与蒙古人的达鲁花赤制度天然契合。蒙古新征服一个地方。会选择暂时保留这个地方的行政结构。同时派出几个代表在当地组建一个新的机关。代表中央的中书省来指导当地部门的工作。这个机关就叫行中书省。

在忽必烈上台之前。蒙古人已经通过摸索。在中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治结构:中央为中书省和下辖的六部。地方为行台中书省。后来。除了中书省之外。又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这一省一院一台构成了蒙古时期的权力制衡结构。

但不幸的是。虽然政治制度逐渐成形。但元代脆弱的财政却贯穿始终。皇帝始终无法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支持他的战争和浪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3:43

    元朝,蒙古,蒙古人,帝国,朱元璋,中书省,大汗,中国,结构,税制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3:43

    没想到大家都对谁能简述一下元朝历史?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3:43

    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间并不长。98年。最大的影响就是少数民族第一次真正统一天下。汉族第一次失去政权。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影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