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战中,为什么舰队会把己方受伤的舰船击沉?
原创

在海战中,为什么舰队会把己方受伤的舰船击沉?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是一类舰艇兵。我来回答:海战中。我方舰船一旦丧失战斗能力。受到致命打击。全舰的指挥系统、动力造到严重的破坏。在损害管制无法进行的情况下舰长可根据上级指示将其击沉。舰员撤离。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国旗。军旗保护在手。军旗在。舰就在。这艘舰就是沉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祖国的功勋舰!回答完毕。谢谢!


谢!

其他观点:

为什么在海战当中各国会将受重伤的战舰击沉?并且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舰长往往会选择与舰同沉呢?难不成是因为损坏要照价赔偿。赔不起所以选择自杀么?

1895年2月17日。北洋水师镇远号铁甲舰被日本联合舰队俘虏。日本将之拖住船坞进行维修之后入列日本海军。舰名依旧是镇远二字。 回忆这段历史。想到的只有耻辱!

(日俄战争中的镇远)

一艘战舰的终结。不是那么容易

16世纪以前的海战战争模式是跳帮厮杀。弓箭射击。那么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一艘战舰可能被击沉吗?跳帮厮杀可能。毁灭一艘军舰吗?因此在那个时代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战败的一方一流的军舰会被胜利者俘虏。

风帆战列舰的时代也是如此。在那个时代。装填实心弹药的前膛炮能够对对方的战舰造成更大的损伤。但是缺乏燃烧弹。失败者的战舰被胜利者拖走的案列屡见不鲜。

(1896日本联合舰队阅兵式中。镇远作为天皇座舰)

就算到了第1次世界大战。直接被干掉的军舰也只是少数。因为战舰拥有非常严密的水密隔舱体系。除了倒霉到。弹药库信报以外。绝大多数的舰艇都是因为主炮火力损失殆尽。而被己方舰艇击沉。或者打开通海阀。

被俘虏是军人的耻辱。被俘虏后调转矛头对付昔日的同僚的军舰的悲哀

对于一艘军舰来说。最悲哀的就是被敌方俘虏。甲午战争之后。镇远号被日方所俘虏。而在甲午战争之后的清政府并没有放弃海军的建设。向欧洲各国订购的一系列的海字巡洋舰。那么那个时候的新北洋水师。看到自己曾经的旗舰。内心是多么的百感交集?是多么的痛彻心扉!

1919年6月21日。英国斯卡帕湾被要求停泊于斯卡帕湾的德国舰队。接到了旗舰埃姆登号。发出的彩虹信号。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舰队旗。战旗最后一次升起!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海军举行了他们最后一次任务。那就是沉入大海!

皇帝级战列舰。皇帝号。菲特烈大帝号。皇后号。路易波特摄政王号。阿尔伯特国王号;国王级战列舰。国王号。大选帝侯号。藩侯号。a威廉王储号;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巴伐利亚号。巴登号。

(自沉的巴伐利亚)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毛奇号战列巡洋舰。赛德利茨号战列舰。德弗林格号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战列巡洋舰全部沉没。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捍卫了他们最后的尊严。

为什么这些战舰要自残?因为如果他们不选择沉没的话他们就会被自己的敌人收入囊中!没有一个军人希望他们的战舰遭遇这种耻辱。要知道无论是彩虹行动还是定远自沉。都是发生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理论上来说。对于这些军人而言。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已经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战舰和这群人已经没关系了

沉没的德弗林格

但是荣誉是军人的生命。战败之后尚且如此。那么在战争依旧进行的时刻呢?

这已经不是送人头。这也不是卖队友的。这分明是资敌!因此为了避免己方的舰艇被敌方俘虏。所有国家在他们的军舰被重创。又离敌方控制区比较近。就算这艘战舰已经灭了火。甚至于还可以凭借自身动力继续航行。也会因为敌方舰队随时可能杀过来。将这艘军舰俘虏。甚至于如果军舰沉没的深度不够深。还会被打捞出来拉去炫耀!

沉没意味着新生。被俘虏是最大的耻辱

对于人类而言。死了以后就是一了百了。但是对于军舰而言可不是这样。 Cv2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战沉之后。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cv16被命名为列克星敦。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在比基尼看了太阳之后。福莱斯特级航母二号舰被命名为萨拉托加号。1942年10月约克城级航空母舰3号舰大黄蜂号在圣克鲁斯海战中战沉。1943年。8月30日下水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4号舰被命名为大黄蜂号。

对于一艘战舰而言。战死沙场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因为战沉的军舰会被视作英雄。在未来这艘军舰有极高的概率复活!(战败国会用尽一切办法去恢复英雄舰)比如企业一艘都没留下。但是企业一直在延续。 Cv6拆了。cv65。cv65。拆了cv80。

但是被俘虏之后就彻底凉了。这艘军舰绝对不可能重生!而且舰长大概率会被追责。

小结

所有国家都不会希望看到自己的军舰被俘虏。然后用于对付自己。所有军人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战友倒戈相向。也没有一个人希望背负抛弃军舰的骂名。没有一个人希望看到以自己家乡为名的舰艇成为入侵祖国的凶器。没有人愿意看到以自己先祖为名的舰艇成为屠杀家族的走狗。

其他观点:

西方海军遵循老的传统。流传有一句话:“自沉不是终结而是复活”。

同船长与舰共沉一样。当军舰失去战斗力的时候。由己方将其击沉也是个老传统惯例。

而且相比起舰长自沉那种毫无道理的自杀文化。主动将受伤军舰击沉显得有理由的多。军舰没了还可以造。军舰被敌人捞去一般都要上史书的。这脸岂不丢大了?

所以就有了“自沉不是终结而是复活”这句话。海军大国谁都不畏惧沉船。没见美军二战那些航母。沉了也就沉了。立马换艘新的。还是一样的名字。荣誉也被继承。

而且自沉军舰多半都选在没办法的时候。比如条件不允许拖走船只、战况不利需要赶快转移等等。干掉它们。也不过是提早有个准备。让水兵可以有准备的转移。让舰船可以“荣誉”的面对死亡。

自大航海时代发展起来的海军。认为军舰象征着国家的威严和主权。是移动的国土。所以它无论漂到哪儿。都享受主权豁免、治外法权和不可侵犯权的神圣特权。

在这种文化下。军舰要么沉干净。要么拖回去修好。要么炸得粉碎。总之它是万万不能落到敌人手中的。那是一种奇耻大辱。

偏偏在海战中少不了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早期航海时代的海战。有些军舰被打得千疮百孔形同漏斗。船上的人纷纷弃舰而逃。

结果等仗打完。这些漂流的船舶却硬是没沉。于是它们被敌对方再逐一补炮炸沉。或者派人上去敲敲打打补个漏。然后拖回去当俘虏。

拖回去变成别人的船那自然是脸面丢光。被人补炮同样也令人无法接受。比如某艘船是被高级的风帆战舰打烂的。好歹也服气了。可最后怎么让低级的小炮船来补刀?这不是打脸么!

就好比武侠小说中那些好勇斗狠的侠士。让他被郭靖乔峰拍死。那是死而无憾幸甚至哉。结果郭靖只把他打个半死。正躺着呢。让一个路过的农民拿锄头挖死了。能开心么?

所以。甭管这段文化是怎么演变的。总之大家都很讨厌船死了不沉。然后被人拖走或越级捞经验。

不然怎么办?当然是干脆自沉算了。死也死的干脆点。看!这船是咱纯爷们自己沉掉的。根本算不到你丫的战绩上!

渐渐的。这自沉也就越玩越纯熟。打仗的时候顾不过来还好说。一旦歇了战。瞧哪艘船不行了。那就赶紧转移物资和人员。然后通海阀一拧。弹药库一点。“轰隆”一声船就没了。

后世的海军发展起来以后。自沉的技术也是溜得不行。二战中日军一些“名舰”几乎全是自沉的。

像中途岛海战。日军被称走了“五分钟炸沉3艘航母”的霉运。但4艘航母中有2艘都是实在无法挽救。或者舰队急着逃走。不愿拖着破船影响航速而“自决沉没”的。这还是山本五十六下的令。

当然。美军也从不理会日本人的“自沉”。坚持“都是我打沉的!”

更倒霉的是圣克鲁兹海战中的“大黄蜂号”航母。海战中这艘航母受到日机重创。美军本来准备用驱逐舰将之拖回去修理。结果本来败退中的日方隼鹰号、翔鹤号航母派出了机群再次袭击。

美军慌乱之中命令两艘驱逐舰对“大黄蜂”发动攻击。企图将之击沉。但手忙脚乱的两艘驱逐舰雷炮齐出也硬是没将之击沉。再加上日军驱逐舰赶来。美军只好扔下半残的“大黄蜂”逃离。

日军赶到后。也对“大黄蜂”产生了兴趣。企图将之拖走。但又因为美军的航空威胁。不得已用4颗鱼雷收了这个战果。

你看。自沉这档子事儿。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8:20

    军舰,战舰,镇远,击沉,海战,舰艇,航母,战列舰,海军,俘虏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8:20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海战中,为什么舰队会把己方受伤的舰船击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8:20

    我是一类舰艇兵。我来回答:海战中。我方舰船一旦丧失战斗能力。受到致命打击。全舰的指挥系统、动力造到严重的破坏。在损害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