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战国中最弱的国家,为何能独自抵挡二十年秦国的进攻?
原创

明明是战国中最弱的国家,为何能独自抵挡二十年秦国的进攻?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当然还是第一条大戏了。三家分晋听上去就非常带感。毕竟那可是在春秋时代一口气称霸近百年的国家。毫无疑问他的分裂。给予了周边许多国家机会。尤其是西边的秦国。晋国分裂成三家诸侯国。分别是实力最强的赵国、实力稍弱的魏国、实力最弱的韩国。这三个国家由于挡在秦国东出的道路。此后都相继与秦国交过手。

在大秦东出之路上。首当其冲的便是最弱的韩国。可以说正好撞在了秦国枪口之上。但是由于韩国这个国家在战国前期政治清明且君主很是睿智。加之韩国本身极为擅长制作“强弓硬弩”。在当时有一种说法。来形容出自韩国的弩箭之威——万箭射出之后遮天蔽日。甚至连太阳的光芒都挡住了。距离远的敌人往往直接贯胸而出、直接洞穿他们的头颅。若是近距离射杀。敌人的心脏在离开胸腔之前还在跳动。

对于出自韩国劲弩的这种描绘极为凶残。事实上。早期的韩国确实威风过一段时间。对于周天子所在的地区丝毫没有任何顾忌。将周天子附近的郑国给彻底亡国了。并将自己的都城迁到被灭亡的郑国“新郑”。

换句话来说。韩国根本没有什么战略空间。无奈地被各国完整包围。而且没有一个是自己能轻易解决的——列国都不是弱手。之后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韩国不但地理位置不行。地方也不够肥沃和大。这就使得它可以供养的人口基数远远低于他国。在古代。这种环境是致命的。

战国前期稍晚一点。出乎意料的是。韩国首先面对的是来自魏国的挑衅。韩国于是与秦国握手言和。狠狠地收拾了一把魏国。之后秦国又开始对韩国流露出了大量的兴趣。韩国反手就联系到了魏赵两国。又对着秦国一顿输出。此后韩国反复借力打力。面对秦国的咄咄逼人。韩国熟练使用外交方针一次次借力打力。使得韩国保住了国祚。

就这就完了。举个例子。秦国随意随便来拉起韩国就对另一个列强进行攻击。韩国能怎么办?只能鼓掌欢迎啊。因此韩国的君王经常阿谀奉承。练就了一项特别的本领——左右逢迎巴结。照着以前的成功经验。反复抱大腿。看见秦军强大就和秦军合作攻打楚军。看见秦军陷入危机马上就找楚国合作。战国人特地为其发明了一个成语——“朝秦暮楚”。

当然了。这种无奈的技能非常容易得罪人。毕竟没人喜欢这么一个都不得罪其实都得罪的老好人。秦自然对韩国越发厌恶——来自韩国的上党郡自动投降了赵国。意图很明显。需要秦军自己去拿回来。继而让秦赵先拼个你死我活。在韩国上下看来。再次借力打力使得秦赵两败俱伤。那韩国岂不是又可以续上一大波命嘛。

之后韩国更加慌了神。韩国君王特别害怕秦国突然来灭了自己。想方设法的跪舔秦国。甚至想到了派水利专家去秦国修筑大型工程来消耗秦国国力以达到让自己继续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的“好主意”。真是令人窒息的操作。不久。秦国对新修的工程很满意。顺手将韩国灭了。设为秦国一郡。

看完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总的来说。如果硬要说韩国以一国之力硬扛秦国二十余年是不准确的。韩国实在公元前250年被秦灭掉的。二十年前很明显是公元前250年。那一年是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可能没什么概念。那么简答来说。秦昭襄王时期大将是白起。韩国并没有受到秦军主力进攻。倒霉的明显是赵国并且还有倒霉的楚国。说来讽刺。前文已经分析过了。韩国被魏赵楚包围。而秦可以在不灭韩国的情况下越过韩国自由进攻这些国家。韩国真的抵抗了秦国二十年吗?在秦收拾了一圈后。彻底失去了借力打力来源的韩国。紧随其后就被轻易灭亡了。仅仅设为了一郡之地。

其他观点:

这个理解是问题的。题主想要问的是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30年这段时期韩国面对秦国的事。我们先来看看这20年前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

一、这二十年里发生了什么

公元前254年。韩王入朝面见秦王。毫无疑问的是求和来了。

公元前247年。秦国进攻魏国。报邯郸之仇。魏国信陵君组织五国联军与秦国决战。大败秦军。攻至函谷关下。使秦国不敢出关。而后秦国十年。秦国处于内政交替时期。无暇东顾。正在内战中。一直到公元前336年。秦始皇取得朝政大权。才有空开始制定灭六国大计。

公元前241年。以楚国为首的五国联军进攻函谷关。楚国孤军深入。被秦国歼灭。随后。在函谷关外大破联军。此战合纵五国彻底丧失了与秦国正面对抗的局面。而韩国正是参与了这两次攻秦大战。

公元前236—公元前230年。秦国的主力与心思一直在秦赵战场上。可以说赵国替韩国先挨了几年的刀。在秦国看来。韩国不足为虑。而赵国的战斗力与秦国半斤八两。生怕赵国恢复元气。于是。六年的战争中。秦赵伤亡都比较惨重。于是秦国暂停进军赵国。把目光转向了韩国。

公元前233年。韩王向秦国俯首称臣。派韩非入秦。公元前231年。韩国向秦国献南阳地。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十万大军。突袭韩国。不用吹灰之力灭掉韩国。从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可见。后期的韩王吓破了胆。再也不敢与秦国对抗。直接请为藩属。然而秦国推行郡县制。自然不会使藩属存在。出兵灭韩国进军东方更合适。

二、韩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韩国虽小。五脏俱全;韩国虽弱。圆滑至极。韩国自立国以来。就一直处于四战危机之中。它的地缘政治最差。周边的邻居都是有野心有实力的霸主。魏、齐、赵、秦都揍过它。然而。魏、齐、赵只是为了称霸而征伐。相对来说是小打小闹。整个战国时代大多以联盟关系为主。而秦国不一样。因为韩国挡在了秦国进军东方的要道。势必要发动战争。

而韩国本身实力弱小。自然也在秦国欺负的名单内。尤其是范睢的远交近攻大战略。直接将韩国列入首要的黑名单。秦国进军东方的首要对手便韩魏。六国中就属韩魏割地最多。也是这两国求和平的主要方式。日削月割下。到了公元前230年左右。韩魏只剩下环都城的几座城池。最后一战打得甚是轻松。

三、韩国圆滑的外交

韩国地处四战之地。唯一的自救就是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外交。这也是它主要的手段。战国初期。韩国完美地学习了郑宋的墙头草精神。屁颠屁颠地当霸主的小弟。从而避免连年战事。苏秦的到来。简直就是韩国的救星。缓解了韩国面临秦国的压力。因为与六国正式建立合纵联盟。大家的关系相对比较平等。合纵联盟核心目标是对付秦国。实现攻守同盟。具体表现为五次五国攻秦。韩国都在积极参与。

秦国张仪在外交上出征。一手促成了连横集团。首要拉拢韩魏。尤其是公元前312年。秦韩联军进攻楚国。一战歼灭楚军八万。随后蓝田大战。秦魏韩齐联军再次击破楚军。楚国彻底失去汉中。这段时期。可以说是秦韩蜜月期。韩国在这一阶段站队成功。随后参与五国攻齐。在国际大势上紧跟大队伍。

四、韩国的内部自救

韩国的自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战争。一个是内部改革。对外战争主要表现为公元前375年灭掉郑国。迁都于郑。地盘上有所扩大。对于失去的领土在前期有所止损。同时。在变法期间。增加对东周、楚国的进攻。获得不少城邑。

内部改革主要是申不害变法。走富国强兵之路。公元前351年—公元前337年。申不害为相。对韩国进行政治、军事上改革。加强了韩王的权力。这十几年里。韩国国势太平。兵强马壮。变法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韩国拥有天下最大的兵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最先进的武器。但是兵员素质不行。只能凭借武器勉强与六国相争。这也是它保命的王牌。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战国时期的韩国可以说是七雄中最为弱小的国家了。虽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出产的剑也是“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可是。韩国可以说一直是七国中实际领土最小的一个。

这主要是地理位置所限。韩国位于中原腹地。秦、齐、楚、魏四国夹在中间。是秦东出。齐西进。赵魏南下。楚北上的必经地方。绝对的“四战之地”。

所以除了早年在昭候时期稍微硬气了一段时间以外。其余时候都在挨打。

当时韩昭候启用法家申不害变法。内脩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没办法。周围都是狠人。韩国惹不起。这是一种间于齐楚的尴尬。他不能像秦国那样远交近攻。没那条件。所以韩国一直没能强大起来。

那么韩国是如何坚持了那么久呢?

首先作为一个小国。找靠山是很必要的。谁要灭他。就去找他的对手帮忙。比如魏国欺负他。他就找齐国。齐魏马陵一战。便是围魏救韩!

后来秦。楚两国相争。韩国又在他们面前打太极。谁强跟谁混。

而到了战国末期。韩国又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

再后来。秦国一家独大。白起把六国都打怂了。韩国被欺负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帮手。于是打不过就认怂。韩王直接像秦王称臣。所以。所以许多年来韩国虽然吃了不少败仗。割让了不少地盘。但好歹没有被灭。

至于最后这二十年。没有灭他。与其说是韩国坚持。还不如说是懒得理他。之前嬴政一直才处理吕不韦和他后爹这些内部家事儿。没功夫灭他。而后又是一直和赵国死掐。也没空来灭韩国。

不过后来因为赵国李牧的存在。秦国迟迟拿不下赵国。吃不了肉就先喝汤。毕竟韩国把持着秦军东进之要道。放那始终是个隐患。

当然。三晋都是当时秦国想要收拾的。都属于远交近攻的近攻国家。韩国好欺负一点。就先被灭了。

说到底。韩国之灭亡。主要是因为他有着几个好邻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0:49

    秦国,韩国,公元前,楚国,魏国,的是,赵国,联军,申不害,国家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0:49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明是战国中最弱的国家,为何能独自抵挡二十年秦国的进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0:49

    这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当然还是第一条大戏了。三家分晋听上去就非常带感。毕竟那可是在春秋时代一口气称霸近百年的国家。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