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师》中,蓝启仁被称为最古板的人,你认同吗?
原创

《魔道祖师》中,蓝启仁被称为最古板的人,你认同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一提起蓝启仁。首当其冲的三个tag就是“老古板”“养白菜”和“禁魏婴“。这些标签几乎是人尽皆知。甚至被不断拿来恶搞。在同人文中也不断加深对叔父的刻板印象。然而蓝启仁其人能久负盛名。桃李天下。倘若没有真本事。怎么养出好白菜? 魏婴总说他“老古板”。无意之中就给读者留下了蓝启仁“固执守旧”的印象。可事实上。叔父却是数一数二的开明家长。

何以见得?还记得叔父与魏婴第一次就鬼道交锋吗?

“简直是本末倒置。罔顾人伦!滚!“魏无羡求之不得。赶紧滚了。

这个画面颇有些戏谑。大家都在笑魏婴把蓝启仁气的骂人。不过。叔父叫他滚之前可还说了一句话:“你如何保证这些怨气为你所用而不是戕害他人?“。

事实上。叔父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气到扔书了。但在如此盛怒之下。他却仍旧维持理智、和魏婴理论。并没有像传统的老师那样直接一棍子打死。而是试图去证实魏婴的别出心裁其实是不可行的——这是很多为人师者都无法做到的。

蓝启仁和魏无羡这番对话。就好比:某个班上一向调皮捣蛋的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他却义正言辞地说他要把学校炸了。而老师却问他。“你如何能保证你炸学校的时候不会伤及到无辜同学?”

是不是听起来很猎奇?但蓝启仁却真的这么问了。他教书育人的宗旨从来不是硬邦邦干巴巴地告诉你具体去做什么。而是要从根源上使你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不能那样做的理由。师者典范。当是这般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了。

魏婴曾认为。以蓝家人的刻板守礼。肯定会与堕入邪魔外道的他势同水火。可事实上。对他所修之道给予了最大包容的。恰恰是蓝家的人。

前世金麟台上。金子勋已然破口大骂。而蓝曦臣却只叹了一句“魏公子如今却是性情大变了“;后世。夷陵老祖被怎样的诟病?可蓝家小辈对于修炼邪魔外道的莫玄羽依旧以礼相待、自始至终都没有对魏无羡修鬼道一事有所贬斥或不屑。这一切都和叔父的教导密不可分。

试想一下。如果叔父真的无比厌恶魏无羡。并从这些孩子小时候就给他们灌输。“魏婴是恶人鬼道是邪术“这样的思想。思追和景仪还会是我们看到的态度吗?与之相反。哪怕魏婴手上可能在血洗不夜天期间沾了蓝家人的血。叔父在教育后辈时。依旧给他们呈现了客观完整的真相。也许他确实不喜欢魏婴。但他并没有用自己的情绪来束缚孩子的思想。所有功过是非。他都交给后辈自己来定夺。

甚至在故事尾声。他因思追景仪与温宁出去夜猎而罚他们倒立抄家规。也不是为了阻止他们接近鬼道——叔父怎会不知道区区几道家规根本无法阻挡小辈们去找温宁玩?他肯定了解。而叔父罚他们。是意在提醒他们。自己做的事情必须要承担后果。因此告诫他们。不要鲁莽的去走那条自己可能承受不了后果的独木桥。就像前世的魏无羡。事实上。前世魏婴不也曾年少轻狂的以为自己能付得起后果吗?可是结果是什么呢?

想一想。叔父这白菜养的真是不易。从小又当爹又当妈还要当老师。家主闭关不干活。他还要操手宗门事务。扛着家族扛着至亲。含辛茹苦十几年。种了一堆白白胖胖的小白菜。结果……可饶是如此。他还是最终接纳了魏无羡。蓝家重礼。可叔父心里放在第一位的却并不是规则与名声。而是孩子们的心意。其实早在家宴之前。叔父就已经接受了蓝湛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或者说。他也从没有想要纠正过蓝湛的性取向。血洗不夜天蓝湛当众出柜。将魏婴送回后回家领罚。叔父罚了他三十三道戒鞭。是因为他伤了三十三位长辈。却没有一道鞭子是在罚蓝湛的喜欢。因为喜欢不是错事。即使蓝湛喜欢上了一个同性。喜欢上了十恶不赦的夷陵老祖。叔父都不会将喜欢定义为一件错事并加以责罚。蓝家第一代家主蓝安的重情。完完整整地被叔父所理解和继承。

蓝家算得上是仙门百家先进思想的代表了。乱世将至时。射日之征的第一批动员有蓝家人的身影。海晏河清时。不为名利、逢乱必出属蓝家人的作为。在蓝家人身上甚至可以看到的现实世界所追求的平等。信任。尊重……不得不说。在这一代。都归功于叔父。






其他观点:

在墨香家老二这部作品里。貌似说起“古板”。很多人往往会和姑苏蓝氏联想起来。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相信非这两位莫属。一为仙门世家里闻名已久的礼仪老师-蓝启仁。一个则是他的得意弟子-蓝忘机。

但众所周知。蓝忘机的“古板”在遇到魏氏无羡后。逐渐开始崩塌和持续走偏。最后他的“古板”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所以说起“最古板”之人。很多人会选择蓝启仁莫属。但我觉得这是很多人对他的偏见。叔父其实最开明。为何这样说。因为太多事实证明了。一起来看看?

面冷心热:古板的面容下。掩盖不了内心的温柔。

蓝启仁此人。乃姑苏蓝氏之长辈。和青蘅君同辈的他。却活成了一枚“大古板”。面对他人时候总是一副凶狠严肃的表情。但其实他内心却是一个面冷心热之人。否则如何能无私奉献般照顾着姑苏蓝氏这一大家子。没有结婚却把屎把尿地带大了蓝氏双璧。论心热。他要数第二。难有人第一。

这些温柔都掩盖在他的严肃之下。面具下的他其实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今天要说的“古板”还是“开明”。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其实你可以看到他古板的面容下。掩盖不了的温柔内心。

思想开放:严厉的态度下。掩盖不了对学生的爱护

很多人或许会说。蓝启仁对魏婴很严厉。还不惜说到“滚”字。但他严厉的态度下。其实是他的爱护之心。在当时那个年代。“怨气”本来就如同鬼魅一般的存在。普通人害怕。连修道之人也敬而远之。魏婴说出那番“怨气为人所用”的话。可以说是挑战仙门百家传承上的权威。怎么不骇人听闻?

而且蓝启仁先问了那句“你如何保证这些怨气为你所用而不是戕害他人?“。魏婴答不出来。才让他滚的。如果魏婴答出来了。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蓝叔父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想自由。不正是他思想开放的证明么?

因材施教:放任学生的自由天性。温柔又不失开明

除了思想的开放。其实蓝启仁还很在意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他采取的教学模式其实不大相同。比如对着他的爱徒-蓝忘机。知晓他已熟读清规戒律、四书五经。他平时没来上课蓝叔父都没说过一句不行。更别说对于聂怀桑这种一问三不知的懒散孩子。他也是努力叫他起来答题。推他进步。

对于魏无羡这种调皮孩子。思想比较前卫。只能慢慢调教。否则也不会出动他家汪叽来盯住他。让他罚抄和闭门思过。换了真正古板的人。相信第一次就已经放弃他了。谈何给他机会。努力教好他?甚至把他写入家规。那也是为了防止魏婴带坏他的弟子。真古板可不会如此做。毕竟有损面子。因材施教不也凸显了他的开明么?

接纳温苑:思追儿的改头换面。除了感谢蓝湛。叔父也不遑多让

蓝氏思追的出现。有蓝忘机的努力。但何尝没有蓝启仁的妥协和接受?虽说他不是家主。但在姑苏蓝氏的话语权可不低。否则也不会掌管戒律和学堂。没有蓝启仁的接纳。温苑不可能成为蓝思追。更别说安全长大。接班小蓝氏双璧了。

正因为蓝启仁很开明。加上他本性纯良。知晓温苑的难处。更知晓“稚子无辜”。他才会在汪叽带他回来后。接纳了他。精心教导他成才。思追儿如此可爱和优雅。当然有叔父的一份功劳。能做到这样的蓝启仁。真的很古板吗?

虽禁令远离魏婴。却没有强制阻拦。允许小辈们遵循本心

再看平时蓝氏小辈们对魏婴的态度。从夷陵老祖登场。以蓝思追和蓝景仪为首的小辈们。虽然有点畏惧夷陵老祖的威名。却没有过多的害怕和厌恶。相反是比较客观地看待问题。等玄羽羡入驻了姑苏蓝氏。更是和他成为了“至交好友”。这也多亏了蓝启仁的开明。

毕竟叔父制定的“远离魏婴”家规。虽说是命令。但却也是活的命令。他没有强硬性的要求弟子们必须做到。毕竟每个人或许了解得不一样。魏婴的品性其实不坏。叔父也知晓。所以他没有过多插手他们的相处。让其遵循本心行事。这难道还不开明么?

承认魏婴。虽日常吐槽他的无赖。却没有赶出去。还体谅蓝大

更别说夷陵老祖重生后。他可是被带回了云深不知处。从开始为诡手问灵和镇压它那时候。叔父已然有所察觉魏婴的回归。当时他的表情和语气。很平常。并不像对待一个“恶行满满”的人。反而是欣赏和怀念?否则按理他会第一时间把他赶出去。但阿羡却是在云深不知处住了下来。甚至和含光君一起为诡手事件出力。

承认魏婴是叔父做过最为开明的一件事。虽然日常被气炸。但他依然是承认魏婴作为姑苏蓝氏一员的存在。否则不会有后期的天天和香炉篇存在。叔父再气炸。也没有要撵走魏婴的打算。在蓝大被真相打击后。抑郁不振时。叔父虽然不解但仍然体贴他。一如他体谅青蘅君一般。这样暖心的叔父。不开明吗?

如此说来。我们怎么能说蓝启仁是最“古板”的人?怕是诸位误会了。其实他最开明。叔父受委屈了。你觉得呢?

其他观点:

不能偏执的说是“古板”。只是做的位置不能随心所欲而已!

蓝启仁。姑苏蓝氏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兄长青蘅君闭关后接管族中事务。在世家之中公认有三大特点:迂腐、固执、严师出高徒。虽然前两点让许多人对他敬而远之。最后一个却又让他们削尖了脑袋地想把孩子送去他手下受教一番。他手底下带出过不少优秀的蓝家子弟。在他堂上教养过一两年的。即便是进去的时候再无用。出来时一般也能人模狗样。至少仪表礼节远非从前可比。多少父母接回自己儿子时激动得老泪纵横。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6:35

    叔父,开明,古板,姑苏,的人,思想,家规,小辈,怨气,却是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6:35

    没想到大家都对《魔道祖师》中,蓝启仁被称为最古板的人,你认同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6:35

    一提起蓝启仁。首当其冲的三个tag就是“老古板”“养白菜”和“禁魏婴“。这些标签几乎是人尽皆知。甚至被不断拿来恶搞。在同