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老人”乾隆的裕陵地宫中有哪些未解之谜?
原创

“十全老人”乾隆的裕陵地宫中有哪些未解之谜?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在后来被盗掘中确实存在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谜团。

女尸之谜

民国东陵盗案发生后。溥仪曾派载泽、耆龄等人进行善后规整。他们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女尸。参与清理重殓的清室遗臣在东陵期间所写的日记中。都曾提到此事。据这些遗臣判断。此具女尸就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卒年49岁。

但蹊跷的是。裕陵地宫中的六位墓主人。有比她先死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死晚入葬的;有比她年龄小的。也有比她年龄大的。同处一个地宫。为何唯独她的尸骨保持如此完好?

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她的尸体进行了特殊的防腐处理?可如果她的尸体进行了防腐处理。那么乾隆和孝贤皇后的尸体更应该进行防腐处理。慧贤和哲敏两位皇贵妃的尸体也应该进行处理。

这么一对比。很显然。防腐处理的假设不成立。

再者说。清朝本就不刻意追求尸体的防腐。孝仪皇后死时还是一名皇贵妃。不可能受到独此一人的格外厚待。那问题来了。究竟为什么一百五六十年来唯独她的尸体不腐?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乾隆棺椁漂起之谜

裕陵地宫里每具棺椁的四角。各有一块重达数百斤的龙山石。将棺椁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下部伸出的四棱形榫。根部细。头部粗。榫插入石制棺床上的长方形眼中。向旁边相通的方眼一推。由于这个方眼口小下大。龙山石便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上面凿有纵向和横向的通槽。椁的竖向边棱被卡在龙山石的纵向槽内。椁底部伸出的横向边棱被龙山石横向的槽卡压。这样棺椁既不能升起。也不能前后左右移动。

1928年。孙殿英匪军在盗掘裕陵地宫时。曾顺利地打开了前三道石门。但第四道石门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开。用粗木头撞门也无济于事后。孙殿英便下令用炸药炸开了石门。

进去后。诡异的情景出现了。

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六人。其他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唯独乾隆的”走“了下来。将石门死死地顶住。以致盗掘的士兵无法打开。

溥仪派善后大臣重殓裕陵遗骸时。将乾隆帝的内棺重新摆放在了正面棺床的正中之位。并将一帝一后三妃的遗骨殓入棺内。

可是到了1975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开启地宫时。乾隆帝的内棺又”走“下来顶住了石门。

有人说是因为地宫里有积水。乾隆的内棺是漂过来的。

这种说法根本说不通。地宫内的积水主要是从地面的石缝中渗出。平缓上升的水面。不会产生波浪水流。更不会有冲击力量。所以地宫内积水不可能将乾隆的棺椁冲下棺床。

那它是怎么”走“下来的?

没人知道。

石柱之谜

现在裕陵地宫的前三道石门。每道都用四根巨大的四棱形石柱支顶。共计有石柱十二根。大家伙一看便知。这些石柱并非原来就有的。而是后来增加的。

如果原来就有石柱。巨大的棺椁根本无法进入地宫。

为什么要支顶这些石柱。它们又是什么时候支顶的?

前三道石门的上门槛及以上的枋子。带门簪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裂痕。其中第一道石门尤为严重。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后果会不堪设想。这十二根柱子中。有八根是1989年由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古建筑队支顶的。

而第一道门外侧的两根石柱。支顶日期至今不明。

1928年孙殿英匪军盗陵时。显然是不会支顶石柱的。而溥仪派出的东陵善后大臣也没支。这是有据可查的。他们在东陵善后期间。每一位都做了详细的日记。就连一些琐碎小事都有记录。但对支顶石柱之事却只字不提。

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开启裕陵地宫时。这两根石柱就已经存在。所以更不是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支顶的。

这样看来。这两根石柱只能是清朝的遗物。而且只能是在乾隆入葬地宫后。隧道填堵前那几天支顶的。

据记载。乾隆入葬前的嘉庆四年七月。在修筑裕陵地宫隧道内的斜坡地面时。曾计划筑打夯土。但负责工程的大臣绵课发现”头层石门之上横安石槛已见裂缝斜纹两道“。为了避免震动。遂请皇帝。将筑打夯土改为用砖铺砌。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隧道砖铺地面。

可是在乾隆入葬后。诸负责大臣在向嘉庆奏报”敬修填砌裕陵元宫门隧道并成砌琉璃影壁等工“的奏折中。并未提及支顶石柱之事。

查无所载。这两根石柱到底是什么时候支顶的。于是也成了一个谜。

龙山石残破之谜

龙山石是位于棺椁四角特制的固定棺椁石构件。皇家设龙山石的目的就是固定棺椁。不让移动。这说明皇家当时就想到了入葬多年后地宫有可能出现渗水。浸泡棺椁。所以设龙山石防止棺椁浮起。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孝贤皇后棺椁东南角的龙山石竟然是残破的。这块龙山石上有一道斜着的裂缝。将龙山石裂为两块。诡异的是。裂为两块的龙山石却让三个铁锯子连在了一起。

帝陵难道能容忍如此明显的工程问题?

这是几个谜团中唯一可以找到答案的一个。原来。修陵工匠为了省事。出了这问题后。他们没有费力气换龙山石。而是先用铁锯子把石头连在一起。然后在裂缝和锯处抹上了石灰和石粉。蒙混过关了。

结果时间一长。积水一泡。抹饰的石灰和石粉便脱落了。

对至高无上的皇陵而言。这实在是一个讽刺。

其他观点:

在18年再次在荧屏上火遍大江南北的“大猪蹄子”十全老人乾隆同志。毫不例外的又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他生前可谓是享尽了人世间的繁华。他对死后的魂归处依旧极为重视。光是修建其地宫陵寝就足足的干了将近10年的时间。竣工后的乾隆地宫简直就是一座豪华无比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当乾隆死后入葬了仅仅133年后。一声巨响便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孙殿英带人把这里洗劫一空。但是在盗皇陵的过程中。却有几个谜团至今未解。咱今天就扒一扒这些事儿。

第一个谜团。1928年孙殿英在盗皇陵之时。首先抓了几个熟知地宫构造的守陵人后代。由他们指点放置炸药来轰开了金刚墙。事后用特制的工具非常顺利的打开了地宫的前三道石门。但是到了最后一道石门之时。无论如何也打不开。一切办法都在这里失了效。无奈下。只能动用威力强大的炸药把石门炸断才得以进入。当他们进入后室后。一瞬间便明白了为何打不开这最后的防线。原来是乾隆巨大的棺椁从棺床上“走”了下来。死死地顶住了石门。这到底是乾隆灵魂显灵还是巧合?这事儿至今没有破解!

第二个谜团。号称重金打造的乾隆地宫。据史载花费了将近200万两白银。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30亿元左右。但是在考古队进入清理地宫之时。竟然发现乾隆地宫的第一道门有两根来历不明的石柱。而且这个石柱绝对不会在建造的时候安置。这是极大的工程质量问题。但查遍史书。都无从找寻这两根石柱的来历。到底是乾隆儿子嘉庆让人顶的。还是负责陵寝工程的官员偷着弄的?笔者曾实地到地宫探访过。看到这两根石柱上方的石构件已经裂了两道大裂缝。石柱的作用就是加固石门。但这极为影响地宫整体美观。乾隆活着的话肯定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今是个谜。 (下图为笔者实拍。您上眼)



其他观点:

1.棺椁是斜的。有两个轴线2.令妃尸体不腐3.地宫渗水4.规制超过了父亲和爷爷5.石门的两根石柱立在那棺材是怎么进去的6.乌拉那拉皇后的棺椁不在里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8:09

    乾隆,龙山,地宫,石门,棺椁,东陵,嘉庆,两根,的是,尸体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8:09

    没想到大家都对“十全老人”乾隆的裕陵地宫中有哪些未解之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8:09

    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在后来被盗掘中确实存在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谜团。女尸之谜民国东陵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